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面的题。书房的窗子杨振声  ①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
题目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面的题。书房的窗子
杨振声
  ①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安静静的坐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切。一句话,它打通你与天然的界限。
  ②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荫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 到满目清晖。
  ③不错,特别是雪的反光。在太阳下是那样霸道,而在月光下却又这般温柔。其实,雪的反光在阴阴天宇下,也满有风趣。特别 是新雪的早晨,你一醒来全不知道昨宵降了一夜的雪,只看从纸窗透进满室的虚白,便与平时不同,那白中透出银色的清晖,温润而匀净, 使屋子里平添一番恬静的滋味,披衣起床且不看雪,先掏开那尚未睡醒的炉子,那屋里顿然煦暖。然后再从容揭开窗帘一看,满目皓洁,庭前的枝枝都压垂到地角上了,望望天,还是阴阴的,那就准知道这一天你的屋子会比平常更幽静。
  ④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 的素净。现实的世界退缩了,想象的世界放大了。我们想象的放大,不也就是我们人格的放大?放大到感染一切时,整个的世界也因而富有情思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人见,月亮风清欲堕时”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而“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也比“水晶帘下看梳头”更动人怜惜之情。
  ⑤这里不止是光度的问题,而且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却不必使我们想得明透;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使我们像春草一般的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合一般的向内收敛。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离。而一切文艺的创造,决不是一些外界事物的推拢,而是事物经过个性的熔冶、范铸出来的作物。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
  ⑥以此,我便爱上了北窗。南窗的光强,固不必说,就是东窗和西 窗也不如北窗。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约,反射而不直接。说到反光,当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反光,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最低限度地要老到透出点微黄的颜色;假如可能,古墙上生几片青翠的石斑。这墙不要去 窗太近,太近则逼窄,使人心狭;也不要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墙上的光辉反射在窗下的桌上,润泽而淡白,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幽静,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
  ⑦假如,你嫌这样的光太朴素了些,那你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疏竹。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雪,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 佳友。即使无月无风,无雨无雪,红日半墙,竹荫微动,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晖,泛出一片青翠,几纹波痕,那般的生动而空灵。你书桌上满写着清新的诗句,你坐在那儿,纵使不读书也“要得”。(选自《品味人生》,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有删改)
1.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②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 更为空灵、更为生动?请联系第④、⑤段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⑥、⑦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窗子是本文的一条重要线索。
  ②作者开篇写窗子的功用,接着主要写“我”喜欢北窗的理由,最后具体形象地描绘想象中北窗的景象。
2.①选用了诸如“山阴水曲”“隐翳”“枝叶扶疏”“清虚”“清晖”等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格调典雅。或:在用词上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强烈”与“清淡”“敞开”与“隐约”“中午的骄阳”与“落日的古红”等成对的词语并举,使语言繁富而典雅。
  ②句式上长短相间,以长句为主,且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
  ③使用排比,如接连使用了三个“不喜欢……喜欢 ……”,显得整齐、工整、典雅。或:多处直接引用了古典诗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残夜水明楼”“明月照积雪”,使语言具有古典韵味。
3.①月下梅花因光色幽暗而比晴雪梅花更显空濛灵动。
  ②因为幽光能激发人的想象,人的想象被放大,人格也就被放大,更富有情思。
  ③因为光度影响了态度,月光与日光所带来的美感是不同的。
4.①通过古墙和疏竹把北窗的光影之美形象地描绘出来,强化了作者对北窗的偏爱,因为此处更宜于读书和写作。
  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增强了画面感,营造了诗的意境。
  ③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使行文摇曳多姿,富有变化。(言之有理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面的题。书房的窗子杨振声  ①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 送
龙应台
  (1)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时常,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2)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结束,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3)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4)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5)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6)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7)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8)博士学位读完之后,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 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激活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地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9)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10)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11)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分别概括出华安在儿童、少年、青年等三个不同时期和“我”分别时或同路时的表现与心理变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 ,说说下列两句话在文中表达的意思。
(1)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只皮箱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的段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以“目送”为标题,请简要分析“目送”在文中的寓意与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城市羔羊
晨 义

  (1)城市每天都有意外的事情发生。
  (2)今天,在市中心碧绿的圆草坪上,出现了一只雪白的羔羊。
  (3)她的飘荡着山野气息的眼神,第一次闪现 出犬牙参差 的楼厦以及纵横交错的车流。起初,她似闯入一条不曾啃过野草的峡谷,环视这样的悬崖,顾盼这样的溪水,颈上的两个小铃铛欢快地碰来碰去,还甜甜地叫唤两声,露出少女的天真。她甚至试着走到草坪边缘,探头嗅嗅来去匆匆的车影,仿佛那是涓涓流水,可以解渴,可以照亮她可爱的模样。然而她渐渐发现这里的草干枯单调,又短又碎,也没有花朵,连她的小蹄尖都遮不住,吃起来无滋无味,山坡上的草叶多鲜美啊!这里的声音杂乱,山坡上的声音多悦耳啊!山坡上的风吹到身上像水洗一样,越吹越白越洁净,而这里的风恰恰相反,而且没有憩息的树阴……同时,她感到了处境的危险,比有一天遇见了饿狼还严重,因为那一刻她可以奔跑,跑到羊群那里,羊群那里有牧人。但现在,就她一个。她“咩咩”地叫了几声,惶恐地张望。她的语言只有她自己听得懂。这是一座孤岛,除了脚下这些小市民化的草,她成了岛上唯一的求生者。
  (4)她怎么来到了这里?
