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 下图是甲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t1℃时,将56g甲物质放人100g水中,搅拌,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题目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来源:
下图是甲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t1℃时,将56g甲物质放人100g水中,搅拌,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点A描述的是t2℃时甲物质的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不考虑水分的损失,将170g该溶液降温至t1℃,点A如何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析出晶体_________g。
(3)A、B、C、D四个点所代表的4种甲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 (填序号)。 ①A>C=D>B②A=C>B=D③A>B>D=C④A>B=D>C
答案
(1)33.3%
(2)饱和; 沿曲线向下移动到点B;20
(3)③
核心考点
试题【下图是甲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t1℃时,将56g甲物质放人100g水中,搅拌,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主要考察你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某温度时,将烧杯中的xgKNO3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再将烧杯中的物质逐渐升温(假设升温时溶剂没有损失),能够正确表示此过程中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w)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题型:0110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题中所描述的变化事实的是
[     ]
A.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B.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
C.一定量水中加入浓硫酸
D.加热蒸发稀盐酸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能证明某KNO3溶液在20℃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是[     ]
A.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KNO3晶体析出
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至10℃时,有KNO3晶体析出
C.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
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向某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该溶液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
A.溶质的质量
B.溶质的溶解度
C.溶液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题型:北京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将少量的生石灰加到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溶液的温度升高,再恢复到室温(不考虑水的蒸发)。下图是四位同学对变化后溶液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B.
C.
D.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