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8分)默契合作的“黑牡丹”①黑鹳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野禽之一,目前的数量十分稀少。它的外形酷似鹤、鹭,长嘴长腿,一对翅膀丰厚宽...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8分)
默契合作的“黑牡丹”
①黑鹳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野禽之一,目前的数量十分稀少。它的外形酷似鹤、鹭,长嘴长腿,一对翅膀丰厚宽大,飞翔起来显得极其轻快优雅。它是一种大型涉禽,主食小鱼、小虾、蟹、螺和蛇类、蛙类等,白天喜欢在竹木掩映的河溪之畔散步、觅食和小憩,晚上则成群栖息在高高的树桠上。它体长1米左右,雄鹳除腹肋部的羽毛是纯白色之外,其他与雌鹳一样,均呈深黑色,并泛出一种浓淡变幻、富丽秀美的紫青色光泽,曾被称为鸟中的“黑牡丹”。
②黑鹳是一种十分友爱的野生禽类,配偶之间在共同生活中,合作得十分默契,特别是协力捕鱼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③在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中,一对比翼飞来的“黑牡丹夫妇”徐徐降落在清流溪畔。个头稍矮的雌鹳,首先警觉地前后扫视一番,就跨入一段较为狭窄的溪中,缩起长脚,静静地伫立着,做好守溪待鱼的准备。个头高大的白肋黑鹳,一直用温柔的朱红色圆眼,看着雌鹳做好了准备,便展翅飞到水面较宽的溪水上游,放开两条健壮的长腿,使劲扑打着翅翼,快速地从溪中朝下奔去,身后溅起了一道白练,“哗哗”地响个不停。溪中的鱼儿,受到雄鹳的惊扰驱使,无不惊恐万状,成群结队地顺流逃逸,自然要冲过雌鹳守着的浅水窄口。于是,恭候在一旁的雌鹳,只需举“颈”之劳,便可啄住活蹦乱跳的小鱼、小虾,当做美味。当雌鹳在下游吃饱之后,就会飞向上游,让雄鹳去守口,自己到上游赶鱼下来,让雄鹳也美美地享受一番。
④当然,除了抓小鱼、小虾当“点心”外,“黑牡丹夫妇”还能抓鳝鱼当“大餐”呢。
⑤生活在水田、沼泽淤泥中的鳝鱼,善于拱泥入洞,隐居其中。生性孤癖的鳝鱼,只在夜间出来觅食,白天一般躲着不出来,对于涉禽来说,黄鳝的外表溜滑,易于吞吃,且营养丰富、热能耐久,是难得的美味佳肴。夏秋之交,鳝鱼特别肥腴,自然会成为“黑牡丹夫妇”的捕食对象。“夫妻”俩成天徜徉在黄鳝出没的荒沼野塘中,常以自己的长喙当做犁头,耐心犁开洞穴,寻找着鳝鱼起居留下的蛛丝马迹。一旦发现鳝鱼的泥穴,双方就会轻轻地拍起“翅语”,并配以短促的低叫,示意齐心协力。于是,两只黑鹳摆开围堵的架势,轮番对着泥穴口察看。如发现成功在望,雄鹳就跃入水中,使劲将长喙插入泥穴,朝两边翻动;雌鹳则屏息静气地严阵以待,准备举喙擒捉受惊逃出来的鳝鱼。由于鳝洞一般都打得很深,很难挖掘,雄鹳经常要累得抬头小憩,只好由雌鹳来继续完成。经过反反复复的轮流苦战,终于逼得鳝鱼夺路逃窜。这下子正中“黑牡丹夫妇”的下怀,两鹳立即伸颈夹击,将鳝鱼擒拿到嘴。
⑥当然,这种成功的概率还是很小的,因为鳝鱼也是个聪明的求生者,常常是“狡兔三窟”。当“黑牡丹夫妇”在洞外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滑溜溜的鳝鱼早已悄悄溜走了。“夫妻”俩运气不好,苦苦地折腾了大半天,却是徒劳无功。遇到这种情况,雄鹳便显得暴躁不已,连连仰天长鸣,并使劲儿用翅膀抽打着水面。雌鹳却很有耐心,常常柔声柔气地应答着,紧紧地依偎在“丈夫”的身旁,不停地用翅膀梳理着“丈夫”的羽毛,极力安抚它。经过雌鹳一番安慰,雄鹳的情绪开始稳定下来,恢复了平静。接着,就交头接耳一番,似乎又有了好主意。一会儿,双双展翅飞起,在绿野清流的视野里,两只优雅的“黑牡丹”飞向新的地方。(选自《科学之友》2009年第4期)
小题1:本文第二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文章最后一段说,“鳝鱼也是个聪明的求生者”,作者为什么这样说?(4分)
