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下列各题。山外有山天外天林斤澜①北温泉有江边码头,一上码头就上山坡,坡上转弯地方,有薄板搭起来的小饭馆。当门账桌上,坐着一位中年汉子,平头...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山外有山天外天
林斤澜
①北温泉有江边码头,一上码头就上山坡,坡上转弯地方,有薄板搭起来的小饭馆。当门账桌上,坐着一位中年汉子,平头,高颧,宽肩膀,两眼闪闪,独腿。据说是冯玉祥的老兵,抗日拼大刀丢掉一条腿。厨下堂上,都是退伍军人,都是北国口音,都有见过世面的气派。
②流亡学生到学校二三天,就在温泉游泳池打了一架,把老板打到水沟里动弹不得,看门的扫地的当下住手,哈腰央告,这才让老板顺沟溜走,得胜收兵。
③老板额角有暗红胎记一大块,袍哥中称三爷陈大疤。
④起因是一个东北学生跑来告诉,只因无票进门“小事”,受了干预之气。论流亡,东北资格最老,不过这一位却口讷体弱,只有回到学校里吞吞吐吐的份儿。大家刚来,素不相识,不过“同是天涯流亡人”,当以义气为重。几个东北学生振臂一呼,义无反顾,蜂拥跟上,到位就开打。陈大疤闻声出来,当门一站,还没有及时“拿言语”,一个老东北军子弟,把“来将通名”都省略掉了,箭步挥拳……
⑤须知袍哥打架,“拿言语”是大关节,言来语去,倒把两手“反剪”起来,那就只见扭头犟颈,吐沫车载斗量。流亡学生辩论是辩论,打架是打架,分做两回事,到了打架份上,“更不搭话”,“当场开彩”。
⑥这位老东北军子弟,其父没等他翅膀长硬,先送学兵连练操盘杠子,而后才斟酌上洋学堂,因此有一些“幼工上身”,说不上“出手不凡”的话,也是“出手不孬”。那陈大疤敢开浴室、游泳池,也不是等闲之辈。当年凡在市井做卖票出入的营生,都是有两手的角色。多半因双方程序不一,弄得个措手不及;又可能还没有和学生对过阵,先乱了步法,失脚落沟。凑巧那水沟高齐胸口,窄如肩宽,在里边只有吃打的份儿,没有施展的余地,立刻无条件停战了。
⑦陈大疤还是有后台的,后台告到学校去。学校当局按“中庸”之道处理:打群架不提,外无赔情内不记过。单说起因,某生“行为不轨”,不具体说明不出告示,个别劝告自动离校。那学生也不作声,只管卷行李。学校派人跟着,是押送也是护送。
⑧众流亡学生想道:岂不是打架打坏了?若不帮衬盘缠,不说遭人耻笑,也是仁义上过不去。只是流亡学生有一个通病,经常腰无分文,仗义大方,疏财羞涩。有一位心血来潮,会同二三人,直奔水码头老兵搭的薄板小店,说明原委,张口一百元,有借有还。坐账桌的独腿老兵,二话不说,拉开抽屉,数出一沓票子来。当年一个月的伙食费,还到不了二十元,一百不是小数。学生接钱道一声谢,回头就走了。过后才想起来,不但没有写下字据,连归还的日期也没有说定。啊呀,双方都还没有通名道姓。
⑨一二个月后,学生得了一注钱财,走到小店去,心想人家将本求利,难得这样痛快,就添上十元,也不说明,把一百一十做一搭递上账桌。回头坐下,要了个油煎豆腐,一人一碗酒。当地喝烧酒,也论碗。才喝上几口,独腿过来,把十元拍在桌上,只说:“咱们不来这个。”学生才要解释,独腿已把双拐一甩半个圆圈,扭过身子了,学生几张嘴同声叫道:“喝酒,来来,喝碗酒。”“有事。”独腿坐到账桌那里了,两眼闪闪,有微微的笑影。
⑩有天路过店门口,听见里边有人高谈阔论,只看得见守着账桌的独腿,不时点点头,答答应,一脸少见的恭敬。不免朝里张张,看见高谈的人,那是陶行知,人称陶老夫子。夫子经常在重庆和草街子之间奔走,重庆校场口那里也有个院子,是育才学校的一部分。当然,他还有许多社会活动。当年车无时间表,船看日头。夫子等船的工夫,就在小店里“传道”。
⑪北温泉的流亡学生中,男多女少,草街子的男生还未长个,女生先苗条起来了,总是造化的功德,两厢来往频率,日渐提高。
