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陶公祠的菊花①江水是黄菊色的,那江里流动着的莫不真是晋朝的菊花?②已经不是菊花季节,陶公祠院中那两厢曾经盛开的菊花都已凋谢了,只偶...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陶公祠的菊花
①江水是黄菊色的,那江里流动着的莫不真是晋朝的菊花?
②已经不是菊花季节,陶公祠院中那两厢曾经盛开的菊花都已凋谢了,只偶尔还露出些残存的黄色。祠在江边,就在这段被称为菊花的长江边。这地方真个与菊有缘,有“菊江”“菊邑”,还有个乡叫“黄菊乡”。我依然走在菊花黄的意韵之中。初冬那黄菊色的阳光和身边那座被黄菊色的历史装帧的古建筑,以及存在于胸臆之中的菊花般的品格,以及风中飘荡的大朵大朵菊花般的幻想,都让我陶然如醉。
③陶渊明,曾在这里种菊,种出了一大片他年认为应该流传后世的文人们的清高之气。我知道他其实很想做官,少时就有壮志:“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而且,也做过官,只是受不了官场那种腐气,那般骄奢淫逸。他的腰椎骨似乎很硬,不愿为五斗米而弯。他就把大印挂在彭泽县的大堂上,然后走出来,走到风和阳光之中,走到那片贫寒却诚实的土地之上。他耕种的姿势或许可笑,腰弯躬着,整个上身几乎与土地平行。人们并不知道,他是一边耕种一边在泥土中寻他的诗句。
④陶公祠中有一尊陶公塑像,高丈许,鸟石所镌,给人一股子凛凛不可侵犯的傲然之气,真正的陶渊明当然不会是这个样子,他后来穷得没饭吃,没酒喝,甚至乞讨过,那样子一准佝偻,哪能有如此威风?但我却懂得塑者的匠心:他并不仅是雕塑东晋的那个人,而是塑他冷傲的气质。仰望陶公塑像,几分崇敬,几缕亲近,似乎有话要说,却是欲说还休。1600年了,他要说的话,都变成大朵大朵的菊花了吧?
⑤在史书上,他的那个时代,官场腐败,社会奢靡,王恺斗富让奢侈之风登峰造极。铁陶公就只好种些菊花,很想让菊花的清气影响一下他厌恶至极的世风,然而菊花太小,那一星半点清菊之气又怎能荡涤一个腐朽王朝的污浊呢?出乎陶公意料的是那菊花的清气后老却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史!
⑥苏东坡曰:“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有奇趣。如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东坡大抵是闻过陶渊明的菊花花味的,不仅闻过,而且深深地闻过,我不是苏东坡,我闻着的是另一种味儿,一个生气老人的味儿。这种味儿辛弃疾也曾闻过,他在《水龙吟》中言道:“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常在。”陶公或真未死,当在菊花之间,以一种孤傲之气面对滔滔菊江和悠悠岁月。
⑦祠不大,却是修葺得好,在江边一块高地上。祠后有塔,曰“秀峰塔”,另有一塔在不远处,叫“天然塔”,被称为“东流双塔”。祠与塔构成了一种沉重而肃***的气氛,在江边,在永远盛开的菊花之中。
⑧陶公安在?问菊,菊却隐去了笑容,独向寒风。
小题1:第②段中有一句话说:“我依然走在菊花黄的意韵之中”
(1)这里为什么用“依然”一词?(3分)
                                                                         
(2)这句话中“菊花黄的意韵”具体指的是什么?(3分)
                                                                         
小题2:第④段最末一句说“1600年了,他要说的话,都变成大朵大朵的菊花了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分)
                                                                       
