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开始。中国青铜文化之源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一个距今6500年以上的黄...
题目
题型:陕西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开始。中国青铜文化之源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一个距今6500年以上的黄铜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铜制品。而中国最早的青铜器是1977年在甘肃东乡出土的一把公元前3000年的铜刀,据激光光谱分析为锡青铜。在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约公元前2600—前2000年)遗址中,铜器发现较多,有红铜器、黄铜器及青铜器,还有与熔铜有关的遗物。这些似乎都可以表明,我国铜文化在开始就体现出以中原地带为中心的多元发展形式,直延续至更后期。
  1885年,英国伦敦大学的拉古别里提出了中国文明“西来说”。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根据他发现的仰韶文化彩陶,指出中国史前彩陶与中亚、东欧史前彩陶类似,于是“西来说”获得了考古资料的支持。但不久之后,中国考古学者在山东龙山城子崖和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了中国本土文化史前时代的遗物。这时若再说中国史前时代皆一片空白,人口和文化都是自西方输入的,便很难成立了。所以1930年以后,许多外国学者多采折衷的说法,即中国本土有人长期居住,但远在史前时代就受了西方文明的影响,而产生文化的进展,这其中当然也即包括我国古代文化重项:青铜文化。
  “西来说”,多是外国学者提出,而其主要支持力量也来自于中国域外,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恐怕不会比中国本土的多数学者深厚,多数也未亲见国内有关文明起源的第一手考古材料,学说建立的基础也难免不扎实。他们起初抱有一个结论,但是新的考古材料的出现完全否定了他们的论断后,他们很快就作出了调整,大意不变,只是很识时务的避开了矛盾,这就显得有点可笑,他们的论断是否有较多的主观成分呢?
  对“西来说”我们有两点学术上的质疑。
  首先,既为西来,则肯定是由西向东由早渐晚。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在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洲的东部。中国的东部及东南部面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南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西南边缘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山脉,西部有天山山脉及塔克拉玛干沙漠等。这一切使古代中国成为一个基本上与外界隔离的独立的自然地理区域。但再具体细究,基本上有三处方位可勉强称为早期文明交往的通道:北方草原、新疆地区及云滇地区。至于其他地区我们结合当时的人类技术当可轻易否定。
  路径即已找定,那么青铜文化的出现在几条所谓的路径上是否由西向东就都比中原早呢?科学的考古学材料告诉我们:很遗憾。北方地区早期铜器发现于朱开沟文化(第三、四期,即公元前1735—前1565年或略早)、夏家店下层文化(公元前2000—前100年),早于公元前2000年的铜器尚未发现。新疆地区青铜器的出现更是已经晚至公元前十六世纪以后,而且据研究,其青铜文化是从东方的甘青地区西传去的。云滇地区青铜文化的形成也已在公元前十三世纪以后,而且从北方南传的信息因素甚多。
  其次,青铜文化既为西方传来,则我国,特别是文明最先诞生的中原地区,就应该存在着不说全部但也有较主要的一些西方文化面貌,如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青铜雕像、欧贝德文化标志神权和王权的权杖、西亚早期文明艺术中的金面罩等等,但这些因素在中原青铜文化中都不存在,文化面貌完全不同。
  “西来说”疑点多多,且兴起于上世纪初资料匮乏的条件下,随着现在考古资料的极大丰富,愈难自圆其说。中国古代文明是在本土以中原为核心和领头,多元积累,一元出现和成熟起来的。(摘自《青铜文明源流考》有删改)
1.下列关于“西来说”的表述,不符合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
A.“西来说”是伦敦大学拉古别里在1885年针对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提出来的一种理论,瑞典人安特生的考古发现成为这一学说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B.“西来说”坚持认为中国大陆史前时代是一片空白,中原地区人口和文化都是自西方输入的,而不是在本土产生的。
C.“西来说”的赞同者多是外国人,其中多数人未亲见国内有关文明起源的第一手考古材料,而且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没有中国本土的多数学者深厚。
D.“西来说”兴起于上世纪初资料匮乏的条件下,而且至今存在很多疑点,随着现在考古资料的极大丰富,它愈难自圆其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开始。中国青铜文化的源头到底在哪里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到目前还得不到解决。
B.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的黄铜片是我们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铜制品。甘肃东乡的公元前3000年的铜刀,是我们目前所知最早的青铜器。
