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理解。《孔子游春》节选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
题目
题型:江苏省竞赛题难度:来源:
阅读理解。《孔子游春》节选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这段话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你能仿照文中的写法再补充一点水的特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奔流不”的“息”可以解释为____________;“方或长”的“或”可以解释为____________。
3.孔子说“水是真君子”的理由有四点,分别是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从孔子对水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位____________的老师(从文中找一个词填在横线上)。
答案
1.表示水还有真君子的其他特点;水纯净透明,它好像很正直,很坦荡。
2.停、止;有的
3.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4.善施教化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理解。《孔子游春》节选  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读书佐酒
(元)陆友仁
  苏子美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选自《研北杂志》)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②外舅:岳父。③率(lǜ):标准。④子弟:家中的晚辈。⑤觇(chān)偷看。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⑦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上,指刘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饮酒______________
(2)子美读《汉书·张良传》______________
(3)遽掌曰______________
(4)此天以陛下______________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一斗为率(把、用)
B.击不中(指代副车)
C.满饮一大白(于是、就)
D.与上会留(在)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竞赛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淮南子·人间训》)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粗的词语。
马无故而入胡(      ) 
人皆之(      )
其马胡骏马而归(      )
此独跛之故(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③。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觇⑤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 ②外舅:岳父。③率(lǜ):标准。③子弟:家中的晚辈。⑤觇(chān)偷看。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饮酒(       )
(2)子美读《汉书?张良传》(       )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一斗为率(把、用)
B.击不中(指代副车)
C.满饮一大白(于是、就)
D.上会于留(在)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曰:“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节选自《公羊传》)
  【注释】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②期:约定时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济:过河。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⑥迨:趁着。⑦既:尽,完了。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黑体词。
⑴彼竭我盈,故之 克:_____________
⑵然后襄公之 鼓: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公与之乘,战长勺。
A.骈死槽枥之间(《马说》)
B.行者休树(《醉翁亭记》)
C.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出师表》)
D.能谤讥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1-5题。
【甲】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乙】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粗词语。
①吾日三吾身(      )
②太丘舍(       )
③下车之(       )
④元方入门不(      )
2、下列各句加粗的“之”字与“下车引之”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见渺小物必细察其纹理    
B.左将军王凝妻也   
C.徐喷以烟,使冲烟而飞鸣  
D.故时有物外
3、翻译句子。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认为人应“日三省吾身”,如果陈太丘的友人按照孔子上面的要求去反省自己的话,他一定会想到孔子说的“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你认为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