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题。谈书写规范的文化传承李 靓书法之“法”,是指书写的规范,是对书法艺术规律的认识和总结。书写的规范是书法艺术规律的外在表现。因此书...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题。
谈书写规范的文化传承
李 靓
书法之“法”,是指书写的规范,是对书法艺术规律的认识和总结。书写的规范是书法艺术规律的外在表现。因此书法必然强调以书写规范为根本。
书写的规范既体现在正体字的确立上,也体现在各种书体书写秩序的构建上。
正体字是指遵从某种选字规范,确立了官方地位的字,它代表了书写的正统和规范,也可以说它是规范与优美的结合。正体字往往是在长期运用中最后由官府颁布认定的。它的确立明确代表着官方意志,使得汉字的书写样式得以定于一统,成为社会秩序的文化表达方式之一。如果一种字体能在庄重的场合被使用,则基本可以认为是被官方确认为正体。
周秦汉唐一脉传承演进的常用字正体是大篆、小篆、隶书和楷书。历代对于正体的确立与推行通常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
一是官方的认定。西周时期到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国通行的正体字为大篆,西周晚期宣王时的《史籀篇》对文字的规范起了重要的作用。从大量的王室作器题铭中就可以看出大篆具有极强的秩序感。至秦代,小篆成为正体。直至汉代前期及中期,小篆仍然占据着标准字体的地位。然而由于小篆笔划不便书写,很难满足日常书写的需要,于是便捷实用的隶书被用来处理繁多应急的日常事务并得以发展起来。东汉中后期,随着隶书的定型化,隶书开始被官方所重视,官府用刻石纪工役、叙祀典、颂功德,树碑之风特盛,石碑的形制和文体格式也有了一定之规。由于石刻的盛行,促使汉隶在桓、灵两帝40多年里(公元146~189年)迅速臻于全面成熟,从而获得官方正体地位。楷书是继篆书、隶书之后被广泛使用的正体。楷书的含义有二:其一指可做楷模的法书。“楷者,法也,式也,模也”。故楷书的本义是指遵循法规,可供模楷的标准体。其二指真书、正书。作为书体的楷书,大约产生于汉末魏初,至唐代臻于成熟。唐代政府在重视经学、校理典籍的同时,也对文字进行了一番较大规模的整理厘正。汉字字体发展到楷书,便不再向前演进了,就构字笔画来说,楷书汉字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完善的程度,历经宋元明清而沿用至今。
二是通过制度确立正体的使用。从文字演变的过程来看,历代都是正体文字与俗体文字或异体文字并行。然而体现官方意志的制度确保了正体始终居于书法传统的主线上。
对各种书体书写秩序的规范体现在基本的笔法、结字和章法上。笔法是书法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等内容。唐张怀瓘《用笔法》云: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以“永”字的八个笔法作为正体的用笔法则,前人甚至认为:“昔王逸少工书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势,能通一切。”赵孟頫“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用笔千古不易”的观点,强调了笔法在书法中的重要地位。结字是按照均衡、比例、和谐、节奏、虚实等美的造型规律安排字的点划结构的法则,是书法构成的重要因素。结字的规范尤其讲究分主次,讲向背,明伸缩,辨虚实,论斜正。如唐欧阳询的《结体三十六法》,对于如何使笔划分布匀称、偏旁部首组织协调、整个字重心稳当等作了具体说明。章法是谋篇布局的法则,规范着书法作品的整体形式设计与布置。唐孙过庭《书谱》:“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章法,也因为不同的章法才体现出书法的整体结构与意境之美。这既是书写的法度,也是人们对书法艺术审美的自然选择的结果。
书法所强调的笔法、结字、章法无一不表现出对书写秩序的构建与遵循,是书法艺术自觉意识的体现。在书写法度上,推崇丝丝入扣的转折合法,在字的书写过程中注意用笔的顺序,不可倒错。在字的结构中强调主笔,字中的主笔应极力舒展,张扬放开,而次笔应让位于主笔,不可喧宾夺主、抢占空间,所以写次笔时应抑制收缩。在整篇的章法中注重气韵和谐。在一篇书法作品中,如果有一处书写失范会导致书法作品的局部秩序被打乱而成为败笔。书写秩序以法书为载体得以完美呈现。法书乃书法作品之楷模,“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是道也,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文字形体的规范和书法艺术的审美在法书中得到圆融的结合。