C.在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铜器发现较多,有红铜器、黄铜器及青铜器,还有与熔铜有关的遗物。
D.古代中国处于一个基本与外界隔离的独立的自然地理区域。早期文明交往的通道只可能是北方草原、新疆地区及云滇地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量的考古资料说明我国铜文化在开始就呈现出以中原地带为中心的多元发展形式,而且一直延续了较长时期。
B.事实证明,我国中原地区的青铜文化不仅不是西来的,而且从本土产生以后还向周围传播,对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
C.各种不同的古代文化有各自不同的文化面貌,这些面貌是后世研究者识别他们并区别不同文化的重要依据,
D.中原地区的青铜冶炼技术早于世界其他地区,青铜文化也远比其他地区辉煌,所以青铜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项。

答案
1.B
2.A
3.D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的开始。中国青铜文化之源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一个距今6500年以上的黄】;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
  美国细菌学家卡梅隆·柯里在《科学》杂志发表了研究论文,声称从5000万年前开始,以真菌为生的蚂蚁就有了自己的抗生素。研究者对一种名叫“真菌蚂蚁”的蚂蚁身上的白色斑点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的“真菌蚂蚁”依靠种植不同的真菌类蘑菇来作为唯一的食物来源。这些蚂蚁的嘴巴和前肢上隐藏着许多细小的腺窝,里面寄生着一种能产生抗生素的细菌。这些腺窝有一些细小的孔通向蚂蚁身体外部,这样它们就可以将抗生素传播给作物。抗生素可以***死会使作物生病的寄生虫,从而确保它们主人的食物来源不受破坏。
  这种蚂蚁腺窝的特殊结构使得蚂蚁与作物的这种共生关系非常和谐。研究者发现,一些近缘的、不种植真菌的蚂蚁身上则没有腺窝,也没有寄生菌。
  科学家们研究了中美洲热带丛林中的切叶蚁的生活习性。切叶蚁只种一种蘑菇,这相当于人类的单一作物制,虽然开始时产量高,但重复种几季以后很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人类是采用轮作不同作物来解决问题的。生物学家们采用基因分析法,确定了切叶蚁所种的菌种是源于2300万年前的单一菌株,从未换过品种,却能延续至今。
  这个谜由多伦多大学的C·R·居里解开了。居里对包括切叶蚁在内的22种蚂蚁进行了仔细观察。他首先发现蚂蚁的蘑菇农场偶尔也会受到一种名为Es-covopsis的霉菌感染,使蘑菇在几天内全部死光,结果是整穴蚂蚁全部饿死。但尽管如此,切叶蚁还是有办法控制这种灾难。其奥秘在于,雌蚁会排出寄生在身上的活细菌分泌出的链霉素。切叶蚁蘑菇园中那些忠于职守的蚂蚁勤于察看,一发现Es-covopsis霉菌就用随身携带的链霉素就地将之消灭,以防止其蔓延。而且这种链霉素还能刺激蘑菇的生长,真是一举两得。切叶蚁分群时,蚁后将蘑菇菌种含在口中,连同随身的会分泌链霉素的细菌带到新穴传种,所以切叶蚁的单一品种的蘑菇农场能延续至今,历经千万年而不衰。人类所用的抗生素多次使用后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而导致药效减弱,但蚂蚁所用的抗生素却并未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卡梅隆·柯里研究小组发现,蚂蚁身上的抗生素不但是蚂蚁赖以战胜自然环境的法宝,亦是人体必需的抗生素,今后应可仿此研发新一代的抗生素,更有效地治愈人类的疾病。
1.下列对“真菌蚂蚁腺窝”的特殊结构或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蚂蚁的嘴巴和前肢上隐藏着许多腺窝,这些腺窝非常细小。
B.蚂蚁的腺窝里寄生着一种细菌,这些细菌能产生抗生素。
C.为将抗生素传播给作物,蚂蚁的每一个腺窝上都有一个小孔通向身体外部。
D.传播出的抗生素可***死使作物生病的寄生虫,确保蚂蚁的食物来源不受破坏。
2.对“切叶蚁的单一品种的蘑菇农场能延续至今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Es-covopsis霉菌会危害蚂蚁的蘑菇农场,但切叶蚁有办法控制这种灾难。
B.雌蚁分泌出的链霉素活细菌除能消灭Es-covopsis霉菌外,还能刺激蘑菇的生长。
C.忠于职守的蚂蚁勤于察看,发现Es-covopsis霉菌就用随身携带的链霉素将之消灭。
D.切叶蚁分群时,蚁后会将蘑菇菌种连同随身的会分泌链霉素的细菌带到新穴传种。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研究人员发现,各种“真菌蚂蚁”的食物是一样的,都是靠种植同一种真菌类蘑菇来生存。
B.切叶蚁不换作物品种,是因为单一作物的种植方法产量高,轮作的不同作物很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
C.卡梅隆·柯里研究小组根据蚂蚁身上细菌产生的抗生素特征,正准备着手研发新一代的抗生素。
D.人类现在使用的抗生素同蚂蚁所用抗生素的不同在于,长期使用,前者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后者却不会。
题型:辽宁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选做题)谁是谁的痛
  ①几年来,父亲从没到过儿子所在的城市。因为去一次需步行好几里的山路,然后坐几个小时的汽车,再坐十几个小时火车。父亲老了,不舍得花钱,况且还有严重的晕车毛病。当儿子打电话来问能否去参加他的婚礼时,父亲骂道:“混小子,订日子了才给我说,这样的事就是出国我也得去啊!”
