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数字时代的网络美育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文化深刻影响和形塑着社会文化,美育也不例外。加强网络美育、优化网络生态环境也因...
题目
题型:安徽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数字时代的网络美育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文化深刻影响和形塑着社会文化,美育也不例外。加强网络美育、优化网络生态环境也因此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网络美育的紧迫性并不意味美育在网络传播时代只能深陷困境,无所作为。相反,网络美育不但是紧迫的,而且是可能的。
  在网络空间,现实社会道德与审美标准的统一性和确立性会变得模糊,因此容易导致审美的多元化和杂语化。但是网际交往同样需要适合自身的游戏规则,需要形成和确立新的具有统括性的网络审美标准,以规范网络空间秩序,优化网络生态环境,培育抵御网络犯罪的“抗体”,推进网络空间的综合治理。
  网络美育较之传统美育更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性文化精神。网络美育立足于全新的网络环境,本身就有着传统美育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与传统美育在教育目的上的高度划一的、抽象化的“完人”神话不同,网络美育并不苛求每个人都做那种模式化的“完人”。与传统美育对人的单一主体性的培育和对单一的审美模型的维护不同,网络美育充分正视了生活方式与审美实践的多元化,它要培育的是人的多元主体性,促进和维护的是人的审美生成的多种可能性。互动是美育的灵魂,与传统美育居高临下、单向辐射的高台教化不同,网络美育始终体现着相互交往、及时对话的民主精神。与传统美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实名身份不同,网络美育具有匿名性,这淡化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身份区分,使得网络美育得以在更为自由、平等、坦诚的思想情感交流中达成。这种充满新鲜气息,散发着勃勃生机的网络美育是网络社会的精神希望。     
  传统的审美教育方式是实时实地化的情境教育。网络审美教育不再像以往那样仅仅局限在物理时空中,也不再像以往那样主要局限在“熟人”世界中,因此网络美育更具包容性,更要求人们养成宽容的胸怀,具备开放视野、当代意识和平等理念,从而以宽容的心态尊重人们各自的文化趣味和审美选择。     
  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全球性、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海量性的特点,来自五湖四海的网民能便捷交流,轻松聚谈,这为网络美育赢得了规模大、覆盖面广、信息全的特点。由于网民是按照自己的兴趣上网搜索信息,进行交流的,因此网络美育信息更能深入青少年的心灵,其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效能是现实美育不可比拟的。当然,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它使得全球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汇聚交织,信息垃圾充斥,而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最终确立,对这些信息难以做出理性的判断,网上海量的信息会给青少年的审美观念带来巨大冲击,容易误导学生的审美情趣。     
  网络交往的匿名性、间接性、实时性,使青少年更易于依照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兴趣点高度放松地进行网际交往。网络超乎想象地拉近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在网络中有共同审美兴趣的人很容易聚到一起,推心置腹,深入交流。这样,美育工作者也就可以在网络空间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和文化利导。和现实中的美育相比,网络美育更容易实现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可以得到充分的互动和及时的反馈。但是,由于网络不排斥任何对话,过量的异质信息也容易对青少年进行误导,这些不是美育工作者能全面控制的,也增加了网络美育的难度。
  教育的多维性。在网络环境中,教育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时空趋向超时空。因此,网络美育是一个介于审美行为和教育行为之间的交叉范畴。加强网络美育,推进网络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一人、一单位、一行业可以独立完成,我们需要动员社会多方面力量协同合作,建设绿色的网络生态环境。 2012-01-20 《人民日报》
