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心与手[美]欧·亨利在丹佛车站,一帮旅客拥进开往东部方向的BM公司的快车车厢。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女子,她身边摆满了有经验的旅行者才会携带的豪华物...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心与手
[美]欧·亨利
在丹佛车站,一帮旅客拥进开往东部方向的BM公司的快车车厢。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女子,她身边摆满了有经验的旅行者才会携带的豪华物品。在新上车的旅客中走来了两个人。一位年轻英俊,神态举止显得果敢而又坦率;另一位则脸色阴沉,行动拖沓。他们被手铐铐在一起。
两个人穿过车厢过道,一张背向的位子是唯一空着的,而且正对着那位迷人的女人。
他们就在这张空位子上坐了下来。年轻的女子看到他们,脸上即刻浮现出妩媚的笑容,圆润的双颊也有些发红。接着只见她伸出那戴着灰色手套的手与来客握手。她开口说话的声音听上去甜美而又舒缓,让人感到她是一位爱好交谈的人。
她说道:“噢,埃斯顿先生,怎么,他乡异地,连老朋友也不认识了?”
年轻英俊的那位听到她的声音,立刻强烈地一怔,显得局促不安起来,然后他用左手握住了她的手。
“费尔吉德小姐,”他笑着说,“我请求您原谅我不能用另一只手来握手,因为它现在正派用场呢。”
他微微地提起右手,只见一副闪亮的“手镯”正把他的右手腕和同伴的左手腕扣在一起。年轻姑娘眼中的兴奋神情渐渐地变成一种惶惑的恐惧。脸颊上的红色也消退了。
她不解地张开双唇,力图缓解难过的心情。埃斯顿微微一笑,好像是这位小姐的样子使他发笑一样。他刚要开口解释,他的同伴抢先说话了。这位脸色阴沉的人一直用他那锐利机敏的眼睛偷偷地察看着姑娘的表情。
“请允许我说话,小姐。我看得出您和这位警长一定很熟悉,如果您让他在判罪的时候替我说几句好话,那我的处境一定会好多了。他正送我去内森维茨监狱,我将因伪造罪在那儿被判处7年徒刑。”
“噢,”姑娘舒了口气,脸色恢复了自然,“那么这就是你现在做的差事,当个警长。”
“亲爱的费尔吉德小姐,”埃斯顿平静地说道,“我不得不找个差事来做。钱总是生翅而飞的。你也清楚在华盛顿是要有钱才能和别人一样地生活。我发现西部是赚钱的好去处,所以——”
姑娘的眼光再次被吸引到了那副亮闪闪的手铐上,她睁大了眼睛。
“请别在意,小姐,”另外那位来客又说道,“为了不让犯人逃跑,所有的警长都把自己和犯人铐在一起,埃斯顿先生是懂得这一点的。”
“要过多久我们才能在华盛顿见面?”姑娘问。
“我想不会是马上,”埃斯顿回答,“我想恐怕我是不会有轻松自在的日子过了。”
“我喜爱西部,”姑娘不在意地说着,眼光温柔地闪动着。看着车窗外,她坦率自然,毫不掩饰地告诉他说:“妈妈和我在西部度过了整个夏天,因为父亲生病,她一星期前回去了。我在西部过得很愉快。金钱可代表不了一切,但人们常在这点上出差错,并执迷不悟地——”
“我说警长先生,”脸色阴沉的那位粗声地说道,“这太不公平了,我需要喝点酒,我一天没抽烟了。你们谈够了吗?现在带我去抽烟室好吗?我真想过过瘾。”
这两位系在一起的旅行者站起身来,埃斯顿脸上依旧挂着迟钝的微笑。
“我可不能拒绝一个抽烟的请求,”他轻声说,“这是一位不走运的朋友。再见,费尔吉德小姐,工作需要,你能理解。”他伸手来握别。
两位来客小心翼翼地穿过车厢过道进入吸烟室。
另外两个坐在一旁的旅客几乎听到了们的全部谈话,其中一个说道:“那个警长真是条好汉,很多西部人都这样棒。”
“如此年轻的小伙子就担任一个这么大的职务,是吗?”另一个问道。
“年轻!”第一个人大叫道,“为什么——噢!你真的看准了吗?我是说——你见过把犯人铐在自己右手上的警官吗?”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小说开头男女主人公依次出场,只介绍人物的外貌神态,并不点明人物的具体身份,目的是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
这篇小说讲述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读后给人带来一种悬疑得到解决的刺激,这也是这篇小说最大的魅力。
欧·亨利的小说一般具有讽刺的味道,这篇小说实际上是在嘲笑这个罪犯装得像真警察一样,讽刺了装腔作势的人。
欧·亨利的这篇小说技巧性很强,埋下伏笔,作好铺垫,勾勒矛盾,而情节的设置显得有些逊色,缺乏戏剧性。
本文的结尾显示了欧·亨利的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读者感到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小题2: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费尔吉德小姐的形象特点。(6分)
