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八(一)班同学到野外上数学活动课,为测量池塘两端A、B的距离,设计了如下方案: (Ⅰ)如图1,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B的点C,连接AC、BC,并分别延长AC至D,BC至E,使DC=AC,EC=...
题目
八(一)班同学到野外上数学活动课,为测量池塘两端A、B的距离,设计了如下方案:
(Ⅰ)如图1,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直接到达A、B的点C,连接AC、BC,并分别延长AC至D,BC至E,使DC=AC,EC=BC,最后测出DE的距离即为AB的长;
(Ⅱ)如图2,先过B点作AB的垂线BF,再在BF上取C、D两点使BC=CD,接着过D作BD的垂线DE,交AC的延长线于E,则测出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

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Ⅰ)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2)方案(Ⅱ)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3)方案(Ⅱ)中作BF⊥AB,ED⊥BF的目的是______;若仅满足∠ABD=∠BDE≠90°,方案(Ⅱ)是否成立?______.

提问时间:2020-12-24

答案
(1)方案(Ⅰ)可行;∵DC=AC,EC=BC且有对顶角∠ACB=∠DCE∴△ACB≌△DCE(SAS)∴AB=DE∴测出DE的距离即为AB的长故方案(Ⅰ)可行.(2)方案(Ⅱ)可行;∵AB⊥BC,DE⊥CD∴∠ABC=∠EDC=90°又∵BC=CD,∠ACB=∠...
(1)由题意可证明△ACB≌△DCE,AB=DE,故方案(Ⅰ)可行;
(2)由题意可证明△ABC≌△EDC,AB=ED,故方案(Ⅱ)可行;
(3)方案(Ⅱ)中作BF⊥AB,ED⊥BF的目的是∠ABD=∠BDE;若仅满足∠ABD=∠BDE≠90°,故此时方案(Ⅱ)不成立.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应用.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及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举一反三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1,人们染上烟瘾,最终因吸烟使自己丧命.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