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 >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味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题目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味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排徊。
①对上面两首诗词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争暖树:争着飞向朝阳的树。
B、没马蹄:初长青草似毯,刚能淹没马蹄。
C、行不足:走也走不够。
D、香径:铺满落花的小径。
②《钱塘湖春行》中“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苹云脚低。”两句诗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判断下面对这两首诗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同是写春天,《钱塘湖春行》写的是初春之景,《洗溪沙》写的是暮春景象。
B、“燕啄春泥”写出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似曾相识”表现出对归燕带来的亲切,两首诗词同样抒写了作者对春之燕子的喜爱。
C、“最爱湖东行不足”写出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小园香径独利湘”则抒发了词人的寂寞和忧伤。
D、从写作上看,《钱塘湖春行》是借景抒情,《浣溪沙》既写景抒情,又托物言志。
答案
①C
②这两句是说雨后春水初涨,水平齐岸,与云气相接。
③A√ B× C√ D×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味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主要考察你对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品读杜甫《望岳》一诗,回答问题。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画线句写出泰山什么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云南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回答下列小题。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请任选一问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______时的景物。
2.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修辞手法:拟人、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选出对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B.诗涛的颔联,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
C.诗的颈联,运用比喻抒发计人身世之感,其中也包含着事物新陈代澍的哲理。
D.诗的尾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明诗人并不消极气馁,而是要重新抖擞振作。
题型:辽宁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