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日本的明治维新 >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十二五”规划所关注的焦点,也是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
题目
题型:广西自治区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十二五”规划所关注的焦点,也是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大力发展教育
C.提倡文明开化
D.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答案
D
核心考点
试题【“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十二五”规划所关注的焦点,也是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主要考察你对日本的明治维新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材料一:隋唐时期中日交流频繁。日本多次派使团到唐朝学习,把唐朝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技文化带回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的社会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材料二:清朝前期,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认为国内“物产丰盈”不需要外洋货物,所以严格限制海外贸易,既严格控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又限制中国商民出海,厉行海禁,“片帆不许下海”。造成了清政府的与世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材料三:1853年,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日本向欧美学习,实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发展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
(1)结合材料一,试举出唐朝时中日友好交流的一个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是哪次改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反映的是清朝前期实行的哪一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中,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的是哪次改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黑龙江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36年,有张学良、杨虎城领导并和平解决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日本从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西方列强打开了日本国门并加强向中国渗透。……后来只有日本能及时进行改革,防止了列强渗透。”日本“及时进行”的改革是[     ]
A.宪章运动
B.戊戌变法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俄国革命对20世纪随后年月中的重大事件及全球冲突的影响之大,并不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尽管1914年——1918年的战争是这场革命的决定性的近因之一。……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理念吸引了许多信徒,远超出俄国本身的领土,1917年的俄国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能够与1789年的法国革命相比拟。……在殖民地,它启示了一个新的开端,即不通过资本主义或西方模式而能走向现代化的一条新道路,也即在世界范围内奋起反对西方霸权的一个步骤。——引自(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十月革命之前6年,中国之革命费力少而光复迅速,可是事后看来,推翻专制皇权,只完成了革命序幕的初步而已。——引自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俄国革命”发生的原因。简要说明俄国革命对殖民地国家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17年的俄国革命与1789年的法国革命在性质上有何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走上现代化道路的两种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中的“中国之革命”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意义。并谈谈你对作者的“(革命)只完成了革命序幕的初步而已”这一观点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明治维新领导人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下列体现这一主张的措施是[     ]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C.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D.积极扶持私人兴办企业
题型:辽宁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