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生物的技术信鸽为什么能够准确无误地归老家?虽然信鸽为人们服务已历2000余年,但人们直到最近才开始揭露出其间存在的秘密。前不久,有...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生物的技术
信鸽为什么能够准确无误地归老家?虽然信鸽为人们服务已历2000余年,但人们直到最近才开始揭露出其间存在的秘密。
前不久,有一个外国科学家带着五只鸽子,到离家很远的地方放飞,它们都准确地回家;第二次,这位科学家又到同一点去放飞,但是这一回却在每一只鸽子的翅膀下系上一小块磁石,实验结果,其中只有一只鸽子飞回了家,其余都没有能够飞回来,这个实验说时,鸽子所以能够从陌生的地方飞回来,是依靠地球磁场的磁力线来定向的,一旦在翅膀上给它系上一块磁石,就扰乱了它对地球磁场的“感觉”,而使它迷失了方向。原来鸽子竟是一位掌握地球磁场的飞行家,它掌握了这种“技术”,使它在千百年中赢得了“信使”的美名。
其实,在自然界中掌握物理技术的生物却不在少数呢!
我国云南省的大理,有一个蝴蝶泉,相传每年4月25日,总有数不清的蝴蝶从四面八方前来聚会,构成一幅奇妙绚丽的景色。这么众多的蝴蝶,为什么能从四面八方聚在一起?据科学家最近的研究,蝴蝶放出的电磁波,能传得很远,它的同类用触角收到这“无线电话”以后,就会确定对方在什么地方,前去聚会。
蝙蝠的体内有超声波发射器发射超声波,用老探究周围空间,确定探索物的方向和距离,辨别出它是什么。它的灵敏和可靠度超过人类目前能够制造的同类仪器。蝙蝠喜欢捕食夜蛾,但夜蛾却时常能逃避它的天敌的袭击,因为它的身上“装设”有微弱的超声波接收器,能够收到蝙蝠发射的超声波。
人们越深入研究,就越来越多的发现多种生物所掌握的“技术”的奥秘。“生物技术学”这门新兴的科学也就这样诞生了。
人们已经开始记录鱼类和鸟兽发出的超声波,在捕鱼和 的工作中,把超声波放出来,使它们自投罗网。发送与鸟类惊恐时发出的一样的超声波的器具,目前已经出现在飞机场上,用以吓走干扰飞行的鸟群;也可以用来代替“稻草人”,守护果园和庄稼,惊吓害鸟。人们从各种生物的磁学、电学、超声波、无线电通讯等等“装置”中将能找出如何进一步提高人类制造的同类装置的灵敏度和可靠度,以及如何减少耗费的能量和减少体积的途径。大自然为我们安排下了多好的场所!
小题1:文中例举的鸽子、蝴蝶、蝙蝠,鱼类四种生物,各有什么技术?请简要回答。(4分)
鸽子:                                                                       
蝴蝶:                                                                       
蝙蝠:                                                                       
鱼类:                                                                       
小题2:蝴蝶之间是通过无线电联系的”这句话中“之间”一词为什么不能删去?(2分)
                                                                         
                                                                          
小题3:人类怎样使生物“技术”为生产,科研服务?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4分)
                                                                          
                                                                          
答案

小题:鸽子:掌握了地球磁场。
蝴蝶:通过无线电波联系。
蝙蝠:能接受发射超声波。
鱼类:灵敏地感觉电压电流。
小题:之间“一词表明蝴蝶通过无线电联系的对象是蝴蝶。去掉这个词后,就会产生歧义,语言就不准确。
小题:①模拟动物发音。诱捕动物,
②发射鸟类惊恐的超声波,驱动鸟类。
③从生物“技术”装置中,找出如何改进人类制造的同类装置。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生物的技术信鸽为什么能够准确无误地归老家?虽然信鸽为人们服务已历2000余年,但人们直到最近才开始揭露出其间存在的秘密。前不久,有】;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绿色之恋
葛道吉
①那是一片浩瀚的绿色林海。
②进入绿林。便迷了眼睛,便绿了心智。便染了周身。谈话是绿色话题,笑声荡漾出绿波,口渴了痛饮山涧绿泉,小憩铺开来绿色苔藓。
③姑娘说,我的裙子是乳白色的,怎么着了绿色?绿海用映衬这个词汇为姑娘解释。小伙子说,我坚硬的臂膀是深褐色的,怎么成了翠绿?话毕,便有一股轻风拂来,把一串串山槐的玉叶压弯,包围了小伙子.覆盖了那健壮的臂膀。轻风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近绿了,只好让他绿吧!