(选自《光明日报》)
小题1:下列关于“书写规范”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书写规范是对书法艺术规律的认识和总结,是书法艺术规律的外在表现。
B.书写规范是指对书写秩序的构建与遵循,体现在基本的笔法、结字、章法上。
C.书写规范是指在庄重的场合书写由官方确定的书写样式定于一体的正体字。
D.书写规范是指书写官方确定的正体字,遵守构建起来的各种字体的书写秩序。
小题2:下列关于“正体字”的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正体字的确立与推行是通过官方认定得以实现的,最终代表书写的正统和规范。
B.正体字在秦代之前、秦代、东汉、汉末魏初分别为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C.正体字代表着各时期官方的意志,然后在长期的推广中逐渐形成规范字。
D.正体文字与俗体文字、异体文字并行,但官方确保它居于书法传统的主线上。
小题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楷书大约产生于汉末魏初,成熟于唐代,这至少说明它在唐代以前就成为了正体字。
B.从西周时期大量的王室作器题铭中使用的大篆,可以看出大篆得到了当时官方的认定。
C.写书法作品时,在整篇章法中注重气韵和谐,没有败笔,就是遵守了书写规范的原则。
D.小篆、隶书、楷书代替大篆、小篆、隶书,是因为被代替的字体得不到当时官方的认定。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指代有误”“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推理注意“强加因果”“推测有误”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此题“书写规范是”应是从概念的内涵的角度阐述概念,而后边是“正体字”。“正体字”显然是概念的外延,犯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混淆的错误。
小题2:
试题分析:A项,除了官方认定外,还要通过制度确立正体的使用,概念的外延不全。B项,汉代前期及中期为小篆,东汉中后期为隶书,类别划分对应混乱。C项,原文说的是“正体字往往是在长期运用中最后由官府颁布认定的”,限定条件不准确,犯了“范围不当”的错误。
小题3:
试题分析:A项,推测有误,文中说唐代以前产生,并不能说明楷书成为正体字。C项,理解片面,除遵循书写的秩序外,还要做到文字形体的规范,犯了“范围不当”中的“以偏概全”的错误。D项,原因分析有误,原文是说它们比被代替的字体便于书写,犯了“推测有误”的错误。此类推断题目选项中是有标志的,如此题选项中的“说明了”“看出”“是因为”还有类似的词语如“表明”“所以”“由此可见”等。看到这些词语要注意推理方面的错误,现在考纲中删掉了“根据原文进行合理的推测”的能力要求,但不意味着不考推测的题目。反而还有强化的趋势。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题。谈书写规范的文化传承李 靓书法之“法”,是指书写的规范,是对书法艺术规律的认识和总结。书写的规范是书法艺术规律的外在表现。因此书】;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擀面杖的故事
铁凝
我父亲作为一个长于西画的画家,特别喜爱中国民间的“俗物”,擀面杖是其中之一。他搜集的擀面杖,多半来自乡间农户,木质、长短和粗细各有不同,他对它们没有特别的要求,他的原则是有意思就行。当他有机会去农村的时候,他喜欢串门。那时主人多半是好客的,他们通常会大着嗓门邀他进屋。他进了屋,便在灶台、水缸、案板之间东看西看起来。遇有喜欢的,或直接买到手,或买根新的来以新换旧。有一次他为了“磨”出一根他看上的擀面杖,在一个村子耽搁了大半天。而他进村的时候,不过是想画些钢笔速写。这样,画速写用去二十分钟,“求”擀面杖却花了五个小时。为了达到目的,他能忍住饥饿,忍住焦渴。他的顽强以至于惊动了那村的全体村干部。而看热闹的村人越发以为那家的擀面杖总是个稀有的宝贝,便撺掇着主人将价格越抬越高。最后还是村干部从中说合,我父亲以近二百元人民币的价格将擀面杖买下。我没有问过父亲这值不值,我知道“喜欢”这两个字的价值有多高。
那年初秋,我随父亲去太行山西部写生,他在一户人家发现了他中意的擀面杖。照我当时的看法,这根擀面杖其貌不扬,木质也一般。但也许正是它那种不太圆润的样子吸引了父亲,他小声对陪同我们前来的镇长(年轻的镇长是父亲的朋友)说了买擀面杖的企图。镇长说这也叫个事儿?这也用买?先拿走,回头我让人上供销社给她们送根新的来!
