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得乐园?失乐园?张成伟  我是通信时代的臣民!我是网络时代的顺民!我是数字时代的刁民!伟大的因特网啊,对你的爱越深就越让我...
题目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得乐园?失乐园?
张成伟
  我是通信时代的臣民!我是网络时代的顺民!我是数字时代的刁民!伟大的因特网啊,对你的爱越深就越让我心痛。
  作为比特族中的一员,我慨叹当今沟通的便利。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可以被比特这种元素缩短到近在咫尺,心灵与心灵的沟通随着网络的构架而延伸至无垠的宇宙。人是多么的伟大啊,人又是多么的渺小!
  我是数字时代的“孟尝君”,我爱高朋满座,我爱食客三千,把酒临风,填词咏叹!因此,我喜爱chatRoom(聊天室)。在那里,从未谋面的老朋友会带来有关“金龟子下巴”的新鲜事;初来乍到的“幼虫”的勃勃生机,令每一位“老虫”激动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各抒己见,高谈阔论;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真可谓壶中天地阔,网内日月长。
  不过,每一个深深躲在显示器后面的面孔,真像他(她)在显示器前表现得那样纯洁吗?如果你去过上海电信、中国黄页或杭聊的chatRoom,你一定遇到过poseidon、剑圣、轩辕氏。你很快就会打听到poseidon是如此的多才,诗词歌赋,中西合璧;剑圣是如此专横,逮谁挖苦谁,哪壶不开提哪壶;轩辕氏是如此的温文尔雅,口吐珠玑,人见人爱。其实这三个人是同一个人!唉,想一想,以后你还会相信在chatRoom里交的朋友吗?
  我是信息时代的掠夺者。信息,对于我来说,就像滋养身体的维生素一样重要。所以,每天我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很多E-mail。这些 E-mail给我带来了大量的我所感兴趣的不同信息,为我小小的个人世界,增添了丰富的色彩。我能在国内新闻媒体之前了解到了最新的美伊战事;足不出户我就可以给朋友送去贺卡;最新的游戏攻略,我永远最先得到;不用去图书馆,便可以读到川端康成的《雪国》的原本……
  每天,我面带微笑,将成K成M的E-mail轻轻地泻在我小小的硬盘上,其实我根本笑不出来。每天我必须像清洁工一样,干掉大量的Mail垃圾——广告、免费杂志、邮购图书、目录等。我需要的 Mail,阅读时总有些不太习惯。我是多么的传统,我喜欢阅读用笔写在纸上的信件。一边轻拈着带有花香的信封,一边细细阅读;一边欣赏写信人的书法,调侃偶尔出现的错别字,一边揣摩他(她)写信时的心情,想像他(她)蘸着墨水笔走龙蛇时的神态,甚至是每一个涂改。我可以从传统的信件上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而网络带来的E-mail呢,是永远做不到的。你难道能够接受阔别十多年的好友带给你的仅仅是一堆五号宋体外加10.5磅的字母吗?不,绝不。
  我是信息时代的夜行侠。多年的侠客生活,让我脱胎换骨,造就了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也给我带来了不少麻烦。
  据我的医生说,我患有轻度的鼠标多动症,中度的电脑亢奋症,重度的网络依恋症,外加沟通障碍。他让我相信他说的都是真的,他还列举种种例子。
  他说:只要你坐在有靠背带扶手的椅子上,手就会不由自主地抓一件东西做圆周运动。
  他说:只要在电脑面前,你就兴奋无比,可以不喝水不吃饭不睡觉甚至不用上卫生间。
  他说:没有Modem(调制解调器)的日子没法过,你会焦躁地踱来踱去,试图用嘴吹出MHz的音频来模仿Modem的联接信号。
  他说:别人有时候不能理解你在说什么一一朋友托你找件东西,你毫不犹豫地让他去YaHoo找。
  你告诉司机你家住在http://www.GU-BOSHI.com。你要求服务生把你的咖啡升级到3.0版本,否则不付小费……
