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要善于应对美国霸权王逸舟一位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分析:“中国与美国关系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稳定的中美双边关系可以使北京信...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要善于应对美国霸权
王逸舟
一位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分析:“中国与美国关系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稳定的中美双边关系可以使北京信心十足地认为国际环境是和平的,可以安全地集中精力发展对中国崛起具有关键影响的国内经济;其次,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美国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市场,是中国资本、技术和管理技巧的来源;再者,美国对中国和台湾地区的政策,明显对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目标的前景具有直接影响。因而,一个令人满意的大战略必须能给中国提供一个满意的方法处理好与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之间的关系。”显而易见,对于中国而言,准确定位美国霸权的后果并依此处理好中美关系,事关中国对外关系和国际战略的全局。
如何看待美国对外政策中的霸权因素和王道成分,更广义地讲,如何看待美国主导的当今国际体系的不公正性和合理之处,便是中国外交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一个大难题。外交不是虚幻的东西,它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折射,是百姓情绪、利益及要求的制度化体现。
美国作为一个“世界警察”,承担了其他国家无法承担的很多事务,提供了大量的公共产品和机会,把很多麻烦自觉不自觉地揽到身上。这给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后发国家“搭便车”的机会,这些自然是后者乐意见到的。但美国又自恃实力超群,总是蛮横干涉他国内政、拒绝听取他人的解释和建议,给别的国家造成数不清的、无穷尽的麻烦与危险,引起了广泛的忌恨与不满。几乎所有与美国有关系的国家,都感到同这个霸权国家处理好关系的不易,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与美国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方面的紧张局面及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最困难的,主要还不在于国内外交、经贸、金融与军事各部门间看法做法的统筹,也不是外交部门本身的一些难题,如处理好台湾问题等涉我内政事务的对美交往、处理好全球范围内中美之间不可避免的竞争博弈间的复杂对冲,而是恰如其分地判断美国霸权体制的根本性质、复杂构成和多重后果。根本上讲,判定对美政策,主要困难不是功能性的、操作部门的或谈判层面的,难就难在如何确定美国国内以三权分立为代表的政治体制的优劣长短,难就难在如何确定美国新自由主义制度霸权的影响大小,难就难在如何确定美元和美国经济的盛衰周期,难就难在如何确定美国行政当局、国会等看上去最关键的决策机构与美国矛盾而多元的社会政治体系之间的复杂联系等等更深层次、更不好定义的东西。诸如此类的难题,表面上看是对超级大国美国的不同侧面的分析研究,实质上是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和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综合探索,是对当今世界所处时代之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另类表述或概括。这中间,尽管有强烈的国家利益特别是经贸和安全利益的要求,我们的研究者可能包含有明确的价值取向,但研究工作本身容不得感情用事、偏离理性和客观事实。
“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最重要的就是中美关系面向未来的良性塑造,是21世纪前半叶唯一超级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非零和关系的最终确立,当然,也是中国自己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以新的风范大国和世界强者方式再造及发挥影响的历史过程。这里面绝非不包含失败的可能,不包含曲折的行进路线。假使中美不幸全面对抗甚至走向战争冲突,过去30年在中国人那里广泛传播、心理上普遍接受的“时代性质”、“时代主题”等等东西,也许就到了根本改变的时刻。
(节选自王逸舟《中国外交的思考与前瞻》)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中国需要和平的国家环境,需要美国的市场、资本和技术,在台湾问题上需要得到美国的配合和支持。
B.美国所主导的国际体系是复杂的,是一个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共存的矛盾体系。
C.文章第三节作者为“世界警察”加引号,意在对美国人将很多麻烦事情揽到身上表示讽刺。
D.正确判断美国霸权体制的性质、复杂构成和多重后果是应对美国霸权主义的关键。
