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茶是一种饮品,它和茶文化一样都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产物。广义茶文化是指整个与茶有关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茶文化是指其精神财富部分...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茶是一种饮品,它和茶文化一样都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产物。广义茶文化是指整个与茶有关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茶文化是指其精神财富部分,是以茶为载体,融合、传播并展现不同时代文化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等的一种精神财富。
我国的茶及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非常悠久。茶树古已有之,据《尔雅·释木》载:“槚,苦荼。”炎帝、黄帝中毒,得茶而解之,这是茶的药用。西周武王伐纣,茶叶成为贡品,这是茶的祭祀用。汉之前的茶用作食品,如秦汉时期《神农食经》中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茶成为饮品是在西汉之后,西汉巴蜀有饮茶时尚,有专用茶具,还有茶市。西汉王褒在《僮约》一文中记载的家僮每天要做的事情中,就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可知当时饮茶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茶叶已成为商品,并形成了像武阳这样的茶叶集散地。魏晋南北朝已形成饮茶之风,隋代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形成“人家不可一日无”的景象,出现了茶馆、茶宴、茶会等,提倡客来敬茶;宋代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清代曲艺进入茶馆,同时茶叶开始对外贸易。
茶与一般饮食有很大差别,它不仅有利于人们生理需要,还能满足人们深层的心理需求,这是其它饮食难以实现的。茶饮具有的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有助于人们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很合拍,也符合儒道佛的“内省修行”思想。因此我国历代文人***客、商贾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荣,特别喜好在品茗时吟诗议事,调琴歌唱,弈棋作画,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茶文化不仅对古代社会生态有过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而且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也继续发挥着积极和巨大的作用。
现代茶文化主要表现为茶艺与茶道,它们是茶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指导茶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茶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茶道是指人们在品茗活动中所追求的一种高品位的精神享受,是在茶艺操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高品质的精神追求。茶道中的“和”、“敬”、“融”、“理”、“伦”等,都侧重人际关系的调整,强调和诚处世,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即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看不见摸不着,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感悟。茶艺与茶道不可分割,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现代茶文化既是高雅文化又是大众文化,不仅社会名流乐意享受,广大民众也愿意积极推行,茶文化几乎覆盖全民和影响着整个社会。我们有必要以茶道精神来从事茶文化活动,使我国茶文化事业永远沿着健康、文明的道路发展。
小题1:下列对于“茶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茶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内涵,两者都包含着与“茶”有关的精神财富的内容。
B.茶文化历史悠久,从它形成伊始,就与作为饮品的“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C.不同时代中“茶”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茶文化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不同。
D.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茶文化都依靠与一般饮食不同的“茶”发挥着作用。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茶树古已有之,茶有药用记载,还有“祭祀用”和“食用”,后来才逐渐成为一种常见饮品。
B.秦汉时的记载和西汉巴蜀的饮茶时尚,都能说明茶用作食品与成为饮品是以西汉为分界的。
C.一般的饮食,没有帮助人们陶冶情操的功用,也不能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合拍。
D.茶艺和茶道,分属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精神追求,可以说“艺中有道,道中有艺”。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茶成为饮品开始,饮茶就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现代茶文化则几乎覆盖全民。
B.宋代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这些都是融合、传播并展现不同时代文化内涵的茶文化的体现。
C.人们以崇茶为荣并在品茶时追求高雅享受,体现出茶饮的天然特性对人们的精神生活有影响。
D.现代茶文化影响巨大,由社会名流乐意享受的高雅部分和广大民众积极推行的大众部分组成。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可从文章中找到与“茶文化”相关的语段,然后把选项内容与原文关于“茶文化”的表述进行辨识,做出判断取舍。B项,“就与作为饮品的“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由原文可知,汉之前茶主要用作食品。所以选B。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要从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然后把选项带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再做判断。C“没有”“也不能”这种结论表述是不正确的,根据第三段,推出该结论是缺乏根据而武断的。所以选C。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可结合着文章内容,把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辨析,做出取舍。D曲解文意:文中没有把现代茶文化分为高雅和大众两部分,而是说其有着兼容并蓄的特点。所以选D。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茶是一种饮品,它和茶文化一样都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产物。广义茶文化是指整个与茶有关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茶文化是指其精神财富部分】;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25分)
广场上美好的歌声
[俄]彼特洛·洛斯基
行动之前,杰夫卡夫斯基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绝不是一次例行演习那么简单。果然,短短三个小时之后,装甲车队便开入捷克布拉格,而天空的广播也同时传来讯息,这次行动绝不是针对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而是逮捕杜布切克分子(见背景资料)。
守护在布拉格边缘的一条要道,杰夫卡夫斯基和战友一样,他心里非常焦虑,这次取名为“尤里复仇”的行动到底要持续多久?  
