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贞观之治 > 唐太宗认为:“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根据这个用人原则,唐太宗任用的人才有①沈括  ②房玄龄  ③杜如晦  ④姚崇A.①...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唐太宗认为:“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根据这个用人原则,唐太宗任用的人才有
①沈括  ②房玄龄  ③杜如晦  ④姚崇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太宗采取的用人政策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用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故选C。
核心考点
试题【唐太宗认为:“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其所长。”根据这个用人原则,唐太宗任用的人才有①沈括  ②房玄龄  ③杜如晦  ④姚崇A.①】;主要考察你对贞观之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0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进,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扰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吴兢《贞观政要》
(1)唐太宗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什么措施体现了材料一的思想?在他统治期间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2分)
材料二淮海战役中国民党被俘将领杨伯涛回忆:经过几十里的行程,……呈现出千千万万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作战的伟大场面。我当时就大为感慨,认为18军的最后败灭,非战之罪,应归咎于脱离人民群众,进而敌视人民群众,在人民群众的大海里淹没了。
—王弊书等《中共华中工委史略》
(2)据材料二,说说淮海战役获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此次战役期间进行的另一场战略决战是什么?(2分)
材料三林肯的话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他说:“倘若没有黑人的支持,北方将无法取得胜利。”
—崔连仲等《世界通史》
(3)林肯政府当时颁布了什么法令获得了黑人的支持?材料三中的“胜利”是指哪场战争的胜利?(2分)
材料四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给苏维埃机关的信中写道: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
—人民版高中教材《历史(必修2)》
(4)苏俄新经济政策中的哪项具体措施解决了材料四中提到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材料五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焦裕禄
(5)根据材料五,请你谈谈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向焦裕禄学习?(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唐太宗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是为《二十四功臣图》 ,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你猜想下列哪些历史人物唐太宗将其列入凌烟阁。
A.长孙无忌B.姚崇C.寇准D.吴道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现代史学家郭沫若对谁的统治业绩的称赞? (     )
A.唐太宗B.唐高宗C.唐玄宗D.武则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贞观政要》
材料三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这位皇帝在位时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4分)
(2)从材料一中说明他认识到了什么问题?(2分)
(3)材料二反映了这位皇帝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有效的统治措施?(写一项即可)(4分)?
(4)材料三中的被皇帝称为“人镜”的是谁?(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唐太宗在他的哪位大臣死后说的一段话(  )
A.房玄龄B.杜如晦C.魏征D.姚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