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中国人你健康吗?杨潇 冯韶文2005年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与2000年的第一次相比有明显变化。如果以2000年的统计结果为基数100...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人你健康吗?
杨潇 冯韶文
2005年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与2000年的第一次相比有明显变化。如果以2000年的统计结果为基数100,那么到2005年,国民身体形态综合指数为99.14,国民身体机能综合指数为90.35,国民身体素质综合指数为103.43,换句话说,我们的身体素质正在爬升——男性可以做更多的俯卧撑了;我们的身材有点走样——衣带渐紧,小腹渐凸;我们的身体机能有所下降——肺活量、血压等数据不容乐观。
而根据2008年初中国卫生部公布的消息,中国居民期望寿命由2000年的71.4岁提高到2005年73岁。
好消息 更会俯卧撑了
身体素质是一个全国“普涨”的指标。
体育总局杨光宇介绍,人的体质从国际上公认的标准看有5个方面,分别是形态、机能、素质、心理和应急能力,“但是后两项监测的可操作性还不够,因此报告并未纳入。”
浙江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副主任安平则给了一个直观的标准:对普通人来说,一个判断体质的简单办法,就是看你能做多少个俯卧撑。
国民体质监测报告说,俯卧撑反映的是肌肉耐力情况,从2000年到2005年,国人身体素质水平明显提高,20-39岁年龄段的成年人提高幅度最大。
坏消息 腰粗了
2005年成年男性肥胖率为9.3%,超重率则高达33.2%——而2000年时,这两个数字分别为7.6%和31.9%。体育总局专家周琴璐说:“超重(而不肥胖)的人数比肥胖的人数多,这意味着有更多的人‘预备’着胖起来。”
和2000年以前相比,中国成年男性的体重、胸围、腰围明显增长,臀围则无变化,彭博新闻社7月8日援引美国《保健事务》的一份报告称,随着财富的增加,中国人的腰围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地方的人增长都快。“中国目前肥胖人口达3.25亿人,这个数字在未来20年后还可能增加一倍,这种变化可能对中国的劳动力和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报告如此预测。
70后、80后、90后
1985年,原国家教委、国家体委等部门在28个省区联合开展了《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此后,于1995年、2000年、2005年又进行了相同规模和内容的调研。
根据过往4次调研,可以大致描绘出一个典型的“70后”、“80后”和部分“90后”在中小学时期的身体变化:“80后”男生要比“70后”男生高3厘米,重3.8公斤,“90后”男生则又比“80后”男生高1.9厘米,重3.6公斤;“80后”女生比“70后”女生胸围增长1.6厘米,而“90后”女生比“80后”女生胸围又增长1.3厘米。这其中,身高增长“前快后慢”,到“90后”一代速度已经明显放慢,体重增长则“前慢后快”,到“90后”一代,重量和围度增长的高峰仍将继续。
在机能、素质方面,同样是学生时代,“80后”比“70后”的爆发力和速度明显提高,而耐力则有所下降;“90后”则在机能和素质方面呈现全面下降,耐力下降尤甚。
吃得多了,动得少了
受访专家常常用8个字概括国人体质变化的原因,即“吃得多了,动得少了”。
2002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费量由1992年的37克增加到44克,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
油过量,盐也超标,传统中国菜讲究盐味,到2002年,国人人均每日摄盐量为12克,两倍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量。
过量的油盐在体内运行,增加了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也增加了高血压的患病风险。2002年,18.8%的成年中国人患高血压,总人数估计超过1.6亿,比1991年增加了7000多万人,并且“城乡差距已不明显”。血脂异常率也达到了18.6%,此外,还有3.9%的人血胆固醇边缘升高。
周琴璐用“静坐为主”来描述很多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在《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报告》庞杂的表格中,她提醒我们重点关注25-39岁年龄段的体质状况,“尤其是25-29岁年龄组的,他们大学刚毕业,从学校到办公室,身体机能下滑得最厉害。”
