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刘禹锡的文章...
题目
刘禹锡的文章
不是诗,是文章.

提问时间:2020-10-30

答案
  望赋
  邈不语兮临风,境自外兮感从中.晦明转续兮,八极鸿蒙.上下交气兮,群生异容.发孤照于寸眸,骛遐情乎太空.物乘化兮多象,人遇时兮不同.嗟乎!有目者必骋望以尽意,当望者必缘情而感时.有待者瞿瞿,忘怀者熙熙.虑深者瞠然若丧,乐极者冲然无违.外徙倚其如一,中糺纷兮若斯.
  望如何其望最乐!睎庆霄兮溯阿阁.如云兮天颜咫尺,如草兮臣心踊跃.扇交翟兮葳蕤,旗升龙兮蠖略.日转黄道,天开碧落.凝瑞景于庭树,掬非烟于殿幕.
  望如何其望且惧!等灞岸兮见长安.纷扰扰兮红尘合,郁葱葱兮佳气盘.池象汉兮昭回,城依斗兮阑干.避御史之骢马,逐幸臣之金丸.
  望如何其望攸好!宗万灵兮越四隩.汉帝仙台兮,秦皇海峤.霓衣踊于河上,马迹穷乎越徼.紫气度关而斐亹,神光属天而昭耀.睆眷眷以驰精,耸专专而观妙.
  望如何其望有形!视蠢蠢兮穷冥冥.楚塞氛恶兮,萧关燧明.晕笼孤月,角奋长庚.沙多似雪,碛有疑城.烟云非女子之气,草木尽王者之兵.审曳柴之虚警,破来骑之先声.信有得于风鸟,示无言于旆旌.
  望如何其望且慕!恩意隔兮年光度.雕辇已辞兮,金屋何处?长信草生兮,长门日暮.徯翠华之傥来,仰玄天以自诉.况复湘水无还,漳河空注.泪染枝叶,香余纨素.风萧萧兮北渚波,烟漠漠兮西陵树.夫不归兮江上石,子可见兮秦原墓.拍琴翻朔塞之音,挟瑟指邯郸之路.
  望如何其望最伤!俟环玦兮思帝乡.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春之气兮悦万族,独含嚬兮千里目.秋之景兮悬清光,偏结愤兮九回肠.羡环拱于白榆,惜驰晖于落棠.谅冲斗兮谁见,伊戴盆兮何望?岂止苏武在胡,管宁浮海?送飞鸿之灭没,附阴火之光彩.鹤颈长引,乌头未改.恨已极兮平原空,起何时兮东山在.永望何如,伤怀孔多.降将有依风之感,宫人成忆月之歌.歌曰:张衡侧身愁思久,王粲登楼日回首.不作渭滨垂钓臣,羞为洛阳拜尘友.
  刘禹锡《子刘子自传》:
  【原文】
  子刘子,名禹锡,字梦得.其先汉景帝贾夫人子胜,封中山王,谥曰靖,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七代祖亮,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遇迁都洛阳,为北部都昌里人.世为儒而仕,坟墓在洛阳北山,其后地狭不可依,乃葬荥阳之檀山原.由大王父已还,一昭一穆如平生.曾祖凯,官至博州刺史.祖[金皇],由洛阳主簿察视行马外事,岁满,转殿中丞、侍御史,赠尚书祠部郎中.父讳绪,亦以儒学,天宝末应进士,遂及大乱,举族东迁,以违患难,因为东诸侯所用,后为浙西从事.本府就加盐铁副使,遂转殿中,主务於蛹 [yǒng]桥.其后罢归浙右,至扬州,遇疾不讳.小子承夙训,禀遗教,眇[miǎo,微弱]然一身,奉尊夫人不敢殒灭.后忝[tiǎn羞辱,愧对;辱]登朝,或领郡,蒙恩泽,先府君累赠至吏部尚书,先太君卢氏由彭城县太君赠至范阳郡太夫人.