  嘿嘿嘿,我能再说些什么呢。因特网啊,这就是我爱你的回报吗?难道这就是我狂热追求的乐园吗?!因特网啊,对你的爱越深就让我越心痛。
(1)下列对这篇科普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篇科普小品以第一人称“我”作为描述的对象,写了我对网络的热爱和依恋,表达了对科技发达的由衷赞美。
B.现在看来,网络是一个无话不谈、无孔不入的“社交场所”和“社会触角”,但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却让人怀疑。
C.大量的网络信息能给人带来迅捷而且丰富的信息资源,让人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天下,这是网络给社会带来便利的一面。
D.网络对人的身体、精神健康都有着负面的影响,“我”就是一个深受其害的“网虫”,这篇文章其实是对网络的批判。
E.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气息和散文化倾向,但大量的网络词也造成了阅读的障碍,这正是当今网络语言的弊病。
(2)开篇“我是通信时代的臣民!我是网络时代的顺民!我是数字时代的刁民”三个句子,分别写出了网络的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文中下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篇科普小品借用英国诗人弥尔顿的《得乐园》《失乐园》为题,来阐释当今网络问题,这些问题能引发你哪些思考?请联系全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E
(2)①网络的广泛与对网虫的主宰地位;
   ②网络让人产生依赖与依恋;
   ③沉溺网络会让人不能自我控制,失去理智。(意对即可)
(3)通过一些想象性的细节描写,写传统书信不但可以达到与网络信件一样的目的,它还可以让我们从信件上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这些形象化的描写,反衬出现代网络通信与传统信件相比较在情感交流等方面的不足。(意对即可)
(4)①网上与人沟通非常便利,但网上交友让人和网络信息难以相信,需要我们有纯洁的心灵和辨别的能力;
   ②网络信息非常丰富,但网上阅读(信件)不能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它比传统书信让我们少了更多的情感交流;
   ③网络信息获取非常方便,但痴迷网络成为网虫后对影响身体,需要我们把握好“度”。(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得乐园?失乐园?张成伟  我是通信时代的臣民!我是网络时代的顺民!我是数字时代的刁民!伟大的因特网啊,对你的爱越深就越让我】;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翠翠,翠翠,为我拉着那个卖皮纸的小伙子,不许他走!”
  翠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真便同黄狗去拦着那第一个下船人。那人笑着说:
  “请不要拦我!……”
  “不成,你不能走!”
  正说着,第二个商人赶来了,就告给翠翠是什么事情。翠翠明白了,更紧拉着卖纸人衣服不放,只说:“不许走!不许走!”黄狗为了表示同主人的意见一致,也便在翠翠身边汪汪汪地吠着。其余商人都笑着,一时不能走路。祖父气吁吁地赶来了,把钱强迫塞到那人手心里,并且搭了一大束草烟到那商人的担子上去,搓着两手笑着说:“走呀!你们上路走!”那些人于是全笑着走了
  翠翠说:“爷爷,我还以为那人偷你东西同你打架!”
  祖父就说:“嗨,他送我好些钱,我才不要这些钱!告他不要钱,他还同我吵,不讲道理!”
  翠翠说:“全还给他了吗?”
  祖父抿着嘴把头摇摇,闭上一只眼睛,装成狡猾得意神气笑着,把扎在腰带上留下的那枚单铜子取出,送给翠翠,且说:
  “礼轻仁义重,我留下一个。他得了我们那把烟叶,可以吃到镇箪城!”