⑫陶老夫子的高风亮节,自然撞进耳轮。这里仅记两次愤愤之情。一次是学校内部晚会演出,一个老师编排了一个舞蹈《农家乐》。育才的文艺老师,论艺术流派,是兼容并蓄。这个舞蹈是东方的现代舞。演完才闭幕,陶老夫子就在观众席上高声问道:“现在农家还有乐吗?”随着当众直抒己见,他说的“乐”,指的是“田园牧歌”“春秋抒情”等等,在山穷水尽的现实农村,这些“乐”已经不复存在了。说着有些愤然。编排老师也根据他的艺术角度,分辩一通,言来语去,夫子愤愤溢于言表。过后,没有行政处理,归在学术上的争鸣了。
⑬再一次是召集全校学生讲话,讲的是近来纪律不怎么好,声色愤愤,全场哑默。接着列举事实,数落真人真事中间,不免涉及大多学生是从难民收容所挑来的难童。比如有个男生,原是端着个饭碗,去打两个铜板酱油,回头落下炸弹,一片火烧瓦砾场。这个男生的身世记忆,只剩下端碗打酱油。夫子不觉老泪夺眶,台上唏嘘,台下饮泣。这也没有行政处理,归用不着了。
⑭育才在北碚公演,北温泉流亡学生当作好机会,跑去帮忙。到那里看见把门任务,已是老兵“包圆”。门口一盏发蓝光的气灯,灯下正中间,站着独腿老兵,金鸡独立,又有双拐斜撑,鼎足而三。散披军大衣,分外肩阔膀圆。两眼闪闪,平头高颧,微露笑影。这气派,别说陈大疤,就是流亡学生也玩不出来,山外有山天外天也。
凡袍哥、特务、青皮、痞子,一概销声匿迹,唯有蓝光一片,丝丝作响,弥漫夜空。
1.解释⑮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分)
凡袍哥、特务、青皮、痞子,一概销声匿迹,唯有蓝光一片,丝丝作响,弥漫夜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⑩段中画横线的语句在全文的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⑫、⑬两段表现了陶行知先生怎样的“高风亮节”?(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题为“山外有山天外天”,你认为全文所写的人物中哪一个境界最高?写其他人物有什么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写老兵为育才师生把门,效果奇佳,震慑住了形形色色的坏人。(2分) ②以景物描写烘托老兵的非凡气派。(2分)
2.内容上:写老兵被陶行知的高风亮节所折服。(2分)
结构上:为后文写老兵主动为育才师生的演出把门作铺垫。(2分)
3.①针砭现实,关注民生疾苦;
②学术上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③以情动人的教育方式。(每点2分)
4.陶行知。(3分)写陈大疤的厉害是为了衬托流亡学生的仗义,写流亡学生的仗义是为了衬托老兵的慷慨豪爽,写老兵的非凡气派是为了衬托陶行知的高风亮节。(3分)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下列各题。山外有山天外天林斤澜①北温泉有江边码头,一上码头就上山坡,坡上转弯地方,有薄板搭起来的小饭馆。当门账桌上,坐着一位中年汉子,平头】;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郭拱辰序
世之传神写照者,能稍得其形似,已得称为良工。今郭君拱辰叔瞻,乃能并与其精神意趣而尽得之,斯亦奇矣。
  予顷见友人林择之、游诚之,称其为人,而招之不至。今岁惠然来自昭武,里中士夫数人,欲观其能,或一写而肖,或稍稍损益,卒无不似,而风神气韵,妙得其天致,有可笑者。为予作大小二像,宛然麋鹿之姿,林野之性。持以示人,计虽相闻而不相识者,亦有以知其为予也。
  然予方将东游雁荡,窥龙湫,登玉霄以望蓬莱,西历麻源,经玉笥,据祝融之绝顶,以临洞庭风涛之壮,北出九江,上庐阜,入虎溪,访陶翁之遗迹,然后归而思自休焉。彼当有隐君子者,世人所不得见,而予幸将见之,欲图其形以归。而郭君以岁晚思亲,不能久从予游矣。予于是有遗恨焉。因其告行,书以为赠。
  淳熙元年九月庚子晦翁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或稍稍损益损益:增减,指修改画稿。
B.计虽相闻而不相识者计:计算。
