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9分)科学家发现猕猴在婴儿期会模仿人类表情据美国《每日科技新闻》报道,国际生物进化学界一直认为,除了人类和黑猩猩的婴儿具有表情模...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9分)
科学家发现猕猴在婴儿期会模仿人类表情
据美国《每日科技新闻》报道,国际生物进化学界一直认为,除了人类和黑猩猩的婴儿具有表情模仿能力外,其它灵长类动物的后代均不具备这种能力。但意大利的研究人员们日前却发现,在猕猴刚刚出生时,它们也同样可以模仿人类或成年猕猴的面部表情。
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的研究人员皮埃尔·F·法拉利通过试验发现,小猕猴在出生后很短的一段时间里也能够模仿人类和成年猴子的表情。这种表情模仿的能力,被认为是灵长类动物的一种进化,因为通过脸部表情模仿,婴儿就可以与成年之间进行沟通。在试验中,小猕猴在出生后的3到7天时间里,竟然能够神奇地模仿试验者的面部表情,做出各种诸如张嘴或闭嘴的动作。通过对自由放养的猕猴的观察,法拉利研究小组发现,刚出生的小猕猴都会模仿它们母亲的唇部动作和伸舌头的动作。法拉利说,“我觉得这种模仿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这种模仿,婴儿与成年人之间建立了一种主导性的沟通方式。”
意大利的研究人员们此前认为,在群***往中,只有人类和猿类具有模仿的能力。但是法拉利小组却质疑这种说法,因为近期在猕猴的大脑中发现一种镜像神经细胞,这种细胞同样存在于人脑中,当人类在做动作或模仿动作的时候,这种细胞就会活跃起来。研究人员分时段对猕猴进行试验,发现许多刚出生几天的小猕猴看到人类的张嘴闭嘴动作后,也会立即舔吸自己的嘴唇,但是除了面部动作之外,它们对于所看到的其它动作都熟视无睹。这一研究表明,模仿能力在灵长类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时间要早于此前所认为的时间,应该在猕猴祖先同人类分离之前,也即在2500万年前。
皮埃尔·法拉利说,在进行此次试验时,研究人员们发现在16只刚出生3天的小猕猴中,有7只都会模仿各种各样的面部表情。但是到了第七天,这种表情模仿能力就逐渐消失了,只有4只还有舔嘴唇的动作,而到了第十四天,所有的模仿动作就都停止了。法拉利说,现在还不知道为什么有的灵长类动物的婴儿不能模仿表情。法拉利和他的研究小组将一直观察猕猴到它成年,以观察是否模仿者和被模仿者会因为后天的脾性而产生不同的表情。该小组也会通过观察,以判断是否幼年猕猴会通过模仿,自己创造出一些特殊的表情。
在此前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科学家们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即动物们不但有自己的语言,还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它们远比人类想象的要聪明得多。意大利的科学家们表示,研究人员们进行研究的动物种类范围极广,从灵长类的黑猩猩、狒狒到海洋生物海豚、海狮、鲸鱼直至像鹦鹉这样的鸟类动物。他们第一次把对不同动物的研究结果汇总并加以归纳,从而证明动物也经常交谈和相互倾听,它们有自己的文化和婚姻习俗,并以此来维持社会秩序。
意大利的研究人员还表示,灵长类动物是自然界中的高等哺乳动物,它们的大脑非常发达,四肢灵活、行动敏捷,模仿能力也比较强,是这个地球上与人类血缘最为接近的物种。以灵长类动物猩猩为例,它们组成的社会就具有比较严格的婚姻制度,与人类非常相似。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会议上说,雌猩猩一般只与几个自己中意的雄性猩猩交配,其他雄猩猩知道它们不同寻常的关系后,会尊重它们的婚姻。在黑猩猩社会中,雌猩猩嫉妒心较重,它们在与同类争吵后,易生怨恨。但雄猩猩之间发生争斗后,会很快向对方作出各种和好的姿态,所以科学家们说,也许具有暴力倾向的年轻人有必要向雄性猩猩们学习。
猕猴在婴儿期能够模仿人类的面部表情,这在人类进化学研究上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意大利生物进化研究所博朗尼·拉弗茨博士说,“这一新发现给人类进化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但这距离我们彻底揭示动物行为的奥秘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选自新浪科技)
