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胶东文化与齐文化王志民齐鲁文化是一支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并作出了特殊贡献的区域文化。它并不是一个独立单一的文化单元,而是主要由齐...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胶东文化与齐文化
王志民
齐鲁文化是一支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并作出了特殊贡献的区域文化。它并不是一个独立单一的文化单元,而是主要由齐文化、鲁文化两支渊源有别、特色各异的文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经过长期交流融合而形成的多元复合型文化圈。从空间上讲,这个文化圈应由三个中心文化区域组成。一是潍、淄流域,二是汶、泗流域,三是胶东半岛。正是这三大中心区域文化在漫长历史发展中相互交流融合,才使齐鲁文化形成如此丰实深厚、绚丽多彩的历史面貌。而以广淼无际的大海与草丰林茂的山地丘陵交相辉映为主要特点的半岛自然环境,和以渔盐林木业为主的经济模式,以及源远流长的莱文化传统形成的胶东半岛文化,在齐鲁文化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胶东文化指胶莱河以东的山东半岛区域文化,亦即胶东莱文化。胶东半岛,这个在中国幅员辽阔的版图上占据特殊重要位置的中国第一大半岛,从文化上讲,曾对齐鲁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展现出灿烂的光彩。胶东文化在齐鲁文化中的地位,首先体现于它在齐文化形成中的重要地位上。齐立国前莱人的文化情况,资料缺少。但从史书中记载姜太公受封齐之营丘,而“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营”的情况看,齐立国之前的莱人应是一支活动区域广大、文化发展水平较高、势力强大的部族,甚至可以说周封太公于莱人所居之齐地,就是针对镇抚莱人而来的。此后,从周初至春秋末期齐灭莱一百余年间的情况看,莱文化也直接影响着齐文化发展。一是齐、莱同属姜姓,杂处而居,文化是相互渗透、直接影响的。二是莱、齐交往密切。《国语.齐语》中有“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的话,说明其在春秋时,密切的经济关系甚至齐立国之初所谓的“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最主要的还是与莱地有频繁的经济往来。三是齐之发展壮大是与不断东扩、伐莱、灭莱结合在一起的。《左传》以及《国语》、《管子》等书中即多有“伐莱"、“攻莱"、“侵莱”、“通莱”等记载。春秋后期齐灵公时,“齐灭莱”,齐国东疆已到现今胶莱河一带,大约至迟在齐景公时,整个胶东半岛已尽属齐国所有。莱并入齐,不仅使齐成为拥有山东半岛和更广大地区的泱泱大国,而且也使齐文化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胶东半岛作为齐地的一部分,对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更直接更巨大的影响:一是从政治层面讲,半岛并入齐地形成其可靠大后方,东依海、西凭河,所谓易守难攻之四塞之国,对春秋战国时期,齐发展为强国大国起了决定性影响。二是从经济层面讲,齐国始终商业经济发达,鱼盐贸易促进了商品交换,应与其具有广大海域有直接关系。从众多资料分析,齐都临淄之成为先秦最大的商业都会,即是从春秋中后期开始的。其商业、手工业活动如此发达,与其作为半岛与中原地区,亦即海、陆商品的交换之地有着密切关系。三是从文化层面讲,半岛一带自古盛行的海仙传说及大量方士的产生,为突显齐文化的海洋特色起了更大作用。因而可以说,没有胶东文化,齐文化之海洋文化特色,及至其东方大国的地位都会受到直接的影响。
(节选自《要重视胶东文化的研究》)
小题1:根据原文内容,以下有关齐鲁文化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齐鲁文化主要是由渊源有别、特色各异的齐文化和鲁文化长期交流融合而形成的。
B.齐鲁文化从空间上看包含潍、淄流域,汶、泗流域和胶东半岛三个中心文化区域。
C.齐鲁文化是由三个独立单一的流派文化单元组成的一个多元的复合型文化圈。
D.齐鲁文化涉及的地域广阔,经历的岁月漫长,呈现出丰实深厚与绚丽多彩的面貌。
小题2:“胶东莱文化”对“齐文化”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以下说法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
A.胶东半岛三面环海,草丰林茂,经济以渔盐林木为主。
B.姜太公受封齐之营丘,“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营丘边营”。
C.齐、莱同属姜姓,杂处而居,文化是相互渗透、直接影响的。
D.齐、莱“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彼此经济往来频繁。
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齐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胶东文化,因为作为齐鲁文化组成部分的齐文化在政治、经济等诸方面受到胶东文化深深的影响。
B.从周初至春秋末期齐灭莱一百余年,胶东莱文化对齐文化的影响是伴随着二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流往来融合而产生的。
C.胶东莱文化对齐文化的影响止于整个胶东半岛尽属齐国所有之时,这个时间大约至迟在齐景公时。
D.胶东半岛的地理位置对齐发展为强国起着决定性影响,同时在经济和文化层面对齐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解析

小题1:C(“出三个独立单一的流派文化单元组成"有误。)
小题2:A(只说明莱文化特点,不能说明对“齐文化”的影响。)
