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简述孔子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题目
简述孔子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提问时间:2020-06-25

答案
义.
泰伯篇,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天下有道,就应该表现自己的才能(是义);天下无道,就应该隐藏起来(是义).在有道的国家里,贫穷且地位低下是一种耻辱(也是义);但是在无道的国家里,大富大贵也是耻辱的啊(还是义).此章充分点出君子应该要能掌握义的原则来决定个人的进退,而非一昧地追逐富贵及利益.请注意孔子并未指出隐之后要作什么,至少他自己就不是单纯的隐居起来,因此这里也还隐藏了一个义.
宪问篇,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原思问孔子何谓耻?孔子回答:在有道的国家里为官领俸,在无道的国家里也还是为官领俸,就是耻了.此章指出在有道的国家里为官领俸是无可厚非的(是义);但要是国家无道,为官者必须尽全力改变形势,期使无道转回有道(也是义);如果实在无力回天,则不应继续为官领俸了(还是义).否则就是耻辱了.
卫灵公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国家有道时出仕为官,国家无道便引退而隐居起来.
先进篇,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所谓的大臣,应该是能以正道辅佐君主(这是义),若发现无法做到这个境界,就应该请辞(这也是义).
季氏篇,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在职位上必须全力以赴,如果实在做不到就应该请辞.
以上六章说明现实生活中义与利的配合.基于以上的观察、了解,应有下列四点结论:
1.义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而且这个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改变的.
2.须由知来得到义,且因为知有所增加改变,义也会随之改变.
3.合于义的利一定当取,但不合于义的利虽贫不取.
4.义和利之间并不是谁轻谁重的问题.义乃是君子对于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标准.义对利而言,是衡量在这个时间点上,应不应该取这样的利的标准.二者是根本无法比较的.
举一反三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1,人们染上烟瘾,最终因吸烟使自己丧命.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