1.画线语句中,“翠翠明白了”,但为什么“更紧拉着卖纸人衣服不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些人于是全笑着走了”一句中,那些人为什么“笑”?这中间反映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祖父的“狡猾”体现在什么地方?怎样理解“狡猾”一词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谒沈从文墓
叶蔚林
  ①出凤凰县城南门,沿一条简单公路前行约一公里半,过一道短桥便来到杜田村。沈从文墓就在杜田村。
  ②杜田村背靠南华山,面临沱江水。村子百十户人家,木屋砖屋一字长蛇排列在山脚下,沿河一条长的青石板小路,联络着所有门户。河岸有竹丛,有垂柳,还有好些石榴树;若逢夏日石榴正开花,那是一团团火焰,耀人眼目。
  ③沈从文墓坐落在桥头山坡高处,算得上杜田村第一户居民。八十六级石阶曲折通向墓地,曲折的八十六级石阶,象征沈从文八十六年曲折的人生之路。
  ④沈从文墓实在算不上墓,没有墓亭、墓道且不说,甚至连个黄土坟包都没有。山壁下辟出一长条土坎地,中央埋下骨灰罐,上面再竖立一块不规则的五彩石便是一切。树还是新栽了一些,矮的是棕榈,高的是玉兰;玉兰还未长成,开花还得好几年,而地上已杂草丛生。当然,五彩石上还是有镌刻的。正面是沈从文自己手迹放大:“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是沈从文妻妹张充和女士的诔文:“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⑤可是没有墓志铭,甚至最简单的姓名和生卒年月也没有。据说,沈从文生前曾对家人说过:“一个人或生或死,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呢?沈从文没说。不好乱猜,但也不难猜到。
  ⑥据说,这块墓地是沈从文自己选定的。1982年夏初,沈从文终于回到魂牵梦绕、阔别近六十年的凤凰小城。沈从文在这块土地上流连复流连,发出孩童般的欢笑。某一天傍晚,沈从文散步来到杜田村,站在桥头上东张西望,心满意足地对家人说:“这个地方蛮好,真的好美哟!”
  ⑦不错,这里确实蛮好,好关的。美就美在眼前一河沱江水。水是豆绿色的,因为河底生满丝草,河水平静无波,只能从丝草的倒伏辨别河水的流向。河中有白鹅凫泅,悠然拨动红桨;有鲤鱼翻花,跃出水面。河斜斜远远的对岸青石埠头上,依然有使用棒槌的浣女。她们手中的棒槌击落时悄然无声,举起时却砰砰作响……
  ⑧沈从文一生爱水,以水为美。沈从文二十岁时就写道:“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比较美丽的生活,大都不能与水分离。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于我有极大关系。”后来沈从文又进一步写道:“水教给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做出海扬帆的美梦,刺激我对工作的渴望,以及超越普通人的得失,追求理想的热情洋溢。”
  ⑨沈从文的自我表白是朴素的、真实的。沈从文自己像水一般柔和,看来似乎特别脆弱,而且极容易就范,被纳入某种容器之中。但柔弱中却不乏坚韧,水滴石穿——皇皇巨著《中国历代服饰研究》的完成便是明证。沈从文一生追求美——自然美、人性美、人情美、文体美、文字美……为此,他本人和他的作品被误解、遭嫉恨,受尽了委屈和排斥。然而沈从文无怨无悔,最终还是收获了美的果实,最终还是安眠在故乡至美的水边。这是许多伟人、名人难以享受到的。
  ⑩南华山长绿,沱江水长流。一派静谧中,我抚摸着沈从文的墓石,不由又想起他写的一句话:“美丽总是愁人的。”天边吹来一阵凉风,轻轻掀动我的头发,我无声叹息,好一阵沉吟……
1.阅读文章,从文中找出沈从文墓的特征,分点陈述并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最后一段中有一句“美丽总是愁人的”,根据文意,请说说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第②段和第⑦段描写的景物各具有怎样的特点?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它们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观全文,可以看出作者笔下的沈从文是怎样一个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这个体系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这就是说,房身部分是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每一副梁架有两根立柱和两层以上的横梁。每两副梁架之间用枋、檩之类的横木把它们互相牵搭起来,就成了 “间”的主要构架,以承托上面的重量。