街对面不远处是一个教堂,悠扬的钢琴声隐隐约约地从里面传出来,杰夫卡夫斯基情不自禁地侧耳细听,曲子有点像《伏尔加母亲》,那是他最喜爱的一首曲子,如果不是德军突然入侵,杰夫卡夫斯基想,自己现在一定是一名钢琴师,至少不会手里拿着枪。   
杰夫卡夫斯基无奈地笑笑,抬起头看看天空,只见晴空万里,太阳直直地照着脚下的城市,连影子都不见一点,这是个好兆头,久经战场的他可以肯定,战争已经结束,或者根本就没有发生,因为天空连一架飞机都没有,这就说明伟大的莫斯科再次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
这样想着,杰夫卡夫斯基便觉全身轻松起来,反复观察了下周边,没什么异动,便向远处的战友打了声招呼,自己一个人慢慢朝教堂走去。琴声已经停止,但教堂却并没有静下来,透过门缝,杰夫卡夫斯基看见一群孩子正整齐地唱着歌,什么曲子他听不出来,只觉得歌声在教堂里显得特别响亮。  
杰夫卡夫斯基喜欢这种感觉,便不由自主地走进去,他想问问这首歌的名字,甚至还想跟他们一起学习歌唱。然而,当他出现在那群孩子面前,歌声却突然停止,他们一个个惊恐万分,稍小一点的女孩甚至在往后躲。
杰夫卡夫斯基抱歉地笑笑,刚想说自己的来意,一个男孩却突然朝自己奔来,这是一个勇敢的男孩,杰考卡夫斯基在心里默默赞许。可男孩大概跑得太急,竟然在阶梯处绊倒。遇到这种情况,杰夫卡考斯基当然是毫不犹豫地向前搀扶。意外就发生在搀扶的那一刻,男孩拼命甩开他的手,大声哭诉:“坏人,你还我爸妈来,你们都是坏人!”与此同时,男孩竟然掏出一支手枪对准杰夫卡夫斯基的胸口,“啪”的一声,枪声在教堂里格外清脆。
杰夫卡夫斯基显得特别沉重,他真的不希望发生这种事,但当他发现男孩拿出手枪那一刻,还是习惯性地先下了手。教官曾无数次地训练他应对类似的情况,所以,枪***男孩的事情完全可以算得上一次对敌作战,杰夫卡夫斯基甚至还可以把战绩上报。但是,在枪声之后,他却只觉天旋地转,怎么也站不起来,他看见男孩的脸,竟然带着微笑,一种解脱的微笑。
当战友冲进教堂,一支支枪口对准教堂里的孩子时,杰夫卡夫斯基终于挣扎着站起来,他告诉战友,这里没有杜布切克分子,男孩完全是自己一时冲动而错***,回去后,他会主动接受军法处置。
教堂里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无论是小孩又或者大人,他们脸上都有种奇怪的表情。因为就在刚才,他们亲眼看见杰夫卡夫斯基把男孩的手里的枪塞在自己怀里,一个军人竟然保护敌人的伙伴,这简直就是奇迹。
当杰夫卡夫斯基与战友跨出教堂的大门,外面阳光依旧明媚,整个布拉格宁静得像莫斯科的早晨,而就在杰夫卡夫斯基回头那一刻,透过教堂的大门,他看见那群孩子紧紧地靠在一起,悠扬的歌声再次响起,越唱越响,歌声从门口飘出来,弥漫在布拉格的天空。 
(选自《意林》2011年04期,有删改。)
背景资料:1968年,捷克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发起布拉格之春改革,希望借此摆脱苏联。8月20日,苏军以军事演习的名义突袭机场并占领布拉格,逮捕了杜布切克,控制了捷克全境。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杰夫卡夫斯基守护在布拉格边缘的一条要道,和战友一样心里非常焦虑,他们厌恶战争,想尽快结束。
B.主人公听到教堂传出像《伏尔加母亲》的钢琴声,那是他最喜爱的一首曲子,所以后来他去教堂询问其名字。
C.小男孩脸带微笑,是一种解脱的微笑,是对“坏人”的抗议,是想到死后会在天堂看到父母的幸福。
D.杰夫卡夫斯基告诉战友,自己一时冲动错***男孩,教堂里所有的人默不作声,因为面对敌人的枪口。
E.布拉格的歌声是呼唤和平的歌声,是人类精神力量的象征,代表着捷克斯洛伐克的希望和未来。
小题2:小说中多处描写歌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杰夫卡夫斯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杰夫卡夫斯基是合格的军人吗?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每小题3分)
武侠小说与历史的有机结合,为武侠小说本身营构了一个更为广阔、深远的文学表现空间,同时也使武侠小说本身跳出了纯娱乐文学的范畴,有效地提升了这一小说品种在整个文学园地中的地位。
与其他港台新派武侠小说家相比,金庸有着更为清醒、自觉的历史创作意识。他的十五部武侠小说,构筑了一个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的巨大历史时空。在这个巨大的历史时空中,侠客们的笑傲江湖、行侠仗义与历史人物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彼此纵横交错,虚实相生,共同演绎出一个迷人的艺术世界,历史文本与武侠小说得到有机统一。
金庸总是别出心裁的择取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使之与武侠小说情节编码的传奇性原则保持高度一致,这样,历史与武侠之间不仅消解了“伟大的神话对立”,而且形成了一种相互转换、相互生成的良好循环关系。综观金庸十五部武侠小说的历史题材,我们发现其来源渠道大约有以下三种形式:某些尚有争议的正史;富有传奇色彩的野史;生动的民间历史传说。上述三类历史题材本身富有强烈的传奇色彩,却又并非空穴来风,自行其是,使得金庸在处理武侠与历史的关系时可进可退,可虚可实,为其艺术才情的纵横驰骋营构了一个游刃有余的表现空间。
