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生物疗法抗癌近日,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的临床肿瘤协会年会上,传出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一批使用生物疗法的药物,已经在癌症治疗上取得了奇效。目...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生物疗法抗癌
近日,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的临床肿瘤协会年会上,传出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一批使用生物疗法的药物,已经在癌症治疗上取得了奇效。目前癌症治疗已经由传统的手术切除、化学治疗及放射线治疗的时代进展到另一个新的时代——生物疗法的时代。
传统的化学与放射线治疗所用的战术好比是“地毯式轰炸”,在摧毁癌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的组织产生相当大的伤害。由于一些常规化疗药物的主要原理是破坏细胞生长,同时也使骨髓和胃肠道的快速生长细胞受到破坏,所以化疗通常会带来贫血、感染、恶心和腹泻等副作用。而生物疗法,则可以针对癌细胞所特有的抗原,或更精确地说,是对一种癌细胞生长因子的接受体加以阻断,使癌细胞无法接受到体内生长因子的刺激而生长,或是使癌细胞内生物讯息之传递受到阻断,无法将讯息传到细胞核,而避免癌细胞无限制生长。这种疗法就好比“定向导弹”,可以精确地命中目标,避免“地毯式轰炸”所带来的副作用。科学家认为,随着生物疗法的进展,未来还可以根据个别患者的肿瘤生长情况个别用药。在10—20年内,当癌症确诊后,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以确定肿瘤的类型,而且届时癌症将不再按照生长的部位或是按照显微镜下的形状分类,而是按照其基因特征分类了。
生物疗法代表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尚需更多临床测试。
但是,将癌症真正变成慢性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生物疗法前景光明,专家认为,就现在而言,由于缺乏足够的临床测试,这种药物还只能用于个别患者试验性使用上。
约斯隆——卡特林癌症中心主任哈罗德·法莫斯医生认为,不能对癌症新疗法设定严格的时间表,因为担心会带来“失败的期盼”。“生物疗法意味着科学家已经找到了癌症的阿喀琉斯之踵。但问题是科学还不知道阿喀琉斯之踵在哪里,或非常清晰他们的目标。”一位专家的话,道出了生物疗法的局限性。
在临床试验中有超过一半的生物科技药物为抗癌药,生物抗癌可以带来滚滚财源。生物抗癌药的研制成功,令制药业大为兴奋。目前在癌症临床治疗方面,已经有395种药物问世。而相对而言,心脏病的药物为122种、精神治疗药物为176种。
但是随着更多的抗癌药正式上市,为这些药物买单将成为政府健康医疗系统的大问题。特别是现在,一些新药仅一个疗程就需要支付上万美元。
而在去年,由遗传技术研究公司开发的、第一个采用生物技术抗癌的药物Avastin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批准正式上市,更令其母公司收入在全球生物技术企业中一下排名第二位。
小题1:下列对“生物疗法”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是用生物药品破坏骨髓和胃肠道细胞的生长,针对癌细胞特有的抗原,施放“定向导弹”的疗法。
B.是用生物药品阻断癌细胞生长因子的接受体或其生物讯息的传递,避免癌细胞无限制生长的疗法。
C.是避免“地毯式轰炸”的副作用,根据个别患者的肿瘤生长情况有针对性用药的疗法。
D.是用生物抗癌药品使癌症成为慢性病而延长时间缓慢治疗的方法。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目前在癌症临床治疗方面已经有395种药物问世,远远高出心脏病和精神治疗药物,表明各大制药公司都在积极研制和生产抗癌药物。
B.抗癌新药在给病人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每种新药一个疗程就需要支付上万美元。
C.生物疗法前景光明,但它的局限性不是马上就能克服的,这是专家们的共识。
D.“地毯式轰炸”是传统治疗癌症的几种方法采用的共同战术,它意味着对癌细胞和正常组织的摧毁和伤害。
小题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物疗法意味着现在已能按照癌的基因特征分类,医生的治疗在确定肿瘤类型的基础上更具有针对性。
B.生物抗癌药的研制成功对于制药业意味着找到了新的生财之道,而对政府健康医疗系统则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
C.对癌症新疗法尚不能制订出严格意义上的时间表,因为还不能进行大规模的临床测试,还不能实现全面推广。
D.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具有对新研制生产的药物批准上市的权力,某种抗癌药物能得到批准,意味着该药物既有市场需求又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答案

小题:B
小题:B
小题:A
解析

小题:B(A项,“破坏骨髓和胃肠道细胞”的是常规化疗药物的作用;C项,“根据个别患者的肿瘤生长情况有针对性地用药”是当生物疗法进一步发展后的可能性;D项,“延长时间缓慢治疗”是原文没有的内容。)
小题:B(B项,需要支付上万美元的并不是每一种新药。)
