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语到极致是平常孔庆东金庸是公认的“武林盟主”,侠风盖世。然而他的语言,却似乎很不“侠”,很不“武”,既没有梁羽生的英拔潇洒,也没有...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语到极致是平常
孔庆东
金庸是公认的“武林盟主”,侠风盖世。然而他的语言,却似乎很不“侠”,很不“武”,既没有梁羽生的英拔潇洒,也没有古龙的简劲飞动。梁羽生多秀文隽语,古龙多格言警句,要从他们的作品中摘编几本《梁羽生豪言》、《古龙妙语》,真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俯拾即是。可偏偏轮到金庸,想编一本《金庸侠语》,竟是难乎其难。直把“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翻了个遍,也没找出几段“掷地有声”的话来,教人顿生“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感慨。
  非常奇怪,金庸的语言,细看每一句,都很平常。不论词汇的搭配,还是句式的选择,都很少标新立异,出人意外。那些话,你也能说,我也能写。但就是这些话,让无数少年着魔,青年落泪,中年搔首,老年捻须。技痒之下,试着把那些感人的段落摘下来,却反而发现这是一种“残忍”,仿佛是砍断杨过的臂膀,挖下阿紫的眼睛一般。
  这时方领悟到,金庸的语言像一切超一流的伟著一样,是“浑然不可句摘”的。离开了上下文,离开了整个小说的肌体,这些段落就成了失去生命的标本。标本虽然也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但毕竟远不及活生生的原态。
  金庸的语言便是绚烂之极的平淡之言也。这种平淡,表现在不以小说作为炫耀自己才华的工具,决不到处发表自己的人生高论,也不趁机搭售自己的诗词歌赋,更不把作品中的人物当作宣传自己思想的传声筒。金庸的人物语言,必定是合乎人物的性格、命运、处境、心态,“人有其性情,人有其声口”。金庸的叙述语言,必定是合乎所描写的客观对象的性质,形态,神韵。他不直接上台表演,他活在每一个自己所创造的角色中。如刘熙载《艺概》所云:“其秘要则在于无我,而以万物为我也。”正像上帝无所不在,佛性无处不存,金庸在哪里?在他文字的每一个跌宕起伏里,在他人物的每一个音容笑貌里。金庸很少直接抒情议论,他充分相信读者能够领会作品所蕴涵的妙谛,用不着作者亲执教鞭,在一旁耳提面命。他只在那些平淡的语言背后拈花一笑,谦虚地说:“我只是个说故事的。”
  严家炎先生指出:“金庸的语言是传统小说和新文学的综合,兼融两方面的长处,通俗而又洗练,传神而又优美。”陈墨先生认为:“金庸小说的语言,之所以看起来没什么突出的特殊,那是因为作者并不追求风格的单一性,而是进行不同方式的叙述探索,不断改进和创造自己的叙述方式及语言风格,同时不断地拓展语言的疆域,丰富小说的形式美感。”
  陈墨先生还从雅语与俗语,景语与情语,官话与方言,古典与现代,规范与独创诸方面论述了金庸语言的博大精深,无体不备。实际上,正是因为在各个方面都达到或是接近了“极致”,所以在整体上才英华内敛,渊停岳峙,毫无剑拔弩张,邀人喝彩之态。前人论杜甫是“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此言用于金庸也并不过分。金庸写武打,有“赤手屠熊搏虎”之气魄,写情爱,有“直教生死相许”之深婉,写风景,有“江山如此多娇”之手笔,写历史,有“一时多少豪杰”之胸怀。正像《神雕侠侣》中的独孤求败,剑术登峰造极之时,便不再依赖任何宝剑,飞花摘叶,皆可伤敌。在武侠小说中,无招之招,是最神妙的武功。在艺术创作中,无技巧的技巧,则是最高的技巧。金庸以他打通儒释道的艺术境界又一次印证了这个充满辩证法的哲理:语到极致是平常。
  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学者***客不但达不到这个平常,而且理解不了这个平常,还自以为语言奇丽,用词怪异,才是读书人的风采。有感于此,笑引一则民间字谜结束此文:“道士腰间两个蛋,和尚肚下一根筋。平平常常两个字,难坏多少读书人!”