这种处理历史题材的艺术手法符合金庸本人的历史审美观:没有定论的历史事件,小说作者可选择其中一种说法来加以发挥。通过历史文本传奇化的艺术手法,金庸成功地把历史纳入到武侠小说的传奇轨道中,使历史与武侠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大大提升了武侠小说的可读性。
文学文本的历史化是金庸在武侠小说中成功还原历史的主要手法。所谓文学文本的历史化,就是凡在武侠小说文本中涉及到尚有争议的传奇性历史题材时,金庸均引经据典,采取学术论文中脚注、尾注或按语的形式,对争议之处一一详加说明,让历史走出文学语境,重新回到历史文本中。
历史文本对武侠文本的这种有意识嵌入,使历史文本与武侠文本构成了一种“互文性”,两者相互对照,相互说明,这种处理手法既使干瘪、抽象的历史题材在武侠文本中焕发出迷人的艺术光彩,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持、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反映了金庸本人高度的审美自觉与历史自觉。   
(摘自《华文文学》)
小题1:金庸写武侠小说偏爱三类传奇性历史题材,不属于其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这类题材能使武侠小说跳出纯娱乐文学的范畴,有效提升武侠小说在文学中的地位。
B.在作者看来,没有定论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武侠小说创作中有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C.金庸喜爱的三类历史题材本身富有强烈的传奇色彩,又有一定的历史事实根据。
D.这类题材使金庸在处理武侠与历史的关系时可进可退,可虚可实,便于发挥其艺术才情。
小题2:结合全文内容看,对末段中“互文性”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武侠小说与历史的有机结合,为武侠小说本身营造了更为广阔深远的文学表现空间。
B.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与武侠小说情节编码的传奇性原则保持高度一致。
C.历史与武侠之间不仅消解了“伟大的神话对立”,也形成一种相互转换、相互生成的良好循环
关系。
D.历史文本与武侠文本相互对照、相互说明,使历史题材焕发出迷人的艺术光彩,又最大限度地
保持和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小题3:依据文意,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按照金庸的历史审美观,他在创作武侠小说时,一般无意采用已有定论的历史题材。
B.引经据典,采用学术论文中脚注、尾注或按语等形式是金庸武侠小说成功还原历史的唯一手法。
C.武侠小说如不能很好处理虚拟的江湖世界与真实的历史或现实世界的关系的话,就会缺乏可读性。
D.武侠小说编排故事情节时要符合传奇性原则,金庸喜好的三类历史题材正好符合这一原则。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而言。“常形”是指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反应在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物象的形态有时会出现变异,例如两头蛇、三脚鸡等,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的变化及其美学意义。
艺术上的“变形”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说,任何种类和流派的艺术,不论其创作思想和手法多么不同,它所塑造的形象较之原形都会有某些强调、选择、集中乃至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变形乃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不过一般地说,艺术上关于“变形”的观念是指狭义的“变形”,它表现为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例如杜甫的《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宋代科学家沈括(字存中)分析道:“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大细长乎?此亦文章病也。”沈括生得太早一些,他不懂得艺术变形的美学意义。比沈括稍晚的王观国有所不同,他:“‘四十围’、‘二千尺’者,姑言其大且高也。诗人之言当如此,而存中乃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其实,古代诗歌中这类“变形”甚多,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等都是。当然古代诗人很懂得运用夸张的手法,可是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念。
