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化学试题 >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 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9.6克氧气,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对该化合物的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A.含有C.H.O三种元素 B.只...
题目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来源:
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9.6克氧气,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对该化合物的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

A.含有C.H.O三种元素
B.只含有C.H两种元素
C.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3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答案
AC
核心考点
试题【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9.6克氧气,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对该化合物的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A.含有C.H.O三种元素 B.只】;主要考察你对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元素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原子中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熔点比铜低,硬度比铜大
C.各取m克A、B混合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一定为2m克
D.在金属铁里,铁既可以显+2价,也可以显+3价
题型:江苏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分别分解高锰酸钾(KMnO4)和过氧化氢(H2O2),都可制得氧气。这说明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     ]

A.氧化物
B.氧元素
C.氧分子
D.氧气
题型:广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密闭容器中有以下四种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乙一定是氧化物
C.待测值是20
D.反应生成的甲、丁质量之比是l:1
题型:四川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化学家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早在18世纪就先后独立发现了氧气,但由于受“燃素理论”的影响(即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燃素”组成,物质燃烧后剩下灰,而燃素则变成光和热,散逸到空气中),使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
根据“燃素”理论推知:燃烧后物质的质量应该减少,但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研究磷以及一些金属燃烧时,应用天平作为研究工具,作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都与“燃素理论”相违背。他大胆质疑,尊重实验事实,进入深入研究,克服重重阻力,打破了“燃素理论”真正发现了氧气。请回答:
(1) 拉瓦锡之所以成为氧气的真正发现者,应该归功于他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精神。
(2) 拉瓦锡推翻“燃素理论”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学过的理论解释磷燃烧时质量的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川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修建“韶赣高速”公路被列入广东省“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在修建公路的土石方爆破中要用到黑火药,黑火药爆炸时反应如下:S+2KNO3+3C==K2S+N2+aX。其中X为我们大家所熟悉的一种物质,则其化学式为:_________,X的化学计量系数a为:____________,你推断X化学式的依据是__________。
题型:湖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