小题3:第⑤段说陶公菊花的清气“影响了中国的文学史”,根据文意,这种影响实际包括两个方面,请加以概括。(6分)
                                                                     
                                                                     
小题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的开头从“江水”入手,不仅揭示出“菊花”这一线索,而且有一种深沉的历史感。
B.作者说“我知道他其实很想做官”,这样说,目的是想借陶公都不能免俗来说明当时社会风气之恶劣。
C.文章结尾作者“问菊”:“陶公安在?”表达了作者对陶公的追思和哀悼,也表达了因陶公精神绵延至今的一丝慰藉。
D.本文从自己来到陶公祠的感受写起,继而介绍陶公种菊的志趣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最后在回到陶公祠。全文既表达了一种崇敬,也流露了深深的遗憾。
E.作者以菊花贯串全文,但“菊花”的含义比尽相同,有时它作为一种象征,有时它仅指客观实物。
答案
小题:(1)已是菊花败萎季节,本不该有菊花的意韵,但我还是感到了菊花的意韵,所以用“依然”一词。2)黄菊色的阳光,被黄菊色历史装帧的古建筑,存在于胸臆之中的菊花般的品格,风中散荡的菊花般的幻想。
小题:这么多年了,陶公的气节精神,应该在后世发扬光大吧。
小题:①一是陶诗具有看似散缓而实在奇趣的诗风。②二是陶公一身正气凛然不可侵犯的人格影响了后代文人。
小题:B
解析

小题:
小题:
小题:
小题:(想做官是想改变社会,不是不能免俗)C(作者的“陶公安在?”是感叹陶公精神没有被继承发扬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陶公祠的菊花①江水是黄菊色的,那江里流动着的莫不真是晋朝的菊花?②已经不是菊花季节,陶公祠院中那两厢曾经盛开的菊花都已凋谢了,只偶】;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油灯点亮的日子
徐惠林
在城里生活的家人,已能够容忍我从乡间带来的怪异习惯了。入夜,将书架上那盏油灯取下,哧,擦着火柴,那红光如絮团化开。把一只硕大的玻璃罩罩上,拨亮灯芯,那迷人的光焰连同柴梗硝的气味,在整个书房弥散开来。我铺开稿纸,端坐桌前。有时盯着光焰,怔怔地,一坐就是一个晚上。
这盏油灯,是我在乡间老屋发现并带回城里的。车子一路颠簸,我用衣物包裹着,一路小心呵护,就像当年呵护我娇惯的孩子。这是老家的第二代煤油灯了。第一代的一只,在那个冬夜,已碎于我之手。
一盏油灯,给清静的乡间夜晚带来了温暖,欢乐,也一次次在泥坯屋墙上,用光线描绘着我渐渐长高的身影。
因为贫困,瘦弱、敏感的我过早地睁开了一个少年的眼睛。我说:我爱村庄,河流,田野,麦垛;我爱种子,花朵,鸟鸣,云彩,它们是构成我灵动生命不可缺少的元素。我走不出那油灯给予的温暖与光芒,也走不出星空下油灯点燃的无边遐思与孤寂。清晰地记得那天晚上,邻村放一部电影,我坚持看守家门,让父母带着姐妹们去。已到了初三,我那时一心想考上中专,跳出“农门”,我不愿在这泥地上耕作一生。夜,很快陷入寂静,从未有过的寂静,只剩下油灯发出的吱吱燃烧声。我猛然感到一种孤独,从未有过的旷世孤独,我害怕得听到了自己咚咚的心跳声。我不敢斜窥周围的事物,把双足放在地面上,很快我的心踏实起来,情绪开始平静。这时,我听到了门外母亲的脚步声。母亲叫着我的乳名,推开了木门,我这个倔强的儿子,第一次扑到母亲的怀抱里,抽泣不止。母亲担心我一个在家,先回来陪我。油灯下,我重新开始做作业,母亲为弟妹们纳鞋底。我抬起头,母亲正用针尖挑着灯渍,擦在她皲裂的手指上:“这是能治病的!”母亲为我泡了一碗糖水,看到我的作业本上满是“√”,不识字的她,脸上沐浴着一种慈爱而神秘的光芒。“能考上学校最好,考不上,你能识那么多字,在农村,总比爸妈强。”母亲言语平静,“你是一个男娃,要学会依靠自己,什么都不用怕!”