小题1:下列关于猕猴在婴儿期会模仿人类表情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猕猴在出生后很短的一段时间里,能够模仿成年猕猴的面部表情,但是这种表情摹仿能力在不长的时间就会逐渐消失。
B.小猕猴能够模仿人类和成年猴子的表情,是灵长类动物的一种进化,通过脸部表情模仿,小猕猴就可以与成年猴子之间进行沟通。
C.幼年猕猴会通过模仿,自己创造出一些特殊的表情。它们也能经常交谈和相互倾听,它们有自己的文化和婚姻习俗,并以此来维持社会秩序。
D.猕猴在婴儿期会模仿人类和成年猴子的面部表情,但除了面部动作之外,它们对于所看到的其它动作都熟视无睹。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灵长类动物是自然界中的高等哺乳动物,它们的大脑非常发达,四肢灵活、行动敏捷,从婴儿期就具有表情模仿能力,是这个地球上与人类血缘最为接近的物种。
B.国际生物进化学界过去一直认为,除人类和黑猩猩的婴儿具有表情模仿能力外,其它灵长类动物的后代均不具备这种能力,意大利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改变了这一结论。
C.猕猴在婴儿期会模仿人类表情这一发现表明,模仿能力在灵长类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时间应该在猕猴祖先同人类分离之前。
D.动物们不但有自己的语言,也经常交谈和相互倾听,还有一定的社交能力,有自己的文化和婚姻习俗,并以此来维持社会秩序。它们远比人类想象的要聪明得多。
小题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猕猴在婴儿期之所以会模仿人类表情,是因为猕猴的大脑中的一种镜像神经细胞。当猕猴在做动作或模仿动作的时候,这种细胞就会活跃起来。
B.灵长类动物是自然界中的高等哺乳动物,是这个地球上与人类血缘最为接近的物种,除了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具有模仿能力外,其它动物均不具备模仿能力。
C.小猕猴表情摹仿能力的逐渐消失,有可能是模仿者和被模仿者因为后天的脾性而产生不同的表情。
D.猕猴在婴儿期能够模仿人类的面部表情,这一新发现有助于我们彻底揭示动物行为的奥秘。

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原文说“该小组也会通过观察,以判断是否幼年猕猴会通过模仿,自己创造出一些特殊的表情”,C项将未知说成已知。
小题2:
试题分析:第四段引用法拉利的话说“现在还不知道为什么有的灵长类动物的婴儿不能模仿表情”,A项“灵长类动物……从婴儿就具有表情模仿能力”的说法有误。
小题3:
试题分析:“表情模仿能力”和“模仿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原文说“灵长类动物……模仿能力也比较强”。不能据此推断出“其它动物的均不具备模仿能力”的结论。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9分)科学家发现猕猴在婴儿期会模仿人类表情据美国《每日科技新闻》报道,国际生物进化学界一直认为,除了人类和黑猩猩的婴儿具有表情模】;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22分)
西 风 胡 杨
潘 岳
胡杨,秋天最美的树,是一亿三千万年前遗留下的最古老树种,只生在沙漠。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坚忍的树。能在零上40度的烈日中娇艳,能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风沙。那种遇强则强、逆境奋起、一息尚存、绝不放弃的精神,使所有真正的男儿血脉贲张。霜风击倒,挣扎爬起,沙尘掩盖,奋力撑出。他们为精神而从容赴义,他们为理念而慷慨就死。虽断臂折腰,仍死挺着那一副铁铮铮的风骨;虽伤痕累累,仍显现着那一股硬朗朗的本色。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无私的树。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芸众生。身后的芸芸众生,是它们生下来活下去斗到底的唯一意义。它们并不期望人们知道它们,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这摧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包容的树。