  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间岁,又以文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官司间旷,得以请告奉温[冫青,qìng].是时少年,名浮[过也]于实,士林荣之.及丁先尚书忧,迫礼不死,([丁]指遇父母之丧.[先尚书]指刘禹锡的父亲.)因成痼疾.既免丧,相国扬州节度使杜公领徐泗,素相知,遂请为掌书记.
  捧檄入告,太夫人曰:“吾不乐江淮间,汝宜谋之于始.”因白丞相以请,曰:“诺.”居数月而罢徐泗,而河路犹艰难,遂改为扬州掌书记.涉二年而道无虞,前约乃行,调补京兆渭南主簿.明年冬,擢[zhuō提拔]为监察御史.
  贞元二十一年春,德宗新弃天下,东宫即位.时有寒俊王叔文,以善奕棋得通籍博望,因间隙得言及时事,上大奇之.如是者积久,众未知之.至是起苏州掾[yuàn,副官],超拜起居舍人,充翰林学士,遂阴荐丞相杜公为度支盐铁等使.翊日[同“翌日”],叔文以本官及内职兼充副使.未几,特迁户部侍郎,赐紫,贵振一时.予前已为杜丞相奏署崇陵使判官,居月馀日,至是改屯田员外郎,判度[duó]支盐铁等案.初,叔文北海人,自言猛之后,有远祖风,唯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以为言然.三子者皆与予厚善,日夕过,言其能.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既得用,自春至秋,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从春到秋的“永贞革新”,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人们都认为是无可非议的.这是对“永贞革新”的充分肯定.)
  时上素被疾,至是尤剧.诏下内禅,自为太上皇,后谥曰顺宗.东宫即皇帝位,是时太上久寝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对.宫掖[yè]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这里指宦官].於是叔文首贬渝州,后命终死.宰相贬崖州.予出为连州,途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九年,诏征,复授连州.自连历夔、和二郡,又除主客郎中,分司东都.明年追入,充集贤殿学士.转苏州刺史,赐金紫.移汝州兼御史中丞.又迁同州,充本州防御长春宫使.后被足疾,改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又改秘书监分司.一年,加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行年七十有一,身病之日,自为铭曰:
  不夭不贱,天之祺[qí福也]兮.重屯[zhūn,艰难]累厄,数之奇[jī]兮.天与所长,不使施兮.人或加讪[shàn,毁谤],心无疵[cī小毛病]兮.寝于北牖[yǒu窗],尽所期兮.葬近大墓,如生时兮.魂无不之,庸讵[jù岂,怎]知兮. 刘子名禹锡,字梦得.祖先是汉景帝贾夫人的儿子刘胜,受封为中山王,谥号为“靖”,子孙因此成为中山人.七世祖刘亮,在北朝做官,担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遇上迁都到洛阳,成为北部都昌里人.世代以儒学做官,祖先的坟墓原在洛阳北山,后来因为地方狭小不可依凭,就葬在荥阳的檀山原.从曾祖父以来,父葬在左边,子葬在右边,就像在世那样长幼有序.曾祖刘凯,做官至博州刺史.祖父刘[金皇],开始任洛阳主簿,察视行马外事,一年期满,转任殿中丞、侍御史,追赠为尚书祠部郎中.父亲刘绪,也因儒学在天宝末年考中进土.后遭遇“安史之乱”,全族向东迁徙,以避祸患灾难,于是被关中以东的节度使所聘用.后来担任了淮西从事.在淮西府又兼任盐铁副使,后转为殿中省官员,在蛹桥主持政务.后来罢官回到浙西,行到扬州,病故.我接受父亲平日的训示,秉承他的遗教,孤独一身,侍奉母亲不敢自毁.后来我在朝廷任职,或在郡里做官,蒙受恩泽,父亲被多次追赠,直到吏部尚书.母亲卢氏,由彭城县太君追赠为范阳郡太夫人.