油灯,烙满油渍的油灯,盘曲农业文明虬根的油灯,点燃整个乡土中国诗篇的油灯,今夜,我再次将你拨亮。在你光焰圣洁的照耀下,我写下了这篇温暖而怀念的文字。(选自《散文》)
小题1:
文章第3自然段中“用光线描绘着我渐渐长高的身影”,这句话有怎样的含义呢?(回答不超过15个字)
答: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
文章第4自然段中“夜,很快陷入寂静,从未有过的寂静,只剩下油灯发出的吱吱燃烧声”的句子,这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试从两方面回答。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
文章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自己的故事,通过这故事,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从三方面来回答。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
文章最后说“我写下这篇温暖的怀念的文字”,这里的“温暖”具有怎样的含义呢?
答: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梁实秋
勤,劳也。无论劳心劳力,竭尽所能黾勉从事,就叫做勤。各行各业,凡是勤奋不怠者必定有所成就,出人头地。即使是出家的和尚,息迹岩穴,徜徉于山水之间,勘破红尘,与世无争,他们也自有一番精进的功夫要做,于读经礼拜之外还要勤行善法不自放逸。且举两个实例:
一个是唐朝开元间的百丈怀海禅师,亲近马祖时得传心印,精勤不休。他制定了“百丈清规”,他自己笃实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面修行,一面劳作。“出坡”的时候,他躬先领导以为表率。他到了暮年仍然照常操作,弟子们于心不忍,偷偷的把他的农作工具藏匿起来。禅师找不到工具,那一天没有工作,但是那一天他也就真个的没有吃东西。他的刻苦的精神感动了不少的人。
另一个是清初的以山水画著名的石谿和尚。请看他自题《溪山无尽图》:“大凡天地生人,宜清勤自持,不可懒惰。若当得个懒字,便是懒汉,终无用处。……残衲住牛首山房,朝夕焚诵,稍余一刻,必登山选胜,一有所得,随笔作山水数幅或字一段,总之不放闲过。所谓静生动,动必作一番事业。端教一个人立于天地间无愧。若忽忽不知,懒而不觉,何异草木?”人而不勤,无异草木,这句话沉痛极了。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生活,英文叫做vegetate,义为植物的生活。中外的想法不谋而合。
勤的反面是懒。早晨躺在床上睡懒觉,起得床来仍是懒洋洋的不事整洁,能拖到明天做的事今天不做,能推给别人做的事自已不做,不懂的事情不想懂,不会做的事不想学,无意把事情做得更好,无意把成果扩展得更多,耽好逸乐,四体不勤,念念不忘的是如何过周末如何度假期。这就是一标准懒汉的写照。
恶劳好逸,人之常情。就因为这是人之常情,人才需要鞭策自己。勤能补拙,勤能损欲,这还是消极的说法,勤的积极意义是要人进德修业,不但不同于草木,也有异于禽兽,成为名副其实的万物之灵。
小题1:
从文章第1自然段看,作者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它是什么呢?
答: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
文章第2、3自然段都是举和尚的事例,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呢?
答: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
文章第3自然段中有“这句话沉痛极了”三句,联系文意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呢?