小题:A(按照癌的基因特征分类是将来10&20年的事,而不是现在就能做的。)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生物疗法抗癌近日,在美国新奥尔良举行的临床肿瘤协会年会上,传出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一批使用生物疗法的药物,已经在癌症治疗上取得了奇效。目】;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能源问题显得愈加突出起来。如今,一些科学家已经开始把课题转向人体能的开发利用上。
②所谓人体能,简而言之就是由人体散发出来的生物能量,它主要表现为机械能和热能。在人的生命过程中,人体能随时随地作用于周围环境,如运动时大量发热,行走时的体重施压于路面等。据科学家测算,一个人一昼夜所产生的人体能,如全部转化为热能的话,可以把相当于他自身体重的水由0℃加热到50℃,而全世界60多亿人每年浪费掉的人体能,则相当于12座核电站生产的电力。
③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人体所具有的生物能,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转换成电能。比如,当一个人坐着或者站立时,会产生持续的重力能。如果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把重力能转换成电能,就可以输入蓄电池,也可以直接利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位工程师,将一种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商场和火车站等处的地毯下面,当行人在踏板上不停地走过时,与踏板相连的摇杆不停地被压下,使中心轴持续地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英国一家超级市场,特意在市场入口处转门下方的地下室里,安装了一套发条式能量收集转换装置。熙熙攘攘的顾客不停地进进出出,其推动门的能量统统被收集起来,并转化为电能,借此为公司提供了照明、打字、电梯、空调等用电。
④将人体热能收集起来,然后转换成电能,也是一条经济实用的途径。美国新泽西州建造的美国电信电话公司总部大楼,每个房间的内壁都具有一种特殊功能,它能够有效地吸收全楼3000多名员工身体所散发的热量,随后将其转换成电能储入蓄电池,用以提供照明、电脑操作及调节楼内室温所需的电力。美国匹兹堡大学也设计了一个热量收集系统,该系统将学生和教师释放的热能,电灯、厨房以及从窗外射入的阳光等所产生的热量,统统聚集到一个中央设备中,再由地下的管道重新分散。据说,此系统在寒冷的冬季,完全可以供学校的10座大楼取暖之用。其实,这一系统完全可以具备双重用途,即在炎热的夏季里,还可以当作制冷设备使用,从而使大楼中的环境非常舒适。
⑤科学家们认为,人体能价廉而无污染,且收集转换并不复杂,既能自收自用,也能零存整取,如能将人体能充分地利用起来,无疑将为人类生活作出极大的贡献。相信人体能将会得到多方面、多层次地开发利用。
小题1:下列对“人体能”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人体散发出来的机械能和热能。
B.人体作用于环境,随时随地都可以产生生物能量。
C.人一昼夜所产生的能,可以把自身重的水由0℃加热到50℃。
D.60多亿人产生的生物能量,如果聚到一起,相当于12座核电站生产的电力。
小题2:下列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人体产生的生物能量,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转换成电能。
B.一个人坐着或者站立时产生的重力能可以输入蓄电池,也可以直接利用。
C.行人在踏板上不停地走过产生的电能,可以带动发电机发电。
D.英国一家超级市场,安装了特制的推动门,这种门通过不停转运所产生的电能,可以提供公司的日常用电。
小题3: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人体能课题是在能源问题显得愈加突出的前提下,由一些科学家着手研究开发的。
B.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体能的开发和利用前途将越来越宽广。
C.人体能的开发和利用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主要原因是其价廉而无污染,加之取用灵活方便。
D.人体能在美国得到了广泛开发和利用,但人体能只能转换成电能,是其发展的一个缺陷。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解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与尔三矢。(动词,给予)
B.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动词,给予)
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资助)
D.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动词,交往)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之”的意义和用法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一僧欲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之应。久之,此僧以箪食瓢饮之助至南海,夸之①于唐僧:“此何难之②有?”唐僧曰:“汝之③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④乎?”