小题3:C(在莱被灭之后,莱文化对齐文化的影响仍在继续,并且成为了齐文化的特色。)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胶东文化与齐文化王志民齐鲁文化是一支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并作出了特殊贡献的区域文化。它并不是一个独立单一的文化单元,而是主要由齐】;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有些人   张晓风
(一)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但他们,我却清晰地记得。
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位女老师,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谁会?”
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
那天,放学的时候,当同学们同声向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
我立刻快乐得有如胁下生翅一般——我生平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
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尊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位女老师的多。如果她不会写“挖”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出一个小女孩心中的自信。
(二)
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
“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
“能。”那个胖女人说。
“我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
“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瞪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案件,“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
她说“不敢”两字的时候,那种敬畏的神情使我肃然。她所敬畏的什么呢?是尊贵古老的卖米行业?还是“举头三尺即有神明”?
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但我每遇见那无所不为的人,就会想起她——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
(三)
有一个夏天,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人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
忽然,我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黧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不知在忍受什么?
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冽的冰水。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但满街的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却没有人伫足望他一眼。
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我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为冒犯我——于是我扼***了我的同情,让自己和别人一样漠然离去。
那个人是谁?我不知道,但他的痛苦却盘踞了我的心,他的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久的自责里。
上苍曾让我们相遇于同一条街,为什么我不能献出一点手足之情?为什么我有权漠视他的痛苦?我何以怀着那么可耻的自尊?如果可能,我真愿再遇见他一次,但谁又知道他在哪里呢?
我们并非永远都有行善的机会——如果我们一度错过。
那陌生人的脸于我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
(四)
对于代数中的行列式,我是一点也记不清了。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
那年七月,当我们赶到联考考场的时候,只觉得整个人生都摇晃起来,无忧的岁月至此便渺茫了,谁能预测自己在考场后的人生?
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奔波过两个城市而在考场上出现,是颇令人感到意外的。
接着,他蹲在泥地上,拣了一块碎石头,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我焦急地听着,似乎从来未曾那么心领神会过。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美丽的彩笔——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朱注①之外了解了所谓“君子谋道”的精神。
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没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没有碰过代数书,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义有多美。
代数老师姓什么?我竟不记得了,心里总有点内疚。如果我去母校查一下,应该不甚困难,但总觉得那是不必要的,他比许多我记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价值吗?