答: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
根据作者的阐述,“勤”有什么意义呢?(回答不超过3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文化遗产问题    张中行
前面介绍文言部分曾说,我国的文化遗产,绝大部分是用文言记录下来的,文言有功,有许多优点值得保留,享用。可是继承,享用,先要学会它。不管《资治通鉴》《全唐诗》价值多高,你不会文言,就只好望书兴叹。可是,如上一节所说,学的人和会的人越来越少,这就出现无法调和的冲突,葡萄好吃,可是架太高,够不着。已经有不少人设想,应该培养少数专业(比如称为古典专业)人员,由他们负责,用翻译、介绍的办法,把应该继承、享用的传递给不会文言的大众。这可以慰情聊胜无,但困难不少。首先是培养哪些人。这像是容易决定,培养适于学古典的。可是,怎么能知道哪些青少年适于学古典呢?这就不能不先考虑自愿的原则,可是这样一来,就不得不让更多的人先尝尝古典,也就是学文言。这在现在是正在实行(学生的语文课里有文言),将来行得通吗?其次,把责任交给少数学古典的,传递,自然就遇到传递什么和怎样传递的问题。比如说,《资治通鉴》值得传递,还勉强能够传递(也难免隔靴搔痒),《全唐诗》就太难了。继承、享用,将来占主要地位的恐怕是文学作品的欣赏,而这偏偏像看电影一样,只看情节说明不成,要亲眼看银幕。其三是遗产种多量大,传递,不是少数人所能胜任。考虑到这些情况,在不很久的将来,妥善的办法恐怕仍是脚踩两只船,一只船是让有条件学并喜欢学的人有学会的机会,一只船是培养不太少的专业人员,整理介绍。两只船,由理想方面说,最好是以自学为主力,专业为辅助;如果事实上做不到,那就只好倒过来,以专业为主力,以自学为辅助。这都是说不很久的将来;至于很久的将来,那会牵涉到汉字存废的问题,古典文献重要性变化的问题,只能由那时候的人去考虑去处理了。
现代语从文言里吸收营养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过去这样做过,而且量相当大,如成语是显而易见的,“作者”、“作风”之类不显而易见,其实也是。还有不少先例。就文体说,最突出的是戏曲的曲词,几乎把文言的所有花样都拿来应用了。就人说,举一位近的,如鲁迅,如果他不熟悉古典,杂文就不会写成这种韵味。这不是说他就写不好,而是说不是这种韵味,这韵味,有一部分是从古典来的。不过鲁迅的文笔也给我们一种启示。是学通了才能够吸收,或者说得更确切些,是必须兼通今古,才能把文言的优点“化”入现代语;不然,如现在报刊上有时会出现的擦脂抹粉的文章,从文言里搜寻一些熟套硬往现代语里塞,成为非驴非马,那就想求好而适得其反了。通,先要学。可是现在的趋势是学的人越来越少,将来是一般人与文言成为路人,认识尚且谈不到,更不用说取其所长了。因此,至少我这样看,今后的现代语,想再从文言那里吸收什么营养,是几乎不可能了。
比文言年轻得多的是唐宋以来的白话,其中有不少,如《水浒传》《红楼梦》等等,我们还在看,能不能从那里学点什么?很难说,因为这不象科技,引进新的,看得见,摸得着,立竿见影。据我所知,近年来有些写小说的人曾从那里寻得一些乖巧,有少数甚至心摹手追。可是写小说的终归是少数,比如写论文,写记事文,写抒情文,也能从其中吸取点什么吗?理论上当然可以,或说应该,因为那时期的白话,至少有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或深思的,就是追随口语,求通俗流畅。我们现在的不少文章不是这样,能够对比,想想,也许会有些好处。
小题1:
这篇文章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请说明下面3个比喻所表达的作者的意思。
①“葡萄好吃,可是架太高,够不着”这个比喻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②“也难免隔靴搔痒”这个比喻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③“像看电影一样,只看情节说明不成,要亲眼看银幕”这个比喻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每项均不超过20个字)
小题2:
.作者举鲁迅先生为例,就从文言里吸收营养问题阐明了两点看法,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