④那绿,仿佛成了酿造5000年的甘醇玉液,让你不得不酩酊大醉,索性闭上眼,全是深沉的绿晕,就连身边也鼓噪着绿色的音符;平和而持久着的是蝉鸣;时起刺耳的嘎嘎声是山鸡求偶的讯号;丝弦弹拨裂帛破冰之韵的是艳羽的山雀和黄鹂;更有那长尾鸟久违的鸣叫让人心动,让人感念大自然的美丽和良善。
⑤那绿,植得深。拔得高,密集着罩得严实。碎细柔嫩着的是山槐叶,肥圆长柄阔大着的是青皮槐叶,细长扁平如鳞栉般的是洋桃叶,浑圆平展显露秀气的是黄栌叶,还有在众树种中如鹤立鸡群的杨树,在疾风中把肥厚的叶掌击出哗哗啦啦的欢响,让人听着悦耳,看着舒心,顿生倾慕之情。
⑥在这里更能触动心灵的是板深处绿树掩映的土屋,还有那山的制高点上的嘹望台。这里几乎与世隔绝。从土屋的墙上依稀可见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斑驳的字迹。土屋里那盏油乎乎的矮脖子灯,和房屋一样放射着历史的光芒。这里生活砉两代林业工人,新中国成立之初那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亲手垒起了土屋,泥巴砌圆了锅台。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靠床的墙上那张女歌星演唱时的特写剧照,当然秀靓。年轻人说,是他去年刚换上的,原来是一张他父亲贴上的已经泛黄模糊了的武松打虎的画。两张画代表着两个时代,代表着两代人的生活情趣。最初的那个小伙子今天已退休返乡。记得父子俩交接班的时候,老人领着儿子在偌大的林区转悠了三天。在一座山的制高点,老人望着绿海波涛,表情格外凝重,突然眼角滚落一滴黄豆粒大小的老泪,颤着声说;“儿啊!记着这个地方,几十年前这里曾是秃山,是我和你的叔叔、伯伯们就像你这样的年龄,每天来这里挖树坑,待冬春季植苗。那日太阳特毒,场部发给每个人的一个菜糕在来时路上就塞进了从未填饱过的肚子。午时过后,体力不支,手中的镐怎么也抡不起采,眼前突然发黑便失去了知觉……待来年春上,我们亲手植满了今天这山槐。“我会看管好的!”年轻人听懂了父亲的话,看着那张皱纹满面而黝黑的脸沉重地说。老人似乎放心了,最后陪儿子在土屋里睡了一夜。老人说电视有什么好看的?在这里听窗外林木的叶子对话,听懂了,就感觉比看电视强多了!
⑦这里远离城市,没有灯红酒绿,但是年轻人在接过父亲沉重的绿色担子的时候,就已下了决心去研读林木叶子的对话,那种语言的内涵是他攻读的重要课题,他早已刻苦她进入了角色,他信了父亲那句话,听懂了林木叶子的对话比看电视强多了。
⑧我面对绿海,读懂了伟岸,读懂了博大,更读懂了崇高和奉献。
小题1:通读全文分析文中“绿海”具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品析“便迷了眼睛,便绿了心智”中“绿”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他信了父亲那句话,听懂了林木叶子的对话,比看电视强多了”,结合全文,说说他听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读完本文,你联想到生活中哪些人和林业工人有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秘密花园
一个星期前,女儿卡罗琳打电话过来,说山顶上有人种了水仙,执意要我去看看,此刻我正在途中,勉勉强强地赶着那两个小时的路程。
通往山顶的路上不但刮着风,而且还被雾封锁着,我小心翼翼,慢慢地将车开到了卡罗琳的家里、
“我是一步也不肯走了!”我宣布,“我留在这儿吃饭,只等雾一散开,马上打道回府。”“可是我需要你帮忙。将我捎到车库里,让我把车开出来好吗?”卡罗琳说,“至少这些我们做得到吧?”
