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文多在“三上”①欧阳修  钱思公②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③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④,上...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文多在三上
欧阳修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注:①三上:指“马上”“枕上”和“厕上”。②钱思公:钱惟演,北宋“西昆体”代表作家之一。下文提及的谢希深(谢绛)、宋公垂(宋绶)也以文学知名一时。③西洛:西京洛阳。④小说:指先秦百家著作以及后来的各种杂记。⑤小辞:指词典、小令。⑥琅然:声音清脆。⑦笃学:十分好学。⑧属思:思考,构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
(1)在西洛时常僚属( )
(2)言平生惟读书( )
(3)盖未尝顷刻卷也( )
2.文章记叙了三件事,直接记述了_____________;转述谢希深介绍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自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些事例给你什么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告诉 (2)喜欢 (3)放下
2.钱思公喜好读书的表现 宋公垂勤学的事例 作文多在“三上”的特点和体会
3.惜时好学才能有成就。(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文多在“三上”①欧阳修  钱思公②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③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④,上】;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酉农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1.柑到市场上“贾十倍,人争鬻之”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文中归纳一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看,“卖果者”属于(  )
A.善藏柑
B.善欺人
C.善卖果
D.善说理
4.对卖柑者卖的柑子,“我”的态度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下列句子
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作者想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佳茶,手自烹进,冀得称誉。贵官默然。僧惑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饮已将尽,并无赞语。僧急不能待,鞠躬曰:“茶何如?”贵官执盏一拱曰:“甚热。”
注:①铛臼:烹茶的工具。
  ②伏谒:拜见。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然所茶有数等 蓄:含蓄。
B.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 恭:通“躬”。
C.僧甚,又以最上一等烹而进之 惑:迷惑不解。
D.贵官执盏一拱曰:“甚。” 热:热情。
2.将下面这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手自烹进,冀得称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文段后,
(1)请你揣摩一下僧人听了贵官的话后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本段文字讽刺了哪一类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1.给这段文字加上标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以下字词。
(1)绝(     ) 
(2)腰(     ) 
(3)有顷(     )
(4)怠(     ) 
(5)且(     )
3.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他渡河的人是怎样劝这个“氓”的?先后的语气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压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抹,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扞(hàn):保卫。③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④抹:同“救”。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故患有所不也 辟: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祥泫然出  涕: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
(1)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威武不能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驾北,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者:我。
B.方北而持其驾北 :向着北方;面向北方。
C.我欲:往,去。
D.吾:用处。
2.翻译“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一句的现代汉语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给你的启示。(不超过3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