包容了天与地,包容了人与自然。胡杨林中,有梭梭、甘草,它们和谐共生。胡杨林是硕大无边的群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是典型的东方群体文明的构架。胡杨的根茎很长,穿透虚浮漂移的流沙,竟能深达20米去寻找沙下的泥土,并深深根植于大地。如同我们中国人的心,每个细胞,每个枝干,每个叶瓣,无不流动着文明的血脉,使大中国连绵不息的文化,虽经无数风霜雪雨,仍然同根同种同文独秀于东方。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胡杨生下来一千年不死,死了后一千年不倒,倒下去一千年不朽。它们生前为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仍奇形怪状地挺立在战友与敌人之间,它们让战友落泪,让敌人尊敬,那亿万棵宁死不屈、双拳紧握的枯杨,似一幅悲天悯人的冬天童话。一看到它们,就会想起岳飞,想起袁崇焕,想起谭嗣同,想起无数中国古人的气节,一种凛凛然、士为知己者而死的气节。
胡杨并不孤独。在胡杨林前面生着一丛丛、一团团的红柳。她们是胡杨的红颜知己。她们自愿守在最前方。她们面对着肆虐的狂沙,背倚着心爱的胡杨,一样地坚忍不退,一样地忍饥挨渴。这又使我想起远在天涯海角,与胡杨同一属种的兄弟,它们是红树林。与胡杨一样,它们生下来就注定要保卫海岸,注定要为身后的繁华人世而牺牲,注定要抛弃一切虚名俗利,注定长得俊美,生得高贵,活得清白,死得忠诚。
胡杨不能倒。因为人类不能倒,因为人类文明不能倒。胡杨曾孕育了整个西域文明。拓荒与征战使水和文明一同消失在干涸的河床上。胡杨林外,滚滚的黄沙埋下了无数辉煌的古国,埋下了无数铁马金戈的好汉,埋下了伴他们一起倒下的枯杨。胡杨也有哭的时候,每逢烈日蒸熬,胡杨树身都会流出咸咸的泪,他们想求人类,将上苍原本赐给它们的那一点点水仍然留下。上苍每一滴怜悯的泪,只要洒在胡杨林入地即***沙土上,就能化出漫天的甘露,就能化出沸腾的热血,就能化出清白的正气,就能让这批战士前仆后继地奔向前方,就能让他们继续屹立在那里奋勇***敌。
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我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红柳与红树,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想哭,想为那些仍继续拼博的战士而哭,想为倒下去的伤者而哭,想为那死而不朽的精神而哭,也许这些苦涩的泪水能化成濛濛细雨再救活几株胡杨。然而我不会哭。因为这不是英雄末路的悲怆,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还在,生命还在,苍天还在,苍天的眼睛还在。那些伤者将被疗治,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将被激励。
小题1:.第一段说“胡杨,秋天最美的树”,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联系全文作答。(6分)
小题2:作者写胡杨的同时,也写了红柳、红树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3:如何理解“胡杨不能倒,因为人类不能倒,因为人类文明不能倒”的意思?(4分)
小题4:文章结尾作者写了两个“我祈求”和三个“想为……而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9分,每小题3分)
月球诞生新说
蒋葳
关于月球起源的争论由来已久,不久前来自南非和荷兰的两位科学家提出新的看法,认为月球曾是地球的一部分,在约45亿年前的一次大型核爆炸中与地球分离,并逐渐演变成地球的一颗卫星。此次大爆炸的强度相当于400亿颗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
两位科学家是根据一种裂变理论提出这种观点的,这种裂变理论早在1 9世纪初就有科学家描述过。该理论认为,地球和月球都来自宇宙中同一旋转的熔岩,后来一部分分离出去形成了如今的月球。然而,除了撞原因以外,1 9世纪初的科学家无法用其他理由来解释形成月球的那一部分熔岩是如何分离出去的。
目前,关于月球形成,主流科学界中最流行的就是这种大碰撞学说。该学说认为,地球在形成初期曾遭到火星体大小的外星体撞击,而月球就是在此次碰撞中形成的。然而,不久前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重新对月球岩石进行了化学分析,他们发现月球和地球拥有相同的氧、硅和钾等同位素元素,这表明两个星体有可能具备同的起源,月球的物质组成应当仅仅源自地球。因为太阳系进化的模型显示,地球的化学组成和撞击天体的化学组成不可能是同样的。