这篇文章是谈古诗文的,但也间接地批评了现代文的一些缺点,这些缺点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读无字书       郭启宏
书能无字吗?依正向思维,无字便不成书;若从反向思维,确有无字书在。***曾撰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可见,无字书一词并非笔者无端臆造。
历史上有关读书的故事很多,每有令人扼腕长叹者。据载梁元帝是个耽书的人,兵临城下还在龙光殿讲《老子》经义,灭国前悔恨不已,焚尽所藏图书,哀叹为书所误。当时人和后世人都觉得荒唐。唯有王夫之见地独特:“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船山遗书·读通鉴论》)他认为梁元帝没有从书得到有关“身心”、“伦物”、“政教”等等切实有用的教益,耽书便成了“玩物丧志”,与耽酒、耽色并无两样,所以也可以说因书致亡。他沉痛地指出其症结所在:“无高明之量以持其大体,无斟酌之权以审于独知,则读书万卷,止以导迷,顾不如不学无术者之尚全其朴也。”王夫之在这里提出的实际上是一个善读的问题。
如何善读?王夫之作了回答:“辨其大义,以立修已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之神之用也。”然而,“大义”“微言”往往不在字面上,须从字句外去解读。我以为这便是读无字书的一种模式。
自古以来,或因时代的桎梏、思想的禁锢,或因有意的藏锋、无助的回避,甚或仅仅出于行文上的考虑,书中便有了缝隙处、断裂处、空白处、语焉不详处。这就要求读书人必须调动自身的观念与体验、学问与识见,去连缀缝隙,弥合断裂,填充空白,推想其详,进而探询其所以如此的隐因,思考,综合,方能读出“大义”“微言”来。这般读书,可称善读。
读无字书还有另一种模式,即***联语所云,“从无字处读书”。
书是知识的载体,但知识并不仅仅存在于书中,真理往往更在字句之外。***强调实践出真知,诚是至理。***的联语与之暗合。这一点似乎古人早就发现了。张潮说过:“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幽梦影》)自然,张潮妙舌如环,说的是慧业文人的话。事实上,生活中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书在,官场是一本书,商海是一本书,文坛艺苑也是一本书。最叹为观止的,一个人便是一本书!在恒河沙数般的“人书”中,有的书好懂,有的书难猜,有的书清奇,有的书恶俗,有的书引人入胜,让人爱不释手,有的书云山雾罩,不知伊于胡底。而真知总在这些书中,或微或著,或隐或现,待读书人去探求
我想起武则天的“无字碑”来。古往今来蠡测纷纭,无非围绕一个“功”字立论。一说功大得写不下,二说无功可写,三说不知该如何写,四说留待后人去写。我以为第二种似可排除,武则天分明有功,这是事实,她自己也断不会如此“谦谦君子风”!第三种低估了武则天和上官婉儿们的文学才能,又把武氏想象得太迂,难道她迷惘于功首罪魁“对半天”?如斯大林式过和功“三七开”?或不如斯大林式的“二八开”?抑或“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主流支流”定性说?第四种似觉有理,却令人疑惑是现代人将高境界作慷慨赠与。看来第一种仿佛差近,但也难定论,说不准哪天出土文物揭开了秘密,那无字碑仅仅由于时间促迫不及镌刻!
哎呀,读懂一块无字碑已非易事,读懂天下无字书不是更难吗?除非不读。
小题1:
文中第2自然段举了梁元帝读书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作者怎样的观点呢?(回答不超过10个字)
答:作者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
文中第6自然段有“待读书人去探求”的话“读书人”实际指的是什么人?“探求”的对象是什么呢?
答:(1)“读书人”实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求”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
文章倒数第2自然段中,作者对关于武则天“无字碑”的“四说”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全文看,说明在研究问题中,应采取什么态度呢?
