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政治试题 >
高中政治
  • 选择题
    1、李长春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深入持久地运用榜样的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这是因为
    A.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道德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正确的指导作用  
    D.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道德观念日益淡薄
    2、李长春指出,各级党组织要广泛组织学习“双百”人物活动,努力在全社会掀起学习英雄模范、崇尚英雄模范的热潮;激励人们以“双百”人物为榜样,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争当先进、建功立业,努力把“双百”人物评选活动的成果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这是
    ①我党实施思想领导的表现 ②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③党领导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表现   ④政府履行文化职能的表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要激励人们以“双百”人物为榜样,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争当先进、建功立业,努力把“双百”人物评选活动的成果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这一观点体现的哲理是
    A.人们在实践中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B.在一定条件下,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主观世界
    C.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  
    D.在实践中形成的道德都是高尚的道德
    4、在全国道德模范和全国“双百”人物典型事迹的感召下,全社会涌现出了成千上万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先进人物,形成了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热潮,树立了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这一观点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        B.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评选全国道德模范和全国“双百”人物,对于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回答第5—6题。
    5、从辩证法角度看,人们之所以要崇尚道德模范和“双百”人物、提升道德水平,是因为
    A.物质与精神不可分                          B.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D.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6、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村主任、卫辉市春江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裴春亮,多次捐款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困难学生及家乡修路、建学校、医疗卫生、体育事业等,他带领村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多方引资,发展村办企业,率领大家同走致富路。经群众推荐、审核公示和群众投票、评委评选等程序,裴春亮等5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上述材料表明
    A.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人生选择具有重要作用  
    C.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D.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7.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组织开展全国道德模范和“双百”人物评选活动,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大力弘扬公民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公民道德情操,振奋民族精神等的高度重视。“双百”人物评选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①发挥英雄模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②在全社会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③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
    ④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全国道德模范和“双百”人物表现出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崇高人生境界,犹如钻石,亘古不变,熠熠生辉;犹如太阳,温暖、激励人们奋发图强。“双百”英模身上集中体现出来的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
    A.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B.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消极阻遏作用
    C.革命、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D.科学发展观是处理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
    9.榜样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动力,是一种力量,更是一面旗帜;榜样的力量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青年学生,以全国道德模范和“双百”模范人物为榜样
    ①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坚持思想道德修养与知识文化修养的统一   ④为了朋友,要两肋插刀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从全国道德模范和“双百”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叠合。这种叠合启示我们每一个人
    ①当代中国,要把个人追求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
    ②个人和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制约
    ③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为社会进步发挥个人的才智
    ④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是一样的
    A.①②    B.①③      C. ①②③     D.①③④
    11.时代的前进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英雄模范的道德楷模力量来推动。这是因为
    ①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
    ②道德楷模是激励人们前进的精神动力
    ③道德楷模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④以德治国比依法治国更重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全国道德模范和“双百”人物身上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德,又闪烁着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光芒。上述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道德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②我们要选择完全相同的道德典范来学习
    ③不同时期的道德典范总是带着不同时代的印记
    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相承接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然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片面追求速度而造成损失的现象比比皆是。出现这种状况是由于
    A.矛盾的存在造成的
    B.不承认矛盾的客观性,回避和掩盖了矛盾
    C.矛盾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并且逐渐由金融业向实体经济蔓延,使全球经济面临严重的衰退危险,这是每个国家都回避不了的现实。材料体现出
    ①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  ②联系具有多样性  ③联系不利于事物的发展  ④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 (17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背景材料:某校对外开放日,高三(1)班开设了一堂以“与父母对话”为主题的班会课,邀请了部分学生家长到班参加交流。  
    在班会活动中,不少学生纷纷发表了想对父母说的话:“我爱我父母,但我希望我的家庭没有任何矛盾,父母不吵架,与子女间没有代沟,共筑和谐家庭。”“我想对父母说,爸爸妈妈,你们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喜欢干涉我交友的权利,不让我与问题学生交往。”  
    不少家长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孩子不能正确对待排名,排在前面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排在后面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为此我想对孩子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失败乃兵家常事,生活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对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生道德品德或公民素养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做父母的不能仅仅看到子女的成绩,但丁说过这样一句话‘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中学生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思想上来不得半点偏差。”   
    问题: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对学生与家长的话进行评析。(1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 如下图所示漫画,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瞧这一家子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 ②人和动物没有本质区别 ③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④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的思想理论影响深远。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这句话对于青年学生成才的启示是(  )
    ①为适应未来社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②人民群众蕴涵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③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④只要虚心向群众学习,就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 判断一个同学的学习目的,综合各方面的材料,抓住主要的、能够说明问题的现象,而对有些现象如学习成绩偶尔下降等进行舍弃,这是(  )
    A.去粗取精
    B.去伪存真
    C.由此及彼
    D.由表及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而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材料中提到的“辩证的矛盾”是指()
    A.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首尾不一、互相“打架”的现象
    C.事物之间的对立
    D.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 “世外桃源该多好,无奈风波添麻烦。只缘矛盾来捉弄,它是庸人爱自扰。”从哲学上看,此诗的错误在于()
    A.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
    B.否认了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
    C.幻想没有矛盾,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D.只注重主要矛盾而忽视次要矛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由于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因此,我们办事情要善于()
    A.区分主流与支流
    B.对症下药
    C.抓重点、抓关键
    D.在运动中把握规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