如果地月同源的话,只有大型核爆炸才有能力将地球物质喷射到太空中从而形成新的星体。此前有关地球内部构造的传统理论认为,地球的内核是由部分结晶的铁和镍铁合金组成的,内核外面是由液态的铁、镍和一种或多种较轻的元素组成的流体核。从1 940年以来,这一理论在地球物理学领域一直处于支配地位。最近美国的地球物理学家亨顿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核地球的新观点。亨顿认为,在我们脚下6 500千米深的地方,有一个由铀和钚构成的直径达8千米的巨大的核反应堆内核,正在不断地进行核反应,从而产生了地球磁场并为火山和大陆板块运动提供能量。这正好可以解释传统地球构造理论难于解释的神秘现象:地球磁场平均每20万年发生一次磁场极性倒转,且磁场强度周期性变弱或变强。
这个天然的反应堆形成之初体积应该较小,但是随着放射性元素等能产生爆炸的物质逐渐增加,在核心区域附近形成了巨大的液态物质聚集区,岩石中的放射性物质发生反应,当其与足够的燃料相混合的时候,就会发生巨大的爆炸。这一理论恰好也能解释地球所释放出的能量要高于所接收到的太阳能的现象。
南非和荷兰的两位科学家相信,在地球形成初期,造成月球从地球分离出去并进入轨道的能量是由地球地幔边界的一种超临界反应堆所产生。这种反应堆产生足够的热量使得地球上的硅酸盐等物质蒸发并被喷射出去他们认为,要想证明这一理论,需要依靠未来的月球探测任务带回月球更深内部的物质样本。
小题1:关于月球起源,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八主流学界认为,地球外一个巨型天体与地球相撞,使地球的一部分分离出去慢慢形成了月球。
B.近期有科学家认为,月球是地球地幔边界的超级核爆炸将地球的部分物质喷射出去后形成的。
C.除了地球外天体碰撞说和核爆炸说以外,关于月球起源还有多种说法,但都受到人们的质疑。
D.所有关于月球起源的说法都是人们的主观假说,至今为止,还没有相应的观
测数据等客观证据。
小题2:下列有关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八月球和地球的同位素元素完全相同,因此它们可能具备相同的起源,月球物质仅仅源自地球。
B.地球磁场会发生极性倒转,强度有周期性变化,这可能是因为地球内核存在巨大的核反应堆。
C.只有发生巨大的核爆炸,才可能将月球这么大的一块固体物质抛射到太空从而形成新的星体。
D-传统地球内部构造理论已被推翻,地核作为一个不断成长的核反应堆,达到临界点就会爆炸。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月球是由于外部力量的撞击而从地球分离出去的话,那么它除了地球物质外,还可能有撞击天体的某些物质。
B.最新的核爆炸诞生月球的说法其实并不新鲜,早在19世纪初就有过这种类似的描述,只是当时人们没有科学的依据。
C.美国科学家亨顿的铀钚地核观点突破了地球内部构造中传统的铁镍地核理论,这为月球诞生新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D.之所以地球释放的能量高于所接收到的太阳能,可能是因为地球的核反应堆内核在不断释放巨大的能量。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习题。(22分)
三十年点滴念师恩
琦君
八十七岁高龄的恩师夏承焘教授在北京仙逝已半年,到今天我才为文追念。恩师的道德文章,与他在词学上不朽的贡献,海内外已有多篇文章报导,毋庸我赘述。在我记忆中浮现的,都是在杭州、上海求学时代,他对弟子们传道授业的点点滴滴,与师生们平日相处言笑晏晏的情景。
我进之江大学,完全是遵从先父之命,要我追随这位他一生心仪的学者与词人。他一口字正腔圆的永嘉官话,同学听来也许有点特别,我却非常熟悉。因为父亲说的正是同样的“官话”。他上课时讲解《文心雕龙》,特别强调四六骈文音调之美,组合之严密,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他用铿锵的乡音,朗吟了一段《神思篇》,问我们好听吗?我觉得那么多典故的深奥句子,经他抑扬顿挫地一朗吟,似乎比自己苦啃时容易多了。下课后,与一位最要好的同学一路走向图书馆,一路学着老师的调子唱“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叉学着他的口音念“前面有钱塘江,后面有泰望山”,却没想到老师正走在我们后面。他笑嘻嘻地说:“多好呀?在厥(这)样的好湖山里,你们要用功读书哟!”