(选自《张晓风经典散文集》,有删改)
[注]①朱注——指朱熹对《论语》的批注。
16.为什么“我”能清晰地记得“有些人”?(4分)
17.结合第三节“我”与第四节“数学老师”待人态度的描写,赏析作品的对比手法。(6分)
18.善于从熟悉的生活中发掘出促人深省的深意,是张晓风散文创作的特点,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此的认识。(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4题。
天文学家最近公布,他们发现了从银河系中心喷发出来的一个“毁灭源”。这些天文学家说,这个毁灭源是由物质和反物质相遇并互相摧毁时产生的热气体组成的。它也许是说明存在着一个恒星爆炸地区和黑洞周围有风的的证据。
为了发现这个毁灭源,科学家们使用了美国航天局1991年发射的、目前仍在轨道上运行的“康普顿伽马射线观测台”可以收集到的资料。同使用可见光观察太空现象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不同的是,“康普顿伽马射线观测台”用来跟踪能量最大的粒子——伽马射线。
银河系的中心距地球大约2.5万光年。由于有气体和尘埃的阻挡,使用可见光的一般望远镜是看不到它的。但是伽马射线却能“看”穿银河系的气体和尘埃直至它的心脏。伽马射线是在反物质同物质撞击时产生的,它产生正常可见光的大约25万倍的能量。人们认为,宇宙中存在的反物质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因为每当反物质和物质相遇时,毁灭情况随即发生,伽马射线随之产生。
研究银河系毁灭源的科学家们不知道反物质来自何处,他们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威廉斯堡举行的这次研讨会上,探讨了这个问题。
来自华盛顿海军研究试验所的研究人员查尔斯·德尔默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的看法是那里有剧烈的运动,正在使我们整个银河系中心的热气云沸腾起来。”他说:“它是我们银河系的内城,而我们则生活在相当安静的郊区。”德尔默和与会的其他科学家对向上喷发的反物质源的说法持不同意见。他认为,它可能是死恒星的“火葬柴堆”,在过去的10万~20万年间一直在燃烧着。
反物质源的另一种可能性是据认为位于银河系中心的巨大的黑洞,可能爆发反物质射流。科学家说,还有一个比较小的黑洞,也可能向云层喷发了反物质。这个较小的黑洞多少被夸张地说成是“一个大毁灭者”。德尔默论证说,银河系的心脏还包含有大量的生命周期短的所谓超重恒星。这些恒星的死亡可能给这个毁灭源增添了燃料。
这个毁灭源位于银河系中心上方,长3500光年,宽约4000光年。
1.下列对于“毁灭源”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毁灭源是从银河系中心喷发出来的毁灭恒星的热气体,是伽马射线产生的根源。
B.毁灭源是银河系中心上方长3500光年宽约4000光年的区域内,反物质和物质相
遇并互相摧毁时产生的热气体。
C.毁灭源是银河系内城由于恒星的剧烈运动而形成的沸腾的热气云,是死恒星的“火
葬柴堆”。
D.毁灭源是银河系中心的一个巨大黑洞和一个较小黑洞喷发的反物质,是恒星的毁
灭者。
2.对于科学家使用“康普顿伽马射线观测台”收集资料的原因,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康普顿伽马射线观测台”能够跟踪能量最大的粒子——伽马射线。
B.银河系中心距离地球极为遥远,且有气体和尘埃阻挡,使用可见光的望远镜不能
看到毁灭源。
C.“康普顿伽马射线观测台”发射的伽马射线具有极强的穿透力,通过它可以看到
银河系的中心。
D.伽马射线能量强大,大约相当于正常可见光的25万倍,能“看”穿银河系的气体
和尘埃直至它的心脏。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毁灭源的发现,证明了银河系存在着一个恒星爆炸地区。
B.哈勃太空望远镜只能使用可见光观察太空现象,不如“康普顿伽马射线观测台”
功能强大。
C.银河系中心的毁灭源能够几十万年持续燃烧,是因为大量的超重恒星为它增添了
燃料。
D.德尔默关于超重恒星的死亡为毁灭源增添燃料的推想,补证了自己关于反物质源
是死恒星的“火葬柴堆”的假说。
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进行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即使距离并不遥远,没有气体和尘埃阻挡,使用哈勃太空望远镜也不能观测到这
个毁灭源。
B.只要反物质与物质相撞,就会造成毁灭情况,产生伽马射线。
C.反物质和物质相遇就会产生毁灭情况,因此人们在宇宙中很难发现反物质。
D.无论反物质源是死恒星的“火葬柴堆”,还是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毁灭源喷发的反
物质都不会给地球造成伤害。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直道——世界最早的“高速公路”
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华夏之后,除其它政绩外,还办了两件举世瞩目的大事:一是修筑了万里长城,二是修建了一条类似今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
秦直道从咸阳一直延伸到当时匈奴人的居住区,可以说,它的行进路线约有一半是在秦
人并不十分熟悉的鄂尔多斯高原,这里的地势虽然不及陕北黄土高原地区那样跌宕起伏,却
也是丘陵延绵、沟壑纵横。两千多年前的秦人,是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如此精确的北方大地方位概念以及如此丰富的地理学、地貌学知识?  
