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中不至(   )
(2)与人期行,相(   )
(3)去后至(   )
(4)元方入门不(   )
2.翻译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友人“下车引之”,想表达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方为什么“入门不顾”?你认为他的做法合适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过了
  (2)丢下
  (3)才 
  (4)回头看
2.(1)(您)过了正午还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2)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住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进了自家的大门。(意对即可)
3.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4.这是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友人无信无礼,尤其“对子骂父”的行为更是太失礼了,这样做合适。(不合适。友人有改过的表示,可以接受他的歉意;对长辈要尊重。) (言之有理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 好长剑。”孔子曰:“吾非之此问也。徒请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 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 ,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
1.解释加粗的字。
(1)请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山有竹,不自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岂可及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而羽之,镞而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子。
(1)子曰:“汝何好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吾非之此问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4.孔子用“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亦深乎”各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初,孙权谓蒙曰:“卿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初(当初); 当涂(当道,当权);多务(多事务)
B.孤(古代王侯的自称);博士(学识高深的人);辞(推托)
C.涉猎(粗略地阅读);往事(历史); 过(到)
D.见事(认清事物);及(到了……的时候);非复(不再是)
2.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
3.文中孙权善劝,请结合本文略加分析。
————————————————————
4.孙权、吕蒙、鲁肃三人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引縆人也。(《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
  【注释】①抟:tuán,揉成圆形。②剧务:工作十分繁重。③縆:gēng,粗绳索。
1.用白话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对这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引縆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记载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用四字短语概括)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课外阅读欲食半饼喻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恚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 (选自《百喻经》)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唐白捐弃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半饼能充足者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1)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手白打,而作是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理解。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故事节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是_________末期著名_________家,_________家的创始人。
2.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不(    )(2)其子(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故事叙述简洁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是“_________”,被盗的原因是“_________”,盗贼行窃凭借的条件是“_________”,行窃的时机是“_________”。
4.“智子疑邻”的根本原因是(    )。
A.坏墙正与“邻父”家紧邻,只可能是他偷的。
B.儿子这么说是一种高明的预见,“邻父”则是贼喊捉贼。
C.持相同看法的两人跟主人的亲疏关系不同。
D.别人不知道他家的围墙坏了,只有儿子和“邻父”知道。
5.读了这则寓言,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