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中试题 > 地理试题 > 中国的自然环境 > 读图回答问题。(9分)(1)东北地区,A___________(山脉),B_________省。(2)青藏铁路起于西宁,途经柴达木盆地,最后到达C_______...
题目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读图回答问题。(9分)

(1)东北地区,A___________(山脉),B_________省。
(2)青藏铁路起于西宁,途经柴达木盆地,最后到达C________(城市)。与东北相比,青藏地区铁路线稀疏,造成这种差异的最重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
(3)①、②两条河流,结冰期长的是_____,水能资源丰富的是______。(填数字序号)
(4)藏袍反映青藏高原上的气温日变化__________。(大、小)
(5)东北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___________,这一特点有利于作物生长,但影响东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最不利气候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兴安岭 黑龙江 
(2)拉萨 地形因素 
(3)① ② (4)大
(5)暖热多雨,热量不足
解析

试题分析:(1)读图可得,A是大兴安岭,大兴安岭是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B是黑龙江省。
(2)青藏铁路起于西宁,途经柴达木盆地,最后到达C拉萨.与东北相比,青藏地区铁路线稀疏,造成这种差异的最重要自然因素是地形因素。
(3)黑龙江省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雅鲁藏布江的水能资源丰富,仅次于长江。
(4)藏袍反映青藏高原上的气温日变化大。
(5)东北的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这一特点有利于作物生长,但影响东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最不利气候因素是热量不足,东北地区的纬度较高。
核心考点
试题【读图回答问题。(9分)(1)东北地区,A___________(山脉),B_________省。(2)青藏铁路起于西宁,途经柴达木盆地,最后到达C_______】;主要考察你对中国的自然环境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读图回答问题。(9分)

(1)A_______海,B__________省,C省的简称是______。
(2)本区地形大体以太行山为界,东部是________平原,西部是_______高原。
(3)本区大部位于D______(山脉)—淮河一线以北,耕地类型以______为主。
(4)京津唐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亚洲的河流受地势的影响其特点是         (   )                                                                                
A.呈环状向四周分流B.呈点状向四周分流
C.呈弧状向四周分流D.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读图回答有关问题、(4分)

(1) 写出图中代表的地区名称:A、________山脉 B、________盆地 C、_________平原
(2) 从图中总结我国的地势特征是___       ,呈阶梯状分布、这样的地势导致我国河流的流向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注入太平洋。
题型:综合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读“中国略图”及“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

(1) 图中虚线①、②代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其中②界线是                、巫山、       。(3分)
(2)黄河、长江均注入         洋,其大致流向为             ,由此判断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3分)
(3)简要分析长江、黄河上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1分)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区域发展(16 分)。 河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河段表现不同。据此并依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中国有四大盆地,其中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人烟稀少,但有“干旱的宝地” 之称。而四川盆地特别是西部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人口稠密,自古就有“天府之国” 的美名。
资料二:

(1)参照对塔里木盆地的描述,在文本框中完成对四川盆地的地理描述。
(2)分析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与弊,针对弊端古代劳动人民采取了什么解决措施。
(3)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及图文资料分析塔里木盆地经济发展方向及依据。
(4)从黄河沿岸取 A、B 两杯水,猜猜哪一个烧杯的水更浑浊?并分析其更浑浊的自然原因。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