这个上午,这家只有一位年近五十的妇女。她告诉我们,她丈夫上山割山韭菜去了,大闺女正在地里侍弄大棚菜。当她得知我们要买她的擀面杖时,显然觉得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她明确表示了她的不情愿,她说其实那不是地道的擀面杖。那年她当家的和兄弟分家的时候,他们家没分上擀面杖。他当家的在院里捡了根树棍,好歹打磨了几下权作了擀面杖,其实这擀面杖不过是个普通的树棍子。这位妇女想以这擀面杖的不地道打消父亲想要它的念头,我却接上她的话说:“既是这样,就不如让我买一根真正的擀面杖送给您吧。”哪知妇女听了我的话,立刻又调转话头,说起这擀面杖是多么好使,说再不地道也是用了多少年的家伙了,称手啊,换个别的怕还使不惯哩……这时镇长不由分说一把将擀面杖抓在手里,半是玩笑半是命令地说这擀面杖归他了,他让妇女到镇供销社拿根新的,帐记在他的身上。妇女仍显犹豫,却终未敌过镇长的意愿。我们自是一番千谢万谢。一出她的院门,镇长便将擀面杖交与父亲。父亲富有经验地说,应该尽快离开这个村子,以防主人一会儿翻悔。
我们随镇长来到镇政府,在他的办公室,镇长对我讲起了他的一些宏伟计划。我们的聊天被一阵高声叫嚷打断,原来是刚才那家的闺女前来讨要擀面杖了:“把我那擀面杖还给我!把我那祖传的(明显与其母说法不符)擀面杖还给我!”镇长上前想要制止她的大叫,说我们又不是白要,不是让你娘去供销社拿新的么。但这女性显然不吃镇长那一套,她哼了一声冷笑道:“别说是新的,给根金的也不换!快点儿,快把擀面杖拿出来,正等着擀面呢(也不一定),莫非连饭也不叫俺们吃啦……”她的音量仍未降低,四周无人是她的对手。我和父亲只感到很惭愧,毕竟这其貌不扬的擀面杖是一户人家用惯的家什。用惯了的家什,确能成为这家庭的一员。那么,我们不是在“掠夺”人家家中的一员么。我父亲不等这女性再多说什么,赶紧从屋里拿出擀面杖交给她,并再三说着对不起,我也在一旁表示着歉意。谁知这女性接了擀面杖,表情一下子茫然起来,有点像一个铆足了劲挥拳打向顽敌的人突然发现打中的是棉花;又仿佛她并不满意这痛快简便的结局。愣了一会儿,她才攥着擀面杖骑车出了镇政府。
过后父亲对我说,这没什么,比这艰难的场面他也碰见过。我知道他要说起一个名叫走马驿的山村,两年前他就在那儿看上了一根擀面杖,却未能得手。两年之间他又去过几次走马驿,并且间接地托了朋友,每次都是败兴而归。但父亲在概念里早已把那擀面杖算成了他的,有时候他会说:“走马驿还有我一根擀面杖呢。”
我经常把父亲心爱的擀面杖排列起来欣赏,枣木的,梨木的,菜木的,杜木的,槟子木的……还有罕见的铁木。它们长短参差着被我排满一面墙,管风琴一般。它们的身上沾着不同年代的面粉,有的已深深滋进木纹;它们的身上有女人身上的力量、女人的勤恳和女人绞尽脑汁对食物的琢磨;它们是北方妇女祖祖辈辈赖以维持生计的可靠工具。正如同父亲收藏的那些铁匠打制出的笨锁和鱼刀,那些造型自由简朴的民窑粗瓷,在它们身上同样有劳动着的男人的智慧和匠心。每一根擀面杖,每一把铁锁,都有一个与生计依依相关的故事。在“信息高速公路”时代,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正是这些凡俗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能使我的精神沉着、专注,也使我能够找到离人心、离自然、离大智慧更近的路。
小题1:村民“抬价”和那家母女“讨还擀面杖”等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小题2:在第一段中,作者用了几个具体数据:“求”擀面杖花了5个小时,而画速写只用了20分钟;花费近200元人民币买一根擀面杖。使用这些数据有什么用意?(4分)
小题3:从全文看,父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请加以概括。(4分)
