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 每题1分,⑤—⑥ 每题2分)小题1: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_______...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 每题1分,⑤—⑥ 每题2分)
小题1: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________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
小题3: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天上的明星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学习,贵在脚踏实地,实事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不可一知半解就自以为了不起,甚至不懂装懂,自欺欺人。(用《<论语>八则》中的句子填空)
小题6: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明月以寄托自己离愁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休将白发唱黄鸡
小题2:沾衣欲湿杏花雨
小题3:无心插柳柳成阴
小题4: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小题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小题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君)直到夜郎西
解析

试题分析:填写诗句易写错字,要注意。“鸡”不为“鹊”,“沾”不为“粘”,“阴”不为“荫”,“像”不为“象”,“知之”两字不要写颠倒,“郎”不为“朗”。
点评:本题不难,但要细心填写。填写诗句写错字,一是因为马虎不认真,二是由于平时背诵时盲目背诵,不理解含义,记音不看字,看字不懂意,已经记忆不清楚,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注意。
核心考点
试题【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 每题1分,⑤—⑥ 每题2分)小题1: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_______】;主要考察你对古诗词的阅读与探究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高适的《别董大》一诗,完成小题。(6 分)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①董大:当时著名的音乐家。②黄云:在阳光下呈现出暗黄色的乌云。曛(xūn):昏暗无光。③君:你,这里指董大。
小题1:诗歌的一、二两句描写了广阔的黄云、___________、北风吹扬的大雪、_________等景色,渲染了互相间的浓厚的离别之情。(2分)
小题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小题3:最后两句是千古绝句,请你作适当赏析。(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①—⑤题必做,⑥⑦任选其一)(7分)
小题1:塞下秋来风景异,                  
小题2:              ,一夜乡心五处同。
小题3:苟全性命于乱世,                  
小题4:              ,白露为霜。
小题5:黑云压城城欲摧,                  
小题6: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冬景或带有“冬”字的连续完整的两句:               
小题7:中考即将到来,请从古诗词中选两句连续的诗句送给同学们,坚定他们必胜的信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4分)
秋夜曲
张仲素(唐)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小题1: 这首诗通过对“计时的漏壶”、“轻云和月光”、“秋虫的鸣叫”的描写,渲染了秋夜        的特点。(2分)
小题2:品味“征衣未寄莫飞霜”一句,说说它表达了诗中女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默写(共4题,⑴⑵⑶小题任选2题作答,第⑷小题必答)。 (6分)
小题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小题2:苔痕上阶绿,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小题3:李清照《武陵春》的最后两句是:“                    ”。
小题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可用文中 “               ” 六个字概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嘲 稚 子(4分)宋·杨万里
雨里船中不自由,无愁稚子亦成愁。看渠坐睡何曾醒,及至教眠却掉头。
小题1: 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作者“嘲”了“稚子”的什么举动?(2分)
小题2:本诗流露了作者对“稚子”怎样的感情?(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