E.在对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上,要正确处理研究者的立场和研究工作本身的要求之间的矛盾。
F.最后一节中“非零和关系”一词在句中的含义可能是指一种“对抗的、不公平的国家关系”。
13.下列不属于造成中国处理中美关系难度很大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美国的对外政策本身是非常复杂的,既有不公正的霸道因素,也有合理的王道成分。
B.美国一方面给了中国等国家“搭便车”的机会,另一方面又给别的国家造成了许多麻烦。
C.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美国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D.中美关系面向未来的良性塑造,是“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重要内容。
14.请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的理解。(3分)
15.请仔细研读第四段,写出这一段的行文思路,并从中归纳出议论文段落的一种基本写法。(5分)
答案
12.C、F 
13.D
14.中美如果走向对抗,那就违背了中国人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普遍愿望,有可能走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反面。这句话既强调了处理好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又强调了必须审慎处理这一关系。
或者:这种根本性的改变实质上会导致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和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综合探索和对当今世界所处时代之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的表述或概括发生根本性改变。最终影响中美关系面向未来的良性塑造,因为21世纪前半叶唯一超级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间非零和关系的最终确立无法实现,必然会影响中国自己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以新的风范大国和世界强者方式再造及发挥影响的历史过程。
15.(1)作者先用“最困难的不在于……也不是……而是”这种句式层层推进,进而又指出问题的根本,而在分析问题的根本时,又采用“主要困难不是……难就难在……难就难在……难就难在……难就难在……”这样的层层推进兼排比的句式,反复申述,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2分)
或者:从客观、主观两个方面论证应对美国霸权的难度。先提出全文的基本观点,接下来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层面分析这个问题的复杂性,最后从研究者主体的角度说明研究者有时候的感情用事也是造成这个问题的复杂的原因之一。整体上层层推进。)
(2)由此,可以提出论证段落的两种写法,一种是围绕中心,反复申述;一种是由易到难,层层递进。(3分。答出一种即可。)
解析
12.C项“世界警察”加引号不是表示讽刺,而是特殊含义,因为美国毕竟不是警察,这儿用“警察”一词说美国,是一种比喻用法,而且从文章大意来看,作者对美国作为“世界警察”基本上是持肯定态度的。F.该项主要考查学生现代汉语词义的推断能力。该项对“非零和关系”的理解与上下文语境明显矛盾。关于“零和”: “零和”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意思是双方博弈,一方得利必然意味着另一方吃亏,一方得益多少,另一方就吃亏多少,双方得失相抵,总数为零,所以称为“零和”。“非零和关系”则与之相反,双方存在双赢的可能。
13.是重要内容并不等于是处理这一关系难度很大的原因。另外从语脉追寻的角度看,本题所涉及的内容在第二、三、四节。
14.见答案
15.见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要善于应对美国霸权王逸舟一位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分析:“中国与美国关系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稳定的中美双边关系可以使北京信】;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8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叶朗
现在全世界都普遍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国际上出现了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其核心思想,就是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这一西方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的新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和当今世界的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观念是相通的。