小题3:这篇小说结尾暗示了什么?前文对这一结尾作了哪些铺垫?(6分)
小题4:小说的题目是“心与手”,请从情节和主题的角度探究以此为题的理由。(8分)
答案

小题1:AE
小题2:长相妩媚,衣着华丽,声音甜美、舒缓;爱好交谈,坦率自然,纯真善良。(6分)
小题3:暗示承认自己是罪犯的人才是真正的警长,而埃斯顿才是罪犯。(2分)铺垫有以下几处:①埃斯顿的神情。当姑娘给他打招呼时,他显得局促不安。②埃斯顿的语言。当姑娘问多久能见面时,他说“我想恐怕我是不会有轻松自在的日子过了。”③自称是罪犯的人的神情。这位脸色阴沉的人一直用他那“锐利机敏的眼睛偷偷地察看着姑娘的表情”。(写出其中两处铺垫即可)
小题4:小说的情节是和两只铐在一起的手紧密相关的。一个女子在火车上遇到了老朋友,却发现老朋友的一只手和另外一个人的手用手铐铐在了一起,女子惊讶,朋友尴尬,而另外一个被铐的人——真正的警长出于好心解释说自己是罪犯,她的朋友是警长,缓解了这一尴尬局面。(4分)小说表面上写的是“被铐在一起的手”的故事,揭示的却是“心”的问题——心灵深处的人性美。警长为了保护罪犯的面子和尊严,不给他造成心灵上的负担,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这体现了警长善解人意,为别人着想、体谅他人之心。(4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B项,“情节曲折离奇”,“带来一种悬疑得到解决的刺激,这也是这篇小说最大的魅力”有误。C项,对文章主旨的解读错误。D项,“而情节的设置显得有些逊色,缺乏戏剧性”有误。
点评:在理解和把握文章主要观点的前提下,寻找在文中的对应内容,然后比较辨析,最后做出判断。错误的设置,有的是手法错误,有的是表达效果的错误,有的是人物形象的分析错误,一定要静下心了,判断时要仔细认真。
小题2:
试题分析:“坐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女子”衣着华丽;“脸上即刻浮现出妩媚的笑容”长相妩媚;“她开口说话的声音听上去甜美而又舒缓” 声音甜美、舒缓;“她身边摆满了有经验的旅行者才会携带的豪华物品”身份高贵。“让人感到她是一位爱好交谈的人”爱好交谈。“她坦率自然,毫不掩饰地告诉他”坦率自然;“我在西部过得很愉快。金钱可代表不了一切,但人们常在这点上出差错,并执迷不悟地——”,而且自始至终都没有发现警官的破绽,这说明纯真善良。
点评: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一般从两个方面着手。1、分析人物形象:①关注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②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提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2.刻画人物的手法:①正面、直接描写,如肖像、神态、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等;②对比、衬托或烘托。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或烘托。
小题3:
试题分析:“见过把犯人铐在自己右手上的警官吗?”说明埃斯顿和所谓的犯人的身份应该对调,即承认自己是罪犯的人才是真正的警长,而埃斯顿才是罪犯。文中处处有铺垫:“年轻英俊的那位听到她的声音,立刻强烈地一怔,显得局促不安起来”可见埃斯顿见到熟人时显得非常不自然,怕对方看出自己的身份。当问及多久能在华盛顿见面时,“我想恐怕我是不会有轻松自在的日子过了。”
点评: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和写了什么: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并,相承,相属),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段与中心的关系)。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与主要内容就在你眼前了。
小题4:
试题分析:从情节来看,本小说主要写的是:费尔吉德小姐在火车上遇到了老朋友,却发现老朋友的一只手和另外一个人的手用手铐铐在了一起,费尔吉德小姐惊讶,朋友尴尬,而另外一个被铐的人——真正的警长出于好心解释说自己是罪犯,她的朋友是警长,缓解了这一尴尬局面。从主题来看,小说通过“被铐在一起的手”的故事,揭示了“心”的问题——心灵深处的人性美,体现了警长善解人意,为别人着想、体谅他人之心。