C.欲图其形以归图:画。
D.予于是有遗恨焉遗恨:遗憾。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郭拱辰技艺高超的一组是(    )(3分)
①已得称为良工   ②乃能并与其精神意趣而尽得之   ③一写而肖    ④宛然麋鹿之姿,林野之性   ⑤亦有以知其为予也      ⑥欲图其形以归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③④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给人的印象首先是篇幅短小,其次是语言平易流畅,通篇没有故作惊人之语,具有语短意信服,以一当十的长处。
B.写郭拱辰的绘画艺术,作者分“泛写”和“实写”两类着笔。“或一写而肖,或稍稍损益,卒无不似,而风神气韵,妙得其天致,有可笑者”是“泛写”。
C.体现郭拱辰精湛画艺的“实写”,是由朱熹对郭拱辰所作的两幅自己的画像的评论和态度中显现出来的。从“宛然麋鹿之姿,林野之性”以及“计虽相闻而不相识者,亦有以知其为予也”可见其传神的功效。
D.文章末尾落墨用笔,意象甚远,抒发了朱熹的襟怀,同时也表达了对郭拱辰不能从游的遗憾不满之情。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乃能并与其精神意趣而尽得之,斯亦奇矣。(3分)
(2)然后归而思自休焉。(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勿动怒、勿淫乱、勿轻诺、要忍辱、爱敌人。
玛丝洛娃在福音书里找到了这五条生活准则,认为人们如果遵循这五条法则,并不断悔过自新,便可以“获得最大的幸福,地上的天国也会建立起来”。 (《复活》)
B.“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 便觉浊臭逼人。”
这是冷子兴演说宁国府时,向贾雨村介绍到贾宝玉时说的话。(《红楼梦》)
C.“是她喊我给她烧的。……你就当作我已经死了。你给鸣凤烧纸的时候,请你也给我烧点。就当作我是个死了的。”
鸣凤头七那天,发现丫头婉儿在给鸣凤烧纸时,也给倩儿烧了一堆。这是婉儿对觉慧说的一句话。(《家》)
D.每当攒上一百多法郎时,葛朗台就会对葛朗台太太说:“借几个子儿给我吧,我没用的啦!”就这样,葛朗台太太又陆续把钱交给了丈夫。(《欧也妮·葛朗台》)
E.“吾非不欲尽忠报国,奈天命已绝矣。汝等善事吴侯,共成大业。”言讫,昏绝。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这是诸葛亮三气周瑜后,周瑜临终时说的一番话。(《三国演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过了险峻,路稍平坦。操回顾止有三百余骑随后,并无衣甲袍铠整齐者。操催速行。众将曰:“马尽乏矣,只好少歇。”操曰:“赶到荆州将息未迟。”又行不到数里,操在马上扬鞭大笑。众将问:“丞相何又不笑?”(《三国演义》)
曹操在赤壁兵败后逃往彝陵的途中,曾三次大笑,请简述曹操第三次大笑的原因及紧接着发生的事。
(2)突然间,她看见弗比斯头顶上方伸出了另一个脑袋,一张发青的痉挛的脸孔和一副恶魔般的眼光,在那张脸孔旁边有一只手,举着一把尖刀。……那个姑娘在这可怕的景象前惊呆了,动弹不得,也说不出话,好像一只鸽子偶然抬起头来,发现老鹰正圆睁双眼,往它的窠窥探。
上面这段话出自《巴黎圣母院》第七卷中“临窗子的用处”这一章。请你简述这一章的故事情节。
答第(   )题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丑果    
翟桂平
快过春节时,父亲从乡下捎来一箱苹果。我打开箱子一看,苹果不但个儿小,而且浑身长满疤痕。
  妻子拿起一个瞥了一眼,脱口说出一句:“破苹果,丑死了。”随即,啪的一声,那只苹果滚落在地板上,蜷缩在墙角里。
  儿子从屋里探出头问:“妈,什么丑死了?”