  ②父亲穿上了那件笔挺的西装,把皮鞋擦了一遍又一遍,看着鞋面上映出他满是皱纹的脸,嘿嘿地笑。儿子是这个小山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留在了城市,并且很快成了单位的领导,又找了一个天仙一样的城里媳妇。
  ③当父亲赶到时,宾馆里早已宾朋满座。儿子亲自开车从火车站把他接来,迅速穿过出出进进的人群,安排他到了一间安静的小屋里,说:“爸,你坐了这么长时间的车也累了,就在这里歇歇吧。”父亲连连说:“我大老远来了,应该见见你的朋友啊!”“今天太忙,以后再说吧!”儿子说着,走了出去,随手把门给关上了。忽然门又开了,儿子探出一个脑袋,“爸,你别乱跑。”紧接着又是关门声。
  ④婚礼在一片祝贺声中进行着,伴随着一阵喧天的锣鼓,司仪走到前面,宣布所有的亲友就位。然后主婚人证婚人等在接连不断的掌声中送出了自己的祝福。忽然听到一声:“请新郎父亲讲话!”
  ⑤“来了!”一个声音传来。人们纷纷扭转头,只见一个乡下老头从后面正拨开人群急匆匆地往前面来。这时,有的人已经忍不住笑出声来。只见他挽着西装的袖子,露出了黑黝黝的臂膀。
  ⑥新郎慌了,快步走到司仪跟前小声地说了什么。只听司仪道:“由于老爷子一路劳顿,嗓子变得沙哑,但他依然带来了对儿子儿媳最真诚的祝福……”儿子走到父亲跟前,皱着眉头小声说:“你怎么这个时候出来了?你不会讲话,心里就没数……”正说着,只听到司仪又高声宣布:“今天,公司的董事长梅先生也来到了我们的现场……”儿子赶紧离开了父亲,笑容可掬地向梅先生迎去……赶到前面的父亲僵立在那里,在众人面前挤出了尴尬的笑……
  ⑦父亲回家了。他买了好多喜糖分给了乡亲们。晚上,他把妻子的遗像又擦了一遍,说:“老婆子,你交给我的任务完成了。我把咱们的儿子养大,供他上了大学,如今也娶媳妇了。”然后他后退了一步,整了整那身西装,毕恭毕敬地站在那里,大声说:“请新郎的父亲讲话!”接着又向前迈了一步,清晰地背出了自己的贺词。
  ⑧就在一个月前,父亲就打听到城里人结婚都要让父母讲话的。父亲是个文盲,从没到过隆重的场合。他发誓不能给儿子丢脸,他特意找到本乡最有名的教师,为他写了篇讲话稿,还让人家一句一句地教会他,每天都要背诵一遍。
  ⑨父亲对着妻子的遗像一口气背了几遍,背着背着,不觉泪流满面……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加之还要花钱,所以有严重晕车毛病的父亲几年来一直不愿意去儿子所在的城市。
B.打电话问父亲“能否去参加”婚礼时,其实儿子的内心觉得父亲不去也可以,而父亲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他必须去。
C.第⑥段中,“皱着眉头小声说”这一语言描写,真实地表达出儿子对自己父亲此刻出现在婚礼现场的尴尬、懊恼和愤怒。
D.儿子对父亲是有感情的,他于情于理都觉得父亲应该参加自己的婚礼,但是他和父亲之间已经有了隔阂,他不了解父亲对儿子的爱。
E.这篇小说以婚礼为线索,深刻揭示了农村与城市的差异,既赞美了农村人的淳朴善良,又流露出对他们缺乏文化的忧虑和无奈。
(2)第⑧段插叙的内容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3)你认为小说标题“谁是谁的痛”有什么含义?