小题4:一根短短的擀面杖,给家人带来殷实的温暖,给乡村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而在“信息高速公路”发展的时代,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珍视这些凡俗的器具,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第一个脚印的人
保罗·达根
2012年8月25日,人类首位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因罹患心血管并发症逝世,享年82岁。
奠定阿姆斯特朗历史地位的那次长达195小时的危险飞行——从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升空,到太空舱8天后落到地球——汇集了全世界的目光,在一个美国发生着深刻社会***动和变革的时代,超越了文化、政治和世代分歧。
“飞行员喜欢飞行”
当平民阿姆斯特朗和他的机组成员、空军飞行员奥尔德林以及科林斯穿越太空时,全世界电视机前的观众见证了一幕扣人心弦的关于技术和勇气的“戏剧”。
站在舞台最中央、冷静并专注的,是一名务实的38岁宇航员,他就是阿姆斯特朗,在后来的几十年中偶尔公开讲述其任务的时候,他的言辞通常是平淡不加修饰的,他的回忆主要是有关操作性问题。他说:“我是,并将永远是,一个穿着白袜子和多口袋工作服的书呆子工程师而已。”与奥尔德林和科林斯不同,阿姆斯特朗从未出版过一部回忆录。
尽管世人多是因为月球漫步记住他的,阿姆斯特朗回忆中的自己在月球表面的生活却是反高潮的,他说:“飞行员在漫步时不会感到特别愉悦。飞行员喜欢飞行。”
“他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指挥这项历史性飞行任务的使命最终落到了阿姆斯特朗头上,这和他的能力和阅历是分不开的。
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生于俄亥俄州西部农业小镇沃帕科内塔。他在16岁生日那天得到了自己的飞行员驾照,尚不到可以独自驾驶机动车的合法年龄。1949年他参加了海军的飞行训练,并最终成为“埃塞克斯”号航空母舰上他所在的歼击机中队里最年轻的飞行员。1966年3月,阿姆斯特朗在从事的“双子座8号”任务所表现出的应对危机的能力给NASA官员留下了深刻印象,3年后他们将“终极任务”的指挥权交给了他。
就在他和奥尔德林持续下降,试图在一个距离地球24万英里的星球上保持平衡的时候,登月舱轰鸣的发动机激起月球尘土形成了雾,干扰了阿姆斯特朗的深度知觉,遮挡住了月球表面的视野。在低于100英尺时,下降发动机的燃料降至临界水平。这意味着阿姆斯特朗只有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将登月舱缓缓降落到月球表面上,否则他将面临一个可怕的两难困境。他将要么取消下降,宣告任务失败,代价是国家声誉和国家财富;要么在燃料用尽之后,冒险进行某种紧急迫降,让登月舱在剩余的下降过程中借助月心吸引力下降,并寄希望于慢动作的下降不会对登月舱造成严重伤害。
最后,在只剩50秒的时候,登月舱“鹰”号的起落架降落在月球的土地上。他们危险的、长达12分钟冲向未知的降落使得阿姆斯特朗的心跳达到正常心率的两倍。
随着他的双脚于美国东部时间1969年7月20日晚上10点56分15秒踏上月球表面,全世界都听到了那句话:“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
NASA之所以选择了阿姆斯特朗而不是奥尔德林迈出走出登月舱的著名的第一步,还和这两个人的性格有关。
宇航员生涯结束后一直在与酗酒和抑郁症作斗争的奥尔德林毫不掩饰自己的固执和野心,他在NASA内部公开宣称,他认为自己应该是踏出第一步的人。