小题3:“黑鹳是一种十分友爱的野生禽类,配偶之间在共同生活中,合作得十分默契”,从全文来看,黑鹳的“友爱”和“默契”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小题4:作为科普文章,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举例加以赏析(答出两条即可)。(6分)
答案

小题1:紧扣文题(1分),抓住黑鹳特点,概括本文写作重点(1分),统领下文(1分)
小题1:①鳝鱼善于拱泥入洞,隐居其中;②只在夜间出来觅食,白天一般躲着不出来;③鳝洞一般都打得很深,很难挖掘;④鳝鱼常常是“狡兔三窟”,当发现危险时就悄悄溜走。
小题1:①能够关爱、理解和体谅对方,真诚为对方着想。雄鹳总是主动承担重任,具有奉献精神。雌鹳也不是坐享其成,而是尽其所能。双方既分工又合作,齐心协力,相互配合,轮流上阵,互助互惠,满足双方的需求。②注意情感交流。在遇到挫折雄鹳情绪不稳定时,雌鹳理智劝慰、安抚,使其平静,共同寻找新的起点。
小题1:①拟人化。本文把黑鹳比拟成人,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动想像动物动作的目的,写得像人那样有思想、有情感,生动活泼,十分亲切,富有浓郁的人情味。②强烈的感情色彩。本文字里行间浸透着对黑鹳默契合作互助友爱的喜爱、欣赏、赞美之情。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如“个头高大的白肋黑鹳,一直用温柔的朱红色圆眼,看着雌鹳做好了准备”一句中“温柔”一词,作者就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黑鹳以人的情感,用词生动亲切,既写出了雄黑鹳与“妻子”的友爱和默契,印证了作者的观点,又表现了作者的喜爱、赞赏之情。③准确。(举例略)④生动、形象。(举例略)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
小题1:答对1点2分,答对2点5分
小题1:每答对1点特色得1分,联系文章进行分析2分。答对其中2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8分)默契合作的“黑牡丹”①黑鹳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野禽之一,目前的数量十分稀少。它的外形酷似鹤、鹭,长嘴长腿,一对翅膀丰厚宽】;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0分)
希伯先生
李健吾
①接到哥哥来信,说家乡失陷,希伯先生被迫做了几天维持会的新贵,设法逃到外县。他有一个儿子被日本兵打死了。
②希伯先生是一位有风趣的好好先生。一张并不虚肿的圆脸,沿边布满了荆棘似的短髭;鼻梁虽高,眼睛却不算大;毛发浓密,然而皮肤白净:处处给人一种矛盾的印象。小孩子初次站在他的旁边,不免望而生畏,听他三言两语之后,便意会到这位大人是怎样一位赤子,心情和他的年龄又是一个可爱的对比。他是一位半新不旧的文人,字写得规规矩矩,圆圆润润,和他自己一样平稳,和他自己一样没有棱角,而且,原谅我,和他自己一样默默无闻。中等身材,相当宽大,夏天他爱脱掉上身衣服,露出他厚实的胸脯,他的健康和强壮值得人人羡慕。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结实的身体,藏着一颗比鸡胆还小的小胆。他虽说是一个文人,因为缺少名士的清骨,究竟还有撒野的地方,招人喜爱。方才我说他赤裸上身,未免有伤风化,实际当着亲朋家小,他才敢这样洒脱无礼。有一个毛病,不问前面是否远客高谊,他依然夺口而出,顺口而下,好比清流潺潺,忽来一声鸦噪。这就是那句一般厮走的口头禅:狗的。
③我喜欢他。十岁的光景,父亲托了两位朋友把我远迢迢从西安送到津浦沿线的一个小站。他是其中之一。另一位是著名的二楞子,一句话就瞪眼,两句话就打架的李逵一流的人物。他们两位永远在冲突,我夹在中间象一道坝,或者不如说象一位判官,因为最后排难解纷的一定是我。我很乖巧。他们一路在轿车争吵,临到歇店的时候,我总插进一句:
——叔叔,回头喝酒吗?