1.从原文看,下列对“网络美育”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网络美育能净化生态环境、增强网民审美意识、培养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B.相对于传统美育追求教育目的的高度划一以培养抽象化“完人” 神话不同,促进和维护的是人的审美生成的多种可能性。
C.网络美育能够充分正视生活方式与审美实践的多元化,培育人的多元主体性。
D.正在实施的网络美育是现代社会的精神希望,其民主精神是传统审美教育完全欠缺的。
2.对网络审美特点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美育只是一种虚拟教育,不同于传统审美教育方式的实时实地的情境教育。
B.影响的深刻性、沟通的互动性、教育的多维性,是网络美育和传统美育的主要区别。
C.网络美育是把“双刃剑”,应依据这个特点来设计完整的审美教育方式。
D.网络交往的匿名性、间接性、实时性,既是网络美育的优良条件,又给实施带来难度。
3.结合文章,略谈如何加强网络美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D
3.①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管法律体系;②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种有利因素,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③加强美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数字时代的网络美育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文化深刻影响和形塑着社会文化,美育也不例外。加强网络美育、优化网络生态环境也因】;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冲动的河流
宁肯
  火车驶出开罗,城市灯火渐稀,窗外夜色茫茫。我睡眠不好,在火车上更无法成眠。尼罗河可能就在身边,却咫尺天涯,我看不见她。毫无疑问火车沿着尼罗河行驶,直到一个名叫阿斯旺的地方才会停下。那是火车终点,不是河流的终点,在埃及河流没有终点。尼罗河,从中学时代我就曾在地图上无数次想象她,现在她就在我身旁,可我仍要像在远在千万里之外的北京,像在孩提时代那样想象她。  
  夜晚我数次拨开疾驶的列车的窗帘,但是一无所见,我甚至只在窗玻璃上看到了自己的面孔,如同我在国内旅行常有的那样。白天已参观了古埃及博物馆,与纪元前三千年的墓葬文明,数万个橱窗,一一会晤,说实话我的感觉并不好。金字塔是真实的墓地,而古埃及博物馆则像6000年墓地的盛宴,虽琳琅满目却让人窒息。即使到了金字塔下,我的感觉还是没好到哪儿去,反而耳边一再响起《尼罗河传》的作者埃米尔?路德维希说过的话:“无论法老有多么长寿、多么强大,即使他大肆宣扬登极四次,尼罗河仍要比他长寿和强大一千倍。实际上现在只留下了三个雕像,第四个雕像上面的砂岩部分已倒在自己脚下。”这是真实的场景,是我看到的场景,晚上在驶离开罗的火车上回忆的场景。我更渴望见到尼罗河。  
  在失眠中无论如何我还是睡着了,一觉醒来,我见到了真正的埃及,我认为只有尼罗河才称得上真正的埃及。阿斯旺是个水边小城,尼罗河从城边静静穿过,岸上绿树成荫,古老的旅游马车在便道上奔驰,即使不坐上去,即使只在路边看着花哨马车奔跑的样子也让人高兴。阿斯旺小城因阿斯旺水坝驰名世界,在三峡大坝未建成之前它是世界第一大坝,坝高110米,上游库区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大坝之下,飞流直下的尼罗河在远处同样安静,如同梦幻。①伟大的尼罗河因一条人工的大坝仿佛把一个古老的梦分成了两个梦,人站在大坝上仿佛手挽两条不同彩练,跳一种两重天的造型强烈的阿拉伯舞。不久之后我在红海“一千零一夜”的舞台上还真看到了类似的舞,让我不禁想起站在阿斯旺大坝上的如梦如幻的情景。“一千零一夜”的阿拉伯瘦男子,身着色彩舞衣,随着音乐翩然旋转。当音乐的速度加快,舞者的裙摆也跟着飞扬起来,极像一张巨大落差的彩色的大伞;当速度转到最高点,裙子竟然分开成上下两层,上面那层慢慢上升,形成一个倒伞,包裹起舞者头部。突然间,这伞又滑到舞者的手上,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伞舞!那真是千变万化、如幻如梦。据说这种舞蹈是由13世纪伊斯兰神秘教派哲学家所创,是为了冥想之用。透过单调、简单的动作,达到宗教的高潮与冥想之境。我不知道建造阿斯旺水坝是否受到这种古老舞蹈的启示,但是的确,我在大坝的风中感到了旋转,甚至在一种眩晕的飞速的如梦如幻的落差中产生了瞬间的冥想:我就是那个圆点。  
  ②阿斯旺的确让人冥想。  
  由于大坝的建造埃及的经济获益匪浅,但是也有代价,一种诞生于尼罗河的古老水文——时间节律,随着大坝耸起彻底不复存在,六千年的古老文明实际上到1970年大坝耸起才真正宣告结束。  
  公元前4000年,埃及人就把一年确定为了365天。在古王国时代,当清晨天狼星出现在下埃及的地平线上,也就是天狼星与太阳同时升起天文学上称为偕日升时,尼罗河开始泛滥。泛滥的时间非常准确,简直就像钟表一样,古埃及人把这一天称为一年的第一天。那时观测天象的祭司清晨密切注视着东方地平线,就是为了找到那颗天狼星。  
  “啊,天狼星和太阳同时出现了!”   