克拉夫特说:“沉默寡言、声音柔和、英勇无畏的尼尔·阿姆斯特朗,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我们恰好生在这个时代”
对于他的全球知名度,他说:“我们并非懵懂无知,但是对于公众的兴趣会演变成什么样子,我们毫无头绪。”
阿姆斯特朗在NASA管理层工作两年后,加入了辛辛那提大学工程系。其后几十年中,阿姆斯特朗成为一位隐居者,他婉拒了记者刺探其私生活的努力,直到大多数人都放弃或是失去了兴趣。因为对教师工会不满,他1979年从大学辞职,投身商业,成为一名投资人和企业董事会成员,从而赢得了个人财富。
但他也并非如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是一位“隐士”。例如,1986年,他担任了研究“挑战者”号宇航飞船爆炸原因的委员会副主席。这是他罕见地走到聚光灯下的行为。一般来说,阿姆斯特朗对于公开露面活动的选择极其挑剔,只局限于与航空航天有关的纪念活动,以及一些能够激发其兴趣的低调集会活动,如科技圈的会议等。
阿姆斯特朗2001年在NASA的口述历史节目中说:“回首过去,我们的确非常幸运,恰好生在这样一个时代,我充满感激。”  
(本文有删节和修改)
小题1:为什么尼尔·阿姆斯特朗是首次登月活动“终极指挥权”的“唯一的选择”?(4分)
小题2:本文行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这样有什么好处?(4分)
小题3:本文是怎样塑造阿姆斯特朗的形象的?(4分)
小题4:文章最后引用阿姆斯特朗的话说:“回首过去,我们的确非常幸运,恰好生在这样一个时代,我充满感激。”你如何看待个人成就与时代的关系?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齐长城位于山东省境内,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修建的军事防御体系,距今已2500余年,为世界上最早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今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东至青岛市黄岛区;齐长城横跨济南市、章丘市等13个县市区,长度在600公里以上;它是中国唯一起于黄河止于大海的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军事地位。
泰山两侧是齐、鲁接壤地带,是北、南争战与会盟的通道。特别是在齐国的西南部,济水与泰山之间构成依河临山之险,是中原各国的交战要道,是春秋战国时中原诸国进攻齐国的咽喉。所以,齐国在这里首先修筑了西段城障,以防鲁、晋诸国。
齐长城多依山势而筑,山岭之地又多筑在峰顶处,故齐长城又有“长城岭”之称。随山势而筑地段,城墙多系大小不一的自然石块砌成,一般不用灰浆等物凝固。而平原低谷地段所筑长城又多夯筑而成,土筑的城墙也称钜防或防门。
齐长城建筑时充分利用山险,既代替长城的作用又能节省人、财、物,城墙是长城的主体;烽火台多设在山岭的高巅之处,是军事设防传递信号的设施;而关塞和防门多设在平原低谷地段,是出入国境的必经之地,也是长城的要冲地带,这些地方一般修筑两层城墙。在沂水和临朐交界地带的大岘山上修筑的穆陵关,就筑了两道城墙,格外坚固,因此处是齐国当时通往南部的重要门户,由此向北可直达齐都临淄。据罗勋章先生实地调查,长城所经的临朐、安丘、沂水境内地段城墙,多为南北两道城墙,且两道城墙的修筑结构相同,故而证明长城要冲地带设计是有意重点加固的。