④他们在这一点上永远是同意的。看着未免矜矜在意打开我的小箱。一枚一枚数着我的铜元,预备下了轿车请客,他们彼此望了望,眼睛全闭小了。我母亲给我小箱放了十块钱的铜元,因为我的乖巧,变成他们的调节费。
⑤我想他们不会真打真闹起来的,希伯先生的性格先不允许。然而他之所以要抬杠的,大约只是寻开心,故意激逗而已。假如他晓得对方霸道的时候他会笑着脸,寻个机会,一转身溜掉的。
⑥这种怕事的性格决定了他退守的引止。他不肯接受我父亲的介绍,孤零零到一个陌生的队伍。他指望我父亲有一天飞黄腾达,成就他的功名。同伴远走高飞,有的发了财,有的做了官,有的为害于民,有的为利于国,有的流转沟壑,死而不得其所,只有他,自从我父亲遇了害,收了他仅有的野心,烧掉所有我父亲寄给他的危险的书札,安分守己。默默然,只做了一个善良顺民。每一个人有他自己的磁石,我父亲是希伯先生的磁石。这块磁石碎了,也就没有谁能再吸引他这块顽铁了。年轻时候尝够了冒险,如今心灰了,面冷了,他牢牢守住他的处世哲学:明哲保身和与世无争。名有好处也有坏处,他不要了;利,他要的,然而也只是那饱暖无缺的蝇头小利。没有大奢望,他也就没有大风波。他像一条蚕,啃着他那一片桑叶。还不如蚕,他放弃了走动的念头。二十年来,难得有人听到他的名字。我晓得他在家乡一个什么职业学校教书,发两句无谓的牢***,讲两句他那点儿半新不旧的破捞什子,如斯而已。
⑦一阵狂风暴雨卷进了这和平的渺小的生活,他把自私当做他的硬壳,慵慵逸逸,拖拖沓沓,胶着在他绿英英的石头上面。他已经忘记什么叫做行动。万一他在滚转,那不是他,而是石头,是波浪。但是,可爱而又可怜的希伯先生,我同情你。现在你陷在沸腾的血海,还丢掉了你所依恃的小小石头,你心爱的儿子也被强敌打死了,逃到什么地方去,你这前不着天后不着地的田螺?你学会了生活,却不晓得怎样生活:生活是一条链子,你是一个环子。他不是一块块不相连接的石头
⑧我一点没有责备希伯先生的意思。我宝贵我过去的生命,希伯先生是它一个寂寞的角落。他属于我的生命,他的悲哀正是我的悲哀。有谁说我不就是希伯先生呢?有谁说谁不是呢?站出来,让我崇拜你。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选》第四卷)
小题1:希伯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试解释第⑦段中画线语句的含义。(6分)
小题3:联系全文,试说说作者对希伯先生持怎样的态度。(4分)
小题4:细读文章结尾一段,谈谈你对作者这样写的用意的理解。(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诗歌是我们生存的依据 
王小峰
三联生活周刊:你参加过很多诗歌节,这些诗歌节都是什么形态?