目前,在鄂尔多斯境内的秦直道遗迹北起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南至伊金霍洛旗。全线长约160公里。杨泽蒙说,纵观鄂尔多斯的地貌及秦直道的走向不难发现,现今秦直道路线是经过极为缜密的勘察后选定的。直道不偏不倚修在低丘陵地带,再往东一些,就是高丘陵的大沟地带,而再往西一些,就是沼泽地带了,在洪水季节路很有可能被冲垮。
难道仅仅依靠刚发明不久的罗盘定位技术,他们就具备了如此辽阔地域内的大地测绘技
能了吗?就是按照现代人的思路,如果没有特定的技术支持,要在两年半的时间内,在一个无论是地理方位还是地质条件都十分陌生的区域内完成这么大的一项工程是绝难想象的。
这项浩瀚工程的顺利实施,难道凭借的就是蒙恬率领的那数十万内地百姓的智慧和力量
吗?秦直道作为沟通南北的重要军事要道,是否借助当时的其他力量呢?            
杨泽蒙表示,在文献记载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00年)攘地北
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后,便让位给儿子(赵惠文王),开始实施“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的战略,这其中就应该包括对九原郡的设置、对这条“直南”道路的勘测、南渡黄河渡口的营建等等一系列活动。  
那么,在这条由秦国大将蒙恬主持完成的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盼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
中,是否蕴含着赵国人的辛勤汗水呢?还有,当时大部分已被蒙恬的大军撵到阴山以北,而原本世世代代就生活在鄂尔多斯地区的那些北方游牧民族,是否也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呢?这些目前都不得而知。    
1.下列对“秦直道”的理解,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A.“秦直道”是秦代修筑的一条北起今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南至伊金霍洛旗,全线长约160公里的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高速公路。
B.“秦直道”是秦代修筑的一条南起咸阳,穿越陕北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沟通南北的重要军事要道。    
C.“秦直道”是秦人仅仅依靠刚发明不久的罗盘定位技术,经过极为缜密的勘查后修筑的一条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高速公路。
D.“秦直道”是秦国大将蒙恬率领数十万内地百姓完成的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高速公路。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鄂尔多斯高原丘陵延绵,沟壑纵横,而且有沼泽地带,道路在洪水季节很有可能被冲垮。
B.秦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了精确的北方大地方位概念以及丰富的地理学、地貌学知识。
C.现代人要想在两年半的时间内,在鄂尔多斯高原完成修筑“直道”这么大的一项工程是绝难想象的。  
D.赵武灵王设置了九原郡,为了攻打秦国而开始了对“直道”的勘测,并且营建了南渡黄河的渡口。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朝之所以派蒙恬实施这样一项浩瀚工程,是因为它在经济、政治,特别是军事上有重要意义。
B.世世代代居住在鄂尔多斯地区而又被蒙恬打败的匈奴人极有可能参与了直道的设计工作。   
C.没有赵国之前的勘探和准备,蒙恬就绝对不可能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完成修筑直道这样浩瀚的工程。   
D.随着军事力量的不断强大,赵国称霸天下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已经开始实施与秦国的军事争霸计划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散文的知性与感性     余光中
①文学作品给读者的印象,若以客观与主观为两极,理念与情感为对立,则每有知性与感性之分。
②所谓知性,应该包括知识与见解。知识是静态的,被动的,见解却高一层。见解动于内,是思考,形于外,是议论。议论要有层次,有波澜,有文采,才能纵横生风。不过散文的知性仍然不同于论文的知性,毕竟不宜长篇大论,尤其是刻板而露骨的推理。散文的知性该是智慧的自然洋溢,而非博学的刻意炫夸。说也奇怪,知性在散文里往往要跟感性交融,才成其为“理趣”。