宋元以来,“变形”的美学观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到明清戏曲中,舞曲程式和脸谱等都是对生活常形的改变。如脸谱中用红表忠诚,白表奸诈,舞蹈动作鸣冤叫屈时甩发,生离死别时跪步等,这些“变形”大大丰富和增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
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清初八大山人的《鸣鱼图卷》,鱼、鸭的眼眶变成了圆形,眸子有的画成绿豆小点,有的画成圆弧线,传达出“白眼看天”的蔑视情绪。这种“变形”美学的本质,是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是人性的高标,个性的张扬。
(摘编自曾祖荫、曾新《怪异:明清启蒙美学之特征》)
小题1:下列关于“变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    )
A.客观物象在现实中具有正常的自然形态,艺术上所谓的“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在艺术中表现出来的形态的改变。
B.在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形态偶然会出现变异,由于这一现象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所以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
C.关于“变形”,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美学意义。
D.艺术上所说的“变形”往往是指狭义的“变形”,即指在艺术表现中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杜甫诗“黛色参天二千尺”、李白诗“白发三千丈”等,都只是夸张手法,不见得是自觉的“变形”观念。
B.相对于现实生活,明清戏曲中的舞蹈程式和脸谱是一种典型的“变形”,这种“变形”有利于戏曲的发展。
C.艺术上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强化,艺术家们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 能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D.清初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表现了一种蔑视情绪,反映了他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意识。
小题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上的“变形”是相对于客观物象的“常形”而言的,可以说“变形”来源于“常形”,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
B.在艺术上,广义层面上的“变形”是艺术反映生活的普遍现象,而狭义层面上的“变形”只是前者的一种特殊现象。
C.王观国认为沈括对于杜甫诗的批评是“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看来王观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形”美学观念。
D.大致上,中国古代的“变形”美学观念在宋元时代受到人们注意,而到明清时候这种观念在实践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
传奇女子——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为中国女性的偶像。
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爱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黯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是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的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小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的崇敬之情。
B.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她对这些称谓也并不看重。
C.作者将林徽因和张爱玲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贬低张爱玲,突出林徽因的伟大。