北岛:对诗歌的反应在全世界每个地方不同。比如在南美的反应简直算得上狂热。我去过哥伦比亚的麦德林参加诗歌节,尽管有心理准备,诗歌节开幕式还是让我大吃一惊,有上万听众参加,跟参加摇滚乐音乐会似的。还有俄国。俄国诗集的销量总是高于小说的,这在别的国家很难想象。普希金在俄国的地位就跟神差不多,到处都是他的雕像,超过了所有国王的雕像。关于诗歌边缘化的说法,简直成了陈词滥调。对于资本控制的大众流行文化来说,诗歌的确是边缘化的,但对于一个古老文明的内在价值来说,它就是中心。而诗歌要正视大众流行文化的现实,并在对抗中保持自己的纯洁性。
三联生活周刊:刚才你说哥伦比亚,有那么多人去听诗歌朗诵,其他国家对诗歌的态度更接近中国还是哥伦比亚?
北岛:我刚才说的只是个别现象,比如俄国、拉美。诗歌的处境绝不仅在中国才有,而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诗歌在古代扮演过这么重要的角色,或者说诗歌曾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到了今天已经被边缘化……中国诗歌日渐式微,“五四”以来的新诗与传统之间出现了巨大的断裂,关键是无法把中国古诗中那特有的韵味用新语言表现出来,口语就像白开水一样,并没有转化为真正的白话文。与古典诗歌不同,现代诗歌的复杂性造成了与读者的脱节。这和所谓现代性有关——充满了人类的自我质疑,势必造成阅读障碍,常常有人抱怨“看不懂”。80年代初对“朦胧诗”的大规模批判,就是“懂不懂”的问题,这类责难至今还在。
三联生活周刊:过去是对诗歌的懂不懂,现在可能是知道不知道。
北岛:全球化是问题的关键。在全球化的背后是资本与权力的逻辑,它在操纵着我们的文化、阅读以及娱乐方式。按理说,语言本来是全球化的最大障碍之一,但我们发现,全世界面临着相似的语言危机。我在本届诗歌节(第二届“香港国际诗歌之夜”)的诗合集《词与世界》的序言中写道:“如今,我们正在退入人类文明的最后防线——这是一个毫无精神向度的时代,一个丧失文化价值与理想的时代,一个充斥语言垃圾的时代。一方面,我们生活在不同的行话中:学者的行话、商人的行话、政客的行话等等;另一方面,最为通行的是娱乐语言、网络语言和新媒体语言,在所谓全球化的网络时代,这种雅和俗的结合构成最大公约数,简化人类语言的表现力。”或许就在这样的时刻,诗歌反而站出来,担当重要的反抗角色。在这个意义上,诗歌非但没有边缘化,而是处在这个时代的中心,挑战并颠覆这两种语言给人类带来的新的困境。
三联生活周刊:诗歌用特有的语言传达一种特殊的情怀,全球化的动力之一是网络化,互联网对语言的破坏也是全球性的。
北岛:行话是一种陈词滥调,网络语言也是一种陈词滥调,乍看起来完全不同,但实际上是互补的。就像顾城所说的,语言就像用脏了的纸币一样流通着。诗歌就是要用新鲜的语言,对抗这些陈词滥调。行话与分工有关,根据行业区分,根据行话互相辨别。这是个悖论,即在全球化横扫一切的时候,我们反而很难找到共同的东西。再就是我们刚才谈到的网络语言,即所谓的新媒体语言。新媒体语言的问题在于粗鄙化、泡沫化,它表面上与行话正好相反,几乎打破了所有的界限,没有焦点,没有稳定的观念,只是在无数话题之间滑动,无法进行深入的讨论。行话和新媒体语言主宰着我们的时代,甚至可以说,我们处在商业化时代的失语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诗歌可谓生逢其时,应该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像它在集权主义时代,对当时语言的僵化提出挑战。
……诗歌何为?这个古老的命题或许有了新的意义。在与行话和网络语言的对抗中,诗歌不仅是武器,也是我们生存的依据。
(《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48期,有改动)
小题1:在访谈过程中,采访者说“过去是对诗歌的懂不懂,现在可能是知道不知道”,这有何用意和作用?(6分)
小题2:请根据访谈内容简述诗歌当下处境及其原因。(6分)
小题3:关于新媒体语言的特点和新媒体语言对诗歌的影响,北岛的观点是怎样的?对此观点,你如何评价?(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材料归纳、分析、鉴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尽管社会舆论对政府举办公祭活动早就提出过批评,但近年来,各地公祭之风却愈加兴盛。举办公祭的地方越来越多,规格越来越高;而公祭对象也从黄帝、炎帝、尧、舜、禹到女娲、伏羲、神农再到孔子、老子、诸葛亮、武则天、司马迁甚至柳下惠。如果公祭尧、舜、禹是正当的,那么就很难说公祭伏羲、神农不应该;如果公祭伏羲、神农是应该的,那么公祭诸葛亮、武则天就未尝不可,继而出现公祭柳下惠这等怪事也就不足为奇。哪位祖先或历史名人可以被公祭,一无标准,二无规定,花公家的钱没人心疼也没人管,中国人的祖先多,中国的历史名人多,公祭之风焉能不兴盛?