小题1:下列有关金庸先生语言的特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金庸的语言,都很平常。不论词汇的搭配,还是句式的选择,都很少标新立异,出人意外。
B.金庸的语言像一切超一流的伟著一样,离开了上下文,离开了整个小说的肌体,这些段落就成了失去生命的标本。
C.金庸的叙述语言,非常合乎所描写的客观对象的性质、形态和神韵。
D.金庸直接抒情议论不多,他充分相信读者能够领会作品所蕴含的妙谛,用不着作者亲执教鞭,在一旁耳提面命。
小题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梁羽生多秀文隽语,古龙多格言警句,要从他们的作品中摘编几本《梁羽生豪言》《古龙妙语》,真可以说是非常简单。
B.金庸语言平淡表现在不以小说作为炫耀自己才华的工具,绝不到处发表自己的人生高论,也不趁机搭售自己的诗词歌赋,更不把作口中的人物当作宣传自己思想的传声筒。
C.在艺术创作中,无技巧的技巧,则是最高的技巧。金庸以他打通儒释道的艺术境界又一次印证了这个充满辩证法的哲理:语到极致是平常。
D.最后一段民间字谜的引用,是为了讽刺大多数***客学者刻意追求语言华丽,从而肯定金庸先生语言的平淡。
小题3:请结合文本,简述金庸语言的特点。(3分)
答:                                                                                      
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①金庸的语言便是绚料之极的平淡之言②金庸的人物语言,必定是合乎人物的性格、命运、心境、心态。③金庸的叙述语言,必定是合乎所描写的客观对象的性质、形态和神韵。④金庸的语言,要放在上下文中才能体现它的神韵。(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解析

小题1:(原文中说“非常奇怪,金庸的语言,细看每一句,都很平常。不论词汇的搭配,还是句式的选择,都很少标新立异,出人意外”“ 金庸的语言像一切超一流的伟著一样,是“浑然不可句摘”的。离开了上下文,离开了整个小说的肌体,这些段落就成了失去生命的标本”所以不能说金庸的语言都很平常。)
小题2:(原文说“作者所要表达情、意就完全发生变化”的说我们大多数学者***客不但达不到这个平常,而且理解不了这个平常,还自以为语言奇丽,用词怪异,才是读书人的风采”但不能由此得出“讽刺大多数学者***客刻意追求语言奇丽,从而肯定金庸先生语言的平淡”的结论。)
小题3:略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语到极致是平常孔庆东金庸是公认的“武林盟主”,侠风盖世。然而他的语言,却似乎很不“侠”,很不“武”,既没有梁羽生的英拔潇洒,也没有】;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小偷笑笑
我醒来的时候,眼前多了一个人。
  他就坐在我的对面,右手两根指头轻夹着我的衣领,左手中指和食指伸向我的衣兜,指头绝对已经碰到我的那些钞票了。
  一见我醒来,他收回手去,脸上笑笑,然后走到车厢前面,和他的四个同伴聊天去了。
  奇怪的是,我竟也对他笑笑,笑得那样自然。
  然后,我的心狂跳不止,沉重不已,我再也没有了睡意。
  这是七八年前,发生在一辆公交车上的镜头。它就这么“残酷”地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任我怎么使劲地擦也擦不掉了。
  对小偷笑笑!我的一生中,有这么一次,竟对着小偷笑了笑!
  笑得那样自然,自然而又自然!
  我被自己当时的表现所震惊!这莫名其妙的一笑,让我多年来一直耿耿于怀。我一定要知道这样做对还是不对,错,错在哪里,我一定要知道这个行为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明智还是怯懦。可是,我越是想知道,就越是糊涂。七八年来,我不愿意提起这件事,因为它还在我的心里不断地权衡着,权衡着,一直没有结果。
  假若当时我一跃而起,将那个小偷的手抓住,大喊一声:“你是小偷!”那会怎么样呢?他们五个人会群起而攻之,我将吃不了兜着走?或者我根本不能“走”下车,“走”回家?或者我的脸上将肿起一个大包,两只眼睛被打成“熊猫”,手被拧断,肚子上插上一刀?而当时仅有的两个“其他人”——司机和售票员,他们也许只会漠然视之。
  假若我在下车的时候突然向大街上的人高呼:“来人呐!他们是一群小偷!”这时候,是否将围上来成百的人?也许其中就会有警察。我会不会落下个诬陷人的罪名?会不会带走的不是他们而是我自己?会不会反而让自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
  我强迫自己这么想啊想,想得十分苦十分累。我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教育,这时候又施加在自己身上。我恨自己当时没有一点英雄行为,也庆幸自己当时能够全身而退。但我恨是恨了,庆幸也庆幸了,却至今也不知道是该恨还是该庆幸!