中文系同学不多,大家熟悉以后,恩师常于课余带领我们徜徉于清幽的山水之间。我们请问他为何自号瞿禅,他说因自己长得清瘦、双目瞿瞿。又请他解释禅的道理,他说“禅并非一定是佛法。禅也在圣贤书中、诗词文章中,更在日常生活中。”后来他教我们读书为人的道理时,在他那平易近人,情趣横溢的比喻中,常常含禅理,却使我们个个都能心领神会。
瞿师常常边走边吟诗,有的是古人诗,有的是他自己的得意之作。他说“作诗作文章,第一要培养对万事万物的关注,能关注才会有灵感。诗文看似信手拈来,其实灵感早在酝酿之中。比如‘松间数语风吹去,明即寻来尽是诗,,看去多么自然,但也得细心去寻,呀。”他站在高岗之上,就信口吟道:“短发无多休落帽,长风不断任吹衣。”弟子们看着他的长衫,在风中飘飘荡荡,直觉得这位老师,有如神仙中人。大家都说:“先生的境界实在太高,学生们及不到。”他说:“这两句诗并不是出世之想,而是入世的一份定力。人要不强求名利,任何冲击都不致被动摇了。”在九溪十八涧茶亭中坐定,一盏清茗端来,他又吟起词来:“短策暂辞奔竞场,同来此地乞清凉。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无一语,答秋光。愁边征雁忽成行。中年只有看山感,西北阑干半夕阳。”这是瞿师的得意之作,也是弟子们背诵得最多最熟的一阕词。
瞿师小学毕业后考进有官费补贴的永嘉省立师范,在那一段日子里,他把学校图书馆的古典文学书全部读遍。对于诗词尤感兴趣,已能按谱填词,这就是他立志学词之始。师范毕业后,无钱马上念大学,就暂住乡村小学教书。在幽静的乡村里,他作了不少诗,昨夜东风今夜雨,催人愁思到花残”,是他少年时的得意之作。瞿师于西北大学归来后,居于籀园图书馆附近,几乎翻遍了图书馆全部藏书,打下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基础,立定了他一生为人为学的方针。他谦虚地说自己很笨,认为“笨”这个字很有意义,头上顶着竹册,就是教人要用功,用功是人的根本,所以“笨”字从“竹”从“本”。
瞿师在抗战八年中,眼看河山变色,沉痛地作过几首慷慨歌词。他也目睹许多读书人,有的为了生活,不得不屈志事敌,有的却是利欲熏心,认贼作父。他曾作《瑞鹤仙》,以“玉环飞舞”讽汪精卫的“辛苦回风舞”。他对于一个士子的出处进退,评定水准是非常严肃的。自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一年,四所基督教联合大学借英租界慈淑大楼开课。虽然弦歌不辍,但总不免国破家亡,寄人篱下的感触。瞿师在讲授词选时,常提起王碧山咏物词的沉咽,乃是一份欲哭无泪的悲伤,比起嚎啕大哭尤为沉痛。他回忆杭州,怀念西湖与之江母校,曾有词云:“湖山信美,莫告诉梅花,人间何世。独鹤招来,共临清镜照憔悴。”他看上去笑容满面,可是他内心是憔悴的,忧伤的。
师生暌违的一段时日,他总频频赐书嘱我专心学业,勿为人间闲烦恼蚀其心血。他的片纸只字,我无不一一珍藏,时时捧读,有如亲聆教诲。他以毕生心血致力学问,以满怀仁爱,付予人间。以他的佛心佛性,必然往生西方。他临终时听师母吟他自己少年时得意之作,正如摇着短梦,飘然归去,内心必然因不辜负此生,而感到万分欣慰吧!