综观齐长城的建筑结构设计,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就地取材的特点,故而现今所见长城不是整齐的统一设计,而是多因山势和河堤渠而筑。平地、河流、低谷处重点设防,以确保进出方便,能攻易守。现在在山顶险要处见不到城墙遗迹,说明当时此处没有修筑城墙。在山岭脊外缘陡险处,长城内侧地势较外侧要高出许多,一般可高出2~3米,而外城墙内只填以3~4米宽的土沙或碎石"所以齐长城较多处地段为单城墙,即只有外墙,无内墙;这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所建长城中是仅见的,在历代所建长城中也是仅有的。
而平阴、长清地带的长城西端,既无山岭屏障,又无河道为阻,而此处又是齐国南通曹、宋、滕、邾、鲁、楚、周诸国,西通卫、晋、郑的要冲地带,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故齐国不惜耗费巨工在此用土坯筑成高厚的城墙,故史称钜防。这里因有钜防,在春秋战国长达五百余年的时间内未发生灭国之灾,确实起到了筑城卫国的作用。
小题1:下面对“齐长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长城是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泰山之南的齐国。
B.齐长城始于济南,终于青岛,绵延十几个县市区,长度600多公里。
C.齐长城的西段城障,是为了防御鲁、晋等诸国的侵略而建造的。
D.齐长城有“长城岭”之称,得名于多依山而筑,且遇山岭之地时多筑在峰顶处。
小题2:下面对齐长城建筑设计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齐长城多顺势而筑,主要是为了降低建筑成本和减少对自然的过度破坏。
B.齐长城建筑时就地取材,山岭地段主要是自然石块,低平地段主要是土筑。
C.齐长城在设计上不是整齐的统一设计,是因为当时的建造技术还无法达到。
D.齐长城的单城墙建在山脊处,双层城墙多设在出入国境的必经之地。
小题3:下面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齐长城在山岭的高巅之处都设置烽火台,目的是为了传递军事信息。
B.钜防是土筑的城墙,建在齐长城西部,即今天的长清、平阴一带。
C.穆陵关筑了两道城墙,是因为这里是当时齐国通往南、北方向的重要门户。
D.齐长城绝大多数地段为单城墙,即有外墙而无内墙,个别地段才有两道城墙。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敬重一只蝉
杨晔
从此不再讨厌夏日里的一片蝉鸣,不再扑捉一只蝉玩耍,不再月下寻找草丛里攀爬的蝉,从此拒绝美味的油炸蝉蛹。
那日看电视节目,介绍北美洲蝉的一生,感动到要落泪。
在一片茫茫森林里,某年,不计其数的蝉的幼虫纷纷破土而出,恍若数以亿计的生灵同时降临凡间。若隐若现的月光下,森林的地面上涌动着一层又一层的黑浪,它们急匆匆地爬着。没有统一的命令,但冥冥之间生命的牵引,它们追寻着树木的方向。很快又以最快的速度爬上无数棵树,找到它们认为合适的位置。棕黄的蝉虫开始蜕变,蝉努力钻出,以最美的姿势仰身脱壳,一只雪白的蝉跃然眼前,悄然滑落旁边,美丽的蝉翼翩翩舒展,如若绝世舞姿,为生命绽开等待许久的渴望。
森林的黎明为一片雾霭点燃了一盏灯,渐渐地许多动物苏醒过来,它们要去觅食。可是他们很快被这貌似从天而降、实则地下涌出的生物惊呆,不管那么许多,猴子,蛇,熊,各种鸟甚至松鼠,他们同时开始大聚餐,他们随手就可以抓到一只蝉或者还没来得及蜕变的蝉,大快朵颐。享受着他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都没见过的美味,而且他们的后代也未必能遇得到的极品。所有的动物都吃得动也不想动,就连蝉从眼前掠过,它们都懒得看一眼。
