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人类利用聚乙烯材料指称塑料袋使用的历史不过50年,但近年对塑料袋的职责却不绝于耳。全世界每年要消耗5000亿到1万亿个塑料袋。废气的...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人类利用聚乙烯材料指称塑料袋使用的历史不过50年,但近年对塑料袋的职责却不绝于耳。全世界每年要消耗5000亿到1万亿个塑料袋。废气的塑料袋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问题,掩埋他们会影响农作物吸收营养和水分,污染地下水;如果焚烧塑料袋则会产生有毒气体,影响人体健康。所以,科学家十分关注如何处理那些垃圾塑料袋的问题。
一般来说,将垃圾生物降解是解决其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科学家用“呼吸运动计量法”来测量垃圾的降解率。他们在一个富含微生物的容器中放入作为测试样本的垃圾,例如报纸或香蕉皮,使他们暴露在空气中,微生物会一点点地吸收着下样本,并释放二氧化碳,单位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的水平是衡量降解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测试结果发现,报纸需要2到5个月完成生物降解,香蕉皮则只需要几天就足够了。然而当科学家用同样的方法对塑料袋进行测试时,却发现它毫无变化,根本没有二氧化碳生成,科学家们还提出,在阳光下聚乙烯内部的聚合链将发生破裂,因此,聚乙烯可以见光分解,但这个过程可能漫长得无法确定。
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寻求塑料袋的替代品。纸袋很容易降解,自然成为首选。然而,制作纸袋需要耗费木材,一旦舍弃塑料袋而选择纸袋,大量的树木将被砍伐。生产一个纸袋所需的能量,相当于生产一个塑料袋的4倍。纸袋比同样大小的塑料袋重4倍,这意味着运输过程中纸袋还能更高。另外,制造同等用途的纸袋要比塑料袋多生产70%的空气污染和50倍的水污染。同时,处理垃圾纸所需要的空间也更大。目前处理垃圾的方式是将垃圾掩埋并利用水泥隔绝,接触不到空气、水和阳光,纸袋的生物降解过程会极为缓慢。看来,不论是使用纸袋还是塑料袋,要保护环境,恐怕都得注意不要随意丢弃,而要循环、重复利用。统计材料表明,塑料袋的回收和再生产比纸袋的回收和再生产所需要的能量要少91%。
目前,科学家们也在抓紧研制廉价易得且能够降解的塑料。我们期望,不远的将来垃圾塑料袋的处理就不再是问题了。
(取材于《塑料袋的科学迷思》)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呼吸运用计量法”是测试垃圾降解率的唯一有效方法。
B.在太阳光照射下,微生物的参与能加速塑料袋的分解。
C.可降解垃圾在空气中与微生物作用,产生化学变化实现生物降解。
D.同样大小的纸袋与塑料袋相比,前者的运输成本比后者低很多。
小题2: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塑料袋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是它的难以降解性。
B.使用纸袋比使用塑料袋要有利于保护环境。
C.未来的可降解的塑料袋的成分不大可能是聚乙烯。
D.现在看来,使用塑料袋比使用纸袋节约能源。
小题3:根据文意回答问题:在可降解的塑料袋发明之前,解决塑料袋污染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4分)
答案

小题:C
小题:B
小题:
第一问:循环、重复利用塑料袋
第二问:
(1)用纸袋替代塑料袋不可取,因经济、环保成本过高。
(2)循环、重复利用塑料袋,可减少“白色污染”。
(3)塑料袋回收再生产成本较低。
解析

小题:A项由文中第二段一、二句可知,“呼吸运动计量法”是测试垃圾降解率的有效方法而不是唯一有效方法;B项由第二段第五句可知,微生物不能分解塑料袋;C项见第二段三、四句;D项由第三段第五句“纸袋比同样大小的塑料袋重4倍”可知,纸袋的运输成本比塑料袋的运输成本高很多。
小题:A项由第二段最后两句可知;B项由第三段,尤其是此段中第六句话可以看出,纸袋的使用在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方面比使用塑料袋造成的污染要严重得多;C项由第二段末两句可知,聚乙烯不能生物降解,而其见光分解的过程又极其漫长。最后一段提到科学家目前在研制的是能够降解的塑料。因此,未来的可降解的塑料袋的成分不大可能是聚乙烯;D项推断可由第三段得出。
小题:通过文章主体部分可知,纸袋虽然容易降解,但相对于塑料袋来说,其生产和运输成本都很高,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非常严重,同时,处理垃圾纸袋需要很大空间,目前处理垃圾的方式使得纸袋的生物降解过程极为缓慢,而塑料袋的回收和再生产需要消耗的能量相对要少得多。因此,在可降解的塑料袋发明之前,循环、重复利用塑料袋是解决塑料袋污染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方式。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人类利用聚乙烯材料指称塑料袋使用的历史不过50年,但近年对塑料袋的职责却不绝于耳。全世界每年要消耗5000亿到1万亿个塑料袋。废气的】;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经过对X射线探测卫星所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一颗距离地球4万光年之遥的中子星带有迄今为止宇宙内最强的磁场,其磁场强度相当于普通中子星的100倍。