我们不反对民间人士祭奠先祖,也无权批评一些人对历史名人顶礼膜拜,但政府花钱举办公祭活动似有不妥。农民逢年过节烧香祭祖,被斥为封建迷信活动,而我们的一些政府官员却在公祭活动中,“匍匐在始祖归葬的这方圣土上,燃上一炷香”,这又成何体统?弘扬传统是应该的,但是不是非得采取烧香磕头的方式?缅怀先祖是可以的,但是不是非得花公款举办隆重大典!?
“祭舜帝文”中颂扬舜帝“使民以爱,执政以仁”,从而成就“政通人和,风清俗淳”之治。作为现代政府及官员,缅怀先祖的最好方式就是体察民生、勤政为民。如果有钱举办公祭而无钱改善民生,岂不有负先祖“执政以仁”的传统美德?
政府公祭之风盛行不仅浪费纳税人的钱财,还会助长一些地方官员华而不实的作秀风气,该给政府公祭立个规矩了。
我认为,公祭活动不应由政府举办,不能由财政埋单,也不宜由官员主持。退一步讲,如果有关方面认为有些政府公祭活动是必要的,那么就应该严格限定公祭对象,而不能像现在这样,想公祭谁就公祭谁。
——摘自2009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
小题1:“公祭之风”兴盛的表现及原因,分别是什么?(5分)
小题2:政府公祭之风盛行有哪些危害?(6分)
小题3:依据文意,我们应该如何刹住“公祭之风”?(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沼泽地
(日)芥川龙之介
“是杰作。”我盯着记者的脸,斩钉截铁地重复了一遍。一个雨天的午后,我在某画展的一个房间里发现了一幅小油画。说“发现”未免有些夸大,然而,惟独这幅画就像被遗忘了似的挂在光线最幽暗的角落里,框子也简陋不堪,所以这么说也未尝不可。记得标题是《沼泽地》,画家不是什么知名的人。画面上也只画着浊水、湿土以及地上丛生的草木。恐怕对一般的参观者来说,是名副其实的不屑一顾吧。
而且奇怪的是,这位画家尽管得是郁郁葱葱的草木,却丝毫也没有使用绿色。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到处涂着混浊的黄色,就像潮湿的墙上一般晦暗的黄色。莫非这位画家真得把草木看成这种颜色吗?也许是出于其他偏好,故意加以夸张吧?——我站在这幅画前面,一边对它玩味,一边不由得心里冒出这样的疑问。
我越看越感到这幅画里蕴蓄着一股可怕的力量。尤其是前景中的泥土,画得那么精细,甚至使人联想到踏上去时脚底下的感觉。这是一片滑溜溜的淤泥,踩上去噗哧一声,会没脚脖子。我在这幅小油画上找到了试图敏锐地捕捉大自然的那个凄惨的艺术家的形象。正如从所有优秀的艺术品感受到的一样,那片黄色的沼泽地上的草木也使我产生了恍惚的悲壮的激情。说实在的,挂在同一会场上的大大小小、各种风格的绘画当中,没有一幅给人的印象强烈得足以和这幅相抗衡。
“很欣赏它呢。”有人边说边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觉得恰似心里的什么东西给甩掉了,就猛地回过头来。
“怎么样,这幅画?”对方一边悠然自得地说着,一边朝着《沼泽地》这幅画努了努他那刚刮过的下巴。他是一家报纸的美术记者,向来以消息灵通人士自居,身材魁梧,穿着时新的淡褐色西装。
这个记者以前曾经给过我一两次不愉快的印象,所以我勉强回答了他一句:“是杰作。”
“杰作——吗?这可有意思啦。”记者捧腹大笑。
大概是被他这声音惊动了吧,左边看画的两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朝这边望了望。我越发不痛快了。
“真有意思。这幅画本来不是会员画的。可是因为作者本人曾反复念叨非要拿到这儿来展出不可,经他的遗族央求审查员,好容易才得以挂在这个角落里。”
“遗族?那末画这幅画的人已经故去了?”