点评:分析标题的含义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核心考点
试题【心与手[美]欧·亨利在丹佛车站,一帮旅客拥进开往东部方向的BM公司的快车车厢。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衣着华丽的年轻女子,她身边摆满了有经验的旅行者才会携带的豪华物】;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严复及其教育救国论
189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甲午战败犹如一记闷棍,把中国打懵了,彻底打掉了中国人的希望、自信,更打掉了中国人通过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的幻想。在谭嗣同悲怆地吟着“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时,有一位福建侯官人也在天津北洋水师学堂的后院“中夜起而大哭”。
甲午战争改变了严复的人生轨迹,如果不是这场战争,“海归”严复也许会在待了15年的北洋水师学堂继续待下去,会将他落第了四次的科举考试进行到底。但没有那么多也许,对于颓败腐朽的满清王朝来说,甲午战争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因此有着天纵之才、又饱读西方学说的严复走上历史前台也是一个必然。他注定不是一生沉浮宦海的官僚,而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严复走向启蒙思想家的圣殿,从1895年在天津《直报》上发表一系列论文开始,《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四篇论文是他吹响维新变法思潮的第一波号角。严复分析当时的局势,认为中国面临着自古以来未有之变局,亡国亡种之危近在旦夕,要救亡图存,只能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维新变法是当时整个时代的大主题,时局就摆在眼前,再糊涂保守的人也不能不改弦易辙,故而满清皇室为了自身的利益也采取支持态度。严复对此一大主题的阐述,最为关键的两点:一是用达尔文进化论和赫胥黎庸俗进化论来分析中国面临的危机,这些新颖深刻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更是无异于天外惊雷,产生特别发聋振聩的效果;二者,严复鼓吹维新变法之具体内容最为有特色,他认为要救亡先得启蒙,因为中国之最为可悲的不是缺少救亡之法,这些“法”中国文化本身中有,西方文化中更是有很多可以学习,最为可悲的是“民智之已下,民德之已衰,与民气之已困耳”。
“民”是组成社会、形成国家最为基础的个体,这些个体的强弱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国家的强弱优劣,如果不先从国民素质上下手,再好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也无法让中国强大起来,因为根本无法贯彻落实下去,西方再好的东西到中国也会有“淮橘为枳之叹”。他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认为西方之所以富强是能讲民主、自由,中国积贫积弱是千年的专制毒害所致,因此要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进行革新,然而“政欲利民,必自民各能自利始;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欲听其皆得自由,尤必自其各能自治始;反是且乱。顾彼民之能自治而自由者,皆其力、其智、其德诚优者也。”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教育救国论,希望塑造优秀的国民,形成新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扫除中国人伪饰、自私、懈惰的德性。通过启蒙国民以达到救亡的目的,在当时的维新思潮中的确是非常独特的一道亮色,也贯穿严复思想始终。