该研究课题的负责人、美国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库维利奥图博士表示,此新发现将有助于天文学家精确计算出中子星释放重元素的速度并求得其走向死亡的快慢程度。有关专家评论说,具有强磁场中子星的发现,不仅揭开了一个困扰学术界长达19年的低能伽马射线辐射源之谜,同时还令人信服地表明宇宙中确实存在着一类磁场强度近乎地球磁场1000万亿倍的特殊中子里——“磁星”(MACNETARS)。据航空航天局发布的消息,强磁中子星代号为SGR-1806-20,质量与太阳接近,半径只有16千米,每隔7.5秒钟旋转一圈。库维利奥图博士认为,该恒星内部的强大磁场使中子星的表面被加热至1800万华氏度(1000万摄氏度)的高温,磁场的缓慢变动引发了星体周期性的外壳变动,正是这种类似地震的“星震”向宇宙释放出强烈的低能伽马射线。
宇宙中“磁星”发出的低能伽马射线强度极大,其每秒释放出的能量便相当于太阳一年的辐射能。该奇异的天文现象发现于1979年,据此,天文学家1992年提出了“磁星”理论。科学家们相信,宇宙中的中子星至少有10%可称得上是“磁星”,银河系内的此类中子星估计多达数百万个。
小题1:下列对“磁星”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认为磁星数量较多,只是到最近用X射线探测卫星作探测才发现它们。
B.磁星的磁场强度特别强,其强度接近于地球磁场的1000万亿倍。
C.磁星能量巨大,每秒钟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太阳一年的辐射能。
D.磁星是一种特殊的中子星,其特殊之处在于这类中子星磁场特别强大。
小题2:下列对低能伽马射线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文学家在1979年发现了低能伽马射线,但当时并不知其辐射源。
B.低能伽马射线的发现意义重大,导致了“磁星”理论的提出。
C.低能伽马射线每秒钟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太阳一年的辐射能,表明其能量极大。
D.低能伽马射线是宇宙中的磁星发出的,它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宇宙射线。
小题3: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代号为SGR-1806-20的强磁中子星表面温度极高,这是其内部强大磁场所致。
B.恒星内部的强大磁场既释放出巨大的热能,又释放出强烈的伽马射线。
C.低能伽马射线的辐射源是强磁中子星外壳周期性的变动。
D.代号为SGR-1806-20的强磁中子星磁场的变动能引起星体外壳的周期性变动。
小题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天文学家依据事实确认宇宙中存在着磁场强度极大的强磁中子星。
B.代号为SGR—1806—20的强磁中子星会走向死亡,走向死亡的快慢是可以计算得出来的。
C.代号为SGR一1806一20的强磁中子星密度比太阳大,带有宇宙内最强的磁场。
D.中子星能释放重元素,它的释放速度是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来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1995年8月,“亚洲通讯卫星2号”升空不久,突然发生爆炸,而这场灾难的元凶是由太阳活动引发的高空切变风,这是由空间天气的突变而引发的灾难。
空间天气是指太阳上的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和热层中可影响空间和地面技术系统的运行和可靠性以及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状态。科学研究表明,原来太阳是一个能量输出不断变化的天体,正是这些变化,才引起了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状态的强烈扰动。同时,太阳有时每秒钟能把百万吨带电物质,以每秒近千公里的速度抛向地球,即发生太阳风暴。当这种太阳风暴吹过地球时,就会引起地球空间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如地球磁层将被压缩,绕地球赤道的高空环电流大大增加,电离层无线电通讯的临界频率会突然改变,高能带电离子流可增加3~5个量级等等。如有时太阳耀斑爆发,能量相当于全球50亿人每人引爆100万吨TNT。这些给人类活动造成灾害的突发性空间环境变化称为灾害性空间天气变化。
空间天气变化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可导致卫星失效或坠落,通讯中断,导航定位不准,输电网等技术系统受到损伤等灾害性事件发生。也可能引起人类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高,皮肤癌患者增加,而且危害有日益加重的趋势。人类许多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正面临着来自空间灾害性与天气变化的威胁。据统计,仅在航天领域,卫星故障中的大约40%与灾害性空间天气变化有关。