                                                                                                
(4)读完这篇小说你有什么感触?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选做题)蔡元培先生
  如果你丢一块石子在一池止水的湖中央,一圈又一圈的微波就会从中荡漾开来,而且愈漾愈远,愈漾愈大。在静水中投下知识革命之石的是蔡孑民先生。他是中国文化所孕育出来的著名学者,但是充满了西洋学人的精神,尤其是古希腊文化的自由研究精神。他的“为学问而学问”的信仰,植根于对古希腊文化的透彻了解,这种信仰与中国“学以致用”的思想,适成强烈的对照。蔡先生对学问的看法,基本上是与中山先生的看法一致的,不过孙先生的见解来自自然科学,蔡先生的见解则导源于希腊哲学。
  蔡先生认为美的欣赏比宗教信仰更重要。他的思想中融合着中国学者对自然的传统爱好和希腊人对美的敏感,结果产生对西洋雕塑和中国雕刻的爱好;他喜爱中国的山水画,也喜爱西洋油画;对中西建筑和中西音乐,都一样喜欢。他对宗教的看法,基本上是中国人的传统见解:认为宗教不过是道德的一部分。他希望以爱美的习惯来提高青年的道德观念。这也就是古语所谓“移风易俗莫大于乐”的传统信念。高尚的道德基于七情调和,要做到七情调和,则必须透过艺术和音乐或与音乐有密切关系的诗歌。
  蔡先生崇信自然科学。他不但相信科学可以产生发明、机器,以及其他实益,他并且相信科学可以培养有系统的思想和研究的心理习惯,有了系统的思想和研究,才有定理定则的发现,定理定则则是一切真知灼见的基础。 
  蔡先生年青时锋芒很露。他在绍兴中西学堂当校长时,有一天晚上参加一个宴会,酒过三巡之后,他推杯而起,高声批评康有为梁启超维新运动的不彻底,因为他们主张保存满清皇室来领导维新。说到激烈时,他高举右臂大喊道:“我蔡元培可不这样。除非你推翻满清,任何改革都不可能!”
  蔡先生早年写过许多才华横溢、见解精辟的文章,与当时四平八稳、言之无物的科举八股,适成强烈的对照。有一位浙江省老举人曾经告诉我,蔡元培写过一篇怪文,一开头就引用礼记里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一句。缴卷时间到时,他就把这篇文章呈缴给考官。蔡先生就在这场乡试里中了举人。后来他又考取进士,当时他不过三十岁左右。以后就成为翰林。 
  蔡先生晚年表现了中国文人的一切优点,同时虚怀若谷,乐于接受西洋观念。他那从眼镜上面望出来的两只眼睛,机警而沉着;他的语调虽然平板,但是从容、清晰、流利而恳挚。他从来不疾言厉色对人,但是在气愤时,他的话也会变得非常快捷、严厉、扼要———像法官宣判一样的简单明了,也像绒布下面冒出来的匕首那样的尖锐。 
  他的身材矮小,但是行动沉稳。他读书时,伸出纤细的手指迅速地翻看书页,似乎是一目十行地读,而且有过目不忘之称。他对自然和艺术的爱好使他的心境平静,思想崇高,趣味雅洁,态度恳切而平和,生活朴素而谦抑。他虚怀若谷,对于任何意见、批评,或建议都欣然接纳。
  当时的总统黎元洪选派了这位杰出的学者出任北大校长。北大在蔡校长主持之下,开始一连串重大的改革。自古以来,中国的知识领域一直是由文学独霸的,现在,北京大学却使科学与文学分庭抗礼了。历史、哲学,和四书五经也要根据现代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为学问而学问的精神,蓬勃一时。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教室里,座谈会上,社交场合里,到处讨论着知识、文化、家庭、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等等问题。 
  这情形很像中国先秦时代,或者古希腊苏格拉底和亚里斯多德时代的重演。蔡先生就是中国的老哲人苏格拉底,同时,如果不是全国到处有同情他的人,蔡先生也很可能遭遇苏格拉底同样的命运。在南方建有坚强根据地的国民党党员中,同情蔡先生的人尤其多。但是中国的和外国的保守人士却一致指摘北京大学鼓吹“三无主义”——无宗教、无政府、无家庭——与苏格拉底被古希腊人指摘戕害青年心灵的情形如出一辙。争辩不足以消除这些毫无根据的猜疑,只有历史才能证明它们的虚妄。历史不是已经证明了苏格拉底的清白无罪吗?(节选自蒋梦麟《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开始,作者就把蔡元培比拟成投入水中的石子,形象而又准确地评价了他在推翻一潭死水的满清王朝中比肩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B.蔡元培既是中国文化孕育出来的著名学者,又对古希腊文化有透彻了解,他将“为学问而学问”的信仰和“学以致用”的思想完美融合。
C.蔡元培对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一样喜欢,因为他的思想中融合着中国学者对自然的传统爱好和希腊人对美的敏感。
D.蔡元培认为没有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就不能培养有系统的思想和研究的心理习惯,也就没有了定理定则这样一切真知灼见的基础。
E.蔡元培在参加乡试时,写了一篇开头就引用礼记里“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怪文,见解精辟,因而考中了举人。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和评价了蔡元培先生?请概括并简要分析。
                                                                                                   
(3)文章最后一段内容对介绍和评价蔡元培先生有什么作用?
                                                                                                   
