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文言文,完成第6~10题。(18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文言文,完成第6~10题。(18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① 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② 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小题2:解释加点的字。(4分)
有千里之能(             )           ②之不能尽其材(            )
③才美不外(              )        ④执策而之(            )
小题3: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虽有千里之安求其千里也B.真无马邪策之不以
C.鸣之不能通其意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D.祗于奴隶人手学而时习
小题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乐,骈死于槽枥之间。
                                                                                    
②策之不以其道。
                                                                                    
小题5: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5分)
                                                                                     
答案

小题1:① 安 求 / 其 能  千 里 也            ② 食 之 / 不 能 尽 其 材
小题2:即使     通“饲”喂养   显现,表现    面对   
小题3:C
小题4:只能屈辱于低贱人的手中,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鞭打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    
小题5: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再如:如果没有那些群策群力的科学家,我们不知能否破解DNA的奥秘。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学生的断句能力,一定按内容和结构来进行划分。有时可以注意一些起断句作用的虚词,如:“盖”“夫”等一般用在句首,“而”“则”“于”等一般用在句中,“矣”“耳”等一般用在句末。
小题2: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注意“食”通“饲”喂养。
小题3:
试题分析:C中二者都是“表转折”。A:能力/能够B:语气词/代词D:助词/代词
小题4:
试题分析: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
小题5:
试题分析:联系生活实际,个性化感悟是近几年文言文中考种常见的题型之一,是课内文言文阅读的拓展迁移。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能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个人认识,对文章做出评价,阐发个性化的有创意的阅读。学生能扣住观点,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扣原文主题进行小结。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文言文,完成第6~10题。(18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选文(15分)
【甲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文】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①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②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③用重法邪!”自是④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⑤,外户不闭,商旅野宿⑥焉。——节选自司马光《唐太宗论止道》
【注释】①哂(shěn):微笑。 ②暇:空闲。 ③安:怎么,何必。 ④自是:从此。⑤路不拾遗: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  ⑥野宿:在郊外住宿。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4分)
①选贤能(    ) ②谓大同(   )③ 请重法以禁之(   ) ④奢省费 (   )
小题2:下列“为”的解释与“民之所以为盗者”中的“为”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天下为公B.不必为己C.可以为师矣D.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上与群臣论止盗
小题4:【乙】文中的“海内升平、外户不闭、商旅野宿”使你联想到【甲】中的哪句话?(2分)
小题5:【乙文】中对“盗”的问题,群臣的看法是什么?“上”的看法和理由是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
虽有佳肴
《礼记》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论语》十二章(摘选)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A.有至道B.然后能自C.肱而枕之D.匹夫不可志也
小题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有佳肴》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学习上热心帮助别人、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B.《虽有佳肴》首先通过比喻引出“弗学,不知其善”,接着论述了教与学的重要性及辩证关系,最后才归纳“教学相长”这个中心的。
C.孔子提倡“安贫乐道”的思想,鄙夷不义之财,认为不凭道义而获得的荣华富贵,就像浮云一样。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句讲的是:人要有志气、有品格,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9分)
小港渡者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选自清代周容《春酒堂诗文集》)
注释:①庚寅:1650年(顺治七年)。②蛟川:地名,指今浙江宁波镇海。③小奚:童仆。④木简:这里指木板。⑤扑:跌倒。⑥牡下:上锁。牡,门闩,锁簧。⑦爽然:若有所思的样子。⑧近道:有些道理。道,道理。⑨其:大概。犹“殆”,表拟议或推测。也夫:两者都是句末语气词,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予为戏(        )    (2)渡者视小奚(        )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符号的地方用“︱”标出来。(3分)
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小题3:文中哪句话点明了故事的主旨?你能想起意思相同的孔子名言吗? (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乘奔御风/人有百手B.巘多生怪柏/夜久语声
C.三峡七百里中/非亭午夜分D.引凄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小题3: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          ”描写水势盛大,又用“          ”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问题。(12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   相与
小题2:翻译下列语句:(4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3: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闲人”一词的理解。(3分)
小题4:请谈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