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时事政治 > 材料一: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被称为“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119个国家的***和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组织...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被称为“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119个国家的***和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组织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的规模及各方对会议的关注,足以体现出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强烈政治意愿。但会议期间,各方在一系列问题上发生矛盾,其中夹杂了责备、争吵、抗议甚至哭泣。在经历了曲折后,最终,以大会决定的形式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世界各国应该怎样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材料二:我国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积极为全球气候变化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国政府承诺,在1990至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的此基础上,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巨大努力。
(2)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我国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哲学依据。
材料三:中华传统环境文化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崇尚节俭的美德,简约生活;物尽其用、循环再生。中国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要抛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遗弃”等明显带有西方痕迹的价值观。
(3)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为倡导低碳生活提几点建议。
答案
1.①各主权国家要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自觉接受国际法和国际公约的约束,在享受基本权利的同时,积极履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义务,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②各主权国家要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建立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反对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各主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着力于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重视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发展。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有利于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
③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④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我国制定节能减排目标,遵循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3.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倡导低碳生活,需要在全社会营造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的文化氛围;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崇尚节俭的传统美德;③正确对待外来的思想文化。倡导低碳生活,既要抛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遗弃”等明显带有西方痕迹的价值观,又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优秀的生活方式;④公民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增强抵制奢侈浪费等落后文化的影响。
解析
【考点】理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了解主权国家基本权利和义务 理解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0预测】理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考点是2010年江苏高考的新增考点。2010江苏高考对这此考点考查的可能性非常大,学生在复习时要加大时间投入,高度重视。特别是注重结合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以及人类改造自然时遇到的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低碳经济等社会热点,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关系。
核心考点
试题【材料一: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被称为“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119个国家的***和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组织】;主要考察你对时事政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上海世博会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行,这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举办的又一世界盛会。某校高三(1)班同学决定以“走近上海世博会”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感知世博
探究中,同学们收集到以下材料:近几届世博会的主题
1998
葡萄牙
里斯本
海洋—未来的财富
1999
中国
云南
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2000
德国
汉诺威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2005
日本
爱知县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2008
西班牙
萨拉戈萨
水与可持续发展
2010
中国
上海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注:主题是世博会的灵魂,一个好的主题,总是在筹办世博会中经过多次酝酿而产生。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既延续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现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
(1)结合上述材料(含注),请你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对历届世博会主题的确立进行解读。
研究世博
同学了解到,世博会是综合反映当代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及成就的大型展示活动,被称为经济、科技、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世界首届世界博览会以来,各国都把举办世博会作为展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舞台,塑造形象窗口,上海世博会也是如此。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上海市委市政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确保把2010年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2)简要说明我国努力办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政治意义。
参与世博
志愿者队伍是筹办举办世博会的重要力量,是广大市民参与奉献世博的重要体现,也是展示国家和城市良好形象的重要方面。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招募工作自2009年5月1日启动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海内外民众报名十分踊跃。
(3)假如你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志愿者,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你将怎样面对世界各地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后,各级党委和政府迅速采取措施抗震救灾。
4月14日
玉树机场开足马力,以最大负荷承载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员、物资;
65名救援人员和地震专家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出发赶往玉树;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60名救援人员到达玉树州结古镇开展救援;
1630名消防特勤、特警、边防医疗人员,携带生命探测仪等搜救工具赶赴灾区救援;
空军3架伊尔-76运输机紧急起飞,执行空运救援人员和物资任务;
四川省甘孜州医疗队首批49名先遣队员带着药品和急救车,抵达玉树地震灾区赛马场的集中安置点开展救援。
4月15日
通往玉树灾区主要公路基本畅通,交通运输部门全力保障物资运送;
温家宝总理飞抵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实地考察灾情,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4月16日
青海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对受灾群众进行补助;为确保救灾资金及时划拨,央行国库部门开辟国库资金汇划绿色通道;
4月17日,
玉树州结古镇体育场内第一批活动板房搭建完毕,用于医疗场所;
4月18日
第一所抗震希望学校在结古镇落成;5000份《高原病防护须知》知识挂图送抵灾区;
4月19日
3万台收音机和500台电视机、500台电视卫星信号接收器抵达玉树震区,帮助灾区群众收听收看电台电视节目;
4月20日
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频繁发生地震自然灾害,地震成为了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是一种不规律的地壳运动。根据历史记录,全球7级以上地震的发生,最少的时候一年不到10次,最多的时候一年可达30多次。具体到某一区域,更是无法确定,可能几年才发生一次,也可能一年发生几次。目前地震学家能做的事情,就是把每一场地震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把握每一点蛛丝马迹。通过不断加深对地震的认识,为将来可能的突破打下基础。
(1)我国各级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震救灾的职责?(3分)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政府在抗震救灾中是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知识分析人类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 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针对社会事业长期发展滞后,民生领域“欠账”多的实际,近几年来,我国财政逐步转向“民生”财政,加大了对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投入。在相关领域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既是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2009年中央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情况
项目
教育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就业
保障性安居工程
资金(亿元)
1981
1181
2930
420
4493
增长(%)
23.9
38.2
17.6
66.7
171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近几年我国财政支出方向转变的必要性。(14分)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怎样才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发展?(1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暴力拆迁,极端对抗;因拆暴富……针对“拆迁”过程中的种种问题,经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国务院法制办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拟取代原有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并于1月29日正式公开征求民意。征求意见稿用“搬迁”取代了“拆迁”,并规定只有因七种“公共利益”的需要,政府才能征收房屋;只 有90%以上被征收人同意,方可进行危旧房改造……
新条例无论从名称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无疑有利于实现政府与群众关系的“同频共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在拆迁问题上如何实现政府与群众关系的“同频共振”?(13分)
材料二 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处所 ,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地。与国外截然不同的是,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合几代人的力量购房,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被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成为“房奴”。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评析“家国伦理”对于中国人住房消费的影响。(1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材料,分析下列问题。
2009年9月19日,由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等机构主办的“六十华诞、责任中国——2009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发布了 “2009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100强”榜单,同时分别发布了15个“履行社会责任优秀案例”和15个“社会责任缺失案例”。 海尔集团、玉柴集团、国家电网公司、中远集团、华能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信获得“2009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特别大奖”,而三鹿集团(三聚氰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完达山药业(刺五加注射液事件)上海农药厂(瞒报除草剂泄漏事件)等成为“社会责任缺失”案例的典型。
(1)有网友认为,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就在于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之处。(12分)
(2)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中国企业应如何提高企业公民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1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