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七年级语文版上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
题目
七年级语文版上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

提问时间:2022-01-21

答案
一、《论语》六则
  1.文学常识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行文以对话体为主,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2.重点字词
  (1)通假字:说,通“悦”,高兴,愉快.罔,通“惘”,迷惑不解.
  (2)词类活用
  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旧知识和新知识.)
  不耻下问(耻,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耻”.)
  (3)成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善而从 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温习旧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学而不厌:学习总感到不满足.
  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3.《论语》六则主要记录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谈话.他在学习态度和方法上有哪些主张?
  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主张有: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②学而不厌.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关于学习方法的主张有:①学而时习之.②温故而知新.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练习回顾
  读《论语》六则,仿佛在聆听一个渊博的长者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你能结合文中有关语句谈谈你读后的体会吗?
  例:A:读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懂得了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巩固的道理.
  B:读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知道了做人必须有宽广豁达的胸怀.
  C:读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懂得了求知要把学习和思考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学有成效的道理.
  D:读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懂得了求知既要有好学的精神,同时又要有虚心请教、不懂就问的态度.
  二、《世说新语》二则
  1.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小说集,书中记述了汉魏至晋宋间120多位人物的逸事和言论,时间跨度在三百年左右.内容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宗教以及习俗风尚等许多方面,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2.字词句式
  (1)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读“fǒu”.句意:你父亲在家吗?)
  (2)一词多义
  ①为 何为不可(为:动词,做.) 正为此耳(为:介词,因为.)
  ②以 本所以疑(以:介词,与“所”组成固定句式,译为“……原因”.)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以:介词,译为“通过”.)
  ③相 相委而去(相:代词,译为“别人”.) 宁可以急相弃邪(相:代词,译为“他”.)
举一反三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1,人们染上烟瘾,最终因吸烟使自己丧命.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