(4)本文对蔡元培先生的介绍给你怎么样的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
                                                                                                   
题型:陕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新西兰红鱼的故事
  2005年3月,澳大利亚联邦渔业部长表示:由于过去10年的过度捕捞,新西兰红鱼(也称橙连鳍鲑,或罗非鱼)的总容许捕捞量由约40000吨降低到2680吨。这种鱼是一位丹麦鱼类学家125年前在亚速尔群岛首次发现的,体长24~42厘米,呈明亮的砖红色,分布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和太平洋500~1500米的广阔海域,虽头大貌丑,但即使数次冷冻和解冻后仍肉质细嫩,味道如蟹肉般鲜美,迅速风靡欧美国家的餐桌。
可惜新西兰红鱼也是生长最慢的深海鱼类之一,33岁才达到性成熟,目前发现寿命可达150年之久。同时,这种鱼虽然分布广,但繁殖率很低,又很少迁徙,喜欢在海山周围大量聚集,有时鱼群长达200公里,很容易被现代捕捞技术大量捕获。寿命如此长的鱼类被过度捕捞,必然形成巨大的空当。
  全世界最多时有约30个新西兰红鱼渔场,以新西兰查塔姆高地附近最多,但此地自70年代末开始捕捞,1979年产量就迅速下降。然后是澳大利亚圣海伦斯山附近,1989年5月当地报纸称“海底遍地是金”,仅仅30个月后新闻就变成“拯救罗非鱼已经太迟了”。20世纪80到90年代全球每年捕捞6万吨新西兰红鱼,以致处理和储存设施不足,造成巨大浪费。大西洋东北部的捕捞始于1991年,1994年产量就只及原来的25%,国际海洋利用委员会的报告说此后当地资源再也没有恢复的迹象。1999年发现的马达加斯加海岭渔场2001年后产量也大幅下降。现在全球30个此类渔场有一半捕获量不及原来的30%,25年来总捕捞量已超过100万吨。
  实际上,与近海大陆架资源完全不同,对深海鱼类的研究手段至今仍非常有限,我们对深海食物链失去新西兰红鱼后会怎样还一无所知,深海捕捞还会破坏宝贵的生物多样性和海底沉积物。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海洋资源战略,很多生物将在我们还未见过之前就被破坏。海洋中70%的地方没有鲨鱼也并非好消息,科学家们现在相信鲨鱼无法在3000米以下生活。阿伯丁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蒙蒂·普利德教授说:“鲨鱼显然全部在人类能捕猎的范围内,比我们想象得更容易受过度捕猎的威胁。”
  如果合理利用,海底生物已经贡献出宝贵的商业价值。利用浅水生物已制造出能治疗滤过性毒菌感染的海绵核苷,绿水母蛋白质也颇受遗传工程学家青睐。美国海港海洋研究所在数万种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中寻找有用成分,迄今最大的成功就是从一种深海海绵中提取的化合物,已经进入治疗胰腺癌的临床试验。还有人在研究用称为竹珊瑚的深海生物作为人工骨骼,法国Sederma公司用热液喷泉细菌中的酶制造能随温度升高增加防紫外线水平的护肤品,热液喷泉细菌的耐热DNA复制酶也被广泛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圣地亚哥的Diversa公司从海底微生物中发现的两种酶能显著降低制造乙醇的成本和能耗,另一种耐寒的脂肪分解酶可用于清洁剂。朗讯公司的贝尔实验室正在研究深海海绵如何在低温下生长出强度和导光性都比光纤更好的玻璃骨架。夏威夷的Koya USA公司甚至直接出售海底的水,它的网站宣传说这种水含有丰富的矿物和微量元素。现在,从915米深处抽取的水经淡化后,以5美元一瓶的价格在日本出售。 (节选自吴戈《深海的陌生空间》)
1.下列关于“新西兰红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种鱼是一位丹麦鱼类学家在125年前,即1880年,在亚速尔群岛首次发现的,头大貌丑,体长24~42厘米,且呈明亮的砖红色。
B.新西兰红鱼是生长最慢的深海鱼类之一,寿命可达150年之久,它33岁才达到性成熟,由于性成熟时间较长,故繁殖较慢。
C.它的肉质细嫩,即使是经过数次冷冻和解冻后仍如此,味道如蟹肉般鲜美,这是其迅速风靡欧美国家的餐桌的重要原因之一。
D.这种鱼分布海域广阔,繁殖率很低,且很少迁徙,喜欢在海山周围大量聚集,有时鱼群长达200公里,很容易被现代捕捞技术大量捕获。
2.下列对新西兰红鱼减产的表现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大西洋东北部的捕捞始于1991年,1994年产量就只及原来的25%,国际海洋利用委员会的报告说此后当地资源再也没有恢复的迹象。。
B.新西兰红鱼的总容许捕捞量由约40 000吨降低到2 680吨。如今全球30个海岭渔场有一半捕获量不及原来的30%,25年来总捕获量已超过100万吨。
C.罗非鱼由于肉质鲜嫩,迅速风靡了欧美国家的餐桌;它们的少迁徙、群居的生活习性,使其更易于被人类采用的现代捕捞技术大量捕获。
D.新西兰红鱼渔场,以新西兰查塔姆高地附近最多,1979年产量就迅速下降;1999年发现的马达加斯加海岭渔场2001年后产量也大幅下降。
3.从全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热液喷泉细菌中的酶,能够用于制造随着温度升高增加防紫外线水平的护肤品,其还被广泛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其商业价值是巨大的。
B.从海底微生物中发现的酶,其功能各异,其中Diversa公司找到的两种酶能显著降低制造乙醇的成本和能耗,这给乙醇的生产提供了新方向。