  妻子拖着浓浓的鼻腔,懒懒地说:“你爷爷送的苹果。”
  儿子晃着小脑袋走过来,伸着脖子往纸箱里看,果然一个个苹果全没了红彤彤的笑脸,青黄色的外皮挂着黑褐色的疤痕丑丑地躺在里面。
  儿子拿起一个,扔到地上,用右脚驱动着左旋右转,像在踢一只滚动的皮球。
  我捡起墙角的那个苹果,又把儿子脚下的那个抢过来,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
  老家院里的水井边有棵苹果树。
  春天,苹果树那粗壮的干顶着密密枝叶,开满粉红色的小花,花枝摇曳,院里乃至全村都浸满了青涩的花香;夏天,黑绿色的叶子,青绿色的果子发出簌簌声,把撩拨人心的炎热淹没下去;秋天,浓密的枝叶在伸展的枝条上微微摆动,那挂着一层薄霜的苹果再也藏不住了红红的笑脸,看了让人心里是那样的柔软、滋润。
  每逢收获的季节,父亲便一脸灿烂地爬上树,小心翼翼地踩着树枝,把诱人的苹果一个不留地摘下来。有人告诉父亲要留下一两个压枝,不然明年就不结果了。父亲呵呵笑着说,我连孩子都舍不得给一个吃,怎舍得压枝呢,只要对苹果树精细了,来年还是满树的好果子呀!
  父亲那时是村里的会计,可是父亲的算盘珠子无论怎样拨,村还是穷村,家还是穷家。那时,苹果树成了一家人的希望,摘下的果子或换了我的学费,或到城里换了白面。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上了大学,在城里娶妻生子,日子富裕了。苹果树依然茂盛,但结的果子不再换钱。父亲便每年都把又大又圆的苹果或自己送来,或让乡下到城里的汽车捎来一箱。看着红得发亮的苹果,我知道那是父亲一个个亲手挑出来的。
  去年回家,我看见苍老的苹果树的树干上长满干苔,参差的虬枝被父亲一个一个锯去后,钻出一些新的枝条,枝叶点缀其间,已不见枝繁叶茂的胜境。父亲苦苦地说,老了,结的果子越来越小了,恐怕明年就结不动果子了。
  现在,这箱丑果也许就是苹果树最后的果子,或许明年连这样的果子也结不出来了。我抱起装着丑果的箱子走进卧室,把丑果一个个放进壁橱,我知道它虽丑,但它的香气还在,那甜甜的香气还会弥漫整个房间。有了这种香气,我会觉得家很温暖。
  在箱底我发现父亲写给我的一张字条:
  皓儿,树已枝老叶疏,不见其硕,结疤丑果,留念于你,勿忘其苦!