森林里回荡着蝉的合鸣,一浪迭一浪,在枝叶间灿然悦动,一声高一声,在光影中兀自流转。那不知疲倦的高歌是对光明的欣赏,抑或是对生命的吟唱?然而穴居了十七年的蝉只有两周的生命在阳光下绽放。在这期间它们要完成找寻伴侣,交配,孕育,产卵。
它们来到世间的使命仿佛就是某个承诺。然后就匆匆离去?静默的日子,无数只蝉如落叶般恍然飘落,厚厚的几层,连数年积累的落叶都被覆盖。它们凄美地落下,蛰伏十七载的期待,在世间的呼吸只有两周。而森林因为蝉的沉落入泥,次年枝叶更繁茂,茎干更粗壮,鸟类更高歌,动物也更快活。
茫茫黑暗中,它们寂寞地等待,从来不知清晨熹微的光芒,亦不知暮色如约而至的守诺。它们不知四季更替,轮回演绎颜色的变幻,不知风花雪月,诉说世间冷暖的传说。一切都是那么唯美,唯美中蕴含着凄美,凄美却无丝毫的悲切,就如凤凰涅槃,沐浴烈火而再生。
生命真的是很奇妙的存在。生命的意义似乎真的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厚度与质量。
陈晓旭一生只扮演一个角色——林黛玉,而她演绎的黛玉前人不能抵,后人不能及,仿佛她就是黛玉再世,她就是为黛玉而生。而饰演黛玉仿佛是她一生的谶语,她犹如黛玉般唯美。罗阳仿佛就是为了歼—15而生,他钻研工作,不计较名利,不顾及身体,使命完成之时,就被上苍召回,没有豪言壮语,不去聆听掌声,而他的生命在鲜花中永远绽放。尘世间的身躯已随风散去,但心底世界里的精髓永存。
如果你的生命只有两周,两个月,两年,你会坦然面对吗?纵使天空不会铭记你的乐音,你会振翅留下雀跃的音符吗?即使石阶不会印染你的痕迹,你会拾阶而上吗?倘若你的生命之花绽放时注定相遇严冬,你会依然笑对风寒吗?我们不乏拥有生命的时空,但我们是否拥有挑战生命意义的人生?
敬重一只蝉,源于它对生命的等待凄美悲壮,对生命的责任义无反顾,对生命的终止淡定从容。
(选自《散文百家》期2013年第3期)
小题1:为什么作者“那日看电视节目,介绍北美洲蝉的一生,感动到要落泪”?(4分)
小题2:你怎样理解“生命真的是很奇妙的存在”在文中的含意?(4分)
小题3:文章中插进了陈晓旭和罗阳的事迹,你是否感到突兀?请结合广本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小题4:文章结尾作者认为,“敬重一只蝉,源于它对生命的等待凄美悲壮,对生命的责任义无反顾,对生命的终止淡定从容”,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理解。(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问卜中华(节选)   余秋雨
一八九九,深秋。离二十世纪只隔着三阵风,一场雪。
十九世纪最后几个月,北京城一片混乱。无能的朝廷、无知的流民、无状的列强,打斗在肮脏的街道和胡同间。商店很少开业,居民很少出门,只有一些维持最低生存需要的粮店和药店,还会闪动几个慌张的身影。据传说,那天,宣武门外的达仁堂药店接到过一张药方,药方上有一味药叫“龙骨”,其实就是古代的龟甲和兽骨,上面间或刻有一些奇怪的古文字。使用这张药方的病人,叫王懿荣。
王懿荣是个名人,当时京城顶级的古文学者,金石学家。他还是一个科技出身的大官,授翰林,任南书记行走,国子监祭酒,主持着皇家最高学府。他对古代容器上的铭文作过深入研究,因此,那天偶尔看到药包里没有磨碎的“龙骨”上的古文字,立即产生敏感,不仅收购了达仁堂的全部“龙骨”,而且嘱人四处搜集,很快就集中了一千五百余块有字甲骨。他收购时出钱大方,又多多益善,结果在京城内外,“龙骨”也就从一种不重要的药材变成了很贵得的文物。
在他之前,也有人听说过河南出土过有字骨版,以为是“古简”。 王懿荣熟悉古籍,又见到了实物,快速作出判断,眼前的这些有字甲骨,与《史记》中“五帝三王”的论述有关。那就太令人兴奋了,遥远的“五帝三王”在中国历史上一直缺少实证,而眼前出现的却是那个时候占卜用的卜辞,而且是实实在在一大堆!