教育救国归根结底还是要用西方的文化制度、科学技术来教育启蒙人民,而要真正认识和了解西方,就必须精通外语和翻译。严复不仅著文鼓吹学习西语的重要性,一生中还屡次筹办编译培训所,就职于编译局。而究其大半生精力翻译的《天演论》《原富》《法意》《穆勒名学》诸书更是把西方一整套先进文化都介绍到中国来,作为启蒙的资粮,对中国几代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严复不仅是坐而论道的思想家,也是起而能行的教育实践家。1906年4月,严复就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校长)之职。他按照自己的思路对学校进行改革,首先制定规章,明确办学方向和教学内容。他把学生分为两部分,师范生和预备生,前者主要为培养中小学师资;后者寄希望于以后能继续深造,成为专门人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专业。关于教学内容,自然以西学为主,特别重视西语、数物化质等自然科学的学习。严复在皖期间,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安徽高等教育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吴新苗《一个伟大启蒙思想家的剪影》)
小题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使中国认识到了严重的后果,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有思想的知识分子,都为了富国强民而对维新变法采取支持的态度。
B.严复引用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是想告诉民众要顺应天道、适应自然。
C.严复的教育救国论力主通过启蒙国民达到救亡的目的,他翻译的介绍西方先进文化的著作,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严复认为要更好地向西方学习,就必须精通外语并了解西方的科学技术,因此在其执掌安徽高等学堂时,教学内容自然以西语、数物化质为主。
E.传记通过对严复教育救国论及办学实践的论述,表现了严复作为启蒙思想家的独特深刻,也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现状。
小题2:请简要概括严复教育救国论的思想内涵,并加以阐述。(6分)
小题3:严复没有成为“沉浮宦海的官僚”,而成为“著名的思想家”,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读了这篇传记,严复的人生经历及其思想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阿喀琉斯的脚后跟:对希腊精神的自我省察
别林斯基在《诗的种类的划分》中指出:“长篇史诗的登场人物应该是民族精神的十足的代表;但主人公主要必须是通过自己的个性表现出民族力量的充沛,她的实质精神的全部诗意。荷马笔下的阿喀琉斯就是这样的。”
整个一部希腊神话除少数神祇和传说(如普罗米修斯及其故事)外,行为的动机都不是为了民族集体利益,而是满足个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或为爱情、或为王位、或为财产、或为复仇。他们的“冒险”,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健美、勇敢技艺和智慧,是为了获得权力、利益、爱情和荣誉。在他们看来,与其默默无闻而长寿,不如在光荣的冒险中获得巨大而短促的欢乐。正是基于这种观念,珀罗普斯甘冒成为第十四个被杀死的求婚者的巨大的危险向着自己心爱的女郎走去。他对他的保护神海神波塞冬说:“总有一天我要死的,那么为什么愁苦地坐着,等待默默无闻的暮年到来而不参加光荣的冒险呢?我要去从事这种竞赛。请你保佑我成功。”
阿喀琉斯正是这种民族精神的最充分的代表。史诗作者把自己民族的全部理想和诗情融铸在这个具有太阳神般卷发的健美躯体之中,他那丰厚热烈的情感、无敌无畏的战斗精神,特别是明知战场上等待他的是死神也绝不肯消极躲避的人生价值观念都是典型希腊式的。
然而,有一个细节很值得我们品味:阿喀琉斯的母亲海神之女忒提斯出于疼爱儿子,曾倒提着阿喀琉斯的双足将他全身浸入冥河以使其身体能够刀枪不入。但是,是母亲的疏忽,还是命运使然?在交战中间,敌人的暗箭恰恰射中了阿喀琉斯的脚后跟,那是唯一没有被浸泡过的部位。
神话故事的特点是隐喻。古希腊神话中有许多天才的臆测和机智的隐喻。这里,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古希腊人在自己“民族精神的充分代表”、无敌无畏的英雄身上留下一个致命弱点?无畏的性格与致命的弱点相统一,这是否体现了古希腊人对自己民族英雄的辩证认识?神话创造者们给阿喀琉斯安排的悲剧命运中是否包含着对自己民族未来的某种隐忧?