中国传统哲学是“生”的哲学。《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说:“生生之谓易”。生,就是草木生长,就是创造生命。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天地以“生”为道,“生”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此,“生”就是“仁”,“生”就是善。儒家主张的“仁”,不仅亲亲、爱人,而且要从亲亲、爱人推广到爱天地万物。因为人与天地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世界上的民众都是我的亲兄弟,天地间的万物都是我的同伴)程颐说:“人与天地一物也。”又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朱熹说:“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这样的话很多。这些话都是说,人与万物是同类,是平等的,应该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和这种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意识相关联,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一种生态美学的意识。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大自然(包括人类)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和生意,这种生命和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程颢说:“万物之生意最可观。”宋明理学家都喜欢观“万物之生意”。周敦颐喜欢“绿满窗前草不除”,别人问他为什么不除,他说:“与自己意思一般。”又说:“观天地生物气象。”周敦颐从窗前青草的生长体验到天地有一种“生意”,这种“生意”是“我”与万物所共有的。这种体验给他一种快乐。程颢养鱼,时时观之,说:“欲观万物自得意。”他又有诗描述自己的快乐:“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云淡风轻近午天,望花随柳过前川。”他体验到人与万物的“生意”,体验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浑然与物同体”,得到一种快乐。这是“仁者”的“乐”。
这种对天地万物“心心爱念”和观天地万物“生意”的生态意识,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有鲜明的体现。
中国古代画家最强调要表现天地万物的“生机”和“生意”。明代画家董其昌说,画家多长寿,原因就在他们“眼前无非生机”。宋代董迪在《广川画跋》中强调画家赋形出象必须“发于生意,得之自然”。清代王概的《画鱼诀》说:“画鱼须活泼,得其游泳像。”“悠然羡其乐,与人同意况。”中国画家从来不画死鱼、死鸟,中国画家画的花、鸟、虫、鱼,都是活泼泼的,生意盎然的。中国画家的花鸟虫鱼的意象世界,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世界,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态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也是如此。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贯穿着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意识的文学作品。《聊斋志异》的美,就是人与万物一体之美。《聊斋志异》的诗意,就是人与万物一体的诗意。在这部文学作品中,花草树木、乌兽虫鱼都幻化成美丽的少女,并与人产生爱情。蒲松龄创造的这些意象世界,充满了对天地间一切生命的爱,表明人与万物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表明人与万物一体,生死与共,休戚相关。这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生态美”,也就是“人与万物一体”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这样的内容,世界上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同样也有这种体现当今全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内容,把它们发掘出来,加以新的阐释,并把它们放在显眼的位置,使它们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和交流,这将大大有助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的沟通和互相认同,大大有助于构建多元文明之间的和谐和共同繁荣的格局,对于实现人类的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选自《新华月报》2008年第l期(有删改)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儒家主张的“仁”,不仅亲亲、爱人,而且从亲亲、爱人推广到爱天地万物,充分体现了生态整体主义的观念。
B.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这一中国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的新观念已经成为了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核心思想。