  身材高瘦、脸庞黝黑、鼻子尖尖的祭司精神振奋起来,很快这一消息从下埃及传到上埃及,进而传遍整个埃及。那时尼罗河两岸的庄稼该收的大部分都收了,但还应该清理一次;勘界用的标志该埋的都埋了,但还应该检查一次。然后,就静静地等着那浩浩荡荡的尼罗河水携带着肥沃的泥土来吧。  
  与黄河、印度河、幼发拉底河同样孕育了古老文明的河流不同,尼罗河的泛滥极有规律,每年洪水何时来,何时退,古埃及人很快就掌握了。每次洪水泛滥都会带来一层厚厚的淤泥,使河谷区土地肥沃,庄稼可以一年三熟。但洪水之后,土地的边界全部被淹埋,重新界定土地边界需要精确的测量,于是在埃及产生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土地测量员,这些土地测量员就是现代测绘学的鼻祖。洪水是可怕的,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把洪水和猛兽联系在一起。然而,尼罗河两岸的埃及人民不仅不将尼罗河泛滥视为不幸的灾难,而且还虔诚地盼望其泛滥,并于其泛滥之时予以隆重的庆祝。那时人们喜气洋洋,河面上,无数舟楫荡漾,人们在船上唱歌跳舞。  
  但是这一切都已结束,水文的节律消失了。  
  天狼星照样升起,而河水已不再冲动。  
  阿拉伯人仍在跳舞或冥思。  
  会永远冥想下去吗?(2012.5.10《北京日报》)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这是一篇游记性质的散文,作者的游踪是全文的主要线索。
B.文中有多处关于阿斯旺大坝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这一伟大工程的赞美:现代的大坝和古代的金字塔交相辉映,都是人类的杰作。
C.文章对尼罗河的描写虚实结合,既有“尼罗河从城边静静穿过,岸上绿树成荫”的实写,也有更多想象联想中的虚写。
D.公元前4000年埃及人创造了“太阳历”确定一年有365天,这是对埃及人民智慧的肯定,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又反映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无能为力。
E.作者对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的描写饱含深情,既有对尼罗河孕育的埃及文明的充分肯定,又有对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尼罗河命运的思考。
2.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解析文中划线①处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文中划线②处的含义及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散文的主题是什么?合全文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文章题目?无必要,请说明理由。若有必要,请拟出新的题目并就所拟题目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安徽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令箭”何以成“鸡毛”
李天斌  
  “令箭”与“鸡毛”孰轻孰重,自不待言。倘若硬把“鸡毛”当成“令箭”,恐怕别有一番用意了。中国有句俗话:拿着鸡毛当令箭。令箭,是古代军队中发布命令时用做凭据的东西。鸡毛,则随处可寻,不值一文。近年来,有些单位出现一种新的动向:拿着令箭当鸡毛。有些人对于上级的命令、指示、规定、要求等等,在贯彻执行上,或应付对付,或大打折扣,或唱跑了调,甚至无动于衷。其危害一点也不亚于“拿着鸡毛当令箭”。而在检查这种行为造成的恶果时,我们的一些同志往往眼睛只盯着下边,归咎于下级。其实,我倒认为,在审视批评下级的同时,应当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令箭被当成鸡毛,自己应付哪些责任?