C.美国海港海洋研究所,迄今最大的成功就是从一种深海海绵中提取的化合物,并打算将其应用到治疗胰腺癌的临床试验当中去。
D.贝尔实验室正在研究深海海绵如何在低温下生长出强度和导光性都比光纤更好的玻璃骨架。该项技术给骨架受伤的人带来了新希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
袁行霈
  ①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②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周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③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④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上。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包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儒、释、道三家并用;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等等。仅以政府的将军为例,如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而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都曾远离故国在唐朝任职。
  ⑤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节选自2011年《新华文摘》,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第二、三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中的“有容,徳乃大”,《老子》中的“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都是告诫统治者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统治天下。
B.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我们可以用“海纳百川”四个字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C.中华文明的整合模式具备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特点。
D.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融入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后,就逐渐消亡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除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外,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B.我国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也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山西应县木塔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
C.我国社会的包容性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代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等不同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的局面。
D.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许多文化遗存除了散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外,还散布在全国各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有弟子三千,同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而且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致使当时社会的包容度很大。
B.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唐朝统治者比较注重通过科举考试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建立功业。
C.唐朝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唐朝政府的军队中就有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少数民族的人做了将军。
D.唐代儒、释、道三家并用,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说明唐朝文明的包容性在思想、艺术等很多领域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唐代诗歌中就可见一斑。
题型:陕西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