③至于感性,则是指作品中处理的感官经验,如果在写景、叙事上能够把握感官经验而令读者如临其景,如历其事,这作品就称得上“感性十足”,也就是富于“临场感”(sense Of immediacy)。一位作家若能写景出色,叙事生动,则抒情之功已经半在其中,只要再能因景生情,随事起感,抒情便能奏功。不过这件事并非所有的散文家都做得到,因为写景若要出色,得有点诗人的本领,叙事若要生动,得有点小说家的才能,而进一步若要抒情,则更须诗人之笔。生活中的感性要变成笔端的感性,还得善于捕捉意象,安排声调。 
④另一方面,知性的散文,不论是议论文或杂文,只要能做到声调铿锵,形象生动,加上文字整洁,条理分明,则尽管所言无关柔情美景或是慷慨悲歌,仍然有其感性,能够感人,甚至成为美文。且以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为例: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⑤短短九十个字,回旋的空间虽然有限,却一波三折,层层逼进,而气势流畅,议论纵横,更善用五个“士”和三个“鸡鸣狗盗”形成对照,再以鸡犬之弱反比虎豹之强,所以虽然是知性的史论,却富于动人的感性。在美感的满足上,这篇知性的随笔竟然不下于杜牧或王安石自己咏史的翻案诗篇,足见一篇文章,只要逻辑的张力饱满,再佐以恰到好处的声调和比喻,仍然可以成为散文极品,不让美文的名作“专美”。
⑥因此感性一词应有两种解释。狭义的感性当指感官经验之具体表现,广义的感性甚至可指:一篇知性文章因结构、声调、意象等等的美妙安排而产生的魅力。也就是说,感性之美不一定限于写景、叙事、抒情的散文,也可以得之于议论文的字里行间。
1.联系全文,选出下列选项中,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知性,应该包括静态的、被动的知识与见解。所谓见解,分为两个层次:见解动于内的,是议论;见解形于外的,是思考。
B.散文的知性不是博学的刻意炫夸,而是智慧的自然洋溢;在散文里,感性知识与理性见解的有机交融,就能成其为“理趣”。
C.散文的感性是指议论抒情时善于捕捉意象、安排声调,令读者如临其景、因景生情,如历其事、随事起感,使生活中的感性要变成笔端的感性。
D.感性应该有以下两种解释:感官经验之具体表现,是狭义的感性:知性的文章因为美妙的结构、声调、意象等安排而产生的魅力,是广义的感性。
2.下列选项中,对符合“散文极品”条件的解说,最正确的一项是
A.议论文或杂文尽管所言无关柔情美景或慷慨悲歌,但只要能做到声调铿锵,形象生动,能够感人,就可以成为“散文极品”。
B.知性散文,包含议论文和杂文等,要成为“散文极品”,就必须做到声调铿锵,形象生动,文字整洁,条理分明,有其感性。
C.知性散文,尽管所言无关柔情美景或慷慨悲歌,要成为“散文极品”,就应富于动人的感性和铿锵的声调。
D.知性的散文,即使是议论文或杂文,只要逻辑的张力饱满,声调和比喻的恰到好处,就可成为“散文极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个以信息为中心的技术革命,正改变着我们思考、生产、消费、沟通、生活、死亡甚至战争的方式。这一信息技术所带来的革命究竟意味着什么,正是目前许多学者苦思的问题。
  全球信息流动所带来的网络社会,其更为根本的革命性质在于,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和时间感受。首先,空间不再是固定的,成为了“流动的空间”,利用高速传播的音像信息(如现场直播、电视电话、无线手机、电脑互联网络等等),人们可以立刻进入到一个不同的空间,并参与其中。由此也就导致了“压缩的时间”,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都能集中在一起,集中为同一个瞬间,这就打破了我们传统的时间感受.这种变化导致了更为高速有效的经济活动,同时也使得经济组织彻底国际化。人们的交往活动进一步加速,满足生活需要的各种活动更为方便快捷。由于减少了面对面的接触,人们也就变得更为独立自由,产生了一种普遍的解放感。
  新的时空感受给很多人带来了解放和自由的感觉。却也潜移默化地使人丧失了历史深度和特殊的地区认同,使人们漂流到虚拟的数码文化当中。这样一种虚拟文化严重挑战传统的男女性别关系、家庭亲情关系。表面上看,信息技术使得社会的组织和结合力更为紧密有效,个人自由、个人能力也大幅度增长,但个人责任感和义务感却日益淡薄,自我意识日益脱离群体意识,传统的权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系被无情地消解掉,导致了广泛而严重的自恋、孤独和原子化的个人主义。
  简而言之,全球化及信息化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所处世界的面貌,提升了生产力、文化创造力和传播的潜能;但同时也削弱了社会组织的权威和人际关系纽带。在这样一种“流动的空间、压缩的时间”里,时间节奏突然加快,人际交往抽象化,带来了社会普遍失去控制的焦虑和无力感。人们迫切地希望找到一种凝聚的力量,来对抗信息时代所产生的高度风险、无限分散、日益抽象化的总体趋势.