A.①代词,可译为这件事
B.②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C.③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D.④人称代词,可译为他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曾经,生活和花朵隔开一线
杨 洋
1991年初春,丽江玉峰寺,山茶如火,燃了我眼前的天。
那一年的我,单纯清澈,依在树下照羞涩的笑容。天空高而蓝,在身后,在头顶。山茶艳得肆无忌惮,同样着红衣的我被它衬得失色。一步步退后,离开被它的奔放和热烈窒息住的空间。
那时,我参加工作不久,在一间四合院里上班,院里春天有玉兰,秋天桂花飘一室幽郁的香,冬来,腊梅一朵朵如雕出,引得我每天都要摘一朵带回家,放床头。闲时,我种扁竹兰,或在树边晒太阳。
办公室很大,有许许多多的书,这些书是许多年累积的财富。几乎每一天的清晨,我都要去掸书上的灰尘,但灰尘远比我有恒心,和阳光、空气一道,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使一本从没有翻阅过的书,也有了岁月的沧桑。
除了书和书架,办公室还有几张桌子,几把藤椅。藤椅年代久远,有的地方,一圈圈裹住竹手把的藤已散开来。见了这些藤椅,我会想到丽江。
那个年代,知识分子是臭老九,要把他们送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研究所里的知识分子们就到了丽江,住玉峰寺。男男女女一大群,睡在大庙里,晚上,风在庙外吹呀吹,月光映进来,照在天神的脸上。
在丽江能干什么呢?也只是为三餐而忙碌。推了小车去买菜,买回来做饭,人人吃饱,已算恩赐。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就想了法:到丽江时,带去了做实验用的猪。打报告,说那些非常精贵的猪受不了丽江气候,要求派几个人把猪送回昆明。报告被批准。第一批回昆明的,是些女人,带着孩子的女人。几周过去,第二批送猪的人也回来了……最后,研究所的知识分子们全部回来,以猪的名义。
我的办公室就在园子边上,又自成一体,是个小小的四合院。办公室里的藤椅,当年是到过丽江的,只是它们被捆着运下去,在丽江并没有解开来,回来时,就免了再捆一次。
在听前辈讲述研究所的历史时,我总有些虚无的感觉。好像不真实,而阳光则穿过窗棂,一束一束地射进来,能看见悬浮在阳光中的灰尘。那些过往,也就如尘埃,其实是一直存在的,只因没有光的映照,而看不到。
在那些讲述中,只有丽江,只有玉峰寺,而没有雪山,没有小桥流水,更没有山茶。
1991年,我站在玉峰寺,面对那株山茶,被它的热度震惊。我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些日复一日的讲述中没有它的踪影。但每有人来到四合院,会说:桂花真香。或:腊梅又开了。还有一位,在玉兰花开时节,喜欢捡落下来的花瓣泡水喝。这些花的颜色如此淡雅,他们却能够留意到。
2001年8月,会泽大海草山。花开成海,美如绣锦。我母亲惊叹不已:这么漂亮!这并不是她第一次来。三十多年前,我父母曾在这里蹲点,为绵羊改良。但他们的叙述里,只有大海的烧洋芋和燕麦炒面,而没有那广袤的草山和连绵的花海。我问母亲:那时候,没有这些花?母亲说:有,草比这还深。
我有些明白了。艰难和困顿,使生活与花朵隔了一线。
在研究所,我特地问那位前辈:在玉峰寺,你看到那株山茶了吗?