应运而生的空间天气学这一新兴学科,正是一门把空间天气的监测、研究、预报、信息传输与处理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加以综合与集成的新学科。
小题1: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亚洲通信卫星2号爆炸的原因,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空间天气的突变而引发了高空切变风的产生。
B.太阳上的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和热层影响了空间和地面技术系统的运行。
C.太阳风暴使地球磁层被压缩,高空环流电剧增。
D.高空切变风使卫星因通讯中断、民航定位不准而坠落和爆炸。
小题2:对文中画线处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是一个能量输出不断变化的天体,它的变化,导致空间天气的变化。
B.太阳能量输出的不断变化,引起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状态的强烈扰动,这是造成严重灾害的根本原因。
C.太阳能量的不断输出,将引起地球空间环境发生急剧变化。
D.太阳能量的不断变化,是造成自然灾害的直接因素和直接原因。
小题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对空间天气的认识与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产生空间天气学这门新兴学科。
B.人们已清楚认识到空间天气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现已研究出不少对付的方法。
C.空间天气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针对天气带给人类的危害,为寻求解决办法而创立的。
D.空间天气学将有助于人们对空间天气监测、研究、预报、信息传输与处理,将空间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加以综合与集成。
小题4:对文中提供的信息,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亚洲通讯卫星2号”发生爆炸,是空间天气的突变引发的灾难。
B.太阳风暴给人类活动造成灾害的突发性空间环境变化称为灾害性空间天气变化。
C.一门新兴的学科——空间天气学的建立,是因为空间天气的被发现、被认识的研究结果。
D.空间天气的变化也可能引起人类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高,皮肤癌患者增加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得抗药害虫种类不断增加,且抗药性也越来越厉害。今天要***死这些抗药害虫,必须将剂量增加成千上万倍,既增加生产成本,又会***死害虫天敌,造成农作物害虫频频成灾。尤为严重的是,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加剧环境污染,损害人类身体健康。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全世界每年有200万人发生农药急性中毒,其中有4万人丧生。而病得不清不楚.死得不明不白的慢性中毒者,数量无法统计。
面对化学农药长期滥施造成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各国科学家从加紧研究有毒植物和推广应用植物农药等方面寻求出路。近年来,植物农药的研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植物农药又叫生物农药,是利用有毒植物中的多种***虫成分,经过提炼后生产的农药。与化学农药比较,植物农药有着突出的优点。
由于它们的***虫有效成分为天然物质,而不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因此施用较易分解为无毒物质,对环境无污染。由于植物***虫剂***虫成分的多元化,就使害虫较难产生抗药性。这同病菌对中药混和物煎剂较之于单质的抗菌素更难适应的道理一样。植物农药有益生物(即害虫天敌)的安全。根据试验,使用我国研制的鱼藤菊酯植物***虫剂的常用剂量喷施,对蔬菜头号害虫萝卜蚜的防治效果达到99.85%,而对蚜虫天敌瓢虫的***伤率仅为11.58%;对照使用的化学***虫剂乐果乳油的两个指标分别为71.5%和28.54%。
此外,有毒植物可以大量种植,而且开发费用也较低。我国已发现的有毒植物达一万多种,它们当中大都具有***虫抑菌作用,较有价值的***虫植物大概有五类:对昆虫有强烈驱赶作用的,如丁香、茴香;对作物真菌病和病毒病有疗效的,如大黄、烟草;可提炼使昆虫有强烈拒食作用的天然物质的,如川楝、花椒;能影响昆虫激素平衡的,如万寿菊、香茅;使昆虫绝育的,如喜树硷、姜油等。
