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围绕主体,抓住主线 > 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联系的技术创新体系。
运用所学,分析材料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经济学依据。(8分)
答案

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财政的科技投入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以企业为主体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可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优化人财物的配置。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科技创新的依据。旨在考查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从材料中分析关键信息的能力。回答本类试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即可。材料中“增加财政的科技投入”体现了财政的作用;“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体现了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体现了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核心考点
试题【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主要考察你对围绕主体,抓住主线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材料一: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的经济成就
  
材料二:2006-2012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
  
注: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1)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8分)
(2)结合材料,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中。(1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安徽省旅游资源丰富,品种全、品位高,完全有优势成为健康、文明、环保的国民旅游休闲首选地。然而,安徽省面向大众旅游休闲的公共服务体系善不完备,与之密切相关的城市休闲公园、休闲街区、旅游休闲综合体、乡村旅游度假区、自驾车服务体系等相关产品也不丰富;各地推出的旅游休闲产品中传统产品较多、创新产品较少,且区域分布不均衡;欺客宰客、价格欺诈的违法行为仍然存在。因此,面对国民旅游休闲的“蛋糕”,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做好安全保障和精细服务这是品质旅游和吸引游客的核心要素,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逐步把“蛋糕”做大,实现可持续发展。
(1)结合材料,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角度为安徽省做大“旅游蛋糕”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8分)
(2)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谈谈你对发展旅游业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理解。(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世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乙同学:上海世博会是低碳世博。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理念贯穿于上海世博会方方面面。如世博会的照明全面采用半导体照明(LED),既不减少亮度又节省能源百分之九十;安徽管的建筑和装饰大量采用了节能环保产品;安徽将利用世博会推广发展低碳经济的招商项目,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请你结合乙同学的发言,运用经济生活常识说说发展低碳经济对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影响。(1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很多农村地区,老人在乡务农,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的现象,农村出现了“空巢现象”,这一现象
①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表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
③导致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失衡,不利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④要求推进农业规范化经营,促进农业转型和效果提升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高三某班同学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甲组同学从网上查找资料,发现许多国家经济发展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见图10),同时获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居民环境质量需求升级等是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推动环境污染的“拐点”尽快到来。
(1)图10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说明降低环境污染的因素是如何对“拐点”尽快到来起促进作用的。(12分)
2013年,我国多个地方遭遇雾霾天气,乙组同学认为持续的雾霾折射出我们与美丽中国的距离,经过调查,发现解释雾霾天气必须改变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等。
(2)结合材料,说明解释雾霾天气的上述做法的哲学依据。(8分)
丙组同学认为,尽管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环境污染“拐点”不会自然到来,需各方齐心协力,共同治理污染。倡议同学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关注绿色未来;从自己做起,自觉树立绿色消费观,共建共享低碳新生活。
(3)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治理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国。(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