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 (12分)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甲                乙                     丙(1)写出甲...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甲                乙                     丙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是因为                                      
(3)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人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缸中的废液浑浊并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缸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兰认为:只有碳酸钠。小刚认为:只有氢氧化钙。小亮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答案
(1) HCl + NaOH ="==" NaCl+ H2O(2)气球膨胀(或气球体积增大); 
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瓶内压强减小; (3)产生白色沉淀; Ca(OH)2+Na2CO3=====CaCO3↓+2NaOH(4)①氯化钠   ②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解析
(1)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瓶中的二氧化碳你被氢氧化钠部分吸收,使瓶内压强减小,瘪气球会胀大;(3)丙实验中碳酸钠会与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4)①根据实验探究的步骤可推出:提出问题和交流讨论.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一定生成氯化钠,并且氯化钠显中性不与其它物质反应,所以一定含有氯化钠;②由于丙实验中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因为废液显碱性,也可能含有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核心考点
试题【(12分)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甲                乙                     丙(1)写出甲】;主要考察你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0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CaO;     猜想二: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Ca(OH)2; 猜想四: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取部分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不含    
(2)继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澄清溶液于3支试管中。请你参与实验,并填写表中的空白: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澄清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   
               

写出方案一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             成立。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注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研究型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用浓硫酸测定废锌片中锌的纯度时,没有将浓硫酸稀释直接处理废锌片发现产生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废锌片中其它杂质不与硫酸反应),这种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和研究。
【提出猜想】对产生的气体进行猜想:
猜想1:只有H2
猜想2:只有SO2
猜想3:可能是                 
小华认为不需做实验根据已有知识就可知道猜想1是错误的,他的依据是    
【资料】①浓硫酸有强氧化性,其与活泼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② 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实验方案】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研究(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装置中的反应都进行完全)。

根据实验现象小组得到共同结论是猜想3成立。
(1)  他们的实验现象是                                  
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2)小华对实验结果产生疑问:
你认为小华产生疑问的依据是                     
你认为猜想3成立可能原因是:                                      
【拓展应用】
(1)稀硫酸与锌反应能产生氢气(Zn+H2SO4=ZnS04+H2 ↑),而浓硫酸与锌反应开始时不产生氢气(Zn+(浓)2H2SO4=ZnS04+SO2↑+2            ),
由此可知反应物相同,但           不同生成物也不同。
(2)取废锌片8g(废锌片中其它杂质不与硫酸反应)加入足量浓硫酸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过滤,将滤液蒸干共得晶体16.1g,此废锌片的纯度是               
(3)如果用浓硫酸来直接测定废锌片中锌的纯度时,尾气必须处理,可将尾气通入足量的石灰水里其反应方程式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小林仔细阅读加碘自然盐包装袋上的说明(部分说明如图所示),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并进行实验探究。
问题一:食盐加碘可以有效地预防                
问题二:食盐是比较稳定的,而说明中强调“防热”是否因为受热会造成碘的损失?
【实验一】探究温度对碘损失率的影响
老师指导他们将一定浓度的碘酸钾溶液分成5等份,于不同温度下加热十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测定碘酸钾浓度,计算碘损失率并记录如下:
温度
30℃水浴
50℃水浴
80℃水浴
100℃水浴
煮沸
碘损失率(%)
0
0.3
0.67
1
5.56
分析上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后,小林建议妈妈烧菜时最好是菜出锅前再放碘盐。
问题三:烧菜时加醋对碘的损失率是否也有影响?
【实验二】探究酸碱性对碘损失率的影响
(1)此组对照实验,要控制在碘酸钾溶液的浓度和质量、加热的              均相同,溶液的        不同的条件下进行。
(2)实验中需要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下列物质不能选用的是         (填序号)。
A.氢氧化钠    B.纯碱粉末    C.食盐晶体    D.食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5分)某学校研究小组对废干电池筒内的黑色物质(可能含有C、MnO2、ZnCl2、NH4C1等)进行研究,实验过程如下:

(1)实验①②③中都使用了同一种玻璃仪器,它在操作②中的作用是      
(2)实验③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3)实验④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基本类型是       
(4)ZnCl2和NH4Cl混合溶液中含有杂质CuCl2,会加速对电池的腐蚀,欲除去CuCl2,而不引入其他杂质,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填序号字母)。
A.NaOH      B.Zn     C.Fe       D.Na2CO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9分)小华同学为探究实验室中三种碳酸盐:碳酸氢铵、碱式碳酸铜、碳酸钙的性质,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1】
小华打开盛放碳酸氢铵固体的试剂瓶,闻到有氨臭气味,用湿润的   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   ,证明是氨气。
取少量碳酸氢铵固体于试管中,加入少许水振荡。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为无色。将试管放入60℃热水中加热,很快观察到碳酸氢铵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并闻到较浓的氨臭味,同时,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红色。
(1)实验证明,碳酸氢铵易分解产生氨气,同时产生另一种气体和水。写出碳酸氢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溶液中的酚酞由无色逐渐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3)小华根据碳式碳酸铜和碳酸钙分解的条件,得出这三种固体的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4)根据实验,小华联想到农村在存放“碳铵”(碳酸氢铵)化肥时应该注意              
【实验2】
小华各取三种固体试剂少许于试管中,分别加入1mL 1:2的盐酸溶液。观察到三支试管中均有           的现象,其中,      与盐酸反应的速率最快。
(1)由实验可知,三种碳酸盐均能与稀盐酸反应,写出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实验室   (能或否)用碳酸钙固体粉末代替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原因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