  发令者本身没有把令箭当成令箭,或者说发令者本身把令箭当成了鸡毛,是造成下级把令箭当成鸡毛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句话说的好:令下如山倒。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评出命令的重要性。作为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应当重视自己发布的“命令”,此令一出,就要跟踪问效,有引导,有监督,有检查,有反馈,保证“令箭”切实落到实处。然而,有的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令箭”发布完了就万事大吉,似乎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红口白牙,白纸黑字,就会落在地上。不去检查,即使检查,也是走马观花。不去引导,引导也是做做样子;不搞反馈,反馈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如此对待自己发出的“令箭”,无怪乎下级也要拿其当“鸡毛”了。
  “令箭”脱离实际,缺乏科学性,是下级把其当“鸡毛”的又一个原因。群众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拍脑门子下决心,拍胸脯子作保证,最终是拍屁股挨板子。毋庸置疑,有的“令箭”就是某些领导一时心血来潮,拍脑门子拍出来的,坐在办公室里坐出来的。这样的“令箭”发出来之后,往往叫下级很为难,执行吧,明摆着不行;不听吧,上级追究下来,只怕顶不住,怪罪下来也受不了。反正左右为难,有的干脆来个“装聋作哑”,于是“令箭”被闲置了。有这样一件事情,某乡镇规划发展经济建设项目,省里要求以工业密集型企业为主,市级领导明确要求以餐饮物流业为主,县里则要求搞一个上规模的建材基地,究竟如何“下手”?谁都不去论证,各拍各的脑门,结果给这个乡镇出了一道难题,不知如何是好,索性将此事“叫停”一阵子。上边千条线,基层一根针,像这样“乱箭齐发”,无疑许多“箭”都会射偏,都难落实。
  令箭被下级当成了“鸡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有的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自身形象不佳,要求不严,管理无序,本身就没有按“令箭”的要求去做甚至出尔反尔,违犯“令箭”。自己尚且如此,号令自然没有人听了,上行下效嘛。譬如,上级三令五申不准用公款大吃大喝,可就是屡禁不止,何缘故?关键是有的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不能以身作则,带头吃吃喝喝。有的检查组、工作组、观摩团走到哪吃到哪,到基层调研检查蹲点却是“吃喝拉撒睡”全包了,走时还要揣上一些“土特产”。自己对自己不加约束,不按规定要求去做,却大张旗鼓要求下级这个那个,自然难免遭遇无声的抵抗,令不行禁不止了。倘若自己做不到,别说是三令五申,就是掐着耳朵嘱咐恐怕也难有大的成效。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可谓入木三分,一针见血。事实表明,“令箭”是否具有权威性和号召性,不仅在“令箭”本身如何,是否科学,是否实际,它还在于发号施令者本身形象如何,是不是实事求是的践行者,是不是艰苦奋斗的表率,是不是执行纪律的模范,等等。一样的“令”,如果出自不同的人之口,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这就是所谓的“功夫在令外”了。
  我这样讲,并不是说“令箭”被当成“鸡毛”的现象,与下级不相干。其实,要想讲清这个问题,必须具体“令箭”具体分析。是谁的责任谁来负,该打谁的板子就打谁,令箭就会恢复本来的严肃性和号召力,就会“令下如山倒”了。(选自《中财论坛网》2008年4月7日)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重在指出部分领导部门不应该把“令箭”当成“鸡毛”的问题。
B.拿“令箭”当“鸡毛”造成的的危害有时要比拿“鸡毛”当“令箭”还要严重。