“死了。其实他生前就等于是死了。”
不知不觉间,好奇心战胜了我对这个记者的反感。我问道:“为什么呢?”
“这个画家老早就疯了。”
“画这幅画的时候也是疯着的吗?”
“当然喽。要不是疯子,谁会画出这种颜色的画呢?可你还在赞赏,说它是杰作哩。这可太有趣儿啦!”
记者又得意洋洋地放声大笑起来。他大概料想我会对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要不就是更进一步,想使我对他鉴赏上的优越留下印象吧。然而他这两个指望都落空了。因为他的话音未落,一种近乎肃然起敬的感情,像难以描述的波澜震撼了我的整个身心。我十分郑重地重新凝视这幅沼泽地的画。我在这张小小画布上再一次看到了为可怕的焦躁与不安所折磨的艺术家痛苦的形象。
“不过,听说他好像是因为不能随心所欲地作画才发疯的呢。要说可取嘛,这一点倒是可取的。”
记者露出爽快的样子,几乎是高兴般地微笑着。这就是无名的艺术家——我们当中的一个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从人世间换到的惟一报偿!我浑身奇怪地打着寒战,第三次观察这幅忧郁的画。画面上,在阴沉沉的天与水之间,潮湿的黄土色的芦苇、白杨和无花果树,长得那么生气蓬勃,宛如看到了大自然本身一般……
小题1:下面对作品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写了“我”三次审视这幅画的体验,第一次写得是被它震撼因而对作者肃然起敬,第三次写得是体味到它的内在生命力而为之深深折服。
B.以“浊水”、“湿土”、“地上丛生的草木”入画,没有个性的画匠是不敢为的,这显示出真正的艺术家与“名流”的不调和。
C.《沼泽地》流露出的阴暗、低沉甚至颓废的情调,固然给“我’’以厌世的情绪,但包含着画家为常人所不能认同的执着激情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D.这篇小说通过一幅油画,展现了一个艺术家的悲剧命运及世态炎凉,讽刺了芸芸观赏者的苍白和平庸,具有极强的概括性和艺术穿透力。
E.有人认为,芥川龙之介写了一个画家的孤独、潦倒、疯癫,同时也在表达自己的艺术观与人生观,作家对人生深重的怀疑以及最后自***的悲剧在这篇作品中已露端倪,这种说法应是有道理的。
小题2:“记者”这一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小题3:作品以“沼泽地”为题,有何用意? (6分)
小题4:“我”两次评价《沼泽地》是杰作,两次“是杰作”的含意分别是什么?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认为能称得上“杰作”的艺术作品应具备怎样的特点。(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论述类文本,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城市草地对资源浪费的反思
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精耕细作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心里长草”、“满地是草”、“斩草除根”,在人们心目中,草成了贬义词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如今,在我们的城市小区、公园,草成了宠儿,从大都市到小城镇,“满地是草”,不是“斩草除根”,而是在大力的“栽草固根”。
我国人口密度大,特别是城市人均占有可活动空间小。但现在全国城市的新开垦区,新建公园占地面积都很大,有的几百亩,甚至上千亩、数千亩,平原做成人工丘陵,耕地做成人工草场。这些草场公园除人行道外,到处是“小草在成长,不要踩踏我”的标牌,不准游人进入。面对空旷的公园,游人只能望洋兴叹,“大饱眼福”。数以万计的城市居住小区,大片的空旷地,也是草场占据。以铺草为主的绿化导致了“有绿无荫”的后果,有的城市绿地草坪比例过大,在炎炎烈日之下,行人却找不到遮阳的树木。