  (5)城市的草是不允许长高的,长高了叫荒草,要毫不客气地清理掉,不然会生出野花,生出飞叫着的昆虫,比如蟋蟀、蚂蚱——那不乡村化了吗?城市的草卑微低矮,直白一律,就那么浅浅一层薄色,看上去平平淡淡,不让你产生任何奇思异想;踩上去软软绵绵,从不留有步步芳菲的浪漫:含蓄什么?深沉就别在这里。这些草从老远的地方一块块买来,曾随阵雨般的流行音乐一起,润染过一片片苍白的心灵。但日升月落,也就不再新鲜。你见过失却魅力的情人的瞳眸吗?正是如此茫然。而今日,因了这只明亮的羔羊,它竟闪射出前所未有的奶汁般的神采。
   (6)毫无疑问,这只羔羊吸引了众多的注目和议论。有人还端起油光光的猎枪向她眯起一只血红的三角眼。
  (7)“哦,像个天使!”
  (8)“哟,迷途的羔羊啊。”
  (9)“哈,四面楚歌。”
  (10)“很危险了,哼,说不定会叫车碰死。”
  (11)“可惜太小了,还不够一顿涮羊肉。”
  (12)“谁叫这家伙馋哩,啃草啃到城市里来了,这不是破坏绿化吗?”
  (13)“它一定渴了,真可怜。”
  (14)“倒有些诗意。”
  (15)四周都是路,可没有她的一条。日头西沉,到了归卧家园、品味甘草的时刻。然而今天,她连回 忆的权利都不存在。她等待着,她要趁夜色快快奔跑!奔跑!什么时候找到了野草,生命才能获救。
  (16)黑夜来临,她能寻到归去的来路吗?而且,不到最终的一刻,红唇绿眼的城市不会终止纵横。何况,城市的夜路并不好走。她的心可以舒展在崎岖坎坷的旷野,却不敢透露给宽阔平坦的城市。
  (17)不过别担心,这羔羊原来只是一尊白石雕像。她不会走动,不会饥渴。如果有人打碎它,也听不到痛苦的惨叫,看不见可怕的流血。
  (18)感谢上帝。
1.从第三段看,这只“城市羔羊”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概括回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题为“城市羔 羊”,却用了不少笔墨写圆草坪上的草,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为什么要铺陈众人对“城市羔羊”的注目和议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试探究倒数第二段在结构安排和主旨表达上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的题。访钢琴演奏家傅聪
  傅聪,钢琴演奏家,生于1934年,著名翻译家傅雷之子。1955年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三名和“玛祖卡”演奏最优奖。他以“钢琴诗人”的称号闻名于世。
  你很小就开始学习钢琴了吗?
  我的父亲钟情于法国文学,还把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他是罗曼·罗兰和其他许多法国艺术家的密友。在我只有5岁的时候,他就影响乃至强迫我学习钢琴。不过,到我17岁去波兰学习钢琴的时候,我已经真正爱上弹奏钢琴了。
  你最喜爱的作曲家是谁?
  喔,太多了。像肖邦、贝多芬、舒伯特、瓦格纳……他们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流传后世的杰作。我们永远不能用“完美”来形容音乐上的造诣,每种探索都是阶段性的,每个新的时期对杰作都有新的定义。
  我觉得,肖邦呢,就好像是我的命运,我的天生的气质,就好像肖邦就是我。我弹他的音乐,我就觉得好像我自己很自然地在说我自己的话。莫扎特是什么呢?那是我的理想,就是我的理想世界在说话。他是我追求的理想。舒伯特像陶渊明,舒伯特的境界里头有一些我觉得就像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文人传统上特有的那种对人生的感慨。
  我听说现在数量惊人的中国家庭送孩子去学钢琴,你怎么看这件事?