在2000年,我国16岁以上的城乡居民中,有65%的人在这一年没有参加过任何体育活动。以年龄段划分,体育人口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特点,36-45岁和26-35岁成为国人中最为“静态”的两个群体。2000年的统计表明,体育人口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低于非体育人口7.1个百分点,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只有非体育人口的12%,职业病的发病率只有非体育人口的17%,肥胖的发生率低于非体育人口1.5个百分点。
(选自《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第31期,有删节)
小题1:请结合本报告概括回答“70后”“80后”和部分“90后”的体质在中小学时期有怎样的变化。(4分)
小题2:针对中国人健康与否的疑问,本篇报告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其根据是什么?(5分)
小题3:试探究“36-45岁和26-35岁成为国人中最为‘静态’的两个群体”的原因。(6分)
答案
小题1:变化表现在:①身体方面,身高增长“前快后慢”,到“90后”一代速度已经明显放慢,体重增长则“前慢后快”,到“90后”一代,重量和围度增长的高峰仍将继续。②机能、素质方面:“80后”比“70后”的爆发力和速度明显提高,而耐力则有所下降;“90后”则在机能和素质方面呈现全面下降,耐力下降尤甚。
小题1:整体状况不容乐观。虽然有国民身体素质综合指数上升,居民期望寿命提升等“好消息”,但是“坏消息”更多:①国民身体形态发生改变。肥胖人口增加迅速,成年男性的体重、胸围、腰围明显增加。②国民身体机能下降——肺活量、血压等数据不容乐观。③油过量、盐过量导致患高血压等疾病的人数增加。④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以“静坐为主”,尤其是36—45岁和26—35岁两个群体的人参加体育活动很少。
小题1:①26—35岁往往是一个人成家立业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刚刚进入社会,事业处于起步阶段,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这个年龄段的人群也要努力建立新的家庭,继而担负起孕育子女的责任。所以这类人群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体育锻炼。
②36—45岁往往是一个人兼顾事业和家庭的重要阶段。这个年龄段的人群通常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担任重要角色,是中坚力量。对家庭而言,这类人群又要担负去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的重任。所以这类人群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体育锻炼。
③同时,这两类人群正处于人生的青壮年时期,各项身体机能相对较好,更容易忽视体育锻炼,所以一般用在体育锻炼的时间很少。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中国人你健康吗?杨潇 冯韶文2005年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与2000年的第一次相比有明显变化。如果以2000年的统计结果为基数100】;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景观意义上的废墟保护
贺万里
废墟一般是指历史上曾经作为人文景观存在过的、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被毁损后的遗迹。废墟主要由两种因素造成:一种是人类的种种作为,如搬迁、战争;一种是自然因素,如地震、洪水、火山爆发。废墟是人类历史延续存在的一个最真实的重要物证。也就是说,废墟是最真实、最生动的历史记忆的表达。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文献去记忆历史,而且可以通过废墟去记忆历史。废墟最真实地显现了我们的历史记忆。
废墟是我们获得自身文化身份的一个确证,并因此而使我们的生存具有一种充实感。实际上,废墟的存在就是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如果我们说我们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樊城人的后代,却什么废墟遗址都没有,只能到文献故纸堆里找证明,我们的说法就显得苍白无力。当然也可以盖一座漂漂亮亮的新城隍庙,但不能说我们是拥有悠久历史的群落,在几百年前就有某某信仰了等等,因为证明不了。而废墟恰恰是一种具有真正证实这种文化身份、增加文化认同的实物存在。增加了这种文化认同,我们才具有一种充实感。
