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求索真理的历程 > 有哲学家辩言,对于一块白色而坚硬的石头,人们可以看到“白”,但看不到“坚”;可以摸到“坚”,但摸不到“白”。“白”不一定是石头的“白”,“坚”也不一定是石头“坚...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有哲学家辩言,对于一块白色而坚硬的石头,人们可以看到“白”,但看不到“坚”;可以摸到“坚”,但摸不到“白”。“白”不一定是石头的“白”,“坚”也不一定是石头“坚”。故“白”与“坚”都是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这一观点是:(   )
①客观唯心主义      ②唯物主义       ③形而上学观点           ④辩证的观点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白”与“坚”都是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从这里,只能判断是唯心主义,并不能肯定是主观唯心还是客观唯心。但是材料又提到了:人们可以看得到“白”,但看不到“坚”;可以摸得到“坚”,但摸不到“白”。在这里就可以看出,材料的观点认为人们无法全面地看问题,无法既看到白又看到坚,无法既摸到白又摸到坚,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同时,说明人的意识只能把握一方面不能把握另一方面,这恰好说明了人的意识和能力的局限性,不可能是主观唯心的,如果是主观唯心的话,那么肯定就是人的主观精神能主宰世间万物了,怎么还可能这样看到了,另一样看不到呢?所以,材料的观点应该是认为“白”与“坚”是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一种绝对精神,也就是客观精神,人对此是捉摸不透的,从此可以推断应该是客观唯心主义。由以上分析可知,①③正确,②④错误。该题选D。
核心考点
试题【有哲学家辩言,对于一块白色而坚硬的石头,人们可以看到“白”,但看不到“坚”;可以摸到“坚”,但摸不到“白”。“白”不一定是石头的“白”,“坚”也不一定是石头“坚】;主要考察你对求索真理的历程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B.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D.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也是客观的,因为
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社会地理环境是客观的 
③人口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④社会思想、意识形态是客观的
⑤生产方式具有客观性               ⑥生产力要素是客观的,而生产关系则是主观的
A.①②④⑥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⑤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固有属性是    
A.联系运动 B.运动客观实在性
C.客观实在性联系D.客观实在性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宋朝画家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他种竹又观竹。在他动笔作画之前,心中就有了轮廓。正如诗曰“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胸有成竹”说明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③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④意识的产生可以离开客观存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有句投资名言:我与其他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众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以下哲学丹利最能体现巴菲特这一观点的是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