“离这儿多远?”我谨慎地问。
“3分钟左右,”她回答我.“我来开车吧!我已经习惯了。”
10分钟以后还没有到.我焦急地望着她:“我想你刚才说3分钟就可以到。”
她咧嘴笑了:“我们绕了点弯路。”
我们已经回到了山路上,顶着像厚厚面纱似的浓雾。值得这么做吗?我想。到达一座小小的石筑的教堂后,我们穿过它旁边的一个小停车场,沿着一条小道继续行进,雾气散去了一些,透出灰白而带着湿气的阳光。
这是一条铺满了厚厚的老松针的小道。茂密的常青树罩在我们上空,右边是一片很陡的斜坡。渐渐地,这地方的平和与宁静抚慰了我的情绪。突然,在转过一个弯后,我吃惊得喘不过气来。
就在我的眼前,就在这座山顶上,就在这一片沟壑和树林灌木间.有好几英亩的水仙花:各色各样的黄花怒放着,从象牙般的浅黄到柠檬般的深黄,漫山遍野地铺盖着,像一块美丽的地毯,一块燃烧着的地毯。
是不是太阳倾倒了,如小溪般将金子漏在山坡上?在这令人迷醉的黄色的正中间,是一片紫色的风信子(花名),如瀑布倾泻其中。一条小径穿越花海,小径两旁是成排的珊瑚色的郁金香。
仿佛这一切还不够美丽似的,倏忽有一两只蓝鸟掠过花丛,或在花丛间嬉戏.它们那粉红色的胸脯和宝蓝色的翅膀.就像闪动着的宝石。
一大堆的疑问(浮;涌)上我的脑海:是谁创造了这么美丽的景色和这样一座完美的花因?为什么?为什么在这样的地方?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带?这座花园是怎么建成的?
走进花园的中心,有一栋小屋,我们看见了几行字:
我知道您要问什么.这儿是给您的回答。
第一个回答是:一位妇女——两只手,两只脚和一点想法。第二个回答是:一点点时间。第三个回答是:开始于40年前。
回家的途中,我沉默不语。我震撼于刚刚所见的一切,说:
……
卡罗琳听了我的话,笑了:“明天就开始吧。当然,今天开始最好不过。”
小题1:概括叙述文章内容。(含标点40字以内)(3分)
                                                                                
                                                                                
小题2:“我”的情感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请从文中选出体现情感变化的词语填入空格。
小题3: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括号里各有两个词,用哪个词好?为什么?
答:                                                              
小题4:.有人认为这个花园是卡罗琳建造的,有人认为是另一个女人建造的,似乎各有各的道理。你认为是谁建造的?请以文章内容为根据加以阐明。(至少说出两条理由)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才智
钱乘旦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不封闭,中华民族本身就是在长期的兼容并取、包收含纳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时间里融合了许多古代先民.这个过程就是古代先民相互开放、相互吸收的过程。由于开放,我们的民族取长补短,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成就;由于融合,民族的精神保存了活力,历经磨难而终久不息。古代民族的兼容并取,最终铸造了中华民族,由此奠定了东方最灿烂的古代文明。文明生存的条件之一,就是对外开放的环境与心态,环境的封闭看起来是安逸与宁静,但同时也意味着丢失前进的机会。心态的封闭则是自己闭起眼睛来不看竞争的现实,在竞争的环境中碰得头破血流。这样的心态,在世界进入“近代”以来就让中国人吃足了苦头,而当我们克服这种心态后,我们就又起步了。中国近一两百年的历史,就是这样一部“心态史”。所以,一个开放的环境与一个开放的心态,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那么,开放的心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抬起眼睛来看别人,既看别人的过去,也看别人的现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越来越明白,不看别人的现在,那就是夜郎自大,自取落后。但看别人的过去之重要性,却是多数人所忽视的。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看别人的过去实际上就是在看别人的现在。别人现在成功,他为什么成功——成功的根源在过去;别人现在失败,他为什么失败——失败的原因也在过去。世界上没有无本之木.现在这棵树,是长在过去这个“本”上。有谁能够相信:一个国家的兴盛,会没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因素作为其条件,而这些条件是在一瞬之间一蹴而就的,并不是出自于其历史经历的积累,或其历史创造性的不断涌现?又有谁能够相信:一个国家的挫折,不由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诸方面的问题所造成,而是一日之间成三尺之寒,并不由其主观、客观各种原因积淀而成为历史的顽疾?不懂历史.就不懂现在;看不懂历史,就看不懂现在.我们如今已经有了开放的心态,懂得要张大眼睛来看别人;但不看别人的过去就等于不看别人的现在,看不懂别人的过去也就看不懂别人的现在。
