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生存智慧张 平自然界常会有些故事,让我们人类匪夷所思,却不能不为之动容。在北美阿拉斯加的茫茫荒野上,生长着一种老鼠,以植被为生...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生存智慧
张 平
自然界常会有些故事,让我们人类匪夷所思,却不能不为之动容。
在北美阿拉斯加的茫茫荒野上,生长着一种老鼠,以植被为生,繁殖力极强。但当种群繁殖过盛以致会对植被造成严重危害的时候,其中一部分成员的皮毛就会自动变成鲜亮耀眼的黄色,以吸引天敌捕食的目光;倘若天敌的捕食仍不足以尽快使鼠群减少到适当的数量,老鼠们便会成群结队地奔向山崖,相拥相携投海自尽。
同时,这块土地上还养育着一种狐狸,以鼠为生,是这里老鼠的天敌。但它们对老鼠的捕食也并非无所节制,当鼠群减少、狐群增加而严重威胁鼠群的繁衍的时俟,狐狸们便会采取行动,限制种群的发展:一部分成员会聚在一起,疯狂地、不间歇地舞蹈,夜以继日,直至力竭气绝而死。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中国的黄山,黄山猕猴每一族群一般维持在28只左右,这是族群最佳生活的临界点,族群成员以生命来维护这一状态——每当族群数量超出,年纪较大的猴子就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坠崖而亡。
这一幕一幕的故事,何其悲哉,何其壮哉,何其伟哉,惊天地而泣鬼神。
然而,动物界的这些行为又能赢得我们人类多少真正的理解、同情、尊重和敬意呢?我们的知识、我们的价值理念总使我们习惯于一言以蔽之:本能使然。我们自居价值优位,常常以一种傲慢鄙夷甚至敌意的眼神打量着自然界的生命活动,更要紧的是,由于自身的私欲和利害,我们人类之间要达到理解、同情和尊重甚至难乎其难,遑论对自然界及动物界。
人类曾为自己远离自然界的进化而荣耀,曾为自己成为这个星球上绽开的最灿烂最美丽的精神花朵而自得,更为自己以理性的铁蹄征服自然而豪情万丈,然而翻阅一下人类那尤满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史籍,想一想那足以把地球毁灭几十遍的核武库,望一望那在儿童记忆里不曾是蓝色的天空,数一数由于生态恶化而每天都在灭绝的物种,我们人类作为一种类存在,作为地球生物圈一个链环的存在,究竟比自然界的其他生物高明多少?这实在是一个令我们回答起来气短的问题。在上述动物的行为面前,我们人类应该感到汗颜和愧怍,应该有罪感,应该反躬自省。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为了自身,为了这个哺育着珍贵的生命的蔚蓝色星球,我们人类自当走出“主人”、“中心”的自恋情结,低下那傲慢的理性的头颅,收勒征服的***的马缰,尊重自然,学习自然,回归自然,找回在自然中的应有位置,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这首先是要实现人类的态度、立场、观念以及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革命。
“哲学走向荒野”,当是人类生存智慧的趋向。
1、从文中看,“让我们人类匪夷所思,却不能不为主动容”的自然界的故事有哪几个?请简述之。(4分);
2文中第四自然段“何其悲哉,何其壮哉,何其伟哉,惊天地而泣鬼神”,这种感叹是针对什么而发的?它引出了下文哪些议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所述动物的行为面前,“我们人类应该感到汗颜和愧怍,应该有罪感,
应该反躬自省”,这是针对上文的哪些内容而言的?这样写有何作用和好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本文开门见山,以自然界的故事开篇,讲述了动物界为了保持自己赖于生存的环境不受破坏而舍生取义的行为,以反衬我们人类破坏生存环境的种种劣迹,以“哲学走向荒野”当是人类生存智慧的趋向结篇,首尾呼应。
B.第二、三、四自然段写自然界一幕一幕的故事,引发了作者为动物界维护生存环境平衡的行为的感叹,“何其悲哉,何其壮哉,何其伟哉,惊天地而泣鬼神”,这种感叹力重千钧,气贯山河,发人深醒!