C.作为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如果重视自己发布的“命令”,下级部门就不会拿“令箭”当“鸡毛”了。
D.令箭被下级当成了“鸡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上行下效。
E.“令箭”被当成“鸡毛”的现象不能说与下级不相干。
F.“上边千条线,基层一根针”意思是说无论上级有多少“令箭”基层总能有一种措施来应对。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造成拿“令箭”当“鸡毛”现象的原因的是(  )
A.发令者本身没有把令箭当成令箭,或者说发令者本身把令箭当成了鸡毛。
B.上级部门“乱箭齐发”,致使许多“箭”没有射中“基层”靶心。
C.一样的“令”,由于出自不同的人之口,产生了不一样的效果。
D.有些人对于上级的“令箭”在贯彻执行上,或应付对付,或大打折扣,或唱跑了调,甚至无动于衷。
3.如何理解文中的“功夫在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作者的观点,你认为政府部门应怎样做才能“令下如山倒”?请分点概括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文题。 乱世多隐士
  唐代王维诗曰:“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这是说太平盛世,英才多用于世,使晋之谢安不得隐居东山,周之伯夷、叔齐不得避于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充饥。
  那么,反之就应是“乱世多隐士”了。的确,在世道乱离、军阀混战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高蹈山林、栖遁岩穴的人数确实增加了。其实,这种隐逸之风在东汉末年乱离之际就已煽起,所以,范晔的《后汉书》特立了《逸民传》。可见汉末隐逸已不再走个别人的行为,而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隐逸的行径与理论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产生。道家绝圣弃智,返璞归真,全性保身,超脱尘世物累。老子、庄子是隐遁的实践者和理论家。儒家主张入世,却也有出处两端的人生设计,孔子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即是。然而,儒、道两家的隐逸心态是截然有别的,儒家以救苍生、济天下为己任,而“隐”则是无奈的人生出路,常以隐待时,修身自律。道家之隐则以反现实、反人为及崇尚自然的态度,去超脱或逃避现实,而达于精神自由和人性自然的理想境界。
  魏晋南北朝时期崇尚隐逸,根源自在乱世的大背景和儒学的衰微与道家思想的兴盛。在文人士大夫群体中,隐逸成为高士名流的标格,隐逸本身即是一种人生价值。
  《世说新语·排调篇》载有谢安开始隐居东山,后又复出的故事。谢安是当时豪门势族,在会稽东山隐居二十余年,曾与王羲之、许询、支遁游于山林,放情山水,40岁后出任桓温司马。当时有人馈赠药草给谢安,其中有远志。桓温取出问谢安:“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谢安沉思未马上回答,坐中郝隆应声答道:“此物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谢安听后甚感惭愧。处为远志,出为小草,很能代表时人对隐与仕的评价。以隐为高,以仕为低,这是大多数文人的心态。竹林七贤崇尚隐选,但山涛耐不住寂寞,终于由隐而仕。嵇康作书与他绝交,玄言诗人孙绰亦说山涛“吏非吏,隐非隐”(《晋书·孙绰传》),都鄙视山涛的人格。
  在封建社会,文人的人生道路的选择,无非是出仕和隐居。晋袁宏曾曰:“夫时方颠沛,则显不如隐;万物思治,则默不如语。”《晋书·袁宏道传》道出了隐、显的社会原因。孙登是魏晋时期著名隐士。在汲郡北山为土窟居之,夏则编草为裳,冬则被发自覆。嵇康曾从之隐游三载,孙登与别时曾说:“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嵇康在司马氏专权时代,虽然归隐,但性格刚烈,终未能保全性命。嵇康临死前深深地叹道:“昔惭柳惠,今愧孙登。”(《幽愤诗》)汲汲于利禄而遭***身之祸的人,布满了历史三黄卷,所以陶渊明挂印归耕,陶弘景脱服于神虎门,归隐茅山,张翰思鲈鱼而弃官。