废墟具有审美情感凝聚意义上的深刻内涵。也就是说,它对于我们的审美情感,具有其他自然事物无法比拟的深刻意义。人类的情感是可以很轻松的,人们可以看看戏,听听歌;也可以是很丰富的,具有深刻的感时伤逝等等历史内涵的审美情感。这种深刻的审美体验可以从废墟中得到。古代诗文中,让我们觉得最深刻的就是感怀废墟的那些,如南朝鲍照的《芜城赋》,这些诗文把对废墟的感怀和人世沧桑变换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废墟,才可以获得那种感怀伤逝的审美体验。我们可以通过废墟让生命的涵养、审美的体验变得鲜活和丰富。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废墟这种文化遗产,那么我们对待废墟的态度和做出的城市规划就会不同。扬州也曾在前几年整治过运河风光带,最后运河整治好之后,两岸花红柳绿,草坪、坡阜掩映其间……那里成了很人工化的自然风光带。运河是有历史记忆的,但在那里似乎消失了。这在很多城市都存在。
许多城市在改造过程中,通过拆迁,旧貌换新颜,却让城市历史中断,让城市记忆从一种很鲜活的存在变成苍白的文献。在拆迁中遇到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迹,包括小码头,甚至那些杂乱的民居,如果从景观意义上来规划,就有可能保存下一个城市的某些历史记忆。因此,从景观设计意义上去规划城市废墟的保存,是与一般意义上讲的城市规划不同的。
(摘自《艺术百家》2009年第4期,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文中信息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废墟只能让人们了解历史的某个瞬间,而要全面了解真实的历史,人们只有通过阅读历史文献才能实现。
B.人们对废墟的价值认识不清,认识不够,其实是造成当今城市发展之中导致大量废墟急剧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C.《芜城赋》之所以比其他的许多诗文更容易让人获得感怀伤逝的审美体验。是因为文中写了对废墟的感触。
D.如今,人们在规划城市时都会有意识地保护一些古建筑、古遗址,这说明人们开始对废墟的价值有所认识。
E.从保护义化遗产的角度看,扬州市把运河两岸整治成了很人工化的自然风光带,其实就是对历史文化的破坏。
小题2:下列对“废墟”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废墟一般指以前的人文景观在长期的历史变迁过程中遭到毁损之后被保存下来的遗迹。
B.废墟是一种最真实、最生动的历史记忆的表达,也是人类要记忆历史所必须依据的条件。
C.废墟是使我们的生存具有一种充实感的客观存在,也是我们获得自身文化身份的实物存在。
D.废墟是一种对于人类的审美情感,具有其他自然事物所无法比拟的深刻意义的文化遗产。
小题3:文中“这在很多城市都存在”一句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4分) 
小题4: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废墟的作用。(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
重申清明的三种价值与理想
清明节,人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缅怀逝者,追思先人:在北川老县城,万人公祭遇难者;在北京,45万市民祭奠亲人。和以往不同的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习俗如烧纸钱等也有了变化。用鲜花代替纸钱、天堂信箱寄哀思、网上祭奠先烈等新的祭祀方式,在一些地方悄然兴起。以《清明上河图》闻名的开封,举行了2010清明文化节,诸如蹴鞠、马球、斗鸡、抖空竹等具有民俗特色的表演活动,为前来祭祖、踏青的人们带来别样的乐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谈到清明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这幅行人悲伤、春雨缠绵的场景。从扫墓的习俗看,清明无疑是令人伤感的节日。又因为,寂静的春天,万物吐旧纳新,满地都是生命的芬芳,都是刚刚苏醒的泥土的气息,在这样美好的季节,人们怎能不怀念那些不能与之分享良辰美景的逝者?而且,于国于家,总有一些生离死别的人和事,值得铭记。
然而,清明带给中国人的意象与价值,远不应止于此。虽然今天,它在名义上只是一个祭奠逝者、表达哀伤的节日。
从时间上看,作为传统节日,清明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最初只是一个节气,只是到了唐玄宗年间才与寒食合并,渐渐演变成怀念祭祀家族先人的节日。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清明也渐渐被赋予了更多意义与内涵。
有文史学者指出,清明除了让活着的人向逝者遥寄来自尘世的哀思与温暖,同样负载着尘世间最高贵的价值与理想,暗合了“天地清明”、“人心清明”与“政治清明”等三重境界:
其一是来自天地自然的“清明”。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人是社会存在,同时又是自然存在。回想人世间的万般美景,还有什么比得上那树底清风、明月万里更让人心旷神怡?