C.“一言以蔽之:本能使然”这是指人类“自居价值优位,常常以一种傲慢、鄙夷甚至敌意的眼神打量着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语言犀利、明快,直斥人类的不良行为,本能使然。
D.本文通过动物和我们人类对待生存环境的行为的对比,作者感叹动物行为的悲壮和伟大,而谴责我们人类对生存环境任意破坏行为的可耻。这种对比,发人深思,反躬自问,给人警醒。
E.从前后的对比中,人类意识到“亡羊补牢,未为迟也”的道理,表示我们应当走出“主人”、“中心”的自恋情结,恢复理性,崇尚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找到和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的位置,以此为结,照应开头。’
答案

1、老鼠严重危害植被,天敌不足于减少鼠群,则成群结队,投海自尽;当狐狸增加严重威胁鼠群繁衍时,狐狸则会聚在一起,设法力竭气绝而死;黄山猕猴如果数量超出,年纪大的就会选择坠崖而亡。
2 是对老鼠投海自尽,狐狸气绝而死,狲猴坠崖而亡,这一幕一幕故事而发的;这并未引起我们人类的理解、同情、尊重和敬意,常常以一种傲慢、鄙夷甚至敌意来对待,原因是由于私欲和利害。
3 是针对“毁火地球的核武库,没有了蓝天白云,物种灭绝”而言的。我们人类的行为与动物形成鲜明的对比,发人深思,给人警醒,启人生存的智慧。
4、BD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生存智慧张 平自然界常会有些故事,让我们人类匪夷所思,却不能不为之动容。在北美阿拉斯加的茫茫荒野上,生长着一种老鼠,以植被为生】;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笕记 
刘鸿伏
笕是另类生存环境的标志。它只属于遥远而深密的山乡,以及山乡平常却奇异的人与事。笕是山乡的血管,枝枝丫丫、宛宛曲曲地从山上伸延到村庄的每家屋檐下,在水声和鸟声、花影和云影中将自然造化与人间烟火连接,将不变的岁月与变幻的人生连接。
城里人往往一到乡下就会惊讶于乡间村落如丛生的蘑菇都依偎在山之麓、河之滨,炊烟袅荡,鸡犬声相闻,不由得要生出几分感喟和羡慕。城里人从乡居的瓦屋炊间发现诗意,山里人在瓦屋阡陌间寻求生计,两种心态,却是一般人生。
在水边山脚这些瓦屋茅檐下,除了少数有财力者自掘水井之外,一般人家都以木桶从河边担水回家供人畜饮用。但挑水毕竟是一件很费体力的苦活,家里没有壮年男子,一般就面临水的难题。加上后来河水水质变坏,已很难直接饮用。
河水既难以直接饮用,当然就不能不另想法子解决。乡人的智慧,最终就体现在“笕”上了。
很显然的,笕与竹子有关,在山区常见的笕,都是用很粗壮的楠竹制成。在山上找一股极好的泉水,最好是岩隙中汩汩涌出且终年不断的“岩浆水”这种“岩浆水”出自岩石之中,水质清洌甘甜,冬则暖,夏则凉。煮菜烹茶,味道远胜城里人享用的矿泉水。找到了上佳的泉眼之后,乡人便将大竹一端埋入岩石下,引接泉水,如果水离家近,则大竹三五根相接即可引水入厨房大水瓮中,如城里自来水一样,极其便利。但有那水源甚远的,则需十数根大竹相接,长达数里的竹笕,穿岩过林而来,很是壮观,如大水管一般从泉眼处连绵延伸至屋檐下,泉水哗哗泄出,冒着凉气,成为山村中独有的景致。
竹有清香,且可千年不腐,如秦汉的简牍历漫长岁月而坚实如新。山间竹笕接引泉水既很卫生,又能保持原有水质和味道,就地取材,不需花费钱财。家家竹笕,户户泉声,清凉岁月在雁声虹影中缓缓流逝。
在城市久居,先饮自来水,泡绿茶则败了茶味,煮鱼虾则失其鲜味。后来自来水因了河流污染的加剧,难达卫生饮用标准,水中遂又多了些消毒水及漂白粉的味道,愈发难下咽。于是城里兴起了纯净水、矿泉水。牌子挺多、挺杂,到底弄不清哪家是真,哪家是假。
因为这些缘故,就不能不让人怀念起山村的家家竹笕,户户流泉了。
