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夜读周庄           许阳白天的周庄太喧闹,太嘈杂,成了一个拥满赶集人的商业街。就像一个大家闺秀,养在深闺人未识时是那样的...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夜读周庄           许阳
白天的周庄太喧闹,太嘈杂,成了一个拥满赶集人的商业街。就像一个大家闺秀,养在深闺人未识时是那样的贞淑娴静,一旦嫁为了商人妇,便失去了往日的风韵。所以,陈逸飞无不伤感地说,是他害了周庄。
黑夜,容易使人寻觅到细雨江南的灵气。到了夜晚,游客们走得差不多了,一家家的店铺都打烊了,周庄洗尽了风尘,褪尽了铅华,才归还她天然无雕饰的纯真素颜与本来模样。夜晚的周庄,才是真正的周庄。
吮吸着湿润的空气,独自一个人走在周庄的街道上。夜色渐浓,月华如水,在古镇的老屋和石板上肆意倾泻。远处的房子,只能看见黯黯的轮廓,近处的老屋,则如一幅明暗色彩比照的水墨画,被磨得滑滑的石板也泛着幽幽的光。四周静静的,只有自己脚踏石板的声音清脆地传向远方。
说是街道,其实宽些的就是小河垂柳依依的堤岸,偶有一两条迟归的小船缓缓驶过,摇碎一片片波光潋影,窄些的是小镇的胡同,两侧房屋几乎伸手可触,这使人想起那句“头顶一线天,脚踏青石板”是何等的传神与精辟!身处暮色里的周庄,突然很想回到那不谙世事的孩童时代,一边走一边用手里的树枝划过苍老的墙壁,哼着歌谣,听从远处人家传来的几声犬吠。
周庄的灯笼亮起来了。挂成一排的大红灯笼,是夜周庄诗意朦胧的最亮。青瓦白墙,一旦配上这串串灯笼,古朴典雅便立刻从骨子里透露而出。灯光辉映着脚下潺潺的流水,盈盈水波又飘摇着夜泊的小船,千年古镇已经从熙熙攘攘中真正回归。豪华恢弘的沈厅安静了,精致典雅的张厅也关上了古老的大门,唯有门前的大红灯笼,在不倦地诉说着江南巨富和世家官宦们曾经的显赫与非凡。
吹着细细的晚风,我长时间在双桥边踱步,又在桥上静坐。双桥,这是陈逸飞的双桥。在陈逸飞的笔下,双桥古朴、空灵,你可以感觉得到,她的每一条石缝间都镌刻着几个世纪的古风和遗韵。一幅《故乡的回忆》,人们才格外注意到了中国还有像周庄这样美丽的地方。要是徐志摩能来这里,会不会又有再别双桥的另一番韵味与感慨呢?
小小的周庄,算上双桥在内竟然有十四座桥。不必说那被称为“升官发财桥”的富安桥,也不必再说那已更名为外婆桥的梯云桥,无论哪座桥,看到了桥一定会看到树,看到了树也就看到了头顶的明月与星空。
周庄的夜,是美丽的夜,由小桥流水、青瓦白墙与柔柔的月光、红红的灯笼所构成。这是一幅出自王摩诘的画卷,这是一种庄禅的意境。周庄的夜,是醉人的夜,如果把她称为一位银发的老人,她在宁静中释放着积淀经年的安详与悠闲;如果把她看作是一个恬静的少女,她就在清风里展现着她的婉丽与娇柔。
站在石拱高高的报恩桥上,与周庄拉开一段距离,回望着周庄的座座老屋、点点灯火,思绪在不觉间已经穿越了几多流水的往事,几重渺远的时空。
夜深了,降下阵阵凉意,夜凉如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静静地走过一个个老屋,穿过一座座小桥,还是忍不住地回头。我知道,与临走时说还会再来的三毛一样,自己是扔不下身后的那一片风景。
好吧,那就回去,做一个小桥当枕、水面为床的甜甜的梦。
注:①陈逸飞:上海青年画家。他来到偏僻的江南水乡古镇周庄,发现了一座石拱桥和一座石梁桥联袂而成的双桥,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创作了一幅闻名遐迩的油画《双桥》,给九百岁的古镇周庄插上翅膀,让全世界人民都能领略到古镇周庄的旖旎风光。
小题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开头将白天的周庄新奇巧妙地比作“失去了往日风韵的商人妇”,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流露出作者对白天的周庄的伤感之情。
B.作者写白天的周庄惜墨如金,语言简洁;而写夜晚的周庄则浓墨重彩,精心选取了夜晚的街道、灯笼、小桥来表现周庄本来的特点。
C.文中写周庄的桥表现了周庄的水乡特色,也写出了周庄因桥的形态各异而美丽的特点。
D.作者把周庄的夜比作王维的画卷、银发的老人、恬静的少女,写出了周庄独特的美,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E.文章最后两段既写出了周庄水乡的特点,又表达了作者对周庄的眷恋之情,再次表明在夜晚才能更好地解读周庄的美。
小题2: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下列词句的意义。(6分)
(1)“千年古镇已经从熙熙攘攘中真正回归”一句中“回归”的含义是什么?(2分)