其二是来自心灵境界的“清明”。哲学家说,真正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生命本身。清明是关乎生命的节日,它让人从纷纷扰扰的空间之维回到时间之维,追思过往,省思现在,念想未来。每一次扫墓都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它不仅扫去逝者碑上尘埃,更扫去活人心里的尘埃,让生活回到生命本身,重归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清明”。
其三则是“政治清明”,这也是人们最易忘却的一种“清明”。“清”就是法制与规章的明晰,就是清廉无贪腐;“明”则是光明正大,是阳光政治。君不见,在古代中国,为官者的大堂之内都会以“明镜高悬”标榜。虽然腐败并不因此销声匿迹,但它至少表明了吏治清明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政治理想──虽未能至,心向往之。
从自然、人心到制度,由“清明”勾勒出的三重境界,同样是三重理想。其包括的意义,既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又包括寻回人心的价值与内在的安宁,以及为此必须寻求的制度上的保障。
清明时节,哀思寂寂。面对那些已然逝去的生命,或淡或浓,伤感总难免。然而,如上所述,哀伤不是我们生活的目的,清明更是可以省思的日子,清明还有更广阔的自然诉求、精神理想与政治内涵。清明连接生者与死者,连接生态、生命和生活。在此意义上,以营造和谐、自由而美好的世界的名义,有必要重申“清明”所负载的三重理想。
(选自《新京报》)
小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清明能让人从空间之维回到时间之维,追思过往,省思现在,念想未来;而扫墓能使生者实现与死者对话的愿望,内心变得宁静而“清明”。
B.作者认为,清明节虽然到今天在名义上还只是一个祭奠逝者、表达哀伤的节日,但是,它应该带给中国人以更加丰富的意象和价值。
C.“政治清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寻回人心的价值和内在安宁都需要的政治制度的保障。
D.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清明节的祭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用鲜花代替纸钱、天堂信箱寄哀思、网上祭奠先烈等新的祭祀方式已很普及。
小题2:以下各项中,不能表现“清明负载着尘世间最高贵的价值与理想”的一项是
A.清明时节,万物的生长,都清洁而明净。
B.清明让人们向逝者遥寄来自尘世的哀思与温暖。
C.清明是关乎生命的节日,让生活回到生命本身。
D.吏治清明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政治理想。
小题3:从全文看,清明节的意义和内涵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0分)
爷爷的宝藏
[美]劳拉 · 乌朗
闹钟响过后,布丽姬特从床上跳了起来。她轻轻地来到客厅。客厅非常安静,只有桌子上那只雕着各种图案的闹钟在“滴答滴答”地走着。那声音听起来伤感而空洞。
  自从爷爷去世后,玫瑰别墅里的每一样东西似乎都让人感到伤感。爷爷在这儿生活了82年,每年夏天布丽姬特都来看望他。现在别墅将要被卖掉。
  “你可以留下一样东西来怀念爷爷。”昨天,妈妈这样对她说。
  布丽姬特把目光从闹钟上移开。怀念与爷爷在一起的那些快乐的时光,一只闹钟不是她所需要的。一本书呢?她走到书架前,浏览着那些书名。大部分书看起来都很烦,她不知选择哪一本。正在翻找的时候,她看到其中的一本书里露出来一张纸。她轻轻地抽出了那本书。
  纸的一面写着一个日期:1927年2月1日。另一面却写着令人兴奋的内容。布丽姬特大喊着跑到哥哥科林的房间。
  “科林,看我发现了什么?”布丽姬特喘着气说道。
  科林接过那张纸,心不在焉地看了一眼那个日期。但当他看到纸的另一面时,呼吸一下子变得急促起来。上面写着几个字:我的藏宝图。
  “爷爷一直说在他的农场埋有一份宝藏。我还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布丽姬特说。
  “我也以为是。”科林说,“这个藏宝图证明他没有骗我们。”
  这个藏宝图非常简单:一个大圆圈,圆圈里写着“巨石”的字样,然后一个箭头从巨石画出去,旁边写着:走20码。箭头的末端画着一个小圆圈,小圆圈里写着“石头”的字样,还打着一个叉。
  “巨石就是爷爷所说的大圆石。”布丽姬特说。
  “宝藏就埋在巨石20码以外的石头下。”科林说,“走,我们去挖宝藏。”
  他们从杂物房里拿了两把铲就往外跑。他们穿过一块玉米地来到那块巨石旁。那块巨石是爷爷的农场里唯一一块大圆石,立在小河边已经不知多少年了。
  科林从巨石开始计算步子。用他的小脚来计算出20码的距离并不容易。但在玉米地周围只有两块石头能藏宝藏。
  “先看这块。”说着,科林把那块比较大的石头滚到了一边。
  布丽姬特马上用力把铲插进泥土里。“会是什么宝藏呢?金条,还是满满一箱的宝石和钻石?”布丽姬特嘀咕道。
  科林哈哈笑道:“实际些,布丽姬特。我敢打赌是钱。”
  “够买一台新电脑或者一辆自行车吗?”
