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时事政治 > 材料一:1990-2006年我国劳动份额在初次分配中比重变化情况注:世界各国的劳动份额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关的,统计1960-2005年数据,其...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1990-2006年我国劳动份额在初次分配中比重变化情况

注:世界各国的劳动份额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关的,统计1960-2005年数据,其变化一般在50%--60%之间。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劳动者权益保护,重视在社会保障、分配制度等各方面体现对劳动者的关怀。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把“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理念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始终,从政治、经济、社会、法律、行政等各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不断增加劳动者尤其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断提高广大劳动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问题,并阐述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关措施。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在新形势下倡导“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理念的现实意义。
(3)鉴于我国目前初次分配中劳动份额比重的现实情况,有人说:“要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关键在于提高劳动报酬。”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指出这一观点的偏颇所在,并举两例加以说明。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劳动份额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下降明显,而且远低于世界各国平均水平。这是收入分配不平的一种体现。措施: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解决这问题的制度保证。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是解决这问题的最重要举措,具体措施如提高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是解决这问题的另一重要举措,国家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调节收入分配,以弥补初次分配中的不公。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经济政治产生深刻影响。新形势下倡导“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理念可以引导我国全社会树立劳动光荣、劳动者光荣的风尚,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形势下倡导“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理念可以引导人们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鼓励人们通过劳动创造财富、提高生活水平,并促进人们通过劳动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3)在我国目前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偏低的现实情况下,提高劳动报酬,让劳动者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确实是实现广大劳动群众体面劳动的一个重要基础,但仅靠提高劳动报酬是不够的。要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还需要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风尚;国家加强立法、严格执法,切实维护劳动者各方面合法权益。还需要劳动者不断增强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劳动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因经济发展而变化的职业要求等。例如:劳动者休息、休假制度的完善和维护;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以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等。(说明:例子必须是有助于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的,而且又是提高劳动报酬之外的)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材料一:1990-2006年我国劳动份额在初次分配中比重变化情况注:世界各国的劳动份额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关的,统计1960-2005年数据,其】;主要考察你对时事政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2010年1月31日,新华社了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的连续第7个关注“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
材料一:2004—2009年,中央已连续出台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强农惠农政策密度之大、力度之大、突破之大,前所未有。这几年,农业税免了,惠农补贴增加了,农业连年增产,农民连年增收,农村形势持续向好。在这种情况下,第七个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位置的坚定决心。
材料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所谓新生代农民工是指父母本身就在城市打工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大都是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第二代农民工。和上一代农民工最大的区别是,他们大多在城市长大、上学,农村对他们而言非常陌生,他们愿意在城里生活。因此怎样解决这些人的问题,是目前农民工问题的新难点。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有关专家认为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一是推进城镇化,特别是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二是加快建立包括农民工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加强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党和政府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位置。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央一号文件关注“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给我们的启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7.1级地震,玉树聚居着约十万民众,其中九成以上是藏族同胞。大灾面前,藏、汉等各族同胞英勇顽强,无分藏汉、无分僧俗,积极自救互救,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合力抗灾的动人之歌。在紧张的救灾现场,人们常会看到这样的标语:“维护民族团结人人有责”“藏汉一家亲”……
材料二:玉树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据悉,新玉树重建规划已经启动,将主打生态发展和藏族风情。青海省将努力把玉树建成一个生态保护良好的旅游城市;目前,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全面恢复正常秩序和灾后重建的措施已经出台;其中心理重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干预,帮助灾区人民克服心理障碍;灾后重建是大事,听取百姓的声音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之一,要让老百姓说话,看他们怎么说,说什么,以确保上述举措收到良好效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这些标语的认识。
(2)联系材料二,说明青海省政府的上述举措体现的哲学道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劳动关系总体上保持了和谐稳定。但是,国有企业改制中遗留的劳动关系问题以及职工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下降、基本劳动标准不能完全落实到位等问题还很突出。特别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劳动关系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较多,问题仍然突出。“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主席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材料二:在经济增长下行的非常之时实行的“弹性用工、弹性工资、弹性工时”的非常之策,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劳动关系上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劳动关系的负面影响还将持续一个时期,要认真研究从经济增长下行向企稳向好转变中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协调劳动关系需要稳中求进,继续实施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并在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中不断拓宽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各级政府应怎样努力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2)鉴于以上事实,有人认为“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就在于政府的政策支持”。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加以评析。
(3)运用《哲学生活》发展观有关知识对材料二进行分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网上世博会是浙江省参与上海世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使上海世博会成为“永不落幕的世博会”。网上世博会浙江馆除了把实体展馆的精彩内容呈现在互联网上,吸引更多的参观者来参观浙江馆外,还将建设包括浙江省的专业市场、城乡、山水、文化、生活等实体展馆中不具有的虚拟拓展空间,进一步延伸、拓展浙江馆所希望表达的意境和理念。
材料二:以“宁波制造”闻名全球的宁波企业,这次借上海世博会在家门口举办的世纪商机,纷纷加快转型。代表企业新面貌的“宁波智造”,正在从世博会跨步迈向世界――余姚梁弄生产的路灯被安装到世博观光大道、凯必盛公司生产的自动门“安家”中国馆、普天的通信监测设备给世博园区的通信“保驾护航”,宁海高盛玩具公司制作的小风扇礼品进驻世博会法国馆米其林公司展区……据上海世博局统计,仅开园前两日,融入了诸多“宁波智造”元素的世博主题馆、日本馆等热门展馆接待游客已超过20万人次。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网上世博会对浙江省的文化建设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宁波智造”能抓住上海世博会商机的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截至2010年3月17日,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共5104.9万人因旱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609万人。旱灾发生后,各受灾省区市高度重视迅速启动了紧急预案,温家宝总理和五省市区市领导亲临抗灾第一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各受灾省区市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投入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
材料二:2010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云南省曲靖市,深入旱灾最严重的地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温总理强调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把各项抗旱救灾措施落到实处。要一手抓抗旱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
(1)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带领人民抗旱救灾的意义。
(2)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党和国家关注民生、体察民情,高度重视保障人民生活的道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