  曼纽尔·卡斯特倾心14年著成的《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被认为是“瞄准了意义最重大的问题”。卡斯特强调新的社会运动、国家和文明共同体对于信息时代的驾驭和控制作用。各种新兴社会运动,如环境生态保护运动、女性运动等等,其实都是一种对抗网络社会的方式。这些运动和社会组织使人们重新认识并加强了自身的责任感,义务感以及性别认同和家庭纽带。
  卡斯特进一步认为,我们要在新的形势下重新审视国家的作用。他指出,在充满风险的、高度抽象化、分散化的信息时代,国家权威是抵制风险、保障社会生活、维护个人权利和尊严的有效力量。在传统家庭解体、各种社会团体日益消解、文化与信仰遭受冲击的情况下,建立起恰当的国家认同感,就有可能驱除人们普遍存在的无力感,使得每一个体重新焕发出自身的创造力。
(选自《环球时报》)
1.下面对“流动的空间”和“压缩的时间”两个概念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流动的空间”是指传播的音像信息,把人们带入到一个个不断变换的空间,人们可以感受、体验、参与这些空间发生的事情。
 B.“压缩的时间”是指由于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集中在同一瞬间,时间仿佛被压缩了。
 C.“流动的空间”使空间不再是固定的,它使得经济组织彻底国际化;“压缩的时间”打破了传统的时间感受,使经济活动变得更为高速有效。
 D.“流动的空间”和“压缩的时间”使人们的交际活动进一步加速,满足生活需要的各种活动更为方便快捷。
2.下列不属于信息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的一项是
 A.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和时间感受,使人们的时间节奏突然加快。
 B.网络社会使社会的组织和结合力更为紧密有效,人与人之间凝聚的力量更为强大。
 C.网络社会由于减少了人与人面对面的接触,所以给人们带来了解放和自由的感受。
 O.网络社会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提升了生产力、文化创造力和传播的潜能。
3.下列不属于网络社会给人们生活带来负面影响的一项是
 A.网络社会潜移默化地使人丧失了历史深度和特殊的地区认同,使人们漂流到虚拟的数码文化当中。
 B.网络社会使人们的个人责任感和义务感日益淡薄,导致了广泛而严重的自恋、孤独和原子化的个人主义。
 C.网络社会无情地消解了传统的权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系,削弱了社会组织的权威和人际关系纽带。
D.网络社会使人际交往抽象化,人们难以适应,普遍失去控制力,心理惶恐焦虑,变得体弱无力。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要清除网络社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种种弊端,必须适度地限制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
 B.新兴社会运动能驾驭信息时代产生的高度风险、无限分散、日益抽象化的总趋势。
 c.为了维护传统的男女性别关系、家庭亲情关系,必须坚决驱除虚拟的数码文化。
 D.国家认同感是一种凝聚的力量,依*它可能有效地清除网络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