  儒学的委顿与老庄的炽煽,是隐逸之风遍重的思想根源。儒家主张入世,道家主张出世。道家从反人性异化的角度,对现存社会予以了强烈的批判。礼教、仁义、道德毁坏了人的自然天性,所以要摆脱世俗之累,追求人性的自然。贤者、隐士玄默自守,恬淡自然,以保持内心不受外物所累,使“天性”“真性”常存。  (节选自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话》)
 1.下面不属于“乱世多隐士”的原因的一项是(    )
A.魏晋南北朝时期,世道乱离,军阀混战,儒家学说衰微,道家出世思想兴盛。
B。道家绝圣弃智,返璞归真,超脱或逃避现实,以图全性保身,超脱尘世物累。
C.儒家以救苍生、济天下为己任,但也提倡“隐”的做法,以隐待时,修身自律。
D.在文人士大夫中,隐逸成为高士名流的标格,隐逸被认为是一种人生价值。
2.下面对文中事例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王维诗说明,太平盛世,英才多用于世,就没有像晋代的谢安、周朝的伯夷和叔齐这样的隐士了。
B.范晔《后汉书》专设《逸民传》说明,汉代末年隐逸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不再是个别人的行为。
C.谢安虽是史上著名的隐士,但他因出世做了桓温司马,被时人鄙视,有人送“小草”暗讽他人格。
D.魏晋时期的嵇康虽然归隐,但性格刚烈,孙登说他“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最终被***害了。
3.同学们写作文常引陶渊明为例,读了上文,请你简要写出两点对陶渊明归隐的新认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迎 春
文/王鼎钧  
  ①感恩节后,圣诞节前,自然美东地区总要降雪。事先,西北风跑来开路,把千林黄叶收拾干净,把千家万家的大衣从衣箱里抖出来,把老公寓的暖气锅炉修好,把汽车换上雪胎,也拂乱了异国游子的千虑万念,注入一腔冬愁。      
  ②我已三十多年没见过平地上的雪景,当大雪压下来时,我是忧郁之中的兴奋,而兴奋终于压倒忧郁。来此后见到的第一场雪不大,地面浅如敷粉,恰可把人迹印上石板路。第二场雪十分壮观,雪花如帘如幕在窗外深垂,整天整夜不曾撤除。夜色中雪帘的反光射入玻璃窗,在室内墙上跳动,使那幅“美国双语教学分布图”突出墙面。如果我是二十岁,我愿意在此凭窗而坐,从柔和而神秘的微光里看少女的红唇。但我五十五岁,梦游症已不药而愈,斗室内一无所有,只一缕诗魂若隐若现,渐淡渐远。      
  ③第二天,起身看静止的雪。不,是静止的大地,静止的世界,看雪神新绘的世界地图,看它简化一切线条、遮住一切颜色的大手笔。由此到地平,不知千里万里。极东极西,只有风起雪飞,茫茫如烟如雾。在故乡,人们说雪是上帝给小麦送来的棉被,在这里,雪简直是天神给大地缝制的新制服。地天相连,苍茫一片。记得来美时曾在云絮中飞行,记得云层如新犁过的春亩,记得天空在我脚下,而我确信那是万里积雪。而现在,在高楼公寓中看雪,却疑那都是云,此身漂浮太空,太空无边无际无始无终,一失足即是永远的降落,降落降落降落,在空气摩擦中一身的原子分子七零八落。     
   ④但是在我的视界内有一架铁塔,孤零零的铁塔,顶天立地的铁塔,全身披挂着硬冰,临风呼啸,屹立不摇。雪只能替它涂上颜色,不能抹掉它的形状。这样的建构必定是在坚固的地面上经营根基,深深地、紧紧地抓住大地。它好像是大地竖立的一个信物,誓言世上所有的不只是冰雪,宣称雪外有物比雪更真实也更永久。     
   ⑤雪地上裸立的铁塔使我想起一棵树。一棵百年大树。传说中有这么一棵树,在一家酒店门外,在大雪中挺立,行人走到树下就可以闻到酒香,就不会冻死。我们曾经拼命找这棵树,我,跟那些在风雪中佝偻而前的伙伴。那是在千山万水之外,另一处冰雪世界。那也是浩浩荡荡的大雪,混混沌沌的大雪,没有方向,没有距离,而我们一直行走。我们须眉皆冰,自己也奇怪自己还能走下去,走,只是为了一个传说:站着不走就要化成冰柱。一线狼藉的脚印,风过处立即掩没,如同我们根本没有移动位置,只在原地踏步,不论脚印多深。如果我们倒下,也会消失,不论我们的躯干有多大。如果我们站住,凝固,也是一样,不问那血肉化成的冰柱多高。可是,据说,那棵百年大树永不被雪埋没,那家酒店也是,永远放溢着酒香。我们一直走,一直找那香冽的酒气。      