  此后,我对有关小偷的事情就十分留意,当然,最让我留意的是当事人的表现。我总是拿每次听到的故事来与自己的经历做对比,看自己的做法到底有多么的不应该。正因为留意,所以听了不少。
  有一位同事讲,一次,她在拥挤的公车上坐着,感觉到膝盖被碰了一下,往下一看,只见一个小伙子正蹲在她的旁边,伸长手,抠靠窗坐着的人的裤袋。她看着小偷,小偷也看着她,继续摸钱。汽车一颠一颠地开着,给小偷增添了一定的难度,那小偷脸上的肉不断地咧来咧去,就这样持续了两三分钟,而被偷的人竟了无知觉。后来她看着一叠票子经过她的膝盖,从她的一边消失到另一边。
  她说:“当时不害怕,也不吃惊,只是觉得时间是不是太长了点,心想,怎么老偷不出来,你得快点呀!”最后她又补充了一句,“有什么办法?”
  那么,我有什么办法!这使我的心里好受了许多。
  但是,一想起那件事来,我的心还是难以平静。这正像我们做很多其他事情一样,有一半的辩护等着我们,还有一半的苛责等着我们。也正像我们小时候,做了错事,不敢回家一样。因为虽有一个慈爱的母亲在召唤着我们,也有一个严厉的父亲用他的竹篾片在威吓着我们。
对小偷笑笑!
唉!我们固然有自己小人物的无奈,但是,对小偷笑笑,这种做法多么可笑,又多么可怜!                                                                                                                     
小题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是写“我”同事的心态“怎么老偷不出来,你得快点呀!”,从中可以看出“我”的同事是个道德素质非常低的人,她竟与小偷同流合污。
B.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自己的做法是感到内疚的,他的心情是沉重的。
C.文章中说“我竟对他笑笑,笑得那样自然”,“自然”一词写出了作者平和的心态和与世无争的态度。
D.这篇文章通过写“我”纵容小偷偷窃的行为,深刻地剖析了自己,就如同鲁迅先生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一样,这篇文章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E.这篇文章写“我”及“同事”对于小偷偷窃行为的做法,旨在深刻批判整个社会不良风气,并认为这一切已无从改变。
小题2:请简要分析“它就这么‘残酷’地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任我怎么使劲地擦也擦不掉了?”原因。(4分)
答:                                                                                          
小题3:文章以“对小偷笑笑”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屈原:无路可走
鲍鹏山
①他不理解邪恶与不公。他无法和他们和平共处,哪怕是虚与委蛇。他谨持着他理想的绝对纯洁,是的,他至死也不曾丢失一寸土地,他是代表独特个体而与社会宣战的最伟大最掺绝人寰的战士。因为他的绝不让步,这世界有可能免于全面堕落。
②屈原坚定地忠于自己的内心感受。屈原爱君、恋君.这只是因为只有楚怀 王才能实现他的理想,对那个顷襄王,他就毫无思慕之情.因为他对这个憨大孱头不抱任何希望。他是一个个性极强,意志极强,脾气也极坏的人,是一个极自尊的人。他的作品是“发愤以舒情”的产物、是无休无止的“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刘安、司马迁所标揭出来的.就是屈原的“怨君”及其合理性。而班因则只承认屈原“忠君”。而不满于他的“怨君”了,班固的这一改造,便形成几千年的沉沉大雾:由“忠君”(班固)到“忠国”(王夫之)再到现代的“忠民”。但我这里要恢复屈原的本来面目:他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感觉,忠于自己的良心!
③《九歌》是屈原生活以外的作品,体现的却又恰是屈原内心的柔情。他本来应该生活在“九歌”的境界中的,他应该是“九歌’”中的人物:浪漫、多情、敏感,诗意纵横,文采斐然。《九章》是屈原生活的记录,却又是屈原内心中最无奈的遭遇。《九歌》和《九章》实在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个世界:一个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一个是炼狱之火。死去活来。屈原就挣扎在这两个世界之中。一个最柔情的人碰到最冷酷的现实,最纯洁的人落在最肮脏的泥塘。一个如此遵循心灵真诚的热病不要得不应付现实的虚伪。一个如此热爱真理与正义的人却得不到真理与正义的庇护—是的,是我们以血肉之躯支撑着真理与正义,而不是真理与正义在支持着我们的事业!