占卜,就是询问天意。大事小事都问,最大的事,像战争的胜败、族群的凶云消雾散、农业的收成,是朝廷史官们必须隆重占卜重。先取一块整修过的龟板,刻上一句问话,例如,几天之后要和谁打伏,会赢吗?然后把龟板翻过来,在背面用一块火炭烤出裂纹,根据裂纹的走向和长短寻找答案,并把答案刻上。等到打完伏,再把结果刻上。
我们的祖先为了维持生存、繁衍后代,不知遇到过多少灾衲和挑战。现在,终于可以听到他们向苍天的一句句问卜声了。问得单纯,问得具体,问得诚恳。问上帝,问宗祖,上帝也就是宜祖。有祭礼,有巫祝,日月星辰,风霜雨雪,问天也就是问地。
为什么三千多年前的声声问卜,会突然涌现于十九世纪最后一个深秋?为什么在地下沉默了那么久的华夏老先人,会在这个时候咣当一声掷出自己当年的问卜甲骨,而哗啦啦地流泻出这么一大堆?
我想,一定是华夏先人强烈地感知到了,他们的后代正面临着可能导致万劫不复的危难。
他们显然有点生气,掷出甲骨提醒生代:这是多少年的家业了,怎么会让外人糟蹋成这样?
他们甚至恼怒了,掷出甲骨责斥后代:为何这么垂头丧气?至少也要问卜几次,最后探询一下凶吉!
王懿荣似乎有点听懂。他放下甲骨,站起身来。
门外要王懿荣关心的事情太多。
就在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半年之后,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一九OO年八月十五日早晨,王懿荣被告,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已经逃离北京。
王懿荣,这位大学者这时又担负着北京城的防卫职务。在中国历代关及民族安危的战争中,开始总有不少武将在战斗,但到最后还在抵抗的,经常是文官,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恐怕也与中华文化的气节传承有关。王懿荣又是这样,他觉得首都沦陷、朝廷逃亡,是自己的失职,尽管责任完全不在他。他知道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自己越不应该离开职守,但又不能以中国首都防卫官员的身份束手就擒,成为外国侵略者进一步证明他们胜利的道具。于是,唯一的选择是,在外侵略者还滑来到眼前的这一刻,自***殉国。
我一直认为,王懿荣是真正的大丈夫,在国难当头的关口上成了民族英雄。他研究的是金石,自己却成了中国文化中的铿锵的金石。他发现的“龙骨”,自己却成了中华民族真正的“龙骨”。(有删改)
小题1:简要赏析文章第一段中画线句子(4分)
小题2:为什么是王懿荣而不是别人,最初发现了“龙骨”里的秘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小题3:如何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意?(4分)
⑴他们显然有点生气,掷出甲骨提醒后代:这是多少年的家业了,怎么会让外人糟蹋成这样?
⑵他研究的是金石,自己却成了中国文化中的铿锵的金石。他发现的是“龙骨”,自己却成了中华民族真正的“龙骨”。
小题4:本文在写作方面有何艺术特点?请结合文本概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