  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门窗,乃至既没有墙壁也没有门窗(如凉亭),都不妨碍负重的问题;房顶或上层楼板的重量总是由柱承担的。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直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的结构才被应用,而我们中国建筑在三千多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并且恰好为中国将来的新建筑在使用新的材料与技术的问题上准备了极有利的条件。
1.中国建筑体系的墙壁为什么只是像“帷幕”一样,而并不负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体系中,墙壁的功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形式的墙壁有什么优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一片白云
谢志强
  他欣喜地听着羊圈传来的羊的叫声,他蹲在靠墙的地炉旁边,清出昨晚烧过的余灰,然后,用松枝和牛粪点燃起火,炖上铜壶,水隐约地吟唱的时候,他掰了块砖茶丢进。轻烟暖和着屋子。
  这时,屋外响起急骤的脚步声,渐渐近了,门框出现女儿一张惊惶的脸。女儿哭着,说:阿爸,我那只小羊羔死了。
  他关注着地炉里的火,表情平静,说:嗯。
  女儿说:昨晚它还欢蹦乱跳呢,阿爸,它硬得像块白石头。
  他脑子里还留着夜晚扫荡山谷的暴风雪的喧嚣。他说:我等会儿去处理。
  女儿泣声说:阿爸,小羊羔……
  他倒出奶茶、取来糌粑,说:坐下来,来,羊等着你要上山吃草
  父女俩安静地吃着。他想起有一回眼睁睁地看着雪崩遮蔽了牦牛,还有狼、雪豹、狐狸、秃鹫叼走了羊羔。他对失却有着精神准备,知道挡也挡不住。他捏着木勺舀着木碗里的糌粑,嚼出响声。女儿似乎担心响声惊扰了什么,嘴里克制着,她用手掰碎着糌粑。
  等到他听到出去的女儿传来模仿羊的叫声的时候,他站到门口,望见峡谷里那一群羊,像白云一样飘离村庄。他嚼着奶酪,来到空寂的羊圈。羊圈充满着羊的气味。
  羊圈旁边有一块石头,他把那只死了的羊羔拎上去。身后是零零落落的石屋,前边是起起伏伏的谷地。刀子长了眼一样剥开失却温暖的羊羔,他的嘴念祷着什么。一张皮展开摊晾着,它将是女儿冬天穿的皮夹。羊毛稚嫩可爱地曲卷着,一绺一绺曲卷得那么自然,却已经没有时间舒展开来。
  先是听见乌鸦的叫声,像是被风吹乱了的乌云。他知道,它们冲着羊羔来了。阳光里,肝脏、肚肠闪耀着新鲜的光泽。还有凝固的血。他用泥土搓洗着双手。乌鸦迈着试探的步子往他这边徘徊。
  随后,高阔的蓝天,出现一个斑点,慢慢地,他眼前的地上一个偌大的影子移动,秃鹫展着巨大的翅膀已濒临他头顶的天空,稳稳地滑翔着。他甚至看见了秃鹫那炭火一般的眼珠。
  他卷起羔皮回屋。背后一片乱乱的呜叫。乌鸦躲闪开了。不知哪儿又赶来几只秃鹫,俯冲下来。他看见一只秃鹫倾斜着翅膀冲下来叼走了一根骨头。他把羔皮钉在门前的墙壁上,回屋取了锄头准备去田地,苍蝇已敏感地飞来,去叮那留着血迹的羔皮。他走近,羔皮已微微缩皱。苍蝇惊慌飞开,却近近地乱舞。
  午后,村里一位朋友来他家。喝着奶茶,俩人偶尔说句话,更多的时间是沉默。似乎过去的岁月,还有眼前,往后,已在无言的默契中交流着。朋友想起了什么事,起身走。他送到门口,说:明天我去你那儿。回身,他收起了墙上那张羔皮。
  峡谷,一边阴,一边亮。他走到村边,好像一天的力气都积攒到这一刻,喊得悠长而粗犷。那喊声碰着对面的悬崖,反弹回来,又返回去,一来二去,同一个喊声,回荡之间,弱下来,仿佛他不止喊了一次。
  不一会儿,他女儿的回应穿过峡谷飘了过来,如同和声,那么自然承启了两个人——父女的声音,一唤一应,灌满着峡谷。峡谷小心翼翼地收集起它们——恢复了峡谷那辽阔的平静。
  转眼,一片白云在峡谷那边飘出来,女儿赶着白云。谷底银亮的河像一条哈达。渐渐地,母羊和小羊相互寻找、呼唤的声音响过来。他一脸的皱纹里沁出笑意,因为,他听见女儿模仿羊羔的叫声
1.清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表现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情节平淡;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生命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梁思成