(2)“双桥,这是陈逸飞的双桥”在文中有什么含意?(4分)
小题3:请用简明的语言分条概括夜晚周庄的特点。(6分)
小题4:美丽的周庄因为过渡的商业开发而在白天失去了本来的美丽。请联系现实,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6分)
答案

小题1:A、C
小题2:(1)周庄回到本来的自然与宁静(或纯真素颜与本来模样)。(2)陈逸飞画出了双桥的古朴和空灵,蕴含着古风和遗韵(2分);陈逸飞的《双桥》让人们关注双桥,进而关注周庄(2分)。
小题3:①纯真素颜,美丽柔和;②古朴典雅,诗意朦胧;③宁静安详,婉丽娇柔。(每点2分,共6分)
小题4:①旅游资源管理要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②景点的开发要保护其原有的本真特色。③个人应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过低碳生活。(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若紧扣原文、分析合理、条目清晰,亦可得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信息进行比较,以发现正误。题中,A项关于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之说有误,应为“欲扬先抑”。C项关于“周庄因桥的形态各异而美丽”的说法错,根据文本,周庄之美不止在桥,还有远远近近的屋子、垂柳依依的堤岸等。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一要联系上下文,二要注意句中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比如第(1)句中的“回归”,可从此句上文中的“幽幽的”“静静的”“古朴典雅”等字眼中分析出答案:“回到本来的自然与宁静”。第(2)句则要先明白句中“这”所指代的内容(上文已说明“这”指代的是双桥的古朴和空灵,古风和遗韵);再分析作者写这句话所强调的东西。
小题3: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应根据全文逐一归纳,然后再按照题干所作的“简明”和“分条”两个规定组织答案。文本中,有“天然无雕饰的纯真素颜与本来模样”的句子,再有“古朴典雅”“宁静”和“婉丽娇柔”等词语,这些便是回答此题的主要依据。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回答的“启示”,其实就是从文本中悟出的道理,而这些道理只需身临其境的阅读文本就可领悟。比如,从周庄之美在于她的“天然无雕饰的纯真素颜与本来模样”可悟出旅游资源管理要科学规划,确保其能可持续发展;景点的开发要保护其原有的本真特色等。再根据题中“联系现实”一语,结合自己思考,便可得出“个人应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过低碳生活”的结论。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夜读周庄           许阳白天的周庄太喧闹,太嘈杂,成了一个拥满赶集人的商业街。就像一个大家闺秀,养在深闺人未识时是那样的】;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也说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我是一名平民百姓,似乎绝无资格谈论高山仰止的莫言先生和同样高山仰止的诺贝尔文学奖,但当今极其宽容的社会,给了人们极其宽松的言论自由的权利,鼓起勇气说几句不应景的话,尽管可能会让有的人不高兴,姑且当作丰富饭后谈资的内容吧。
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作家的第一次。偌大的中国,领土面积和欧洲差不多,而人口却是欧洲的数倍,并且是延续了五千年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却在诺贝尔文学奖设置之后的一百余年之后才获得此奖,似乎是晚了点。究其原因,大家应该是心知肚明的。一个是意识形态、文明文化差异问题,一个是思维方式、表达手法问题,一个是西方世界对中国对东方文明的了解和按纳的问题,还有个问题就是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诺奖标榜不受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干扰,那绝对是极其虚伪和自欺欺人的。