小题1:对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的严重问题,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得抗药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且种类也不断增加。
B.增加化学农药使用的剂量会***死害虫的天敌,造成农作物害虫频频成灾。
C.现在要***死这些抗药害虫,必须千万倍地加大剂量,这必然导致化学农药生产成本增加。
D.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虫,已经造成了损害人体健康、危及人的生命的严重后果。
小题2:下列对“植物农药”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提炼有毒植物中能有效***虫的对环境无污染的无毒物质制造的
B.是提炼有毒植物中多种***虫有效的天然物质制造的
C.是利用多种有毒植物的***虫成分,经过提炼后制造的
D.是利用有毒植物中使害虫不能产生抗药性的多种***虫成分,经提炼后制造的
小题3:对文中“植物农药有着突出的优点”一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避免了化学农药不易分解为无毒物质、对环境有污染的缺陷,有利于人类的健康。
B.使害虫较难产生抗药性,如同病菌对于中药混和物煎剂更难适应一样。
C.植物农药不会***死害虫的天敌,有益于生物的安全。
D.有毒植物可以大量种植,而且与化学农药比较开发费用也较低。
小题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植物农药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是化学农药所不及的。
B.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虫成分单一化,因而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
C.植物农药防治农作物虫害的原理主要是驱赶害虫和破坏抑制害虫的生理机能。
D.我国已发现的有毒植物都具有***虫抑菌作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日本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最近宣布了一项发现,他们利用飞鸟号X射线天文卫星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观测到了银河系外X射线源。科研小组认为,此种X射线是遥远的星系中心酷似黑洞的地方放出来的,大约经过了100亿年才到达我们所在银河星系。
宇宙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利用飞鸟号X射线天文卫星的X射线望远镜,对室女座北侧后发座周围的天体进行320天的观测。飞鸟号的X射线望远镜比以往同类望远镜的灵敏度高出百倍以上。科研小组对观测到的X射线进行了分析(特别是那些短波长的X射线)结果表明宇宙X射线是距我们所在银河系几十亿乃至百亿光年的天体里放射出来的。这种天体有近百个之多,有的质量相当于太阳的1亿倍。这些天体都与附近天体组成一个中心存在黑洞的星系,X射线就是从黑洞中放出来的。外星系每1000个星系中就有一个这样的星系。观测结果还表明,在大约100亿年前,每10~100个星系中就有一个。
外星系X射线源是现代天文学一大科学之谜。1962年6月18日,美国和意大利科学家观测到了天蝎座一个X射线源,并命名为天蝎座X-1,这是第一次发现太阳系外的X射线源。1975年科学家们观察到宇宙x射线爆发现象,并按其特征划分出Ⅰ型、Ⅱ型和奇特的X爆发源,但对它们的方位和本质一直不了解,而称之为“宇宙背辐射”。这次日本学者的发现,为弄清100~150亿年前宇宙、星系和黑洞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线索。
小题1:第一段提到了“遥远的星系”,下列对它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
A.室女座、后发座、天蝎座都归属于“遥远的星系”。
B.后发座、天蝎座属于“遥远的星系”,室女座不属于。
C.后发座属于“遥远的星系”,室女座、天蝎座不属于。
D.室女座、后发座、天蝎座都不属于“遥远的星系”。
小题2:“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最近宣布了一项发现”,取得这项发现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    )
A.选择了对室女座北侧后发座周围天体观测的正确方位。
B.在320天的时间内对有关天体做了周到细密反复的观测。
C.所用的X射线望远镜安置在卫星上并具有高度灵敏性。
D.对观测结果特别是短波长的X射线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小题3:文中提到了科学家1962年的发现、1975年的发现和“这次日本学者的发现”,对这三次发现的异同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次探测都是对银河外星系X射线源的探测,都取得一定成果。
B.1962年的观测还没有超越银河系,其他两次则超越了银河系。
C.1975年的观测并未发现X射线源,其他两次则发现了X射线源。
D.“这次日本学者的发现”,超越前两者,解开了一大科学之谜。
小题4:下列对本文提供的信息,理解得正确的一项是(    )