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智慧,外国历史不仅是关于外国的历史知识,而且是世界其他民族积累的智慧的结晶。常有人问:学习历史有什么用?我的回答是:历史给人以聪明。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历史记录的是前人的经历,提供的是前人经历中的经验和教训。人常说:吃一堑,长一智。经验提供的是成功的智慧,教训使人有可能成功。我们总希望自己成功,不失败。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就是成
功和不失败的一面镜子。实际上,任何人都站在历史的镜子前,而看不看镜子、能够在镜子中看见什么,这就是智慧的表现。历史虽然无言,但它却会说话;能够听见历史说话已经很了不起了,而能够听懂历史在说什么.这就是伟大的智慧。听懂历史说话是一种巨大的才智,但是想听历史、懂历史,首先就必须学历史、读历史,在历史的知识中聆听历史的教诲。
当然,要真正让每一个人懂得历史的重要性,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的。我们要长期坚持历史教育,恢复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感,而这种历史感,正是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但是对这种传统,我们需要做一点补充: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我们民族已经走向世界了,我们看过去,不仅看我们自己,也看全世界;而这就意味着:我们展望未来,不仅展望自己,也展望全人类。
小题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提倡学习历史。纵观全文,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为什么要学习历史的?(4分)
(1)                                                 
(2)                                                 
小题2:小题3:文中“环境的封闭”和“心态的封闭”各指什么?(4分)
“环境的封闭”是指                                        
“心态的封闭”是指                                        
小题4:作者为什么说“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才智”?请联系全文分析,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3分)
                                                        
                                                        
小题5: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高速发展的新型社会,竞争更为激烈,开放的环境和心态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联系这篇文章,谈谈你现在会怎样用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人或事。请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谈谈你的看法。(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幸福为何总在遥远的山那边
谢鹏雄
小时候曾听过一首外国民谣,不知何故那头两句就深印在脑子里。这两句是:在那遥远的山那边,人说,幸福就住在那里……
后来年事渐长,每想起这两句词,就产生疑问,但又不敢问人,怕问出来,人家会讥笑我傻。而且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即便是拿出来问人,大概也得不到什么答案。
稍稍长大以后,我开始偶尔看到,并蓄意去注意看起来好像很幸福的人。我想,幸福的人必是幸福住在他们家,他们才会幸福。幸福肯住在他们家,他们当然是与旁人很不一样。
看到一些幸福的人,果然是很不一样的。譬如,常看到一对夫妇从一栋白色的花园宅邸走出来,衣着华丽,面带笑容,手牵着手。他们的表情是那么自信,那么快乐。也曾看到一群人结伴在湖上坐船,大声嬉闹,不时发出阵阵哄笑。我想,他们都是幸福的。
当时,我们家很穷,父亲不在,母亲天天以泪洗面。我们几个兄弟姐妹都觉得我们是很不幸福的。
凡是幸福的人,都是很陌生的人;凡是我比较熟悉的人,好像都不怎么幸福。我的二姑妈,嫁到一家很富有的人家,听母亲说,二姑妈应当很幸福的,但二姑妈每次到我们家就向母亲倾诉婆婆待她不好,丈夫欺负她,有一次我还看到她悄悄擦眼泪。自此在我心目中,她那身华丽的衣服不再代表幸福。大姐也出嫁了,嫁的是很体面的人家。她每次回家,面带微笑,邻居们都对母亲说:“你女儿嫁得好幸福啊!”母亲与大姐都笑笑默认。但我好几次看到她们单独相处时默然无言,神色悲戚。我不敢问,但我感觉得出,大姐也并不幸福,而且非常不快乐。
于是我开始有了一点了解,幸福一定是住在很遥远的地方,一定是住在山的那一边。因为遥远的人是美丽的,陌生的人是很遥远的。陌生的人走来走去,穿着华丽的衣服,微笑,结伴游湖,谈笑风生。你只看见他们的幸福,你并不知道他们回家后,不微笑,不谈笑风生的时间,是否擦过眼泪,是否神色悲戚。
母亲生了一场病后,脸色苍白,身体很弱。她要去菜市场,我有点不放心,我说要陪她去。母亲说:“在家里用功读书。”但我再坚持,母亲便欣然同意了。
一路上母亲拉着我的手,我一手替母亲拿着菜篮子。我们买得不多,因为我们只有买一点青菜的钱。归途上,遇到了一位从前的邻居太太。邻居太太拉着母亲的手大惊小怪:
“哟,你的儿子长了好多了,上中学了?”她问。
“今年刚刚考上初中,省立初中。”母亲微笑着回答。
“啊!好聪明的儿子,还会替你拿篮子!你真幸福!”
