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 > 阅读唐代杜甫的《新秋》,然后回答问题。新秋杜甫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赋就金门期再献,夜...
题目
题型:江苏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唐代杜甫的《新秋》,然后回答问题。新秋
杜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
⑴这首诗题为《新秋》,首联是如何表现秋天“新”的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中的“几处、谁家”能不能改成“处处、谁家”?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⑴云还具有夏天云的特点,天气还很热,但是已经有叶子被吹落,这是秋的特点。这个时候既有夏的特征又有秋的特点,说明是夏末秋初,体现了秋“新”的特点。(意对即可)
⑵不能。诗歌描写的是新秋的景象,“几处”的意思是园林中有几处可以看到秋天景象,“谁家”,有几家;意思是到了秋天有几家人已经开始做秋天的衣服了。如果是“处处”“家家”就不是新秋了。(扣住“新秋”,意对即可)
⑶这首诗既写了新秋季节的物候特征,也表露了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功名难就的苦闷心情。(三点中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唐代杜甫的《新秋》,然后回答问题。新秋杜甫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赋就金门期再献,夜】;主要考察你对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古诗,完成下题。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注释]呼延:匈奴贵族,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35.诗中哪些词语反映了眼前这场战事的严酷?

36.一个“碎”字和一个“独”字刻画出了一位怎样的将军形象?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诗歌赏析。阅读《已亥杂诗》,回答后面问题。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⑴诗中以落花为喻,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志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的诗句是:                    
⑵对这首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B.更护花的“花”比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的决心。
C.后两句以落花为比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D.“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⑶这首诗的感情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了哪两方面的情感?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诗歌赏析阅读《无题》,回答后面问题。    无题
李商隐
题型:河北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四川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78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这首诗写诗人春游时所见到的情景,前两句写的景象有:                和                 ,后两句以                   衬托闲淡宁静之景。
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写的是安徽滁州西涧的景色。
B.这首诗在看似平常、平静的写景中,不动声色地蕴藉自己的心迹,这是本诗的高妙之处。
C.“独怜幽草涧边生”中的“独怜”是独自怜悯的意思。
D.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
诗歌赏析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夜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 )首句“昨夜雨疏风骤”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