正是在这么多的问题存在的情况下,莫言先生竟然获了该奖,足见其在这个领域的出类拔萃,从而引起人们的欢呼、称赞和祝贺(包括文学层面和政治层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看过莫言先生作品的人可能会有一个印象,在中国,莫言先生是一个极其优秀的作家,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有的人说,他不可能是一个顶尖的作家。他之所以能获得世界文学大奖是因为他所反映的内容、他所使用的文学手法正是诺奖所盼望的和所适应的,这似乎有一点道理。
任何人绝对不会怀疑莫言先生的睿智和高超的写作水平,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但是让人感到困惑的是莫言先生的作品有的是非主旋律的作品,尤其是一些获奖作品,被改成电影和电视剧的很少在中国上映,这无疑对欣赏莫言先生的中国观众来说多多少少会留下遗憾,但它却能在西方国家放映并获得了大奖,由此可见,莫言先生的作品是很适合西方人士欣赏口味的,获得诺奖绝对是在情理之中。莫言先生不愿或不屑写作主旋律作品可能与其性格、经历和不懈追求有关,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现实,而且在重要转型期的当下中国,这种素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其实,哪一个国家会少呢?也就是说莫言先生写作资源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更何况莫言先生的写作是站在反映整个人类生活的高度,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这也可能正是其具有相当市场的原因。但我还是喜欢一些主旋律的作品,尽管在有些人看来有几分幼稚和可笑。
瑞典是北欧的一个小国,因诺贝尔的辉煌成就和诺奖的设立令世界瞩目,一年一度的文学奖评比起到了引领世界文学的作用,世界文学随着这支无形“指挥棒”的挥动而起舞,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学作品被招至麾下,从而推动着世界文学的发展与进步。莫言先生的获奖为中国作家获得此世界文学大奖拉开了序幕,开中国之先河,无论怎么说都是非常可歌可泣的,我们在由衷祝贺莫言先生获奖的同时,更希望更多的中国优秀作家,特别是反映主旋律的中国优秀作家获得此奖,到了那时,中国文学才真正被世界了解和接纳,中国文学才会真正走向辉煌,通过文学,世界人民可以真正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
2012年11月10日
小题1:下列不属于中国在“诺贝尔文学奖设置之后的一百余年之后才获得此奖,似乎是晚了点”的原因的一项是
A.意识形态、文明文化差异、思维方式、表达手法问题。
B.西方世界对中国对东方文明的了解和接纳的问题。
C.诺奖虽然标榜不受政治因索和意识形态的干扰,但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D.莫言先生在文学领域的出类拔萃。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莫言不可能是一个顶尖的作家。
B.莫言之所以能获得世界文学大奖,只是因为他所反映的内容、他所使用的文学手法正是诺奖所盼望的和所适应的。
C.莫言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现实,他不愿或不屑写作主旋律作品可能与其性格、经历和不懈追求有关。
D.莫言的写作是站在反映整个人类生活的高度,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这正是其具有相当市场的原因。
小题3:下列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莫言先生的作品都是非主旋律的作品,很适合人们的欣赏口味。
B.一年一度的诺奖评比起到了引领世界文学的作用,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学作品被招至麾下,从而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与进步。
C.莫言先生的获奖为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拉开了序幕,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反映主旋律的中国优秀作家获得此奖。