C.作者认为,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创造的意象世界充满了对天地间一切生命的爱,与现在人们所说的“生态美”是一致的。
D.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反映人类生态意识的内容,世界上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同样也有这种体现当今全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
E.“中国画家画的花、鸟、虫、鱼,都是活泼泼的,生意盎然的”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画家的审美意识与西方画家有明显的区别。
13.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美学范畴的一项是(3分)
A.万物之生意最可观               B.云淡风轻近午天,望花随柳过前川
C.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D.悠然羡其乐,与人同意况
14.请简要说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出现的背景以及发掘、阐释、传播和交流类似内容的现实意义。(4分)
15.综观全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有哪些具体内涵?请分点概括。(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1-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科学家曾这样想象:如果由带正电的电子与带负电的原子核组成原子,那么就是反原子,反原子则可构成反物质。倘若反物质与物质相遇就会爆炸成光辐射。这一“反物质假说”,在21世纪将逐步变成现实。2002年9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世界各地9个研究所的39位科学家通力合作,在受控条件下成功制造了约5万个反氢原子。科学家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正电子,这使他们更相信所有粒子都有其反粒子,从而更有信心揭开反物质之谜。
世界公认的宇宙诞生理论大爆炸学说认为,宇宙是从140亿年前一个“极小的点”爆炸而来的,在那个点之外,“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能量、没有物质”,大爆炸产生了大量的正能量和负能量,而总能量仍然为零。能量与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那么,大量的能量亦应转化为正物质和反物质。这是反物质理论研究的基础。但要想在反物质乃至宇宙诞生理论研究上取得突破,还需要在研究实践中寻求更新的科学思想作指导。
140亿年前宇宙诞生时产生了大体相等的物质与反物质。这些反物质在哪里?宇宙存在着由反物质组成的星系,是一种解释;宇宙诞生产生的物质多于反物质,二者相互湮灭后,剩余的物质构成了现在之宇宙,是另一种解释。科学家没有放弃在自然界中寻找反物质的努力,并且成功的在实验室中制造出反物质,以便更直接的研究反物质现象。科学家认为,先进的探测手段在反物质理论研究中不可或缺。根据伽玛射线探测卫星提供的有关资料,有的科学家认为在银河系上方3500光年处可能存在不断喷射反物质的源头。航天飞机携带的阿尔法磁谱仪升空探测虽未发现反物质,但它年近几年在太空采集的大量数据,对反物质理论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会有巨大帮助。在自然界寻找反物质的难度甚大,而利用加还器将负离子流射向氙原子核已能制造反氢原子,因此科学家更注重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反物质研究。
目前在实验室制造反基本粒子并不困难,但将正电子与负原子核结合并能证实它们已成为反原子的工作极为复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耗资1150万美元研制的加速器利用磁场将高能反质子减速为光速1/10的反质子,制造出约5万个低能量状态的反氢原子。跨过这个里程碑再前进,还需要科学家研制功能更强大的“工具”。
“反物质假说”认为:反物质与物质相遇会释放所有的能量。科学家预测该释放率远远高于氢弹爆炸。航天专家已经对反物质燃料的价值表示神往。科学发现的应用价值是人所关心的。当年一位贵妇人问电的发现者法拉第:“电有什么用呢?”法拉第反问了一句:“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呢?”关于反物质的应用价值,目前只能作些模糊预测。
1.下列对“反物质假说”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宇宙中存在的反物质是由带正电的电子与带负电的原子核结合形成的。
B.“反物质假说”不是科学幻想,正电子的发现证实了宇宙中存在反物质。
C.如果有反原子构成的反物质存在,它一旦与物质相遇,会释放所有的能量。
D.科学家根据宇宙诞生理论想象,宇宙存在由带负电的反原子构成的反物质。
2.下列有关“反物质理论研究”的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大量正、负两种能量,其总量为零;这两种能量应转化为物质和反物质。
B.为科学界公认的宇宙大爆炸学说体现了最新的科学理念,推进了“反物质理论研究”的进展和突破。
