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列两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甲】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两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甲】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其母,母恚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改动)
【乙】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鲁肃过蒙言议,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节选自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有改动)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有误的一项是
A.讨山越 (屡次)君宜之(拜访)
B.遂往蒙 (到)肃于是越席之(接近,靠近)
C.鲁肃蒙言议(经过)非吴下阿蒙(再)
D.因为肃五策(谋划)即刮目相待(重新)
小题2:下列划线的虚词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可故意待也醒能述文者
B.母哀舍之鸣之不能通其意
C.归以告母缊袍敝衣处
D.肃于是越席就属予作文以记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
A.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不探寻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
B.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吕将军功名一天天显扬,不可以有意这样对待他。)
C.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我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谋略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地步。)
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读书人分开了几天,就应该用新的眼光重新看待。)
小题4:下面对两段文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鲁肃对吕蒙原先比较轻视,后来吕蒙出了五个计谋之后,转为尊重和亲近。
B.从两段文字看,吕蒙是一个勇而有谋、文武双全、勤奋好学、学而有成的人。
C.甲段文字中,吕蒙的母亲要惩罚他的原因是他做了山贼。
D.从两段文字看,鲁肃所重视的人才必须既有武略,也有学识。

答案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C
解析
小题1:C、过:会见。
小题2:A、都是介词,用。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C、代词,它的/代词,他们。D、代词,代吕蒙/代词,代这件事。
小题3:B、“有意这样对待他”错,故:旧的,原来的。(吕将军功名一天比一天显著,不可以用旧眼光来看待)
小题4:C、“要惩罚他的原因是他做了山贼”错,原文是“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其母,母恚欲罚之”。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两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甲】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赵普》,完成 下面题目。(10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或短语。(2分)
户启箧取书(          )              普明日复奏其人(        )
普性深沉有岸谷(          )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        )
小题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2)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小题3:根据文意发挥想象,说说“太祖乃悟”悟出了什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齐王筑城(8分)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日: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ó搏):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小题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2处,停顿处用“/”隔开。(每处1分,共2分)
使 秦 不 得 窥 吾 西 楚 不 得 窃 吾 南 韩 魏 不 得 持 吾 之 左 右。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A、百姓筑城,有少劳(  ) B、臣之(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小题4: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片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小题1:这段文字选自散文集《____________》,这里的“全县中最盛的会”指的是_________,父亲要我拿的书是《________》。(3分)
小题2:在这篇文章中我的心情变化是怎样的?你对文中的父亲的教育方式如何评价?(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遇①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②。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③。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④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选自《三国志•魏书•王肃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遇:指董遇,三国时期的著名学者。②训注:注释。训,词义解释。③别异:辨别异同。④苦渴:苦恼于。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2分)
①遇善《老子》(    )     ②问“三余”之意(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读书百遍而其义自见。
小题3:阅读这篇短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选段《晏子谏景公》,完成下面题目。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陛③。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⑤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释]①景公:齐景公。②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③堂侧陛:朝堂的台阶。④逸:安乐、安闲。⑤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思是听您的话。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2分)
(1)公狐白之裘              (2)晏子曰        
小题2: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小题3: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文中的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晏子对齐景公说这段话,目的是提醒执政者要怎么做?(第二问请用学过的文言文原文回答)(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