很长一段时间,城里人是瞧不起乡里人的,城里人有物质上和心理上优越感。但于今却有些变化,城里人很有些向往乡村的生活和生存状态了。山村的青山绿水,草地丛林以及瓦舍板桥,呈现出一种平和安谧的诗意,空气清新,氧气充盈,菜蔬没有公害,鸡是土鸡,鸭是土鸭,味道绝对比城里的好。总之,乡村在城里人看来,是极有利于身体健康,所以便对乡里后切有了前所未有的兴趣。首先是一批大款提了大钞到乡下筑乡间别墅,有人还办了农庄;后来的发展到大批城里人在双休日或节假日携妻挈子、呼朋唤友到乡间休闲,到“农家乐”吃土菜。再到后来,便成时尚,农舍田园之间,汹涌起绿裙红裤,让人疑惑这些候鸟一样匆匆来去的城里人在吃了土菜、吸足了乡间氧气之后,是否真的就体健心舒了。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城里人特别留意和在乎的,还是山间蜿蜒而来的那些响着泉声的竹笕。他们饮过之后,发觉比自家的纯净水或矿泉水口感好多了,看着乡里人用这样好的泉水煮饭菜、洗衣洗澡、喂鸡喂猪,就既羡慕又嫉妒。笕中的甘泉永远如琴音一样响在乡村,不需钱买,正如清新的空气一样。山里人受了城里人酸溜溜的赞美之后,就会有人说:我们不仅用矿泉水洗澡,还用矿泉水浇灌田地呢。算你们有福气,今天就用矿泉水帮你们洗汽车呀。
矿泉水洗过车之后,城里人就会煞有介事地在竹笕旁留一个影,将照片拿回家告诉孩子:这叫笕,笕就是这个样子。孩子当然不屑,说:好土!
(选自《散文》2005年第7期,略有删节)
1.“笕是另类生存环境的标志”,这里的“另类生存环境”的含义是什么?(4分)
答:
2.面对同样的乡间环境,为什么会有“两种心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又说各异的心态“却是一般人生”?(6分)
答:
3.为什么说“笕”体现了“乡人的智慧”?(4分)
答:
4.结合原文,回答下列的问题。(8分)
(1)“城里人”为什么“特别留意和在乎”“山间蜿蜒而来的那些响着泉声的竹笕”?
答:
(2)“城里人就会煞有介事地在竹笕旁留一个影,将照片拿回家告诉孩子:这叫笕,笕就是这个样子。孩子当然不屑,说:好土!”,请为“笕”下一简要定义,然后回答孩子们对“笕”为什么“不屑”?
答:① ②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根据目前最权威的语言学流派的看法,人类一生下来就有认识和形成语言的遗传天赋。这一定意味着,我们有接受一切信息的基因,有着一条条特殊的、人类所特有的DNA,能够认知语句的意义。如果真是这样,这就意味着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讲,人脑能产生词类以外的东西也是预先编码的。
这种观点跟一个非常古老的观念相符合,那就是,对于意义的理解力似乎在我们一生下来就植入了我们的大脑。我们一生下来就带着一些模板,随着生命的继续,把所有适合的东西都嵌入这些模板。我们积累信息,就像细胞积累能量一样,当我们碰巧找到一个与感受器直接匹配的事实,那么,我们的大脑深处就发生一次爆炸,那一观念突然扩大,收拢,充满新的能量,并开始复制。有时会产生一连串的连锁爆炸,摇撼了一切,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想像受到了震动。
我们的生活靠的是把能量转换成话语,加以贮存,再以受控爆破的方式释放出来。没有语言的动物做不来这样的事。它们办事局限于一锤子买卖。它们也像我们一样,东游西荡寻找与假设相符的事实,但当感受器碰着对号的事实时,只有嗒的一声响。如果没有语言,像弹簧一样卷曲在信息里的能量就只能使用一次。
用言语从一处向另一处传播重要信息时,模糊性似乎是至关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成分。为传达意义,经常需要有一种微弱的奇异感和扭曲感,没有语言的动物和细胞做不到这一点。淋巴细胞表面被按种别跟踪抗原,不能派该细胞去寻找完全不同的抗原;当蜜蜂使用偏振光追踪蜜源,像我们看手表一样观察太阳时,它不能分心四顾,去发现一朵花的动人魅力。只有人的大脑能这样做,面对被跟踪住的信息,也还能骋目他顾,不断寻求新的、不同的旨趣。
假如我们没有感知所有语言的字词所具有的这种模糊性和奇异性的本领,我们就无法识别意义中多种声部的层次,我们就会整年整月坐在石墙上抬眼望着太阳出神。的确,那样我们就会永世使用那二十六个字母讲讲柴米油盐,大概还会达到能够闲聊的程度,却不大可能从简单的词语进化到巴赫式的复调。人类语言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能防止我们停留在手边的事情上。