  “也许够买下这个地方。”科林说道,“如果找到很多钱,妈妈就不用卖掉别墅了。以后我们每年都可以来这里度暑假。”
  布丽姬特知道,爷爷不在了,一切都不一样了,但她爱这栋老别墅。留住别墅的想法刺激着她。她紧握着铲,挖得更卖力了。但挖了半个小时,他们看到的还只是泥土。
  “一定是在另一块石头下。”科林说。
  他们马上转移地点。但两人又挖了一个小时,仍然一无所获。这时,阳光已经很强烈了,晒得两人的皮肤生痛。
  “宝藏也许不在这儿。”布丽姬特甩着酸痛的手臂沮丧地说。然后,她叹了口气,拖着铁铲转身走回了别墅。而科林咬着牙继续不停地挖。
  回到别墅,布丽姬特又盯着那张藏宝图。忽略了什么呢?到底还有什么线索还没被发现?她仔细地看着那幅图,然后翻过图的另一面。那上面只写着一个日期。
  看着那个日期,布丽姬特的眼睛忽然一亮。“我找到啦!”她大喊着冲出屋子,抓起铁铲,朝巨石附近的小河跑去。
  “布丽姬特,你去哪?等等我!”科林喊道。
  科林也跑向小河。布丽姬特已经坐在了划艇上。
  渡过小河,布丽姬特领着科林来到河岸的一块石头边。科林搬开石头,一只铁盒出现在他们眼前。
  “布丽姬特,你怎么知道的?”科林乐坏了。
  布丽姬特笑了。“藏宝图是在隆冬画的。那时小河已经结冰,爷爷穿过小河,把宝藏埋在了这里。”
  “我们还忘了一些事情。”她继续说道,“那一年是1927年,藏这个盒子的时候,爷爷还是个孩子。”
  科林急忙打开盒子。盒子里面没有钱,没有珠宝,也没有金条,只有几个铁做的士兵。科林失望地叹了口气。
  但布丽姬特笑了。对她来说,这些玩具士兵才真的是一份宝藏,正是她想要的用来记住爷爷的特别的东西。当她抚摸爷爷这些小时候的玩具时,她感到爷爷就在她身边。
(选自《意林》2010.3)
小题1:开篇从闹钟写起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爷爷的形象。(4分)
小题3:“爷爷的宝藏”在整篇小说中有哪些作用?(3分)
小题4:小说通过哪些方式运行情节?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6分)
小题5: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爷爷,也有人认为是布丽姬特,试结合文本予以探究,谈谈你的理解。(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共18分)
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小题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思三驱以为度(限度)B.则思正身以黜恶(斥退)
C.简能而任之(精简)D.宏兹九德(此)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无以怒而滥刑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B.臣闻求木之长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D.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小题3:下列文句全属于十思内容的一组是(      )
①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②不念居安思危              ③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④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⑤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⑥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A.①⑥B.②④C.③⑤D.④⑥
小题4:对《谏太宗十思疏》文意的理解,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以“固木”、“浚泉”为喻,提出全文主旨:“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接着,在原来比喻的基础上从反面设喻,一正一反,对比鲜明。
B.第二段指出历代帝王能有好的开始却不能坚持到底的原因是“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劝说唐太宗要竭诚以待下。这给当时骄奢忘本的唐太宗当头棒喝。
C.文章第三段提出“十思”的内容,是“积其德义”的具体化。并诚挚地指出,若照其行事就可以不必“劳神苦思”了。 
D.进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就是直言不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效果强烈,而有时是最冒险的;另一种就是婉转进谏,更像是在讲故事,却不乏趣味,魏征用的正是第二种。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2)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神农架会有“野人”吗?