A.飞鸟号X射线天文卫星首次观测到银河系外的X射线,在天文学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B.科学界观测到宇宙X射线已是多年以前的事,但飞鸟号首先观测到银河系外放出的X射线。
C.宇宙X射线源是距银河系达百亿光年的、质量很大的若干天体组成的星系的中心——黑洞。
D.银河外星系因有黑洞,能放出X射线,而且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大约100亿年中减少达九成以上。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太阳能卫星
太阳能卫星的概念是美国科学家彼德•格拉泽于1968年提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能源部和航空航天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把利用太阳能与航天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随后,由于各种原因,这一研究工作停顿下来。近年来由于人们对温室效应气体和气候变暖问题的忧虑,以及全世界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在太阳能利用及航天技术研究的长足进展,美国航空航天局投入巨资,在许多企业的大力配合下,重新启动这一研究工作。
研究结果表明,一颗太阳能卫星可以提供数兆瓦的电能。这种卫星配有太阳能吸收塔,其外形像一根长柱,四周装有太阳能收集器。现在人们正在研究一种不需要太空运载器,可以通过现有的火箭把太阳能吸收塔直接送入太空轨道的技术。
解决太阳能的收集问题后,下一步工作是向地球传输太阳能。此项试验正在地球上进行。科学家们认为,收集到的太阳能可通过磁控管变成微波,经特种传输“通道”把太阳能直接传到地球表面。这项试验工作现在在印度洋岛屿留尼汪岛上进行。与此同时,美航空航天局也在研究把来自太空的太阳能转变为电力并输入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市的电力供应网。
俄罗斯航天机构下属的能源科技生产公司目前正在试验“阳光反射镜”。这种反射镜可以将阳光反射到地球上,以便延长农业耕作区的日照时间,也可为北部城市提供照明。1998年2月,该公司试图利用“进步”火箭在太空展开一面直径为82英尺的太阳能反射镜,但因金属箔制成的镜子未能张开而告失败。能源科技生产公司的高级顾问杰弗里•曼弗说:“我们将总结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继续研究,同时还将开展其他商业的太空应用研究。”
研究实验表明,微波和反射镜并不是把太阳能传输到地球表面的惟一手段。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贝基正在探索研制一条长达3.52万公里的太阳能传输“线路”的可能性。从本质上说,这条线路是地球与位于地球同步轨道的太阳能卫星之间的连接“通道”。这条通道看上去就像一根柱子,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太空。贝基说,通道的管径为1/4英寸,由一种被称为“巴基管”的碳纤维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的重量比钢轻得多,但其硬度超过钻石。这种纤维目前仅在实验室中进行小批量生产。科学家估计,实现这种纤维的规模生产尚需10—15年。
小题1:对美国航空航天局投入巨资研究太阳能卫星的原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近年来,能源在不断消耗,而全世界对能源的需求却在增大。
B.近年来,太阳能技术成熟及航天技术研究的长足进展。
C.利用太阳能可以缓解人们对全球温室效应气体的忧虑。
D.利用太阳能可以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小题2:对太阳能卫星情况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颗太阳能卫星可以提供数兆瓦的电能。
B.太阳能卫星外形像一根长柱,四周装有太阳能收集器。
C.有的太阳能卫星配有太阳能吸收塔,有的配有一个大直径的太阳能反射镜。
D.太阳能卫星将可以运用多种途径,将清洁能源送入地球。
小题3:对太阳能传输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到目前为止,科学家提供的太阳能传输技术成熟的有三种。
B.到目前为止,科学家提供的太阳能传输技术成熟的有二种。
C.到目前为止,科学家提供的太阳能传输技术正在试验中的有三种。
D.到目前为止,科学家提供的太阳能传输技术设想的已有五种。
小题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了利用微波、反射镜两种方法传输太阳能到地球表面外,科学家还将探索新的途径。
B.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输入地球上的电网的试验成功,会带给人们更多方便。
C.1998年2月没有展开的阳光反射镜的试验仍将继续进行。
D.随着碳纤维管规模生产的实现,3.52万公里的太阳能传输“线路”必然通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