她想了半晌,一无所获。告诉我:可能那时它没有开花。
这是不可能的,她在玉峰寺住了一年多,那株茶树花期三月,每天著花万朵。而且不仅这棵茶树,还有株十里香,每到花期,就算香不了十里,也是一庭芬芳。但她不知道。
母亲在看到大海草山的花时,神情间异常欣慰。那位前辈,当她再度到丽江,也许能看到它那日以继夜永不消逝的美。然而她们年华已逝,这美丽,足足迟来了三十年,四十年。
2006年春,我再次到丽江,知道茶树值花期,特意赶了去看。十余年了,它一如我初见的模样,烈如火焰。生存的美好,它展现在那数百年都不肯示弱的花朵上,而且越开越旺。
于我而言,生存的美好,则是站在蓝天下,仰头去看它时,心里无言的惊叹。
有了曾经,所以有了未来。我不用再经历父辈的那些岁月,虽然此时站在茶树下的我,早已不复往昔的清澈。但我感恩——我第一次走到它的身边,就感觉到了它的美,并且,这份美丽一直绵延在我岁月的河流中,从不消淡,这是生活赐予我的全部仁慈,也是我幸福的所有根源。我为自己汹涌的幸福,再次感到幸福。
此时,我已离开那间办公室许多年。但行走在花朵渐次开放的旅途中时,还是会想到它,它阴暗的房间里,年轻的我坐在拉到丽江又拉回昆明的旧藤椅里,当阳光从窗外映进房时,我慢慢从书本中抬起头,去看窗外,扁竹兰正无忧无虑地开着紫蓝色的花。这时,一只松鼠已潜进来,它圆鼓鼓亮晶晶的眼,正悄悄地看向我,下一刻,我就将回头,看到它。                                      (选自2008年第3期《散文百家》,有删节)
小题1:“曾经,生活和花朵隔开一线”是什么意思?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
答:                                                                    
小题2:作者于2006年春再次看到茶花时又“惊叹”,又“感恩”,请问:作者“惊叹”什么?为何“感恩”?
答:                                                                
小题3:文中反复提到“阳光”这个意象,请问它在文中有何深刻的含义?
答:                                                                 
小题4:“藤椅”这个物件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随 风 吹 笛
林清玄
微微的雨。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因为箫的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由于来得遥远,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阔的平野,穿过雨声,在天地间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而且只有简单的几个音节。
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地穿透它,惟有竹林的密叶,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惟有某些竹林是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入”的道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边坐下来,独自听那一段音乐。过了一会儿,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撼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竹子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子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出尖利如笛于的声音。而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的笛声。
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蛙虫的鸣唱,春晨鸟雀的啾唧,甚至刮风天里滔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坐一日,为的是要听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盒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比如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拂的声音。有一回我放着一盒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淙淙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虽然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但是都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得如此深刻。原来在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锣密鼓的乐章。那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是要有福分的,它变化无穷,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子,有了风,竹子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才成为交响乐。
(选自《格言》2004年第2期)
小题1: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分)
A.作者认为,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这“自然的声音”所表达的本质意义是相同的。比如,百灵鸟画眉的声音与蝉蛙的声音,对热爱自然的人来说,都很悦耳。
B.在寒夜里放着万蝉齐鸣的录音,至少会给听者带来两种感受:一是让自己走进自然之中,二是从心里驱逐了冬天的寒意,心里渐渐暖和起来。
C.听《溪水》的录音时,听到了两声山鸟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这说明作者喜欢溪水的淙淙声,但更喜欢鸟声。
D.“我”后来去了几次,一直难以找到那天的感觉,要么有雨无风,要么有风无雨。其实,就是有了和那天一样的风与雨,还有竹子,“我”的感受也不会和那天一样,因为:一种感受只属于那个瞬间。
E.文章最后说“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才成为交响乐”,应该说,这句中的“交响乐”与我们平时听到那些高超的音乐家演奏的“交响乐”给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
小题2:请说出“我的故乡在遥远的地方”这一句中的“遥远”与文中“由于来得遥远,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句中的“遥远”的含义。(6分)
答:前者的“遥远”:
后者的“遥远”:
小题3:每逢冬春之交,“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请把“我”喜悦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