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中国城镇化正在进行时。阅读表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表1:2002—2012年中国及部分省区人均GDP变化情况  (单位:人民币/元)       人均GDP 年份...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国城镇化正在进行时。阅读表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1:2002—2012年中国及部分省区人均GDP变化情况  (单位:人民币/元)
       人均GDP 
年份
江苏
湖北
广西
全国平均
2002
13444
8295
4901
9398
2007
32985
14733
11417
18868
2012
51999
38642
28053
38353
 
表2:2002—2012年中国及部分省区城镇化率变化情况
       城镇化率(%)
年份
江苏
湖北
广西
全国平均
2002
44.70
41.70
29.94
39.09
2007
53.20
44.30
36.24%
44.94
2012
63.12
53.53
43.60
52.07
材料一 目前我国名义上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其中近2亿外出农民工就占到城镇人口的23%。但大部分农民工因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不能获得稳定职业,难以在城市立足;因户籍制度问题不能真正成为市民,难以平等享受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
(1)综合描述表1、表2 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如何使农民工立足城市真正成为市民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材料二 目前,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面临着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迁徙的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障碍仍未彻底破除,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双向流动的机制急需健全,城镇化过程中还要处理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破解都必须依靠进一步的改革攻坚。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改革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10分)
材料三 我国城镇应以社区为主要载体,提高对进城农民的接纳度。目前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在大城市有些原住民对进城农民存在着一定的排斥心理。其次,许多城镇农业转移人口数量激增,但城镇社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图书馆、文体休闲场所等公益设施却难觅踪影。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社区生活。(10分)
答案
(1)信息:2002—2012年我国经济不断增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东中西部经济和城镇化发展不平衡。(2分)城镇化率的高低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2分)
政府:①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创造条件帮助农民工立足城市成为市民。(2分)
②加大财政支持,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在城市稳定就业。(2分)
③加强宏观调控,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城落户成为市民。(2分)
农民工:努力提高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发扬自主创业精神,实现稳定就业,为城市发展做贡献。(4分)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通过改革,破除与城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旧的体制机制,能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动力。(4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能破解各种阻碍城镇化发展的矛盾,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4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改革能进一步发展经济,保障粮食安全,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物质支撑。(2分)
(3)在城镇应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城镇文化的包容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融洽的邻里关系。(5分)国家应该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城镇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让进城农民分享现代文明的成果,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5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城镇化是短期内我国经济的工作重点,首先考察提取信息的能力,逐一分析出数据的变化趋势,表一与表二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城镇化率的高低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个小问是谈措施,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政府和农民工两个大角度展开,具体要从宏调,就业观念,职业技能,统筹城乡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知识点来展开。
(2)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限定了知识范围,找准范围是关键。具体要想到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考察的知识细小深入。
(3)《文化生活》的知识同时结合材料三,“说明我国应如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社区生活。”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和谐文化建设,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城镇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等知识点来展开。
核心考点
试题【中国城镇化正在进行时。阅读表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表1:2002—2012年中国及部分省区人均GDP变化情况  (单位:人民币/元)       人均GDP 年份】;主要考察你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本次机构改革的一大亮点是强调进一步加快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重在向市场、社会放权,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同时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严格事后监管。据此,下 列对政府职能转变后的角色定位正确的是
①公众权力的拥有者             ②宏观管理的调控者
③经济活动的执行者             ④公共管理的服务者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出现打车APP,但是在应用软件市场上各家都在使用自己的方式跑马圈地,不仅使资源处于消耗阶段,而且还存在加价、驾驶员注册准入缺乏认证、操作方式存在行车安全隐患、投诉争议处理困难等影响市场秩序的现象,故必须规范市场秩序。其治本之策应是 (      )
A.发挥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B.加强行政机关执法力度
C.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D.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李克强指出,中国必须在服务贸易领域扩大开放,进一步扩大开放,并且作为促进国内改革发展和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来推动和世界在服务贸易领域互利共赢。这一举措的主要目标是(      )
A.增加就业B.稳定物价
C.促进经济增长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  2012年10月,党的18大胜利召开,习近平当选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他在18大结束的会议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 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立足生态资源,按照政府领导、企业运作的模式,走出了一条“以旅游带动文化,以文化提升旅游”的产业发展之路,传递着人间天堂朝气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材料三 某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牢固树立生态城市建设理念,通过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洁净”五大环保工程,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等统筹考虑,重点发展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的新型“绿色”光源——半导体照明产业,努力推广“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被海内外客人誉为“中国最温馨、最适宜居住的地方”。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打造美丽中国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6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党的知识分析党委为什么高度重视打造美丽中国。(6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打造“美丽中国”的。(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来,饭店、酒楼包房的“最低消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设置“最低消费”的作法
① 体现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② 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公平交易权
③ 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
④ 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