④屈原之死往往使我想起另一个楚人之死:项羽。两人都是自***,且都死在水边:屈原自沉于汨罗之波,项羽自刎于乌江之畔。两人都死于自己对别人的不容:项羽决不宽容秦人。这两人的死,可能暗示着,我们民族的一些真性情死了。我们民族最殷红的血流失在水中,被冲淡了。乡愿活着,滑头活着,奸诈活着。他们使这个世界的生态更加恶化,更不适合人的生存。
⑤屈原确实偏激。岂止是偏激,屈原还有许多别的缺点。但我总以为偏激的人往往有真性情。更重要的是,偏激的人往往不是小人——因为小人总是很圆通的。
⑥屈原还有许多别的缺点。屈原是一个心性褊狭的人,是一个因为太纯洁而褊狭的人。屈原是一个不稳重的人,是一个因为太多情而不稳重的人。他脆弱,却是因为他太珍惜一些东西,在这——点上他又有真坚定,真强大。他也浮躁,因为他执着理想而不能片刻安于现实。他在他的理想中陶醉着,时时被他的理想鼓舞看,以至有时失却了现实感。但我总以为像屈原这样的人往往有真性情。
⑥况且,有缺点的战士毕竟是战士。
⑦完美的苍蝇终究是苍蝇。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三段列举《九歌》和《九章》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屈原是一个浪漫、多情、敏感的人。
B.在对屈原的历史评价上,作者比较认可刘安、司马迁的看法,而不太赞同班固对屈原的评价。
C.这篇传记中,作者大量运用议论和抒情的手法表达自己对屈原的看法,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D.作者认为虽然屈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但作为政治家是不 “成熟”的,是失败的。
E.文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如将屈原与小人对比,屈原与项羽对比,以此突出屈原的伟大人格。
小题2:屈原为什么会“无路可走”。(4分)
答:                                                                                        
小题3:标题“屈原:无路可走”有什么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 画 同 源
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术语,意为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相辅相成。对于书画同源这一中国艺术史的基本理论,其关注焦点在于书画同源的“源”字作何理解。
从文明产生之日起,人们便不可避免的产生对事物记载的需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从最初的结绳记事,逐步发展为以图记事,并最终导致了文字的产生。作为最古老的文字种类,甲骨文无疑是从最原始的图画发展成的一种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记事符号,而这些字除包括象形与指事两种功能,更具有一定的绘画因素,这些图画文字随着人们对自身和客观事物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逐渐由图案化的形象符号演变为由线条构成的文字,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神奇瑰丽的书法艺术。而作为文字先祖的图画自是毫无疑问的成为兴起于书法艺术之后的独具东方气韵的中国绘画艺术的基石了。
对书画同源的 “源”字,除最初的起源一解外,还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书法的用笔是中国画造型的语言,离开了书法的用笔,就很难言中国画,从而,中国画本身带上了强烈的书法趣味,国画的线条、墨韵,处处都透露出抽象之美,流露出其独立的审美价值。
中国书法与绘画艺术的追求,不仅在于其形式的美,更在于其蕴含的抒情的艺术意境,也就是说,书画同源之“源”不是仅停留于表面的表现形式、笔墨运用上的同源性,而是深入到书法与绘画艺术的神髓之中,具有相同的神髓、意境之源。传统中国画从“以形写神”、“遗貌取神”而成为表现“意象”的造型艺术,其追求重点并不在形、在貌,而在神韵之上,苏东坡就曾诗云:“论画贵形似,见与儿童邻。”故而绘画艺术中最具东方含蕴表现特色的写意画,无论写意山水也好,还是写意花鸟也罢,就是以贵在得其神髓而为世人所推崇;若画不能现其神韵,那就只不过是一纸水墨、淡彩而已,不能称之为画了。而书法艺术在创作时也往往要借物象以创意,并最终以文字本身抽象的形——笔划、间架、章法来表达意境,必须“得意而忘象”方可谓佳作。