C.今之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而在“大爆炸”时产生的反物质已与同时产生的物质中的一部分相互湮灭。
D.借助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太空探测采集大量相关数据,是深入进行“反物质理论研究”的重要条件。
3.依据文中的信息进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低能量状态的反原子是在受控条件下制造的,制造高能量状态的反原子必须解除受控条件。
B.140亿年前爆炸的那个“极小的点”,可能有能量和物质存在,并且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
C.人类能够得用高科技手段在实验室制造反原子,并不意味宇宙中一定有自然状态的反物质。
D.如何将反物质与物质相遇引发的爆炸辐射纳入可控制系统,是研制反物质燃料必须解决的难题。
4.准确揭示作者引述贵妇人与法拉第对话的用意的一项是(   )
A.形象的反映了法拉第的价值观:科学发现的价值远远高于应用价值。
B.主张人们关注科学发现的应用,但科学家不能助长世俗者急功近利。
C.说明科学发现之于应用是一个过程,其应用价值是难以确切预测的。
D.表明法拉第无意戏谑贵妇人,而是以科学态度审视自己的重大发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食品添加剂,防不胜防(节选)
据统计,食品业每年花在食品添加剂上的投资高达200亿美元,生产商用这些食品添加剂来改变食品的色、香、质和延长保质期,估计我们每个人每年要吃进六至七千克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业常常为自己辩解说,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为了防止食物变坏,保护消费者免遭食物中毒。但事实上,用于阻止有害微生物滋生的化学制剂(即防腐剂)和防止油脂变质的化学制剂(即抗氧化剂)只占食品添加剂总量的1%不到。大约90%的食品添加剂是装饰性的,其中包括40种不同的染色化学制剂(多数在谷类食品、零食、糖果和饮料中),13种甜味剂和4500种食品香料。此外还有乳化剂、稳定剂之类的食品加工助剂,它们的作用是使食品中的水油混合在一起,常常添加在人造黄油和蛋黄酱等食品中。
如何管理这些化学添加剂?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任何化学制剂只要不在明令禁止的名单上就可以添加到食品中。而现在大多数国家规定,只有获得许可的添加剂才能在食品中使用。1983年,欧盟采用E-NUMBER编号系统,将数百种获准使用的添加剂列入许可名单。
到目前为止,欧盟已宣布540种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英国食品标准局的食品添加剂部门负责人罗德里·埃文斯博士解释了如何计算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程度。他说:“首先要获得大量安全性资料,显示某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研究结果由独立的科学专家进行评估,如果可以接受,我们将根据这些结果确定每种食品添加剂的日认可摄取量—---它是指人在有生之年每天摄取多少添加剂不会对健康产生重大威胁。”
批评食品添加剂检测系统的人对多达250种获得使用许可认的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提出怀疑。他们说,几乎检测食品添加剂的研究都在老鼠身上进行实验,但实验结果是否同样适用于人还是一个未知数。此外,大多数研究是由生产食品添加剂的公司进行的。
科学政策专家埃里克·米尔斯通说:“我认为应该让与食品添加剂生产商无关的独立实验室进行检测,并不断更新研究成果。此外,我们还需要确定实验用鼠和人的相似度有多高。”他说,应该多用经过人体证实的证据来下结论。他说:“如果你去问那些生产或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相关行业工会,工会官员们会告诉你,工厂里的人会出现喘息不止、慢性头疼、出皮疹等种种症状。但在评估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时却没有把这些证据包括在内。”
1. 下列对“食品添加剂”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食品添加剂可以强化食品颜色,增加香味,提高产品的质量,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B.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目的是阻止微生物滋生,防止食品霉变,使消费者避免食物中毒。
C 食品添加剂一般包括防腐剂、抗氧化剂、甜味剂、香料以及作为食品加工助剂的乳化剂、稳定剂等。
D 世界食品添加剂标准是欧盟1983年制定的,使用这个系统可以防止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半个世纪以前只要不是明令禁止的食品添加剂就可使用,而现在世界各国规定只有获得许可的添加剂才能在食品中使用。
B 英国有关人士认为食品添加剂无害的标准是人一生在不威胁健康的情况下能够摄入的量,而不是实验室结论。
C 即使是以生产或使用添加剂有关的行业工会的官员也都会坦言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D 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的人最主要的怀疑理由是研究途径存在着问题。