(摘编自《三十年点滴念师恩》,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夏承焘教授热爱诗词,小学时就已立志终身从事词学研究,并为此不断进取,成就非凡。
B.琦君一生受夏承焘先生影响很大,却未能及时撰文悼念,动笔写作本文时可谓百感交集。
C.回顾抗战时期作诗及讲授词选两件事,都是为表现夏承焘教授大是大非面前的坚定立场。
D.作为弟子,琦君记下了恩师诸多诗词,并能从细节出发展开对先生的回忆,情真而意切。
E.本文生动再现夏承焘教授为学、教书、做人等生活片段,表现了夏承焘教授的精神风貌。
小题2:琦君曾在《鹧鸪天》一文中回忆夏承焘先生说:“他因时适地,寓教诲于诗词,真是充分发挥了‘温柔敦厚,诗教也‘的古典精神。”本文中夏承焘先生“寓教诲于诗词”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小题3:根据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1)如何理解文中夏承焘先生的“佛心佛性”?结合文章举例阐释。(4分)
(2)第二段琦君回顾“之江大学’’的求学经历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4:夏承焘先生是海内外颇有影响的词学研究者,探究他的人生,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代学人呢?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文章和你的积累加以阐述。(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
“精神贵族”钱钟书
张建术
钱钟书文风恣意幽默,充满智慧与哲理以及对世俗的笑骂与揶揄,他以一册仅仅十篇的散文集就位列现代散文大家,而其为数不多的几篇短篇小说更是风格迥异、寓意深刻,令人惊叹叫绝。他去世之后,一个热爱他的读者曾在报纸上撰文纪念,标题是“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可以代表大家共同的心声。
钱钟书的性格很独特,有一般才子的恃才傲物,也有一般才子不具备的童心。他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因此,在人们心目中,他的形象扑朔迷离,如云中之龙,见首不见尾,时露一鳞半爪,令人想象、神往。
1978年9月至1980年底,是钱钟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大放异彩的时候。一位叫费景汉的汉学家,这样描述在一次座谈会上的钱钟书:会场上最出风头的要算是钱钟书——他给我的印象是机智,善于征服别人。他在茶话会上提到一位美国诗人,会用优美的英文背诵一段那位诗人的诗作;提起另一位德国诗人,又会用标准的德文背诵他的一篇作品;再提及一位拉丁诗人,他也能用拉丁文来背诵一段。这些诗人未见得是什么大诗人,提及的诗作也未必是他们的重要之作,但钱钟书却能出口成章,流利地背出来,真是把在场的美国人吓坏了。
有人这样谈观感:钱钟书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表演”。两个小时“表演”结束后,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其实,这些吓坏了的外国人当时还不知道有一部真正能吓坏他们的书,就是正在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管锥编》。
姓钱的钱先生,一生似乎没有真穷过,也似乎没有发过财,应该说他是一位精神的贵族。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的时候,他窘迫过一阵。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绛操持家务,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份。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恰好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绛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
进入80年代,从天上往钱家掉金子的事接二连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竭诚邀请他前往讲学半年,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携夫人同往,只希望由钱钟书每两星期授一次课,每次40分钟,半年讲12次课,实际授课时间只相当于一个工作日。像这样的价码,着实让人咋舌,可钱钟书却拒绝了。他对校方的特使说:“你们的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种水平,我给他们讲课,他们听得懂吗?”