这种推测不是没有根据的。整个一部《伊里亚特》就是围绕“阿喀琉斯的愤怒”展开的。阿伽门农侵害了阿喀琉斯的财产、女奴和个人尊严,引起了阿喀琉斯的冲天愤怒。阿喀琉斯为了个人的荣誉和自尊,置整个希腊民族的利益于不顾,不仅愤而退出战斗,而且祈求宙斯让希腊人流血牺牲。他闲坐在帐篷里眼看着自己的同胞一批批死去而无动于衷。这让希腊联军中以智慧著称的老将涅斯托尔感到痛心,名将埃阿斯尖锐地指责阿喀琉斯“不想再要那种超于整个大军之上的荣誉”,即民族的集体荣誉。所有这些,都表现出希腊人对正在萌发的个人意识的深重忧虑。如果说,脚后跟是阿喀琉斯肉体上的致命弱点,那么,这种把个人荣誉和自尊置于民族集体利益之上的意识就是他思想上的致命处。阿喀琉斯的悲剧性与其说是在脚后跟,不如说在他的头脑里。
在上古时代,从原始氏族社会中萌发出个人意识,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阿喀琉斯的愤怒”表现了西方古典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即重视生命对于个人的价值。这种思想曾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社会的发展,但阿喀琉斯式的自由放任,漫无矩度的个人主义也给西方社会带来难以治愈的社会痼疾。面对现代西方的社会病,我们不禁想起两千多年前的盲诗人荷马那忧戚的面容,并且惊服于古希腊人对自己民族精神的深沉思考与自我省察。
在古希腊神话中还有一个美少年那喀索斯,他只钟爱自己,而蔑视周围的一切,爱神阿佛洛狄忒为惩罚他,使他爱恋自己水中的倒影,最后憔悴而死。这则神话作为一种隐喻,它同样表现了对狭隘的自我中心主义的批判。
稍微浏览一下西洋文化史就会发现:一切真正的思想家和艺术家都不是民族自大狂,他们总能站在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巅峰上,超越民族的狭隘意识,在自己的作品中渗入对本民族的批评与自审。这种传统,应该说从古希腊的荷马时代就开始了。
节选自徐葆耕《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别林斯基认为,阿喀琉斯是古希腊民族精神、民族力量的代表,这种代表性是通过阿喀琉斯的个性表现出来的。
B.整个一部希腊神话,表现的都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C.珀罗普斯宁肯冒死亡的危险也要追求心爱的女郎,是因为他认为冒险是光荣而令人快乐的。
D.“阿喀琉斯的愤怒”与“美少年那喀索斯”都隐喻着古希腊人对把个人荣誉与自尊置于民族集体利益之上的狭隘自我中心主义的批判。
E.从古希腊的荷马开始,真正的思想家和艺术家都能自觉地对本民族的精神进行深沉的思考与省察。
小题2: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       )(3分)
A.古希腊人都不追求长命百岁,而追求巨大而短促的快乐。
B.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古希腊人都会选择“利己”而不是“利他”。
C.“未被冥河浸泡过的脚后跟”很可能是神话创造者们故意为阿喀琉斯设下的一个致命弱点。
D.两千多年前的盲诗人荷马就已经能预见到了现代西方的社会病。
小题3:如何理解“阿喀琉斯的悲剧性与其说是在脚后跟,不如说在他的头脑里”这句话?(4分)
小题4:选文为什么要从别林斯基的观点说起?(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假如世界上没有蚊子》【节选】
①全世界每年约有2.47亿人感染疟疾,其中近百万人因此丧命。蚊子还传播黄热病、登革热、乙脑、裂谷热、基孔肯雅病毒和西尼罗河病毒,造成了巨大的医疗和财政负担。再有就是虫灾:密密麻麻的蚊群,甚至可以让阿拉斯加的驯鹿群窒息。要是这世界没有蚊子,会有人或者别的什么东西怀念它们吗?