3.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食品添加剂中的香料,尽管其种类极多,但被欧洲主要国家认可并认为对人体无害的却是极小一部分。
B 食品安全不能只考虑添加剂,还要考虑食品制作过程中的其他问题,但最根本的办法是多吃新鲜食品。
C 对食品添加剂检测系统持批评态度的人,其主要根据是只有极少数检测食品添加剂的研究是在人身上进行实验。
D 如果我们记住对人体有毒害的食品添加剂种类,不吃含有这些添加剂的食物,就可以保持身体健康。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每题3分,共12分)
高新技术带来的负效应
高新技术的发展,应包括健全其抗御“灾害”的功能。但迄今为止,高新技术进步并未与高可靠性工艺、高可靠性监控、高可靠性管理的系统支撑及质保体系相匹配。因此,频频出现难以预料的尴尬局面。海湾战争中,美国“爱国者”导弹命中率并不是100%,美军启用的高新技术武器竟然演出过误伤多国部队的“悲剧”。80年代初日本地铁总线ATS自动停车装置因失控机率不为零而发生撞车事故,之后又有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发生。至于一位患关节炎的病人在接受微波治疗时,因干扰使他的心脏起搏器程序出现问题而致死,更迫使人们正视高新技术发展的负效应。
这种负效应还表现在导致高新技术产业不景气的“巴洛克化”上。附加在各类高新技术产品上的许多理想化的机能派不上什么用场,最多不过是未来成功的早产儿。高新技术的“绿色化”也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地球及其大气层是有限空间,容纳生物及平衡生态的能力存在极值。高新技术所带动的现代工业化极大发展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也同步缩小了宝贵的有限空间,“极值”再也不是想像中的数值了。诚如人言:“以马达和电子线路为武器的‘灰色技术’指挥人类向地球宣战,地球赂以干旱和酸雨;只有当‘绿色技术’升帐后,才可能中和酸雨时代。”
人类走向航天空间30多年了,3 600多颗人造星体为太空添丁,这是人类的骄傲。但“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至今外空间的残骸、失效的整体装置、飞行物残片、宇航员丢弃的工具等,已多达10亿余个,这无异于开辟了太空垃圾场。高新技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已作为跨世界的课题等待人类攻克。
1.就第一段来说,对文中“高新技术发展的负效应”一句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高新技术与高可靠性工艺、高可靠性监控、高可靠性管理的系统支撑及质保体系相匹配。
B.高新技术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风险事故,影响了高新技术的推广。
C.高新技术系统进行中出现的“尴尬局面”对其再发展带来障碍。
D.当今高新技术系统的抗御“灾害”功能不够健全使其在实施中出现危害。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地球赂以干旱和酸雨”的局面必须改变。
B.以“高新技术”替代“灰色技术”,才能消灭酸雨。
C.减少公害,才可能进一步扩大高新技术的正效应。
D.努力改变物质文明与公害同步发展的状况。
3.对文章中“太空垃圾场”一词的比喻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航天技术的负效应大于正效应。
B.高新技术的负效应造成了环境污染。
C.航天技术必须尽快克服负效应。
D.高新技术的负效应在航天领域的表现。
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高新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负效应,人类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B.只有努力提高可靠性,提高使用价值,减少公害,才能克服高新技术的负效应。
C.追求“巴洛克化”,将缺乏实用价值的理想化机能附加在高新技术产品上导致了高新技术产业不景气。
D.克服高新技术的负效应已成为高新技术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每题3分,共12分)
随着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逼近“恐怖”的140美元大关,有一种担忧正在整个地球蔓延。按照世界石油消费量的增长率估算,可能到2040年左右,目前地球上已探明的可采储量就会用光。不断跳高的燃油价格也许将强烈刺激着每一个司机的神经,“明天怎么出行”几乎成了一个灰暗的难题。
毫无疑问,太阳能在与其他多种潜在替代性能源,比如风能、潮汐、沼气等的比较当中,是看上去最为“出类拔萃”的一种,比如分布绝对广泛,清洁而且“采之不竭”等,因而太阳能技术无论在研发还是政策扶持上,都已然成为新能源开发的首选。
但尽管如此,太阳能的推广状况也远远不能说令人满意。为何造成这种状况?被普遍归结为两点技术原因:光电转化效率太低造成的电池板面积巨大,以及工艺不成熟造成的造价高昂。基于这样的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被确定为研发效率更高的光电池板以及降低造价。