  我轻轻地捧起一个丑果放在鼻前,深深地吸了一口,果香依然醉人心脾。
  明天,我要带上妻子和儿子回老家去看父亲。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我”“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表明对父亲捎来的苹果,“我”知道其中凝结着父亲深沉的爱,不容亵渎。
B.文中对苹果树春夏秋时节的描写贮满着“我”对这一株苹果树的喜爱之情,也是父子情深所致。
C.“我知道那是父亲一个个亲手挑出来的”表明苹果蕴含着父亲的浓浓的爱意,而“有了这种香气,我会觉得家很温暖。”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爱感念关心。
D.“父亲那时是村里的会计,可是父亲的算盘珠子无论怎样拨,村里还是穷村,家还是穷家”表明父亲的筹划毕竟还是不太精明,无法改变村里和自己家的面貌。
E.本文的主题就是通过“丑果”表达儿子对父亲的挚爱。艺术手法主要是借物抒怀。
小题2:试分析结尾一段的含义及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有人建议把标题“丑果”改为“父亲”,你认为哪一个更合适,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忘年之交吴冠中先生      
胡殷红
谁都知道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但我却常常为寻找后悔药纠结不已。我和吴冠中先生同住一个小区,去年我要迁新居,在最后准备拔掉电话机的刹那,想到和吴冠中先生辞行,在电话里我说会常来看他,希望他保重。电话里他说了很多,好像不是我要搬走,倒像他要远行。我说搬走也会常来看他。但我确实没想过他已年过九旬,总觉得有的是时间。听到老人去世的消息,我简直悔绿了肠子。
  回想起前年春节我最后一次去给吴冠中先生拜年。虽说是过年,他的家新年和旧年一样没有任何形式上的变化。他的生活多年来一如既往,没有任何实质的改变。小画室不到十平方米,朝阳,画案旁的餐桌上已摆放好午餐:一只盘子般的大馒头、一盘“水煮蒜苗”、两碗多种豆类煮制的粥。吴先生和夫人正准备就餐。先生说,他们请了一位下岗女工帮忙做一顿饭,其余两顿自己做,基本吃剩的。我注意到吴先生好像是刚刚理了发,就问:还是街边师傅的手艺?吴先生显得挺高兴说:街边理发的师傅们搬进了理发室,不用站街啦。很多年以来,吴先生总在街心公园的林荫小道边,花两元钱找个“蹲摊”的理发师傅理发。每次我遇见,就会开他的玩笑说:这么有价值的脑袋怎就这么廉价地“处理”一下?吴先生扭过头说:剃头师傅是“行为艺术”,我是纸上谈兵,我们工作不同,价值一样。凡到这时,他的脑袋会被剃头师傅 “无情”地归位。他只得低头喃喃:我这时候的价值就相当于一个等待削皮的冬瓜。玩笑间,吴先生总会有意无意地谈到他的“创作观点”。每到这时,我都觉得他很孤独,他期望别人的理解。
  后来我的专访《吴冠中有话要说》在《文艺报》整版发表后,吴先生收入了他的文集,我们的友情也从相识而跨向更高的境界——忘年交。
我和吴先生比邻而居十几年,那几年他每天都会沿着小区转圈散步,时间宽裕的话他会叫我一起和他徒步到离我们小区三四公里、儿子为他准备的大画室去看他的“大画”。去那儿要走40分钟,他想画“大画”时就一早过去,带些饼干、面包当午餐,晚上再步行回来。吴先生说,近年画“大画”少了,所以去那里也少了,主要原因是不想重复自己,没有新意、没有激情的作品不想画,另外精力、体力也觉得差了些。他说他希望把自己认为的精品都捐给博物馆,不愿流落民间被人转手,由拍卖行拍来拍去。他说,无论拍卖的价多高都和他本人没丝毫关系,送出去的画就是别人的了。
我一直在想,吴先生这些年来引起许多人的误解,这一定与他独特的思想有关。也许,随着中国美术的发展,我们将越来越认识到吴先生观点的意义与价值,误解也会随之消除。
吴先生和这个世界永别了,我这个没心没肺的人竟然没在搬家前的一年里没去看望他。而今,我把他老人家送给我的那套精装本《吴冠中文集》摆放在我的桌上,点燃一支蜡烛,在幽幽的烛光中怀念这位画家、文学家,他送我书时说的话言犹在耳:“文是画之余,是画之补,是画到穷时的美感变种。只可惜,我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风景画家,不能互换,是文是画,只求表达真性情吧!”
老人的话在我心里生根,老人的身影在我脑海里驻足。我把老人那颗不再跳动的心安放在我的生命中。
小题1:对文章的内容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与吴冠中先生,虽然在年龄上相差很大,但两人一见如故,成为忘年交。
B.晚年的吴冠中先生由于在创作上没有新的思路,所以很少画“大画”。
C.文中说到吴冠中先生把自己的精品之作捐献给博物馆,目的是保护这些作品,不希望作品流入民间遭人拍卖。
D.生活中的吴冠中先生身边往往只有夫人相伴,看上去很孤独落寞,这很大程度上与他的独特思想有关。
E.本文作者采用回忆的方式,在结构上首尾呼应,表达了作者对吴老的怀念及愧疚之情。
小题2:联系本文,分析概括一下吴冠中先生的形象。(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我把老人那颗不再跳动的心安放在我的生命中”的内涵。(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