随着文明的发展进步,文字、图画都不再仅仅是记录的工具了,而是成为了人们表达思想、直抒胸臆的桥梁,成为人们宣泄感情的工具。而书法与绘画艺术更是因为其作者的感情投入具有了更高层次的艺术价值,他们不再是死的作品,而成为其作者活的人生写照,成为了有“心”之物。 以清代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为例,其画竹,除了尽现竹清冷含蕴的神髓之美,也赋予其笔下的竹一颗心,将自己的品性与竹子重叠在了一起;其写字,也是同样将人生之感悟融入其中,所以“难得糊涂”才成为其书法的名篇。字如其人,画如其人,人的品性皆会融入其书画作品之中,书法与绘画艺术也因其作者而有了其各自品格。故此可得,书画同源,源自人心。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中国书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作为记录的工具性特点将会越来越淡化。
B.书法的用笔是中国画造型的语言,它使中国画带上了强烈的书法趣味。
C.中国书画追求抒情艺术意境,只有抛弃物象,才能达到“遗貌取神”“得意而忘象”的佳境。
D.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艺术史的基本理论,意为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甲骨文是最古老的文字种类,它除了具有象形和指事功能外,也具有一定的绘画因素,是属于图画文字。
B.中国的绘画艺术兴起于书法艺术之后,故中国画具有强烈的书法趣味,国画的线条、墨韵具有抽象之美。
C.中国写意山水和写意花鸟最具东方含蕴表现特色,它借助水墨、淡彩等来表现绘画内容的神韵而为世人所推崇。
D.中国的书法艺术也借助文字抽象的形来表达意境,郑板桥据此书写的 “难得糊涂”,才成为书法中的名篇。
小题3:“书画同源”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作出概括。(每条不超过12个字)(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另一种纪念碑
李 锐
①大凡专门到湘西凤凰县一游的人,都是为了沈从文先生而来的。沈先生的故居和墓地都在凤凰县城。“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沈先生没有战死在沙场。其实,沈先生也没有回到故乡。他遥远地死在一个叫做北京的喧嚣的大都市里。回到故乡的不过是先生的骨灰。
②一段迂回的山路,一片逼仄的台地,一块自然坠落的石头,石头略微凿磨的平面上是沈先生的笔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些话和石头面对着已经有些污浊了的沱江,一座旧石桥,和一些已经破旧不堪的吊脚楼。背后的山坡上环绕着零乱却又茂密的草木。凤凰的朋友们说,大部分骨灰撒进沱江了,只有几块骨头是由沈先生的孙子亲手埋在这石头下面的。
③其实,一个游子,一个精神的游子是永无故乡可回的。就像一条从雪山之巅走下来的河,从它出走之日,就再没有回家的路了。沈先生在凤凰城里长到十五岁,而后从军,又在沅江、辰水之间浪迹五年。此后,湘西的山水就再也关不住一个年轻人的心了。可这二十年的人生成了沈先生文学创作的源泉,他那些所有最深沉最美好的文章,都是从湘西的江河里涌流出来的。这个有一位苗族祖母又有一位土家族母亲的乡下人,这个没有上过大学,没有留过洋,没有任何文凭学位的湘西赤子,有了他的《从文自传》,有了他的《湘行散记》,有了他的《边城》和《长河》,中国人枯叶一般飘零的诗情,终于又有了一片水意深沉的沃土。
④大概是因为沈先生盎然不绝的诗意吧,他竟然在许多时候,在许多人那里被误解成是一位,而且仅仅是一位传统的“田园诗人”。许多人把“美化落后”“诗化麻木”的批评放在他的名字上。也确实有人依样画葫芦的,把中国所有偏远落后的乡村变成了、“民歌集成”的歌舞场,并因此而得到了大大小小的文名。我一直不解的是,怎么会有这么深的误解和误读。难道我们这些中国人真的再也听不懂中国诗人的歌哭和咏叹了吗?难道历史的风尘真的把我们埋葬得这么深这么重了吗?以致我们竟然听不懂一个肝肠寸断的柔情诗人的悲呜?以致我们竟然看不见,在夕阳落照下的那样一种悲天悯地的大悲哀?