②目前,已经命名的蚊子超过3500种,其中只有一两百种会叮咬人类或者在你旁边嗡嗡乱飞。它们在几乎每一片大陆的每一种生态环境里繁衍生息,并在多种生态环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们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上亿年,消灭一种蚊子可能会让某种捕食者失去食物,或者某种植物没了传授粉者。虽然人们投入了大量的努力去研究彻底消灭这一万恶的疾病传播物种的方法,但是,科学家们也承认,多数情况下,蚊子消失而空出的生态位很快就会被其它生物填充,因消灭它们而造成的生态创伤很快就能恢复。
③对于消灭蚊子的后果,科学家们的意见不尽相同。消灭蚊子可能造成的最大生态变化是出现在北极苔原。昆虫学家布鲁斯·哈里森估计,如果没有蚊子作为食物,在苔原筑巢的候鸟数量可能会下降50%以上。但野生生物学家凯西·克比却表示,在鸟类的胃容物样本里,蠓是更主要的食物来源。
④另外,蚊子每天会从每只驯鹿身上吸取多达300毫升的血液。驯鹿群因而被认为会有意选择迎风的行进路线以逃离蚊群。而行进路线中的小小变化,都可能在北极河谷造成极大影响,鉴于成千上万的驯鹿会通过这一路线迁移,它们践踏地面、啃食地衣、运输营养物质、外加喂狼,继而通常会改变沿途生态。
⑤又如,灭蚊高手食蚊鱼,它通常被养在稻田或者游泳池里来防治害虫,要是没有了蚊子就有可能灭绝。而食蚊鱼或者其它鱼类的灭绝,可能对食物链的上下游都产生重大影响。还有青蛙、蜘蛛、蝾螈、蜥蜴和很多种类的昆虫,也将失去一种主要食物。但大多数以蚊子为食的鸟类,很可能会转而食用其它在“后蚊虫时代”大量繁衍并占据其生态位的昆虫。至于其它食虫动物,大概不会怀念蚊子:蝙蝠的主食是飞蛾,在它的消化道内容物里,蚊子只占了不到2%。看来,在一个无蚊世界里,大多数食虫物种也不至于忍饥挨饿。
⑥此外蚊子成虫是靠吸食花蜜获取维生所需的能量的(只有部分种类的雌蚊要靠偶尔吸血来摄取产卵所需的蛋白质),要是没有了蚊子,数以千计的植物物种会失去一类授粉者。不过,昆虫学家珍妮特·麦卡林斯特表示:蚊子的授粉作用对人类生存所需的作物倒谈不上至关重要。
⑦最后看来,蚊子能做到而其它生物做不到的事儿还真没几样——可能只有一个例外:它们从一个动物身上吸血、再把口器扎入另一个动物体内,这为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提供了理想途径。因此,消灭蚊子将拯救许多人的生命,并使更多人免受疾病折磨。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每年因为疾病需要花费1.3%国内生产总值。如果没有了蚊子,就可能省下这笔钱用于加速发展。但生态学家菲尔·朗尼博斯认为“消灭蚊子只能暂时缓解人类的痛苦”,他的研究表明,想要根除某种病菌携带者多半会徒劳无功,因为它的生态位会很快被别的携菌生物填充。
⑧鉴于蚊子传播疾病所导致的严重的人道主义后果和经济损失,科学家基本认同消灭蚊子带来的好处还是要高过人口增加的代价,而其它生态系统的“附带损失”也不会为蚊子赢得太多同情。“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有其生存的位置”这种带有浪漫色彩的概念,不足以为蚊子提供辩护。世界至今还有蚊子,实在是人类能力有限,而非无意于此也。因此,虽然从鲔鱼到珊瑚,许多有益的物种接连被人类在无意中推到了灭绝的边缘;但一种几乎毫无可取之处的小虫子,却任由人类费尽千般努力,也不曾被危及生存。
【摘自《科学大观园》2012年12期】
小题1:作者认为,“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有其生存的位置”这种概念“带有浪漫色彩”,“不足以为蚊子提供辩护”,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为什么?(4分)
小题2:科学小品文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己任,所以读者对它的语言有一定的要求。请分析本文语言上的特点。(5分)
小题3:文章中说:“虽然人们投入了大量的努力去研究彻底消灭这一万恶的疾病传播物种的方法,”但是蚊子“却任由人类费尽千般努力,也不曾被危及生存”。在这场人蚊大战中,你认为谁是最终的胜利者,为什么?请结合实际说说理由。(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
袁行霈
①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②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 (《周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③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我们引为骄傲的山西应县木塔那样精美的建筑,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出现了康乾盛世。这些都为中华文明增添了精彩的一页。
④我们还可以以战国和唐代为例进一步说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战国时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我想强调的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只体现在统治者的包容性上,也体现在整个社会的包容性上。孔子有弟子三千,“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这说明社会的包容度很大。包容,也是唐代文明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这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儒、释、道三家并用;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等等。仅以政府的将军为例,如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都是少数民族。而日本的阿倍仲麻吕(晁衡)、新罗的崔致远都曾远离故国在唐朝任职。