英国一家老牌出版社也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钱钟书有一部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他们专门派出两个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门,出重金请求卖给他们。钱钟书说:“不卖。”与钱钟书签署了《围城》版权协约的美国好莱坞片商,多次盛邀钱钟书夫妇时间方便时做客观光,随便吃住,或监督影片制作,他们都摇头婉拒。他说:“我现在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
更使杨绛好笑的是钱钟书一辈子开不了钱庄。有同事找他借钱,他问:你要借多少?答:一千。钱钟书说:“这样吧,不要提借,我给你五百,不要来还了。”同一个人两次来借,他还是如法炮制,依旧对折送人。他当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期间,给他开车的司机出车撞伤行人,急切中找钱钟书来借医药费。他问:“需要多少?”司机答:“三千。”他说:“这样吧,我给你一千五,不算你借,就不要还了。”
凡进过钱钟书家的人,都不禁惊讶于他家陈设的朴素。沙发是用了多年的旧物,多年前的一个所谓书架,竟然是四块木板加一些红砖搭起来的。没有人能弄明白钱钟书究竟看过多少书,但那时他家里却几乎没有书。据说犹太人认为把知识的财富装进脑子里,比置办什么财产都划算、安全,钱公馆主人则有过之而无不及。钱钟书曾指着孔方兄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                                    (摘自《魔镜里的钱钟书》)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4分)
A.“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体现了钱钟书性格的独特的一面,以及人们对钱钟书的缅怀与尊敬。
B.钱钟书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扑朔迷离的形象,如偶露一麟半爪的云中之龙,这是由他的独特的个性所致。
C.钱钟书认为自己是“中国式的硬木椅子,搁在那儿挺结实,搬搬就散架了”,这句话形象地说出他的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不愿出国的心意。
D.钱钟书在经济陷入困顿的时候,为了养家糊口,也不得不在文稿里掺进一些东西,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为此他创作了通俗易懂的《围城》。
E.钱钟书在国际学术会议上的发言,充满机智,出口成章,似乎不是在发言,而是在表演,意在说明钱钟书很有演讲才能。
小题2:文中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钟书的?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文中是如何表现钱钟书是一位“精神贵族”的?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文章结尾,钱钟书曾指着孔方兄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请结合全文,联系现实,探究名家与金钱的关系。(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题目。
“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
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争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
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关的东西,当然有。然而,中国文化从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我不赞成有的人以偏盖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这样的所谓作品,怎么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呢?
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要力求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
介绍中国文化,当然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要介绍各种文化遗产。但同时,更要展示在这些文化遗产后面的东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例如,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从青州佛像的微笑,可以看出中国人无论是在太平岁月,还是在艰苦岁月,都能保持乐观、从容的气度;从江南园林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的生活品位和美感世界。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有活的灵魂,才有深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并释放出无穷的意味。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
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着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遍价值。人们常常说的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比如,我们从孔子《论语》和天坛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从万里长城到郑和下西洋,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从20世纪老上海的开放活力,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普世价值,需要着重展示、照亮。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例如,从《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快乐的气氛,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和谐生活的满足;从中国人在弹琴、下棋、饮酒、喝茶时的诗意氛围,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关情趣,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历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都能承受,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密切相关。
总之,我们要提升软实力,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引导整个社会,同时,能向世界显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   
(选自《人民日报》)
小题1:下列有关“中国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其实也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然而,中国文化从总体上是健康的,美的。
B.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担负起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的责任。
C.某些以偏盖全、以丑为美的作品,不是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不是不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的。
D.我们的文化产品要向世人展示中国各种文化遗产后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的东西,特别要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软实力的提升之所以要依靠文化产业,这是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
B.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中,从青州佛像的微笑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
C.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展示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是中国文化产品的重要任务。
D.中国文化中那些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的,是中国文化中体现全人类普遍价值的东西。
小题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要能向全世界显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要能引导整个社会。
B.如果我们的文化产品能够向国际社会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就可以让中国文化释放出无穷的魅力。
C.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我们的文化产品应当力求向国际社会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展示中国文化的普世价值。
D.我们仅仅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就能提升我们的软实力。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