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两则》阅读题...
题目
《新闻两则》阅读题
1.这则消息的“电头”是________,“导语”部分是第________句(只填序号).主体部分是第________句.导语中揭示我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的词语是________.主体部分中记录我军节节胜利的史实的一个四字成语是:________.
2.第⑤句能否改为:“现在,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多一半,剩下的23日可渡完.”为什么?第(16)句中“歼灭”与“击溃”,“占领”与“控制”这两组词在句中能换吗?为什么?
3.第(11)句中,战犯汤恩伯对长江防线作了两点判断,实际情况又如何呢?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剖析.
4.“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其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述.(30字以内)
5.这篇新闻中属于议论的句子是哪几句?这些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提问时间:2020-10-10

答案
1、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第一二句 ,第三至十七句,冲破、横渡,锐不可当
2、不能改.因为原句中“至发电时为止”一是增加新闻的具体性和真实性,体现新闻的时效性 .因为事件仍在发展变化,这样写可以避免作者发稿时和读者看到新闻时,事情发生变化而产生误解.不能.“歼灭”是消灭的意思;“击溃”是打散的意思.二者语意不同,如果颠倒位置,不符合实际情况.
3、实际情况是“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战犯的‘不料’恰恰表明我军的英勇善战,出敌不意.
4、客观原因是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主观原因是国民党拒签和平协定,玩弄和谈阴谋,人心向背,造成被动.
5、议论句是“此种情况------有很大关系” 此句恰如其分的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举一反三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1,人们染上烟瘾,最终因吸烟使自己丧命.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