方舟子
中国许多地方自古以来就有“野人”的传说,时不时地也有某人无意中目击“野人”的记载。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存在“野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许多人以为只要有一公一母就能保证传宗接代,而实际上一个高等动物物种是不可能只靠一对雌雄,或者几头甚至几十头而繁衍下去的。当一个群体太小时,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很难一直保持合适的雌雄比例。在自然状态下,下一代是雌是雄的概率相等,因此一个大群体可以维持雌雄比例大致相等。但是在一个小群体中,这个平衡很容易因为概率事件而被破坏。
小群体另一个难以避免的危险是近亲繁殖。近亲繁殖生下的后代,身体状况、生存能力都是比较差的,长期如此必然导致遗传品质的下降,遗传多样性的消失,从而走向整个群体的灭绝。一个群体要避免近亲繁殖,能够长期健康地繁衍下去,至少需要几百头个体。但是一个地方如果真存在数百个“野人”,就不会那么难以发现。不管是群居还是独居,其活动范围都很大,更容易暴露行踪。
如果“野人”真的存在,它们不是从天而降的,必然有自己的进化历史,在进化过程中就会留下化石,尤其是作为一种大型陆生动物,相对来说更容易留下化石。越晚近的化石越容易被发现。人们发现了许多种类人猿、猿人、古人类化石,但是到现在从没有发现过有一种能与“野人”联系起来的。有人认为“野人”是巨猿的后代,这是生活在几十万到几百万年前的一种猿,在中国多个地方都发现过其化石,光是牙齿化石就有上千颗。事实上巨猿和“野人”很不一样。巨猿要比“野人”高大得多,身高达到3米,而据目击者的描述“野人”身高并不超过2米。巨猿并不是直立行走的,和今天的类人猿一样主要靠四足行走,这也与目击者对“野人”的描述不符。巨猿大约在30万年前已经灭绝。如果“野人”是从巨猿进化来的,30万年的进化历程中留下的化石证据又在哪里呢?
“野人”死后不会凭空消失,总要留下残骸的。就算“野人”行动敏捷、行踪不定,难以被抓到,尸体是不会跑的,为何从未被发现过,连一颗牙齿都没留下?“野人”发现者拿得出手的只是一些号称从“野人”身上掉下来的毛发。如果毛根上残存细胞,从中提取DNA,倒是可以根据基因序列来确定其所属物种。但是现存的“野人”毛发却都没有毛根。有关“野人”的证据还有一些脚印,这更不足为凭。
世界各地都有类似“野人”的传说,例如北美洲有“大脚怪”,南美洲有“大猴”,澳洲有“幽微”,都号称是像人一样直立行走的未知猿类。其实美洲、澳洲并没有猿类进化的化石记录,特别是澳洲,本来连高等哺乳动物都没有。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野人”的传说是多么的不靠谱。但是这样的传说能够吸引读者,招徕游客,还可以借机“科考”,总会有人宣扬,是不会完全平息下去的。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0年12月8日期,有删改)
小题1:从原文看,下列对“野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外许多地方都有“野人”的传说,“野人”活动的范围很大。
B.有人认为“野人”是巨猿的后代,但目击者描述的“野人”比巨猿矮且直立行走。
C.在已知的考古发掘中,没有发现一种与“野人”联系起来的化石。
D.目前,“野人”发现者只是号称发现了“野人”的“毛发”和“脚印”。
小题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亲繁殖的结果往往是身体状况和生存能力差,从而导致群体的灭绝。
B.类人猿、猿人、古人类的进化历史,都可以通过他们的化石得到印证。
C.相对来说,越是大型的动物的化石,越是晚近的动物的化石,越容易被发现。
D.从毛根上残存的细胞中提取DNA,就可以确定毛发所属的物种。
小题3:“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存在‘野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一个高等动物物种是不可能只靠一公一母来繁衍下去的。
B.高等动物物种的繁衍必须保持遗传多样性和合适的雌雄比例。
C.在自然状态下,一个大群体是雌雄比例基本一致的前提条件。
D.由于遗传品质的下降,一个小群体的下一代雌雄概率往往难以平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