母亲没有回答,但母亲笑了,笑得很开心。我从来没看见母亲笑得如此开心,我觉得母亲可能在那一刹那,是真正幸福的。我突然觉得,我和母亲都在一个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
那地方我们从未去过。
小题1:文章开头引用外国民谣,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2:从全文看,作者最初对“幸福”的认识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和体会?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作答。
小题3:我突然觉得,我和母亲都在一个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从这里可以看出母亲和作者都感受到了刹那的幸福。从文中看母子“一刹那”的幸福指什么?
小题4:文章结尾说:“那地方我们从未去过。”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小题5:读了本文,也许你对“幸福”有了新的认识。请根据文中作者对“幸福”的感受,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①不久前,英国《卫报》评出了①“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②“荣获”这一称号。塑料袋是从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学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就很难自然降解。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在地下200年也不会腐烂降解,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填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透气性,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如果家畜误食了混入食料或废留在野外的塑料,会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英国《卫报》称,我们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海洋……塑料袋无处不在,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已离去,这些东西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③“永生”的。
②据国外新闻媒体报道,经常有许多海洋动物如海豚、海豹、海龟等由于误食了海洋中的漂浮的塑料废弃物,堵塞消化道而丧生。如今,这事在中国也发生了。西安市动物园近两年来5只鹿、1只美洲驼不明不白地死去,经专家解剖尸体后证实,“凶手”竟是司空见惯的塑料袋,这些动物误食了游人乱丢的塑料袋而命丧黄泉。无独有偶,北京麋鹿园自1995年以来已经发生了十几起麋鹿误食塑料袋而致死的事,科研人员在一头麋鹿的胃中竟然发现了4公斤之多的塑料垃圾!
③塑料袋的发明虽然只有100多年,但是它对环境的危害已经显而易见了,它所堵塞的也不仅仅是动物的消化道了。重庆市1998年8月就由于嘉陵江、长江上取水口,致使好几家自来水厂停产减产,害得重庆市民守着两条大江没水喝。
④据悉,爱尔兰现在已经开始征集塑料袋税,每个塑料袋征收13美分的税。这个方法级为有效,爱尔兰塑料袋的使用率降低了百分之九十。在挪威,居民外出购物大都自带塑料袋,因为商店虽然提供塑料袋,但需付费。我国这几年有不少环保组织都搞了布袋赠市民的活动。倡导人们少用塑料袋。但是也没见多少人用环保布袋购物。关键在于塑料袋是白给的,用不用与人们的经济利益无关,看来,要抵制“白色垃圾”,除了宣传、号召之外,还需要采用经济手段。
⑤塑料袋的问世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我们都不能做往自家水井里吐痰的傻事。这种给人类带来如此大的麻烦的发明还是少点为好。
小题1:细读第①段,用简洁的语句问答,为什么塑料袋的发明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小题2:第①段中“我们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中“似乎”一词为什么不能删去?
小题3:阅读第④段,说说国内外抵制“白色污染”的方法有哪些,请列举两条。(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