  【译文】
  刘子名禹锡,字梦得.祖先是汉景帝贾夫人的儿子刘胜,受封为中山王,谥号为“靖”,子孙因此成为中山人.七世祖刘亮,在北朝做官,担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遇上迁都到洛阳,成为北部都昌里人.世代以儒学做官,祖先的坟墓原在洛阳北山,后来因为地方狭小不可依凭,就葬在荥阳的檀山原.从曾祖父以来,父葬在左边,子葬在右边,就像在世那样长幼有序.曾祖刘凯,做官至博州刺史.祖父刘[金皇],开始任洛阳主簿,察视行马外事,一年期满,转任殿中丞、侍御史,追赠为尚书祠部郎中.父亲刘绪,也因儒学在天宝末年考中进土.后遭遇“安史之乱”,全族向东迁徙,以避祸患灾难,于是被关中以东的节度使所聘用.后来担任了淮西从事.在淮西府又兼任盐铁副使,后转为殿中省官员,在蛹桥主持政务.后来罢官回到浙西,行到扬州,病故.我接受父亲平日的训示,秉承他的遗教,孤独一身,侍奉母亲不敢自毁.后来我在朝廷任职,或在郡里做官,蒙受恩泽,父亲被多次追赠,直到吏部尚书.母亲卢氏,由彭城县太君追赠为范阳郡太夫人.
  当初,我二十多岁,应考进士,幸而一次得中.隔了一年,又以文才经吏部取士科考试合格,被授予太子校书的官职.我官事清闲,有时间侍奉父母,问寒问暖.我当时年轻,名声超过实际,在读书人中享有盛誉.及至父亲去世,我迫于礼教而不敢轻死,因而得了久治不愈的病.我守丧期满后,正逢宰相、扬州节度使杜佑兼管徐州和泗州,由于我和他素来互相了解,就经请求后去出任掌书记.
  我捧着任命的文书人告母亲,母亲说: “我不喜欢江淮一带地方,你从开始就要考虑到这一点.”我就禀告丞相,以请求照顾.丞相说:“可以.”我过了几个月离开了徐州、泗州,由于河路还难走,就改做扬州掌书记.过了两年,道路畅通,前约得以实行,我就调补为渭南县主簿.第二年冬天,我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元二十一年春,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诵曰:“子之言天与人交相胜,其理微,庸使户晓,盍取诸譬焉.”
  刘子曰:“若知旅乎?夫旅者,群适乎莽苍,求休乎茂木,饮乎水泉,必强有力者先焉,否则虽圣且贤莫能竞也.斯非天胜乎?群次乎邑郛,求荫于华榱,饱于饩牢,必圣且贤者先焉,否则强有力莫能竞也.斯非人胜乎?苟道乎虞、芮,虽莽苍犹郛邑然;苟由乎匡、宋,虽郛邑犹莽苍然.是一日之途,天与人交相胜矣.吾固曰:是非存焉,虽在野,人理胜也;是非亡焉,虽在邦,天理胜也.然则天非务胜乎人者也.何哉?人不幸则归乎天也,人诚务胜乎天者也.何哉?天无私,故人可务乎胜也.吾于一日之途而明乎天人,取诸近也已.”
  或者曰:“若是,则天之不相预乎人也信矣,古之人曷引天为?”答曰:“若知操舟乎?夫舟行乎潍、淄、伊、洛者,疾徐存乎人,次舍存乎人.风之怒号,不能鼓为涛也;流之溯洄,不能峭为魁也.适有迅而安,亦人也;适有覆而胶,亦人也.舟中之人未尝有言天者,何哉?理明故也.彼行乎江、河、淮、海者,疾徐不可得而知也,次舍不可得而必也.鸣条之风,可以沃日;车盖之云,可以见怪.恬然济,亦天也;黯然沉,亦天也.阽危而仅存,亦天也.舟中之人未尝有言人者,何哉?理昧故也.”
  问者曰:“吾见其骈焉而济者,风水等耳.而有沉有不沉,非天曷司欤?”答曰:“水与舟,二物也.夫物之合并,必有数存乎其间焉.数存,然后势形乎其间焉.一以沉,一以济,适当其数乘其势耳.彼势之附乎物而生,犹影响也.本乎徐者其势缓,故人得以晓也;本乎疾者其势遽,故难得以晓也.彼江、海之覆,犹伊、淄之覆也.势有疾徐,故有不晓耳.”
