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南文子为国忧  智伯欲袭卫,故遗(wèi赠送)之乘马,先之一璧,卫君大悦,酌酒。诸大夫皆喜,南文子独不喜,有忧色。卫君曰:“大国礼(送礼)寡人,寡人故酌诸大夫酒...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南文子为国忧
  智伯欲袭卫,故遗(wèi赠送)之乘马,先之一璧,卫君大悦,酌酒。诸大夫皆喜,南文子独不喜,有忧色。卫君曰:“大国礼(送礼)寡人,寡人故酌诸大夫酒,诸大夫皆喜,而子独不喜,有忧色者,何也?”南文子曰:“无方之礼,无功之赏,祸之先(先兆)也。我未有往彼有以来,是以忧也。”于是卫君乃修梁津,而拟边城。智伯闻卫兵在境上,乃还。
1.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中三个人物的性格。
南文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卫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没有来由的礼物,没有功劳的赏赐,是灾祸的先兆。
2.明察秋毫,深谋远虑;
      阴险狡诈;
      利令智昏,但能知错就改。
3.这则故事告诫人们不可贪求无名之财,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善于分析,冷静处理,以防不虞之灾。
核心考点
试题【南文子为国忧  智伯欲袭卫,故遗(wèi赠送)之乘马,先之一璧,卫君大悦,酌酒。诸大夫皆喜,南文子独不喜,有忧色。卫君曰:“大国礼(送礼)寡人,寡人故酌诸大夫酒】;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文言文阅读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为_________,把“淮北”比为_________;把“橘”比为_________,把“枳”比为_________。
2.“寡人反取病焉”中“病”的意思是( )
A.生病
B.疾病
C.窘迫,尴尬
D.忌妒
3.从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晏子与楚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
晏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楚王: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楚王戏晏婴,你认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晏子谏因岛杀人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日:“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寡人闻命矣。”
1.晏子的本意是___________景公,说他___________。但是晏子却以___________烛邹的姿态出现。这种以___________的语言进行讽谏的方式方法,易于被人接受。
2.景公听了晏子列举烛邹“罪状”的一番话后,说:“___________”从这可以看出景公是个 。
3.请简单谈谈景公听了晏子的话后不杀烛邹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解释文中三个“使”的意思。
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
②使吾君以鸟之故而杀人(  )
③使诸侯闻之(  )
5.解释加粗的词语。
①主鸟而之(  )
②请数之以其(  )
鸟之故杀人(  )
④景公好(  )
⑤寡人闻(  )
⑥为吾君鸟(  )
6.指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
①诏吏杀之( )
A、招集差吏杀了烛邹。
B.命令主管官吏杀他。
C、诏告天下人要杀烛邹。
D.告诉手下官吏杀人。
②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
A、派烛邹管好主人的鸟,可是鸟死了
B.叫烛邹去喂养主人的鸟,可是鸟儿逃跑了。
C、让烛邹去管这些鸟,然而这些鸟都不见了。
D.叫烛邹去主管禽鸟,可是这些禽鸟却亡失了。
③于是召而数之公前( )
A.于是把烛邹召到景公面前谴责。
B.便把烛邹的罪状诏告天下。
C.就把烛邹数落了一顿。
D.于是景公把烛邹召来谴责了一番。
7.结合以上两则关于晏子的故事,说说晏子在说理方面的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选文,完成1~6题。期     行
  陈太丘与友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
(1)期________________
(2)去________________
(3)委________________
(4)顾________________
2.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事中陈太丘的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待君久不至,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1)待君久不至,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辽宁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人琴俱亡》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1、解释下列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⑴王子猷、子敬病笃(   )
⑵子敬好琴(   )
⑶因绝良久(   )
⑷月余亦(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篇文章的解释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王子猷和王子敬都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人琴俱亡》这则故事,写王子猷对哥哥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哥哥的深厚情谊。
B.子猷由于听不到一点子敬生病的情况,推测子敬已死,坐着轿子去悼念他,一点都不悲伤。这是因为他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子敬在九泉下相见了。
C.子猷开始是“了不悲”“都不哭”,后来见到“人琴俱亡”,就“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说明子猷的死,一是病重,二是过分悲伤所致。
D.课文的语言十分简洁。全文寥寥数十字,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悬念迭出,波澜起伏,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题型:湖北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晏子使楚》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盗(     )                  
②婴闻(     )
③齐人善盗乎(     )          
④齐之辞者也(      )
⑤吏二缚一人王(     )       
⑥寡人反取焉(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 吏二缚一人诣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文中,你觉得晏子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这则故事通过写晏子出使楚国,挫败楚王诬齐人为盗的阴谋的故事,表现了晏子机智的才能和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
B.晏子既要反驳楚王的诬陷,维护楚国的尊严,又不能激怒楚王,“避席”一词表现了他庄重态的度。
C.晏子在宴会上机智巧妙地运用了类比手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义正辞严,不卑不亢地折服了楚王。
D.本文通过橘子这一事物,以小见大,表现了晏子高超的语言艺术和过人的智慧。 
题型:湖北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