  假如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成名成家的捷径,那他们是不可能做到的!假如他所追求的就是这些的话,他所得到的价值就不是我认为的音乐艺术里面的价值,而是世俗观念里面的价值,那是一种很危险的价值。假如不具备对音乐那种“没有它就不能活”的爱,那还是不要学音乐,学电子、学医、学法律成功的机会都要大得多!学艺术一定要出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有“大爱之心”,然后愿意一辈子不计成败地献身。假如有这样一个出发点,即使孩子不能够成为一个专业的音乐家,可是他有了一个精神世界让他可以在那儿神游,这也是一种很大的幸福!
  你认为追求音乐更高境界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我在各国讲学时经常举个例子,那就是黄宾虹说的“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他拿庄生化蝶做一个比喻,说“师今人”就好像是做“虫”的那个阶段,“师古人”就是变成“蛹”的那个阶段,“师造化”就是“飞”了,也就是“化”了……伟大的作曲家写的作品完成后还会不断地发展,它会越来越伟大越深刻越无穷越无尽,所以“造化”跟自然一样生生不息,不断复活、再生、演变。真正的“造化”是在作品本身
  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天分?勤奋?一颗敏感而善良的心?还是思想?
  可能这些都需要……但是现在我觉得,也许是我觉得,也许最重要的是勇气,能够坚持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永远表里如一,这在音乐上也很难做到。
  你经常提到“赤子之心”这四个字,这是不是你做人、弹琴的原则?
  是呀,如果你的琴声很纯洁地发自内心,就会天然有一种感染力。我父亲经常说,真诚第一。感人的音乐一定是真诚的,有的人可以弹得很华丽很漂亮,你也会欣赏,但被感动是另一件事。科尔托就是这样,他有很多毛病,但是他真实感人。
  什么是你说的好的音乐?
  对音乐内涵有真正的理解,而且真正有个性,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有道理的,是真正懂了音乐之后的创造。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辈子的学问。(节选自[法国]多米尼克·夏代尔《音乐与人生》)
1.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曾对傅聪说:“做人,才做艺术家”。从全文看,傅聪认为艺术家应该怎样做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傅聪的观点,演奏家如何才能使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地发展”,“不断复活、再生、演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母亲的来信
[苏]克拉夫琴科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美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
  每封信的结尾也没有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
  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那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恩佐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
  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
  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
  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
  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
  文卡自然是知道的。
  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呤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l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
  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
  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1.请用简明的词语概括文卡这一人物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安排文卡路遇家乡熟人这一情节,其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要赏析“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这一结尾的精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母亲”,也有人认为是儿子文卡,你的看法是什么?试从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及主题等方面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安徽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理想的能源——氢
  化石能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以铀为基本燃料的核能等,其资源有限,终将枯竭。同时,这些能源又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就迫使人们寻找新的能源。
  氢能是新能源中比较理想的。实质上,它是一种二次能源,可从各种能源中转换而来。它燃烧后只生成水,且能量密度高,使用方便。随着制氢和氢技术的迅速发展,它将成为21世纪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中的新型制氢技术,将主要考虑:硫化氢制氢、低电耗电解水制氢、生物化学制氢、等离子化学制氢、太阳能和原子能制氢。
  氢能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如,掺氢汽车,是以金属氢化物为贮氢材料,利用汽车发动机的余热,可使贮氢材料释放氢气;还有一种全氢汽车,这两种汽车均能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在飞机上试用氢燃料也已获得成功。此外,氢燃料电池应用于航天器、潜艇和其他运输工具也是很方便的。
  大型燃料电池发电站已开始商业化。由于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是电解制氢的逆反应,制氢与燃料电池可与大型电厂、水电站共同组成储能与共同负荷相补的供电系统,电多时制氢,电缺时用氢能供给燃料电池发电,这将是今后理想的电力工业组合。
  此外,在民用能源,如炊事、供暖、空调等方面,氢能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人们认为氢能比较理想,是因为(  )
A.它是清洁而持久的能源。
B.它是可以再生的能源。
C.它便于制取和贮存。
D.它的应用前景比较广阔。
2.掺氢汽车在燃料的使用上,其特点是(  )
A.既可燃烧汽油,又可燃烧氢气。
B.既可贮存氢气,又可燃烧氢气。
C.可同时燃烧汽油和氢气。
D.它解决了贮氢与释放氢的难题。
3.“理想的电力工业组合”指的是(  )
A.制氢厂与氢燃料电池厂组成相补的供电系统。
B.制氢、燃料电池厂与大型电厂、水电站组成相补的供电系统。
C.制氢厂与电池厂组成相补的供电系统。
D.电解制氢厂与发电厂组成相补的供电系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