⑤对此,沈先生自己说过一句肺腑之言:“写它时,心中充满了不易表达的深刻悲痛!”所谓“大音稀声”,所谓“有大美而不言”。事实上,这正是沈从文先生不为潮流所动,独到而深沉的追求。一个能和时代风格相抗衡而独立于世的作家必定是大家。在当时那一派峻急、坚硬、浮躁的白话“国语”的主流中,沈从文的从容沉静和优美大度尤其显得卓尔不群。在沈从文诗意神话的长廊中,《边城》无疑是最精美的篇章。那是关于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和一只狗的童话。这个诗意神话的破灭虽无西方式的剧烈的戏剧性,但却有最地道的中国式的地久天长的悲凉。
⑦如果说沈先生的文字流露出了某种“世外”意味,那也是因为湘西这块土地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世代杂居之地。这是一块不曾被正统的儒家文化彻底同化的土地。这块土地曾经以它无数次的对中原文化的以死相拼,才保持了自己的“率真淳朴”“人神同在”和“悠然自得”。也正是这一脉边缘的“异质文化”,成就了沈从文的独特。也正因为这个产生于中国本土的独特性,又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沈从文先生才有可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对于中国诗歌的承接和转化。
⑧站在沈先生这块天然未凿的石碑面前,沈先生微含笑意的脸从斑斓的石纹中显现出来,有谁能读懂困顿在那些苍老的皱纹里的创痛和沧桑?其实,沈从文先生又何需一块石,何需一座山,何需一条河来为自己的不朽做纪念呢?只要打开他的书,你就能走进他那一片无比深沉又无比美丽的森林。让我们向这片森林深深地鞠躬吧!
(有删改)
小题1:作者为什么说“其实,沈先生也没有回到故乡”?结合前三段,简要回答。(4分)
                                                                                       
小题2:解释画线句子“写它时,心中充满了不易表达的深刻悲痛”在文中的含义。(2分)
                                                                           
小题3:文中第4段写到了对沈从文先生的“误解和误读”,简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
                                                                           
小题4:从文中看,沈从文先生的作品具有哪些“独特”之处?请概括作答。(4分)
                                                                         
小题5:题目“另一种纪念碑”的在文中含义是什么?文章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恪守人格尊严 追求人伦和谐
张岱年
①中国传统道德肯定人的价值,肯定人格尊严。孔子讲“天地之性,人为贵”,即在天地之间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人是最有价值的。孟子对此又加以发挥,提出“良知”观念来,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良知,都有自己的内在价值。内在价值的内容就是道德意识。因为人有道德意识,所以人就有内在价值。因为人有内在价值,所以就有人格尊严。
②孟子讲过两句话:“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这两句话正是注重人格尊严和内在价值的表现,即肯定人格高于生命。然而生命还是人格的本原,如果没有生命,也就没有所谓人格。从“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意义上来说,可以说道德高于生命。应该承认,道德本于生命,而在某种意义上又高于生命。
③“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这是正常的情况。在正常的情况中,一方面要充实生命力,一方面要提高道德自觉性,遵守道德的制约。生命与道德是相需相成的。充实生命力必须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也即满足一定的***,但是***的满足不可能是不节制的,如果无节制地追求***的满足,纵欲无度,必然会戕害生命,同时也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引起纠纷扰乱。为了保持生命的正常发展,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协调,生命的充实提高与道德的自觉自律都是必要的。道德的要义在于每一个人不但要追求个体的利益,而且要考虑群体的利益。
④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家是基本上肯定生命的,但是一部分儒者重义轻利、存理去欲的学说,对于物质需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较忽视充实生命力的必要性,对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与重义轻利、存理去欲的思想成为对照的是纵情肆欲、唯利是图的流俗思想,追求个人享乐,见利忘义。这种流俗思想古已有之,于今为烈。这种庸俗作风,既违背了道德的准则,也逆反了生命的规律,是不足取的。
⑤孟子曾引阳虎之言说:“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这里,为富指执政者聚敛财富,为仁指施行仁政。聚敛财富与施行仁政看来确实相悖。但如果为富指经营商业,为仁指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则为富与为仁不但可以相容,而且是相得益彰的。据闻现代日本有一位企业家提出“仁富合一”的主张,运用仁富合一来经营企业,取得显著的成就。这是值得注意的。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仁富合一的,也不乏先例,如孔子弟子子贡,善于货殖,但作为孔门弟子,也是“以仁为己任”的,表现了很高的道德品质。当代有很多国外华人企业家,致富之后,大力资助祖国的文教事业,这也是仁富合一的典范。
⑥富(经济)属于物质文明,仁(道德)属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兼顾并重。
小题1:根据文意,说明“甚于生者”和“甚于死者”的具体含意。(6分)
小题2:第⑤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各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3:从全文看,“恪守人格尊严,追求人伦和谐”应该如何处理哪几方面的关系?(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