  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近年来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向西化,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的摧残。虽然对于新输入之西方工艺的鉴别还没有标准,对于本国的旧工艺,已怀鄙夷厌恶心理。自“西式楼房,,盛行于通商大埠以来,豪富商贾及中产之家无不深爱新异,以中国原有建筑为陈腐。他们虽不是蓄意将中国建筑完全毁灭,而在事实上,国内原有很精美的建筑物多被拙劣幼稚的,所谓西式楼房,或门面,取而代之。主要城市今日已拆改逾半,芜杂可哂,充满非艺术之建筑。纯中国式之秀美或壮伟的旧市容,或破坏无遗,或仅余大略,市民毫不觉可惜。雄峙已数百年的古建筑,充满艺术特殊趣味的街市,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亦常在“改善”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近如去年甘肃某县委扩宽街道,“整顿”市容,本不需拆除无数刻工精美的特殊市屋门楼,而负责者竟悉数加以摧毁,便是一例。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摧毁者同样令人伤心,而国人多熟视无睹。盖这种破坏,三十余年来已成为习惯也。
  市政上的发展,建筑物之新陈代谢本是不可避免的事。但即在抗战之前,中国旧有建筑荒顿破坏之范围及速率,亦有甚于正常的趋势。这现象有三个明显的原因:一、在经济力量之凋敝,许多寺观衙署,已归官有者,地方任其自然倾圮,无力保护;二、在艺术标准之一时失掉指南,公私宅第园馆街楼,自西艺浸入后忽被轻视,拆毁剧烈;三、缺乏视建筑为文物遗产之认识,官民均少爱护旧建的热心。
  在此时期中,也许没有力量能及时阻挡这破坏旧建的狂潮。在新建设方面,艺术的进步也还有培养知识及技术的时间问题。一切时代趋势是历史因果,似乎含着不可免的因素。幸而同在这时代中,我国也产生了民族文化的自觉,收集实物,考证过往,已是现代的治学精神,在传统的血流中另求新的发展,也成为今日应有的努力。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文化,如果有复兴国家的决心,对我国历代文物加以认真整理及保护时,我们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
  以客观的学术调查与研究唤醒社会,助长保存趋势,即使破坏不能完全制止,亦可逐渐减***。这工作即使为逆时代的力量,它却与在大火之中抢救宝器名画同样有急不容缓的性质。这是珍护我国可贵文物的一种神圣义务。今日中国保存古建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将来复兴建筑的创造问题。欣赏鉴别以往的艺术,与发展将来创造之间,关系若何我们尤不宜忽视。
  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这在注重画学的中国应该用不着解释。能发挥创新都是受过传统熏陶的。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根据外来思想的影响,也仍然能表现本国精神。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于印度,非中国本有的观念,但结果仍以中国风格造成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驰名世界。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今后的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节选自《中国建筑史·序》)
1.下列属于作者所认定的建筑物的“新陈代谢”的一项是(     )
A.对中国式秀美壮伟的旧市容、充满艺术趣味的街市的改造与拆毁。
B.因经济凋敝、战火纷乱等缘故,中国古建筑的破损与坍圮现象。
C.保存、研究古建筑,来复兴建筑的创造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筑的发展方向。
D.依据外来艺术思想的影响,同时创造出符合本国精神的新艺术形式。
2.下列不属于作者研究中国建筑的原因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自己没有力量及时阻挡当时破坏旧建筑的狂潮,故而只能埋头研究古建筑。
B.作者以自觉的民族文化意识,以收集实物、考证过往作为自己的治学内容,力图在传统的中国建筑里探寻民族建筑的新发展。
C.两千余年历史的中国建筑本身是一个艺术系统,作者认为其中许多建筑物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表现,是民族艺术的大宗遗产。
D.作者以为,以客观的学术调查与研究唤醒社会对民族传统建筑的重视,有助于对中国古代建筑的保存。
3.请简要概括文中作者对中国旧建筑价值的判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