不过在我看来,太阳能技术推广缓慢的最主要原因应该不在技术方面,而在利用模式方面。按照目前的利用模式,太阳能主要依靠产品本身背负巨大的光电池板来获取。拿汽车来说,即使不说电池板造成的负载和空间占用的增加,光是其价格对消费者而言,就是一笔“额外负担”。跟使用燃油相比,光电转换设备的购置成本是一次性支出的,不能像燃油那样“用多少卖多少”,处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状态。为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一次性支付一笔费用,无论绝对价格怎样,对于消费者心理而言,恐怕都是“昂贵”的。
所以,一次性购置成本的存在,应该是太阳能推广的关键障碍所在。这其实是一个社会配置机制的问题。把电池板卖给消费者,实际上等于让消费者自己承担转化工作,并且无论消费者的实际消费量多少,一次性投入的成本却是固定的。这样,就取消了消费者“用多少买多少”的权利,相当于被迫改变消费习惯。而产品推广以改变消费者习惯为前提的话,是违反经济规律的。
这样看来,从尊重消费者的传统消费习惯着眼来探索太阳能的推广模式,应该是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不妨这样设想:假如汽车的外观不变,并不负载巨大的光电池板,而是变使用燃油为使用电池,当“没电了”的时候,可以随时驶入路边的“充电站”充电,用多少电付多少费,应该不失为一个充分延续既有消费模式的解决方案。而这个模式的关键,其实在于汽车能够配备价格合适的快速充电电池。但就目前来说,这样的电池其能量比起汽车的需要来说仍然有距离。这样看来,新型电池应该获得更多研发投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过按照上述构想,能源的一次性来源将不再是关键,或许核能发电将比太阳能更适合成为大规模电能供应的来源。也正因为能源生产过程更加集中,才更有利于利用有效政策引导新能源技术发展的方向。目前,可再生能源已经占到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量的8%左右,并且还在持续增长,我国已制定了到2020年,一次性能源消费量20%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技术的提高,更需要不断研究合理的社会配置模式,这样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可以设想,如何有效地利用太阳能也许会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但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再加上持续的投资,我们有理由对它的未来充满信心。
(选自《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12月20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新能源开发的首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能在与风能、潮汐、沼气等的比较当中,分布广泛,清洁且“采之不竭”,因而对太阳能技术的研发,成为当今解决能源危机的第一选择。
B.虽然太阳能已经被列为新能源研发和政策扶持的首选,但是由于技术、推广模式等多方面的原因,太阳能的推广状况还远远不能说令人满意。
C.因为在太阳能利用过程中光电转化效率太低和造价高昂,故太阳能技术的研发和政策扶持的重点是研发效率更高的光电池板以及降低造价。
D.按世界石油消费量的增长率估算,到2040年左右,目前地球上的石油储量就有可能被用光,所以政府重点支持开发新能源,也就在情理之中。
2.对文中“太阳能的推广状况还远远不能说令人满意”的归因,理解全面的一项是(    )
A.造成太阳能推广现状的主要原因,当前普遍归结为两点技术原因:电池板因光电转化效率低而导致面积巨大和造价高昂;作者对此持有异议。
B.太阳能推广状况“远远不能令人满意”是因为当前不能研发出效率更高的光电池板来降低电板造价,以致要消费者被迫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
C.文章认为从尊重消费者的传统消费习惯着眼来探索太阳能技术的推广模式,应该是解决太阳能推广状况还远远不能说令人满意的首要问题。
D.作者认为当前太阳能电板的价格对消费者是一笔额外负担,跟使用燃油相比,太阳能电板的购置成本对于消费者的心理而言显得有些“昂贵”。
1.下列不属于作者推广太阳能设想的一项是(    )
A.使汽车的外观不变,并不负载巨大的光电池板,变使用燃油为使用太阳能电池,消费者可以随时到“充电站”充电,用多少电付多少费。
B.尊重消费规律,取消太阳能电板高昂的购置成本,研发效率更高的光电池板,并想办法提高光电转化效率,降低造价,刺激消费者***。
C.尽力提高研发技术,不断研究合理的社会配置模式,充分延续既有消费模式,利用政策引导太阳能技术发展,使太阳能生产过程更集中。
D.由于一次性购置成本的存在,很可能是太阳能推广障碍的关键所在,所以,亟需要一个顺应经济规律充分延续既有消费模式的解决方案。
4.根据原文有关信息,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按石油消费量增长率来估算,不断跳高的燃油价格也许将强烈刺激着每一个司机的神经,能源危机在不久之后将会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B.随着太阳能研发技术进一步发展,我们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期汽车能够配备到灵便小巧,价格合适的快速充电电池在高速公路上奔驰。
C.将来某一天,解决世界能源问题的办法也许很简单,找一块阳光充足的地方,然后设法利用那儿太阳的能量,那么问题就能够得以解决。
D.如果经过多年的不懈研究,加上一群真正有信心的投资者持续投资,所生产出来的高效率、价格低廉的太阳能光电板必将为人们所接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