  ⑥这样大的雪下过几场,到三月,风就从一把利刃变成一片擦脸的软纸了。树在迫害快要结束时才露出受害的样子,挣扎向上,疏枝萧条,青里泛红,这是生命的讯息。天边密林里,树以它们自己才听得见的声音喧哗呼号。春树年年绿绿,寻常见惯,只是那股气势,使我觉得随时足以酿成意外。林边林梢有鸟,各种各类。鸟是树的喉舌,黎明即起,朗读新生代的宣言,天复一天。      
  ⑦天复一天,直到枝头结出小苞来,红红的,鼓鼓的,如初生的腊梅,外面也裹着一层蜡衣。这时,气象台仍然不断警告还要降雪,但是蓓蕾不顾一切地涨大。这年的最后一场雪真的下起来,它仍然凌厉,但是攻不破蜡封的小小堡垒。树叶在襁褓里生长,等待,紧紧卷成一团。然后,有一天,在艳阳高照下,蜡衣突然炸开,嫩叶欣欣伸展,转眼间,满枝新叶布置下满眼春景。我在树下呆望良久,这些树这么性急!这么勇敢!春尚未至,先伸出头来迎接,争先恐后,抢着在盛夏之前长好一树浓荫。 
  ⑧然后,任凭那些树述说雪的掌故。     (个别字句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    )
A.开篇景物描写很有特色,语言活泼俏皮,但我们依然可以从描写中感受到一种独处异国他乡的孤寂落寞之情。
B.文中的“铁塔”富有象征意蕴,“铁塔’’在寒冷环境下的坚守,似在启迪人们要坚守自己立身的根本,不忘所出。
C.作者由眼前的雪景联想到过去为寻找一棵百年大树,在风雪中一直行走的情景,由实而虚,充实了文章的内容。
D.文中的百年大树是生命的象征,也是严冬中奔走的人们心底深处的一抹亮色和希望的萌芽,这一形象感人至深。
E.本文用语准确精当,蕴含深刻哲理。如,用“伸出头来迎接”表现生物争先恐后、优胜劣汰的生存哲理,启人深思。
2.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散文的脉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1)鸟是树的喉舌,黎明即起,朗读新生代的宣言,天复一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蜡衣突然炸开,嫩叶欣欣伸展,转眼间,满枝新叶布置下满眼春景。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然后,任凭那些树述说雪的掌故”意蕴丰厚,请你结合文中相关内容,试做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平房情缘总难忘
柳 萌
  北京的老四合院从平房院落迁入楼群,有一二十年了,可是,至今还怀念住平房的日子。
  有人也许不屑一顾,甚至于暗自嘲笑:“纯粹是矫情,作秀!难道你真想住平房吗?”其实,这话看怎么说了。如果平房有楼房设施,当然还是愿意住平房,可惜咱不是没那个条件嘛。楼房比之老式平房,设施齐全,整洁安静,生活要方便滋润得多。只是不知为什么,有时想起住平房的情景,总还难免有着怀念。
  那么,到底怀念平房的什么呢?说白了,怀念平房院落那种氛围,怀念平房邻里那种关系,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回想起来心就发痒,往昔日子就会重现眼前。
  那些老邻居老街坊,别看已分别多年,他们的音容笑貌,依然时时闪出。
  平房在全国民宅都有,惟有北京的平房可爱,原因大都因四合院,这种格局如同火盆,把人气拢得红红火火。门对着门户挨着户,好似并肩而立的兄弟,天生透着亲热劲儿。早晨开门道一声:“早啊,您!”下班回来说一声:“下班啦,您!”邻居之间无半点陌生,有的是亲热,以及犹如春风的情分,荡漾在人们的心中。老邻居老街坊相处几十年,彼此之间不仅是面熟,经过艰难岁月的磨砺,有的连脾气性情都清楚,说话做事也就从不隔心。有外人打听某某人,遇到邻居说起来,甭问开口准是:“他呀,那可是个好人,老邻居了,我太了解啦。”话就这么简单几句,透着人间的情缘,更有着无限的信任。