(节选自刘易斯•托马斯《细胞生命的礼赞•信息》)
1.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与感受器“直接匹配的事实”的一项是
A.与基因的预先编码相一致的信息
B.大脑深处连锁反应后产生的信息
C.动物寻找到的与假设相符的事实
D.蜜蜂使用偏振光而追踪到的蜜源
2.下列表述中,对“它们办事局限于一锤子买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动物接受信息后,不会将信息的内涵转换成话语贮存,在遇到与之相关的具体或抽象的信息时,也不会使用语言传达意义。
B.动物只会东游西荡寻找与假设相符的事实,不会将接受到的信息复制贮存,并使用它去发现与假设不相符的事实。
C.动物只会追踪和与感受器对号的信息,并一次性地使用这些信息,不会将信息的内涵转换成话语贮存起来。
D.动物接受信息后,在大脑中对该信息做连锁反应的判断与想像,但不会将信息的内涵转换成话语贮存起来。
3.下列理解与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一生下来就有的遗传天赋是认识语言,这是目前最权威的语言学流派的观点。
B.事实上人类能够欣赏巴赫式的复调音乐,也是基因预先编码的遗传天赋使然。
C.语言的模糊性可能是用言语传播重要信息时,至关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成分。
D.语言是人类从认知简单的、具体的信息的意义进化到认知复杂的、抽象的意义的前提。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美与同情 丰子恺
世间的物有各种方面,各人所见的方面不同。譬如一株树,在博物家,在园丁,在木匠,在画家,所见各人不同。博物家见其性状,园丁见其生息,木匠见其材料,画家见其姿态。
但画家所见的,与前三者又根本不同。前三者都有目的,都想起树的因果关系,画家只是欣赏目前的树的本身的姿态,而别无目的。所以画家所见的方面,是美的世界,不是真善的世界。美的世界中的价值标准,与真善的世界中全然不同,我们仅就事物的形状、色彩、姿态而欣赏,更不顾问其实用方面的价值了。所以一枝枯木,一块怪石,在实用上全无价值,而在中国画家是很好的题材。无名的野花,在诗人的眼中异常美丽。故艺术家所见的世界,可说是一视同仁的世界,平等的世界。艺术家的心,对于世间一切事物都给以热诚的同情。
故普通世间的价值与阶级,入了画中便全部撤销了。画家把自己的心移入于儿童的天真的姿态中而描写儿童,又同样地把自己的心移入乞丐的病苦的表情中而描写乞丐。画家的心,必常与所描写的对象相共鸣共感,共悲共喜,共泣共笑;倘不具备这种深广的同情心,而徒事手指的刻划,决不能成为真的画家。即使他能描画,所描的至多仅抵一幅照相。画家须有这种深广的同情心,故大艺术家必是大人格者。
艺术家的同情心,不但及于同类的人物而已,又普遍地及于一切生物、无生物;犬马花草,在美的世界中均是有灵魂而能泣能笑的活物了。诗人常常听见了规的啼血,秋虫的促织,看见桃花的笑东风,蝴蝶的送春归;用实用的头脑看来,这些都是诗人的疯话。其实我们倘能身入美的世界中,而推广其同情心,及于万物,就能切实地感到这些情景了。画家与诗人是同样的,不过画家注重其形式姿态的方面而已。我们画家描一个花瓶,必其心移入于花瓶中,自己化作花瓶,体得花瓶的力,方能表现花瓶的精神。我们的心要能与朝阳的光芒一同放射,方能描写朝阳;能与海波的曲线一同跳舞,方能描写海波。这正是“物我一体”的境涯,万物皆备于艺术家的心中。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赞美儿童了。因为儿童大都是最富于同情的。且其同情不但及于人类,又自然地及于猫犬、花草、鸟蝶、鱼虫、玩具等一切事物,他们认真地对猫犬说话,认真地和花接吻,认真地和人像(doll)玩耍,其心比艺术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他们往往能注意大人们所不能注意的事,发现大人们所不能发见的点。所以儿童的本质是艺术的。换言之,即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受了世智的压迫,把这点心灵阻碍或销磨了。惟有聪明的人,能不屈不挠,外部即使饱受压迫,而内部仍旧保藏着这点可贵的心。这种人就是艺术家。
