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管仲不谢私恩  管仲束缚①,自鲁之齐,道②而 饥渴,过绮乌③封人④而乞食。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⑤:“适⑥幸及齐不死,而用齐⑦,将何以报我⑧...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管仲不谢私恩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 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选自《韩非子》)
[注释] ①管仲:春秋时齐桓公的宰相。束缚:被捆绑。②道:行至半道。③绮乌:城邑名。④封人:防守边疆的人员。⑤因:于是。窃谓:私下对(管仲)说。⑥适:若。⑦用齐:用于齐国,在齐国当官执政。⑧何以报我:以何报我,用什么来报答我呢?⑨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⑩且:将。贤之用:用贤明的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适幸齐不死(    )
②如之言(    )
③封人之(    )
④我贤之用(    )
2.辨析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
⑴自鲁之齐(    )
⑵乌封人跪而食之(    )
⑶如子之言(    )
⑷我且贤之用(    )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说明上文所含的主要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到 ②你 ③恨 ④将
2.⑴到,动词;⑵他,代词;⑶的,助词;⑷无义,宾语前置标志。
3.你若到了齐国不被处死,在齐国当官执政,你将用什么来报答我呢?
4.一个人考虑的应首先是国家的利益,不应只顾私恩。(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管仲不谢私恩  管仲束缚①,自鲁之齐,道②而 饥渴,过绮乌③封人④而乞食。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⑤:“适⑥幸及齐不死,而用齐⑦,将何以报我⑧】;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结合语境, 解释文中加粗词的意思。
饮辄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衔赋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赞美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4、“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饮酒》一诗所表达的志趣与本文有相同之处,请对其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简单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王勃传(节选)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吏伺其文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援笔成篇,不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
[注释]宿:事先。 沆然:轻松、愉快之意。 矍然:惊惶的样子。 寤:睡醒。
1、用“/”画出下面句子中该停顿的地方。
引  被  覆  面  卧
2、解释文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宴(               )
②遣(               )
③辄(               )
④易(               )
3、文中加横线的“寤”意思与学过的《狼》一文中“________”(填一词)的意思相反。
4、选出对画线句子“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         )
A.因此拿出纸和笔请遍所有的客人(作序),(客人)没有一个 敢当真的。
B.于是,拿出纸和笔逐一请客人(作序),(客人)没有一个 敢承当的。
C.于是,出示纸和笔邀请所有的客人(作序),(客人)没有一个 敢来的。
D.因为出示了纸和笔遍请客人来吃饭,(客人)没有一个 敢答应的。
5、王勃的创作过程有何与众不同之处?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_____其岩阻,西_____诸戎,南_____夷越,外_____孙权,内_____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刑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为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加粗的字词。
(     ) (     ) (     )
跨州连郡者不可数_________________
险而民_________________
非惟天时,亦人谋_________________
国富而不知存恤_________________
浆_________________
2.(1)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有不同的称呼,在文中标“()”的段落内出现了两处。请指出来并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军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中“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本文中还有一个词和它同义,这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提出策略中,强调对不同方面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根据句意,依次填入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保 抚 和 争锋 修
B.保 和 抚 结好 修
C.守 和 抚 结好 修
D.守 抚 和 争锋 修
4.对“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亲自率领着益州的老百姓向秦州出发。
B.您身先士卒,率领着益州的军队从秦州出发。
C.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发。
D.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向秦川出兵。
5.翻译下列句子。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
①曹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孙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刘表、刘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诸戎、夷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文意,将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具体战略方针排列顺序。
①礼贤下士,收罗人才;
②抚边境各民族;
③广布“仁义”;
④结好孙权,搞好外交;
⑤巩固荆、益基地;
⑥利用帝室之位的身份,打出“正统”旗号;
⑦选择时机,两路出兵北伐;
⑧摘好内政。
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6个字来概括)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少有志向,厉操清白。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 知其都 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 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威自京都之——探望。
B.不于何得此绢——知道。
C.自放驴,取炊爨——打柴。
D.后因他,具以白质——使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是吾俸禄之余,以为汝粮耳。 见其客朱亥,俾倪,久立与其客语。
B.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后他信,具以白质。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晋武帝赐见, 论边事,语平生。 烧尽北船,延岸上营落。
3.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大人清白,不审何得此绢。
(2)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3)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
(4)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A.(1)与(2)相同,(3)与(4)不同
B.(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C.(1)与(2)不同,(3)与(4)相同
D.(1)与( 2)不同,(3)与(4)也不同
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食毕,复随旅进道——吃完饭以后,又跟随旅伴上路。
B.先其将归,请假还家——早就要带他回去,于是请假回家。
C.阴资装,百余里要之——暗中准备盘缠;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候他。
D.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于是拿出先前给自己的绢答谢他,并把他打发走。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一组是(   )
①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②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③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④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⑤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⑥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威自小志向远大,砥励名节,品格高尚。他在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途中又亲自放驴,料理生活,从无靡费之举。这使他日后得到很高的声誉。
B.胡威之父胡质身居高位却能恪守清廉。胡威辞别回家时,他仅取绢一匹送作路资。在儿子询问时坦然地表明,此绢为正当所得,并非不义之财。从而赢得了儿子的敬佩。
C.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岂料弄巧成拙,胡质了解真 相后对他严加处罚,并免去他的官职。
D.晋武帝十分赞赏胡质。他问到胡氏父子的高下,胡威说“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认为自已远远不如。这既说明了胡质品格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亲的心情。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6题。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 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 明,鳞 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 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所写的时间、地点是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些语句写出“天稍和”这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准确地描写出作者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找出写水、山的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写了哪些人?哪句话描绘了鱼、鸟 的神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