城市绿化,其实种植树种、蔬菜等经济作物立体功能更强,同样面积可以比种草释放更多的氧气、水分,更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以植树和种草为例,在吸收颗粒物方面树木是草坪的3倍以上;种树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的功能是草坪的5倍多。每公顷树木每年可滞尘量10.9吨,吸收二氧化碳16吨,吸收二氧化硫300公斤,产生氧气12吨。夏季树林中的气温比空旷地低3--5℃,冬季则高2--4℃。一棵大树昼夜的调温效果相当于10台空调机工作20小时。二者的投资比例为1∶10,而产生的生态效益比为30∶1。
据测算,每平方米草坪“喝”一次水需要1.2吨。草坪的修剪、除草、浇灌、病虫害防治等,每年每平方米要5元左右,这也大大超出以树木为主的绿地管理。这都有悖于“节约型绿化”的指导思想。
中国人均耕地很少,包括绿化在内都应该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都应该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树木“占天不占地”,在提高市区绿化覆盖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都比种草有优势。公园可以搞成干果、水果采摘园,冬天搞成蔬菜园大棚园。中国太阳谷绿化就栽植了大量的蛋白桑和甜高粱。蛋白桑可以吃叶、泡茶。甜高粱结籽、秸秆含糖量高,增加甜高粱内容使市民不出城也可以享受到田园生活。
城市绿化植树种菜,少种草坪,并不是说完全拒绝草坪。比如,我国草坪发源地大连,气候干热,土层薄,种树难度大,只能先铺草坪后逐步增加乔木。更主要的是大连市内多山林地段,辅以草坪,能形成较好的绿地景观和生态效果。问题在于不能盲目地追求大草坪,更不能追求欧式大草坪。许多城市为让绿化速成,不顾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盲目种植大面积的草坪以取代栽树。且多是从国外引进的冷季型草坪,不耐旱、浪费水,缺一点水就发黄,管理费用高。暖季型乡土草坪具有节水耐旱、耐践踏、不用修剪优势。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已经认识到冷季型草坪的问题,每年从我国进口暖季型乡土草坪的比重逐渐增加。虽然这些乡土草坪一到10月份就变枯黄,但综合效益要优于冷季型草坪。(全国人大代表黄鸣   2012.03.07 新浪微博)
小题1:下列关于“城市草地”资源浪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全国城市的新开垦区滥用资源,平原做成人工丘陵,耕地做成人工草场。
B.有的城市草地比例过大,在炎炎烈日之下,行人却找不到遮阳的树木。
C.全国人口密度大,加上城市草地绿化,导致城市人均占有可活动空间小。
D.城市草地的管理成本大大超出以树木为主的绿地管理成本。
小题2:下列关于推广城市绿化植树种菜的倡议,筛选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城市绿化植树种菜立体功能更强,更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B.城市绿化铺植草皮有悖于“节约型绿化”的指导思想。
C.城市绿化植树种菜更符合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原则。
D.城市绿化植树种菜,其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都比种草有优势。
小题3:下列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城市草地将在城市绿化过程中逐渐淡化。
B.城市绿化可以栽植大量的蛋白桑和甜高粱。
C.城市绿化植树种菜能节省物业管理费用,降低社区管理成本。
D.城市草地对资源的浪费引起了人们反思,城市绿化植树种菜开拓了全新的思路。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