西洋艺术论者论艺术的心理,有“感情移入”之说。所谓感情移入,就是说我们对于美的自然或艺术品,能把自己的感情移入于其中,没入于其中,与之共鸣共感,这时候就经验到美的滋味。我们又可知这种自我没入的行为,在儿童的生活中为最多。他们往往把兴趣深深地没入在游戏中,而忘却自身的饥寒与疲劳。《圣经》中说:“你们不象小孩子,便不得进入天国。”小孩子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我们的黄金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我们可以因了艺术的修养而重新面见这幸福、仁爱而和平的世界。
1929年9月8日
(节选正《静观人生》湖南文艺出版社)
1.文章第二段说:“画家所见的,与前三者又根本不同。”那么,画家所见应是什么,“前三者”所见又都是什么呢?(4分)
答:画家所见应是;
“前三者”所见都是。
2.为什么说,画家要画好一个花瓶,必“自己化作花瓶”呢?作者借此想表达一个怎样的思想?(4分)
答:;
3.末了两段作者花了较大篇幅来“赞美儿童”。请选择两个角度,简析作者这样构思匠心所在。(4分)
答:
4.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文。(15分)
(1)简析《美与同情》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
(2)谈谈《美与同情》中作者的一个观点。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西拉沐伦河漂流 张抗抗
我见到的西拉沐伦,已是中下游地段。水势略减,趋于平缓,灰黄的河水,坦然自若地穿过两岸苍郁的灌木。河道时宽时窄时隐时现,在岸边的高地远望,像一条林中密道。
我独自一人浮在水面,悠悠然顺河而下。
前后左右都是水,急促而安稳地流淌。触手可及筏子外沿冰凉的河水,倾耳是流水汩汩的哗响;我闻到了河面上飘来弥漫着青草和湿土的甘甜气息,清洁着我的呼吸;隔着充满弹性的橡皮筏子底部,能感觉到水在暗处使劲。整条河像是一个巨大的漩涡,无休止地旋转着,就连天空也已消失在水里……
西拉沐伦,你从哪里来,带我去哪里?
没有帆,也没有罗盘,我是一座移动的孤岛,或是一块南极崩裂的浮冰,在水上漫步。
那一天下午,阳光早早隐没,从草原上吹来的风已有凉意;河面上没有闪烁的光斑,水是朴素平淡的本色,甚至显得有些冷漠。橡皮筏子下水的那一刻,只觉得身上的热气忽地被河水吸走了大半;波浪起伏,筏子颠簸起来,身子晃了晃,人就晕了,睁眼闭眼都是流淌的水。阴郁的河面,如同一条狭长的陷阱,会把人吸进去。心倏然抽紧,生出几分恐惧。
第6页 共8页
四周空无一人,孤独感渐渐袭来,在水面上形影相吊。
那是一个宽阔的河湾,弯曲的河道延伸至此,水中突起一滩金色的沙洲,像是一个问号下面被放大了的点儿。筏子一往无前,撞向沙滩的边缘,悄然搁浅,无人能来搭救。用木桨撑住河底,胡乱地用力,听见橡皮筏搓擦着沙滩的声音,像是要揩去水中的痕迹。反复挣扎全然徒劳,筏子像一块磁铁被牢牢吸在河床上。忽而,却又轻轻一颤,猛地弹了出去,迅即将沙洲甩在了后头。却不是桨的力量,而是水流突然改变方向,将我重新送入河道的主流。
水流逐渐加快,如轻舟过峡,一泻数里。眼见河面朝着前方倾斜下去,形成水的梯级坡度。水势忽猛,溅起团团浪花,水下似乎布满阴谋诡计,埋伏着无数道沟壑岔口,路径纠缠纠结,像是隐形的魔爪,拽着筏子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全然没有方向可言。人在水上,对于水下却一无所知,那水看似温情脉脉,转瞬就凶相毕露。束手无策地看着自己的筏子往岸边直冲过去,一头插入密集的柳茆丛,让粗韧的柳条一根根从头顶掠过,任其拍击鞭打,却无从躲避动弹不得。几回心惊胆战,自以为山穷水尽,流水无情,只能任其戏弄摆布了。绝望之中,水下的魔怪突然大动恻隐之心,那筏子似有神助,只一个华丽转身,自行掉头突出重围,卷入另一股劲流,如同冰上速滑,瞬息间蹿出老远。等到回过神来,人已在河的中央——天高水阔,水平如镜,筏子稳稳地朝着下游航行,一时畅通无阻……如此三番四复,每一次都在险情绝境中侥幸脱逃。再一次误入歧途时,只需坦然用手轻轻撩开树枝,等着撞击河岸那一瞬的力量,将其顶开——旋转——踮脚——凌空——落地时,已在新的起点上。那一套连贯的动作,完成得如此圆熟爽利,像配合默契的双人华尔兹舞步,在河面上一圈一圈地纵情奔放。圆舞曲的乐声从空中传来,微风、鸟鸣、流水声声……