⑤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节选自2011年《新华文摘》,有改动)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第二、三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中的“有容,徳乃大”,《老子》中的“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都是告诫统治者要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来统治天下。
B.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我们可以用“海纳百川”四个字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C.中华文明的整合模式具备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特点。
D.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融入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后,就逐渐消亡了。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除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外,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B.我国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也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山西应县木塔便是契丹族所建立的辽代的杰作;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首次开辟了我国南北海运航线。
C.我国社会的包容性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因为战国时代出现了儒家、墨家、道家等不同学说和流派多元共存、自由争辩的局面。
D.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许多文化遗存除了散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外,还散布在全国各地。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有弟子三千,同时“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而且其它各家也各有自己的信徒或同道,致使当时社会的包容度很大。
B.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唐朝统治者比较注重通过科举考试使大量出身庶族的士人进入仕途、建立功业。
C.唐朝政府机构中各民族的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唐朝政府的军队中就有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等少数民族的人做了将军。
D.唐代儒、释、道三家并用,文学艺术的题材和风格多种多样,说明唐朝文明的包容性在思想、艺术等很多领域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唐代诗歌中就可见一斑。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徐百柯
  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
  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
  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
  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我刘叔雅(”叔雅“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你就是军阀!”蒋介石则以“治学不严”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后人赞曰:“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本文选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易时易地给学生讲授《月赋》,将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交融的境界,这番别出心裁之举,体现出他个性中的“魏晋风度”。
B.在一次躲避日机空袭的过程中,刘文典呵斥亦在人流之中的作家沈从文,是因为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
C.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去见刘文典,见面时因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介石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蒋将其当场羁押。
D.文末引用辛弃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句,表明了作者对这位拥有大学问、真性情的学者的追怀与赞慕之情,以及对当今社会缺乏像刘文典这样的学者的叹惋。
E.本文通过对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安徽大学等校任教时生活片段的记述,夹叙夹议,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手法,勾勒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者形象。
小题2:刘文典作为一位“真狂徒”,他的“狂”在文中主要体现为哪些方面?(6分)
小题3:刘文典在学界享有“活庄子”的美誉,根据传记内容,概括他被称作“活庄子”的原因。(6分)
小题4:怎样理解刘文典说“大学不是衙门”这句话的含义?结合个人理解,谈谈你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