  问者曰:“子之言数存而势生,非天也,天果狭于势邪?”答曰:“天形恒圆而色恒青,周回可以度得,昼夜可以表候,非数之存乎?恒高而不卑,恒动而不已,非势之乘乎?今夫苍苍然者,一受其形于高大,而不能自还于卑小;一乘其气于动用,而不能自休于俄顷,又恶能逃乎数而越乎势耶?吾固曰:万物之所以为无穷者,交相胜而已矣,还相用而已矣.天与人,万物之尤者耳.”
  问者曰:“天果以有形而不能逃乎数,彼无形者,子安所寓其数邪?”答曰:“若所谓无形者,非空乎?空者,形之希微者也.为体也不妨乎物,而为用也恒资乎有,必依于物而后形焉.今为室庐,而高厚之形藏乎内也;为器用,而规矩之形起乎内也.音之作也有大小,而响不能逾;表之立也有曲直,而影不能逾.非空之数欤?夫目之视,非能有光也,必因乎日月火炎而后光存焉.所谓晦而幽者,目有所不能烛耳.彼狸、狌、犬、鼠之目,庸谓晦为幽邪?吾固曰:以目而视,得形之粗者也;以智而视,得形之微者也.乌有天地之内有无形者耶?古所谓无形,盖无常形耳,必因物而后见耳.乌能逃乎数耶?”
  【译文】
  有人说:“你讲的这套‘天与人交相胜’的道理太深奥了,你要真想让我们明白,最好打个比方,讲得通俗一点儿.”——刘禹锡这人不错,知道讲道理要讲通俗了才好,从这层意思上说,刘老是我的老前辈.
  刘老师自问自答:“打个比方有什么难的,你知道旅游是什么回事么?好比我们一伙人组团旅游,到了荒郊野岭什么的,需要大树上摘果子,深潭里取水,谁体格好谁就占便宜,哪怕你有钱钟书那么大的学问,这时候一点儿辙也没有;可如果到了大城市,想到市政府食堂混口饭吃,胳膊再粗也不管用了.如果是去维也纳,即便在乡下也如同在大城市一般,靠的是彬彬有礼;如果在战火中的巴格达,虽然是大城市也如同在荒原,得靠丛林法则来找吃的.这道理很清楚明白吧?”
  可能还有人问:“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天不会帮人什么忙,那古人为什么常常说天呢?”我的回答是:“这就和行船的道理一样.如果是在公园的人工湖里划船,你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想在哪儿停就在哪儿停,就算有翻船的,人们也不会把翻船的原因归到老天头上;可你如果是在黄河壶口瀑布或者长江瞿塘峡划船,人力能控制的因素就很有限了,船没翻得谢天谢地,船翻了那叫天不作美.”
  还有人问:“你的说法有些道理,可怎么解释那些一起行船却一个沉、一个不沉的情况呢?”这也很简单,告诉你吧:“水和船是两种东西,作用在一起,其间有数有势.”——我来解释一下刘老师的话,他在这里提出了两个看似很玄妙的概念:一个是“数”,一个是“势”,不少算命先生常说这两个词,其实在刘禹锡这里,“数”就是指事物发展的规律,“势”就是指事物发展的趋势,还有一点儿“惯性”的意思.好了,接着听刘老师讲.——“数和势一起作用,势这东西是依附在物体上的,物体运动得快,它的势就强,运动得慢,它的势就弱.船划得慢也可能会翻,但它是怎么翻的,我们看得明白;船要是太快,以每小时二百公里的高速在壶口瀑布一带行进,势很疾,翻了船我们也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刘老师这个解释有点儿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意思:所谓偶然事件其实也是必然的,只不过我们了解不到导致这个事件的所有成因,所以它才“看似”偶然.