D.作者着力表现林徽因一个女性的人间柔情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E.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高尚的人生境界。
小题2:作者说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3分)
                                                                      
小题3: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树”指什么?结合文章中林徽因的经历,谈谈她的具体表现。(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14分)
请记住那样的歌声
赵华
①世事瞬变,确是让人猝不及防。如亲人突逝,重病入骨,恋人背叛等等。这样的悲或痛,会切骨穿心,但,它终究还是会随时间的医治而使人渐渐挺过。我们还是会回到原本的生活,继续着为柴米油盐奔波的日子。
②而生活还有另一种悲痛,它深藏着,躲在时光的阴影里,把我们俨然笼罩。直到有一天,在斜阳的余晖里,月沐的群岚后,我们蓦然发现,流年已悄然推着我们老去!青春,成了日记本里发黄的记忆。这时,我们才真切感到有种“隐隐”一直在切割我们,使人“渐渐”褪去生命的色彩。
③这也是一种可怕的悲痛,因为它的悄然无声,而又无法抗拒。
④“渐渐”真是个可怕的词,它宛如空气般默默在改变我们。我们陷在懊悔里,或处在悲苦中,患得患失,渐渐地疲了,渐渐地老去。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光的刀片,一片片残忍地切割我们的生命,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犹如刀俎上的肉,涸辙中的鲋。悲痛、悔恨、诅咒是无济于事的,可,你还能怎么样?“蚕不悲春尽,蝉不伤秋至。”悲欢离合与生老病死,这本来就是人类生命轮回的部分。那么,我们不妨和它来个和谈,坦然接受这些岁月中的种种悲伤与变故。让他成为一笔人生财富,它会使人变得坚强,成熟,沉稳。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眼下的分秒,笑对人生。
⑤记得有那么一个晚上,我们全班外出秋游时,被困在那讨厌的绵绵细雨中。缩在帐篷里,什么也做不了。所有人都在咒骂,有的怨天公不作美,有的恨组织露营者选天无韬。正在这时,坐在我身边的一个女生,却唱起了歌曲,那歌声如出谷的黄莺般宛转动听。周围所有声音都随之戛然而止。接着,她的歌声在帐篷里产生了共鸣,人人都和着声唱了起来。最后,无论是独唱还是合唱,也不管是民歌还是流行歌,一个,两个,五个帐篷……就汇成了集体大合唱。所有的不安都随之消匿。我们就这样唱着,笑着,闹着,互相陪伴着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再没有人还会在意外面凄迷的苦雨,也没人再抱怨不能在帐篷外烧一大堆篝火烧烤美食,因这,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没有星星,没有月亮,这个特别的夜晚,上天却意外地赐予了我们如此的缘分与幸运!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值得我们去希冀呢?多年后,也许当初的人们已慢慢在心里淡去那晚,但我永远记得那个夜晚,那美妙悦耳的歌曲和欢快爽朗的笑声。正是那些曲子,那些笑声,让我面对“情怀渐变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的失意时,依然可以淡定,充满继续前行的力量和激情。
⑥其实,人生也未必不是如此。
⑦能够永远相守,牵手而去,当然是幸福的;能一路春风,定然得意;能够衣食无忧,生活安逸也是美满的。而余下的,谁也无法与谁永远相守,谁也逃不过痛或苦的磨难,一切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改变。然而,珍惜能够掌控的时间,去善待亲人,去励志发奋,善待世界,生活总会有些珍贵的东西让我们铭记下来。如亲人的笑颜和期待,如自己曾经走过的艰辛与泥泞,如那晚难忘的歌声,都将成为我们漫漫人生路上不断前行的支柱。就让我们把这些如珍珠般的记忆悄悄收起,再将其串起成悦目的项链,挂在心上,使之不受尘垢的遮盖,不被生活中的烟尘浸染,让我们时时能看到忆起,永远保持着那份应有的平和与感恩。
⑧生命的轨迹慢慢向远延伸,我知道:命运常会剥夺人的选择,有些东西是我们无力抗拒的。但不要伤感,更不能失望。想想,你是否听过那么一种歌声,直击你的灵魂?是否有那么一些人,一直守候在你心里——不因你穷富贵贱,只在乎你的喜怒哀乐?
⑨请记住这些珍珠一般的,丰富过你精彩生命的人和事,若干年后,我们仍会拥有一颗纯真如玉的心,去感恩人生,告慰遗憾。
小题1:文章第⑤段写自己的一次秋游经历,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赏析第⑦自然段中画线的语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生活中还有另一种悲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进行探究。(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