  我至今还记着这样的情景:院里一条长长的晒衣绳,搭着多家的衣服被褥,响晴天突然变成风雨时,即使正在上班都不必担心,准有人给你收起来保管好。下班回来刚一进院,就会听到喊声:“他大兄弟,您的衣服在这儿哪,下雨我收进来了。”还有,大人有事匆忙出了门,孩子放学别怕没饭吃,到时有人争着抢着,接到自家的餐桌上,比在自己家还照顾得好。父母回来告诉一声,在哪家吃了喝了玩了,知道了也就完全心安,连句谢谢的话都不必说。谁让“远亲不如近邻”呢?假如谁家寄来汇款包裹,邮递员一声悠长的喊叫,恰好当事人忙家务未听见,或者有事外出未在家,准有人接话或者拿图章代领,这是邻居之间常有的事情。至于谁帮谁带点菜,谁求谁买点早点,谁陪谁看个病,谁代谁办点事,谁为谁接待客人,如同每天吃饭一样,平常得提都不需提。更不要说夏天院里纳凉,冬天炉旁聊天的自在,哪一样不是平房院落的氛围?就连院里孩子淘气,谁看见都得管管,管轻管重都成,就跟自家的娃娃一样。如此种种,透着多少温馨,散着多少欢乐,漫着多少和谐……
  这样不分彼此的邻居,请问如今高楼里普遍吗?大概不普遍。这样亲如一家的关系,请问现在小区里很多吗?恐怕不很多。钢筋阻挡了交往的机会,水泥浇固了流动的情感,一家一户分隔开的小格子,如同挤在一起的孔孔蜂窝,每家人都似忙碌的蜜蜂,奔来维生的食物钻进去,独享属于自家的那份甜蜜。这就是楼房居民的生存状态。这就是仍在发展的城市民居。用牺牲人间美好情感,换来现代化生活方式,这究竟值不值得呢?不知道。说不清。只是从感觉上认为,倘若,拥有的仍然拥有,失去的寻找回来,似乎生活质量会更高。
  就拿我来说吧。搬到这栋大楼快10年了。除了本单位同事有来往,其他邻居面熟却不知姓甚名谁,更甭说类似平房邻居的关系。有时因为什么事情必须得交涉,只能在对方半开的门缝交谈,连一声“您请进来坐”的话都很难听到啰。邻居间本该有的亲密尊敬,早成为回忆里的往事。原来家住团结湖小区,水电费轮流收,楼里事商量办,邻居间还有见面机会,自然而然也就认识了。认识了见面就得打招呼,似乎还不显得十分生分,多少总有些平房感觉。现在的事情全靠物业管,电梯有人开,信报有人送,连通知事情都贴告示,居民省心倒是省心了,人与人的情缘也就不再了。
  真的,很怀念平房日子啊!由于怀念平房日子,有时我就瞎想:邻居相见不相识,这种既熟又生的情况,难道真的就无法改变吗?回想在平房院落的年月,新搬来的人家刚落脚,立刻就会有老住户过来,上赶着搭话:“有需要帮忙的事,您尽管言语,来不及做饭您说话,我加双筷子。”说的人实诚,听的人舒服。从此,就算接上茬搭上话,再也没有了陌生感,心与心开始真诚互动。倘若新住户有半大孩子,跟老住户孩子玩一会儿,得,这邻居的情缘哪,你就是想怎么着,八成都不会拉扯得开。噢,平房日子再好再温馨再惬意,终归已是“昨夜星辰昨夜风”,只能让它在住过平房人的回味中,留下几许踪影几许温情。如果能够在高楼里,营造哪怕一点温馨氛围,记忆中平房的“春色三分”,不至于因为现代化生活,在感情上成为“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对于跟平房有情缘的人,我想就是最大的安慰啦。但愿:城乡喜见新建筑,大厦小楼浴春风;居民喜得安乐日,留下平房一片情。 
1.作者在第三段说至今还“怀念平房院落那种氛围,怀念平房邻里那种关系”,文中描述了平房院落怎样的氛围和关系?
                                       
2.文章回忆了北京四合院的生活细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如果能够在高楼里,营造哪怕一点温馨氛围,记忆中平房的‘春色三分’,不至于因为现代化生活,在感情上成为‘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这对于跟平房有情缘的人,我想就是最大的安慰啦。”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4.文章第七段画线的语句是现代城市人生活的写照,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缺乏温情的生活状态?谈谈你的建议。
                                       
题型:甘肃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