漂流着,无拘无束。若是遇到浪花翻滚的激流险滩,索性松开水中的木桨,身子一动不动,任随筏子从容漂去——它一个顺势鱼跃,从水瀑上灵巧翻过,稳稳落在水梯的下一层平缓处,衣衫上竟连水花儿都不溅一朵……
目光疑惑地透入水下,似乎隐隐看见了有关命运的昭示,或是另一种解读。
很多时候,人生,生活,就像漂流本身——当水流具有足够的运力时,顺其自然是最好的选择。水下(或是命运)潜藏着我们无法透视的规律,要说随波逐流,其实也就是循着波浪和水流的动向,借力前行而已。
那是一段平缓的河道,几乎感觉不到水的流动。我独自一人悠荡在河上,把身子放平,躺下来,头发几乎垂在水面。雾气洇湿了我的眼睛,水声充盈着我的耳廓,水滴从我的脸颊上滚落:枕河——那一刻我的脑中跳出这两个字。我就这样枕着西拉沐伦河,摇曳、晃动、眩晕……我的身体蜷缩起来,躲藏在一个透明的水箱里,像是回到了母亲的子宫,羊水丰盈而温暖。于是,半个世纪前,曾经在母腹里的种种感受,都被一一记起并重新经历。那时初有人形,在黑暗中分分秒秒地膨胀,寻找生命的出口。就像在河心漂流,只等着那股暖流把你送去人世间……
潺潺水声对我耳语:漂流是流,漂泊是泊;不是漂泊,而是漂流……
我抬起头,头发在滴水,不知是雨是泪。青青的河岸上,有一匹剽悍的白马在低头饮水,
忽而扬起脖颈,嘶声辽远;岸边的灌木丛,苍老的根部一大半浸在水里,依然牢牢地抓着河岸的泥土;一大丛紫色的雏菊开得明艳,细小的种子落在水里,也将会去漂流。远处的山峰逶迤,山顶上悬着一团浓云,莲花般地展开几片花瓣,山尖上一棵枝叶清晰的小树,深色的树影,恰好镶嵌在云朵里,似莲花的花蕊,吉祥而超脱……
我藏匿于水中,融化在西拉沐伦河的怀里。
真想这样无休无止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地漂流下去,直到天荒地老。在漂流的途中,每一滴水都是起点;在漂流的路上,每一寸堤岸都可到达终点。(本文有删节)
1、在整个的漂流过程中,作者的情绪感受有何变化?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到情绪感受的变化?(4分)
2. 画线句子“目光疑惑地透入水下,似乎隐隐看见了有关命运的昭示,或是另一种解读”中的“命运的昭示”“另一种解读”指的是什么?(4分)
3 画线句子“漂流是流,漂泊是泊;不是漂泊,而是漂流”、“在漂流的途中,每一滴水都是起点;在漂流的路上,每一寸堤岸都可到达终点”的深层含义分别是什么?(4分)
(1)
(2分)
(2) 
(2分)
4. 从下列四项中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15分)
(1)鉴赏本文的主题思想;
(2)鉴赏本文的构思技巧;
(3)鉴赏本文的表达技巧;
(4)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论偏见
千百年来,“偏见”一词一直是带贬义的。在人们心目中,偏见就意味着错误,是思想认识的大敌,因此,人人都不应当有偏见。偏见是如此不受欢迎,以至于各个领域的思想家无不以扫除偏见为己任,以便达到无偏见的认识。在人们心中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偏见是应当消除而且是可以消除的。
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和各种相关理论特别是哲学真理观的发展,传统的偏见观开始动摇,人们日益意识到偏见是普遍存在的。美国科学家萨顿经过一番考察后指出:“即使是掌握最伟大真理的英雄,也不能完全摆脱偏见的束缚。”美国哲学家桑塔亚那则指出:人的见解是受利益驱动的,而利益上的差异必然要导致偏见的产生,因此,“理智是充满偏见的”。对传统偏见观抨击得最激烈的,当推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在伽达默尔看来,偏见不同于错误,“偏见”不应当是贬义词,然而,历史上人们总是对偏见口诛笔伐,使偏见蒙受了千百年不白之冤怨,伽达默尔明确指出:现在该是为偏见平反昭雪的时候了。
