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11分)【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11分)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越国大饥,王恐,召范蠡①而谋。范蠡曰:“王何焉?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夫吴国甚富,而财有馀,其王年少,智寡才轻,好须臾之名,不思后患。王若重币卑②辞以请籴③于吴,则食可得也。食得,其卒越必有吴,而王何患焉?”越王曰:“善!”乃使人请食于吴。不出三年,夫差④为禽⑤。
(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
【注】①范蠡:人名,越国大臣。②卑:谦恭、恭顺。③籴:买进谷物。④夫差:吴国君主。⑤禽:通“擒”,捉住。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行乱其所为⑵王何
小题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人恒过,然后能改。⑵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
小题3:【甲】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是人”指                  一类人。【乙】文越国灭吴的故事体现了【甲】文中所阐述的                        。(2分)
小题4: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应该改掉,因为现在中国的国力强大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请结合这篇课文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

小题1:⑴拂:违背 ⑵患:忧虑,担心 (每小题1分,共2分)
小题2:.⑴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⑵现在的饥荒正是越国的福分、吴国的祸患。(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接近即可)
小题3:【甲】文:经受艰苦磨炼之后能够成就伟大事业(1分,意思接近即可)【乙】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共2分)。
小题4:不同意。(1分)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国力强大,繁荣富强,令世人瞩目,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停滞不前,而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牢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繁荣富强,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2分)(同意修改歌词的不给分)
【参考译文】越国遇上大灾年,越王很害怕,召范蠡来商量。范蠡说:“您对此何必忧虑呢?如今的荒年,这是越国的福气,却是吴国的灾祸。吴国很富足,钱财有余,它的君主年少,缺少智谋和才能,喜欢一时的虚名,不思虑后患。您如果用贵重的礼物、卑谦的言辞去向吴国请求借粮,那么粮食就可以得到了。得到粮食,最终越国必定会占有吴国,您对此何必忧虑呢?”越王说:“好!”于是就派人向吴国请求借粮。没有过三年,吴王夫差被越王擒住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动词,忧患,担心。重点识记,常常考到。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1句中的“恒”“过”和2句中“今”“ 而”的意思。
小题3:
试题分析:通过阅读,第一空应填“经历磨难成才的人”。【乙文】证明了“生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小题4:
试题分析:答案是否定的,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阐述自己的认识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11分)【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孩提时代被迫退学后,到餐馆当童工,经常被厨子头毒打,从此历经了生活的种种磨难。
B.《童年》是高尔基写的自传体小说,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从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C.《繁星》《春水》的作者是中国现代女作家冰心,她在作品中把爱情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
D.《骆驼祥子》除了写祥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3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小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长跪而之(           )⑵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晏子(              )
⑶天下缟素(            ) ⑷傧者道(          )
小题2:翻译下列文言语句。(4分)
⑴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⑵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小题3:晏子和唐雎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他们各靠什么维护了国家利益?(2分)
小题4:读了甲、乙两文的故事,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具有哪些共同的品格?再列举我国历史上一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员,并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B.《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是明代小说家。
C.鲁迅原名周树人,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他的作品《风筝》《故乡》《孔乙己》《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是俄国诗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表明杜甫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谋求自己的私利。
B.《记承天寺夜游》一文风格清丽、冷峻,而又不乏洒脱。
C.《心声》塑造了一个天真、纯朴、特别是铭记亲情和渴望表达亲情的学生形象。
D.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一文以时间为序,以老师给自己的教育和帮助、对自己的影响为线索组织材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7分)
①君子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②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③华峤《谱叙》曰:“歆为下郢令,汉室方乱,乃与同志士郑太等六七人避世。自武关出,道遇一丈夫独行,愿得与俱。皆哀之,歆独曰:“不可。今在危险中,祸福患害,义犹一也。今无故收之,不知其义。若有进退,可中弃乎?”众不忍,卒与俱行。此丈夫中道堕井,皆欲弃之。歆乃曰:“已与俱矣,弃之不义。”卒共还,出之而后别。
④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⑤世以此定人之优劣。
【注】①胡贼:古代对北方匈奴人的蔑称。②乡:通“向”。③赞:古代文体名称。
小题1: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2分)
岂 荀 巨 伯 所 行 邪
小题2:请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胡贼攻郡(     )                  (2) 远来视 (      )
(3)友人有疾,不忍之(    )           (4)皆哀之(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此丈夫中道堕井,皆欲弃之。
小题4:阅读第②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胡贼“班军而还”的原因。(3分)
小题5:阅读全文,简要概述世人 “定人之优劣”的标准,并结合文中某一个人物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