  还有人问:“你那么看重数和势,却不拿老天当回事,天的作用难道还比不上势吗?”我的回答是:“天的形状一直都是圆的,颜色一直都是青的,天运动规律我们都测得出来,所以说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这就是数;天一直那么高高在上,一直运行不止,这就是它的势.天的运动也无非在于数和势罢了.我一再说:万物都是‘交相胜,还相用’的.爱默生不是有一首寓言诗么,说大山看不起小松鼠,松鼠不服气,说:‘我虽然背不起一座森林,可你也磕不了一枚核桃.’”
  提问题的人接着问:“就算你说的对,天因为有形体存在而逃脱不了数的限制,那么,对那些无形的东西你又怎么用你的数来作解释呢?”我的回答是:“你所谓的无形的东西,是不是空啊?空这个东西也是有形体的,只不过它的形体要依附其他东西而存在.一间屋子,里边是空的,这是四四方方的空;一只杯子,里边是空的,这是圆柱体的空.不管你说什么空,就照我这个说法自己推理好了.难道天地之内真有无形的东西存在吗?没那回事!古人所谓的‘无形’,其实是‘无常形’,也就是没有固定的形状,依附在物体上也就现了形了.所以,你所谓的无形的东西也一样逃不了数的限制.”
  天论(下篇)
  【原文】
  或曰:“古之言天之历象,有宣夜、浑天、《周髀》之书;言天之高远卓诡,有邹子.今子之言,有自乎?”答曰:“吾非斯人之徒也.大凡入乎数者,由小而推大必合,由人而推天亦合.以理揆之,万物一贯也.今夫人之有颜、目、耳、鼻、齿、毛、颐、口,百骸之粹美者也.然而其本在夫肾、肠、心、腹;天之有三光悬寓,万象之神明者也.然而其本在乎山川五行.浊为清母,重为轻始.两位既仪,还相为庸.嘘为雨露,噫为雷风.乘气而生,群分汇从.植类曰生,动类曰虫.倮虫之长,为智最大,能执人理,与天交胜,用天之利,立人之纪.纪纲或坏,复归其始.尧、舜之书,首曰‘稽古’,不曰稽天;幽、厉之诗,首曰‘上帝’,不言人事.在舜之廷,元凯举焉,曰‘舜用之”,不曰天授;在殷高宗,袭乱而兴,心知说贤,乃曰‘帝赉’.尧民知余,难以神诬;商俗以讹,引天而驱.由是而言,天预人乎?”
  【译文】
  还有人问:“古时候研究天的问题有三大学派:宣夜、浑天和《周髀》,最著名的专家有个叫邹衍的,你刘禹锡师承哪家哪派啊?”我回答说:“我老刘没师承,无门无派!我的理论不是跟他们学来的,是自己推理推出来的.但凡‘入乎数’,也就是有规律的东西,都可以小中见大,我们从人来推天很容易推得出来.人长着五官,五官之本在于内脏,天上挂着日月星辰,日月星辰之本在于山川五行,清澈的东西来自于溷浊之物,轻微的东西来自于厚重之物,而溷浊、厚重的就是地,清澈、轻微的就是天,天和地各就各位,互相发生作用,产生了风雷雨雾,产生了植物、动物.在天和地产生的所有生物里,人是脑子最好使的,能和天各擅胜场.人建立了人类社会的纲纪,我们可以从历史上看到一种显著的现象:尧舜时代是上古的黄金时代,那时候的书开头就说‘稽古’,不说稽天’.到了周幽王和周厉王这两位暴君的时代,文献上一开篇就谈‘上帝’了,不讲人事了.在舜圣人的政府里,好干部得到提拔,说这是舜提拔他们,不说职位得自天授.商王武丁是个有为之君,看傅说有能耐,想重用他,于是就假装说上帝托梦给自己,让自己提拔傅说.他这么做,是因为他即位的时候接的是个烂摊子,不得不拿上帝糊弄人.道理很清楚了吧,在好世道里,‘天’这个字的使用频率就少;在坏世道里,领导只好拿天命来糊弄老百姓,老百姓受了不公正待遇也只有哭天抢地这一条路好走.天,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还有一些,不能发了.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