现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对偏见根源的探讨。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理解是有条件的,人对事物的理解要受“理解的前结构”的制约,如社会文化背景、传统观念、风俗习惯和他所从属的民族心理结构等等,这些因素在理解活动中起着先入为主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偏见的产生是在所难免的。
伽达默尔认为,偏见是人的历史存在状态,是一切理解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偏见是人的视界,真正的理解过程是视界融合的过程,即解释者的偏见与被解释者的内容相融合并产生意义的过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伽达默尔将偏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合理的偏见”,另一类是“盲目的偏见”。合理的偏见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它是由历史传统造成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传统中,传统是无法超越的东西,而接受了传统也就意味着看问题有了自身的视角,意味着看问题的偏见性,因此合理的偏见是无法避免也不应该避免的。而盲目的偏见则是由于认识上的主观性错误,如盲目崇拜权威,轻率下结论等原因造成的,这种偏见是应当克服而且是可以克服的。
许多思想家都十分强调语言在偏见形成中的作用。因为语言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接受的东西,而语言又带有民族性。语言中的一些成语本身就是浓缩的价值判断,例如我们汉语中所说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都体现了民族的价值取向,接受了这些东西,自己的思想也就有了偏见。
现代人的偏见观与真理观的演变是一致的。现代真理观是建立在对传统的绝对真理观进行冲击的基础上的。以前人们总以为,有些理论,特别是有些自然科学理论是可以绝对正确即无条件正确的。在不少人心目中,数学就是这种绝对正确的理论,然而这种绝对化的观念在许多哲学家的冲击下一步步瓦解了。许多科学界人士,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任何科学理论都无法达到绝对的全面性,也就是说,任何科学理论也都是带有片面性或偏见性的。正如西方著名科学家社会学家李克特指出的那样:“作为科学的参与者,科学家们在描述科学时会有偏见,其方式就如同其他人在描述他们参与其中的现象时通常会有偏见一样。”
总之,在偏见问题上,现代思想家要求人们树立新观念。实际上,这种偏见观也是现代社会的必然产物。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社会的多元化必然要产生思想的多元化和对权威的反抗,而对权威思想的反叛使人们对所谓绝对的全面性不再抱有幻想,这就必然导致将偏见普遍化、合法化的现代偏见观。
1.第五段谈到语言在偏见形成中的作用,请简要概括该作用。(6分)
答:
2.第六段为什么援引西方著名科学家社会学家李克特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
3.结合全文意思,说说为什么“该是为偏见平反昭雪的时候了”?(6分)
答:
4.伽达默尔将偏见分成“合理的偏见”与“盲目的偏见”两大类,对此你如何评价?(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