答:应采取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
.文章最后说“读懂天下无字书不是更难吗”,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呢?试从两方面来说明。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历史的幽默     金克木
翻看杂志,在《群言》今年第2期上见到有关“传统文化”的座谈会记录。会中,袁行霈教授说:“我们走《新青年》的路,不走《学衡》的路。”说得好。但他没有说:这两本杂志后来都走到了什么地方?我们是在什么路上走了一个世纪?此刻走到了什么地方?座谈会是老人遇到了新问题,还是新人又提出了老问题?我胡思乱想,忽然发现历史老先生很幽默,往往和自以为创造历史甚至指挥历史的人开玩笑。
《学衡》和《新青年》的对抗,简单说,起点是文言与白话之争,发展到拥护传统文化和打倒传统文化之争。可是到这两大阵营内部一瞧,双方差不多都是一些留学生。提倡白话的胡适和坚持文言的吴宓都是留学美国学外国文学哲学的。作古文和讲古书,《学衡》的人未必胜得过《新青年》的人。反传统激烈得过分,连汉字汉语都要废除的钱玄同是章太炎的学生。在传统文字学和音韵学方面,《学衡》中人只怕难得有胜过他的。两杂志以外的林纾曾写信给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反对白话文。蔡在回信中说,“周氏兄弟(鲁迅和周作人)所译《域外小说集》文辞古奥,非浅学者所能解。”大概蔡对林的态度有点生气,所以不免话中带刺。不懂外国文而翻译的林的古文不见得比得上懂外国文而翻译的周的文章之古。蔡本人就是进士还入了翰林院又留学欧洲。主张古文的不比主张白话的更通古文,而双方又都是学外国文介绍外国的。地道的传统古董应当是蔡元培,偏偏他又是新学的主帅。到1930年,他六十几岁了,还主张废除姓氏、婚姻、家庭。洋文比中文水平高出不知多少倍的辜鸿铭反而拖着辫子硬充清朝遗老讲《春秋》。历史真够幽默的。
《学衡》和《新青年》各走极端自立门户,于是全进了死胡同,无疾而终或摇身一变。看起来好像是,历史既不喜欢极端,又不喜欢调和折衷。地球是圆的。纬度上任何一点都通连东方和西方。经度上任何一点都通连南北两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衡》的主编是吴宓。本是留美预备学校的清华大学办起“国学”研究院。主持人是吴宓。五位导师是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这五个人都不是《学衡》一派。梁是维新派,清朝的六品官,后来拥护共和反对复辟。王国维连举人进士都不是,是翻译书出身,在民国时期的紫禁城里得到宣统皇帝封官,便不剪辫子而充当遗老。陈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维新派大人物。他十三岁便曾去日本,以后在欧洲和美国留学多年。赵、李从外国回来,一个教语言学,一个教人类学、考古学。梁应当是遗老而不是遗老。王本来不是遗老而竟成遗老。这五位讲“国学”的都深通“外国”学。梁办《新民丛报》。王译外国书。陈、赵、李都在外国留学。(向达告诉我,陈在瑞士曾听过列宁演讲,不知确否。)陈是吴极力推荐又极力劝驾才回国教书的。老派王国维是新派胡适推荐的,否则清华园里未必能容下一位拖着辫子的清朝遗老还要他主持院务而他不肯。陈寅恪作的对王的悼辞说:“鲁连黄鹞绩溪胡,独为神州惜大儒。”这一诗一序可算是陈的第一篇论文,看得出诗中字字句句都经过斟酌。说胡适有眼光,又用“独”、“惜”、“大”字眼并非轻易。全篇以王为例对文化的传统发表了独有的见解。本“国学”和外“国学”通连成一体,这是不是历史的幽默?
小题1:
根据文意不难判断,《新青年》和《学衡》是有不同主张的两份杂志,前者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在本文作者看来,这两本刊物的主张有一个共同点,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不超过15个字)
小题2:
请为文中划线处补写一个比喻句,表明 各种主张可以殊途同归的意思,并与上文衔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25个字)
小题3:
文中所引陈寅恪“独为神州惜大儒”诗句中,一个“独”字表现出革新派人物_________________,一个“大”字表现出守旧派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惜”字表现出前者对后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不超过6字)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