D.只有通过文学,世界人民才能真正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按照要求完成小题。(9分)
对哲学的奇怪和糟糕的定义就是:哲学是一门由‘纯粹的概念’组成的学问。真正哲学的生成不可能依靠编织纯粹、抽象的概念,而只能以我们对外在和内在世界的观察和经验为基础,如同伏维纳古所正确无误说过的,“伟大的思想来自我们的心。”
探索哲学的两个首要条件:一是具备勇气坦白承认自己心中的疑问;二是把一切不言自明的事情引入清晰的意识之中,把这些事情作为问题加以探索了解。然而,要真心探究哲学,我们的精神思想必须处于真正悠闲、自得的状态之中。我们的精神思想不能追随任何实际的目的,亦即不能受到意欲的指挥。我们必须全神贯注于接收直观所见的世界和自己的意识所给予我们的教诲。
文学家把生活、人的性格和人的处境之画面展现给我们的想象力;他们把这些图像活动起来,然后让读者尽量发挥自己的思想能力,以思考、琢磨这些画面。所以,文学家可以同时满足思想能力参差不一的人,不管他们是傻瓜还是智者。但哲学家却不以此方式展现生活,而是对生活抽丝剥茧,概括出成熟、完善的思想。在这一工作完成以后,哲学家就要求他的读者以哲学家本人同样的方式、以同等的程度思考事情。因此缘故,哲学家只有很小的读者群。据此,我们可把文学家比作带给人们鲜花的人,而哲学家带给人们的则是从鲜花里提取的精华。文学作品相对哲学著作还拥有这一巨大的优势:文学的众多作品可以同时并存而又相安无事。相比之下,哲学体系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孤独的,一如那些孤独守在丝网中央的蜘蛛:它们现在就静候苍蝇自投罗网。而一旦另一只蜘蛛向它靠近,那只是准备开始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因此,文学作品和平共处,就像安静、平和吃草的绵羊,但哲学著作天生就是猛兽。哲学思想的争斗已经持续了两千多年,这场争斗会有最终的赢家、天下从此可以归于太平吗?
由于哲学体系具有这一争辩好斗的本性,所以,哲学家要获得认可和名气,其难度比文学家不知要大多少倍。文学作品只要求读者进入为其提供娱乐消遣或者鼓舞升华的系列文字之中,只须几个小时;但哲学家的著作却试图使读者的整个思想模式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要求读者宣布自己在此之前在这一门学科里所学过的、相信过的东西都是错的,现在必须从头开始学习。另外,现存哲学体系的教授者也成了与新的哲学体系较劲的强力对手――这是他们为保住其饭碗所使然。事实上,甚至国家政府有时候也会把其偏爱的哲学体系纳入其保护伞下,并且,通过其强有力的物质手段,防范和阻挠其他学说的传播和流行。再者,如果我们考虑到哲学著作的读者群与欣赏文学作品的人数是和愿意聆听教诲的读者与寻求消遣、娱乐的人数成正比,那么,一个哲学家的出场能够得到多少帮助――这我们自己就可以下判断了。当然,哲学家能够得到的酬劳是有思想者的击节赞赏和经过很长时间才会出现的、不分国籍、为数不多的出类拔萃者的颔首同意;而大众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凭借权威的力量,才学会敬重这位哲学家的名字。因此,一个哲学家能为自己在哲学家的青史中留下名字,就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事情。
     (节选自叔本华《论哲学与智力》,韦启昌译,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哲学”的理解,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3分)
A.探索哲学的两个首要条件是,承认自己心中的疑问和对这些疑问进行深入的探索了解。
B.哲学思想形成后,就要求他的读者以哲学家本人同样的方式、以同等和程度思考事情。
C.作者用猛兽比喻哲学著作,用绵羊比喻文学作品,意在表明哲学与文学无法和平共处。
D.哲学具有争辩好斗的本性,它可以使著作阅读者的整个思想模式发生翻天覆地地变化。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1自然段从对哲学奇怪糟糕的定义引入话题,阐述了哲学研究的基础是我们对外在和内在世界的观察和经验。研究者须从内心出发,不呆堆砌纯粹的概念。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产生伟大的思想。
B.第2自然段阐述探索哲学的首要条件,并指明探索过程中精神思想状态至关重要。功利性等目的会影响探究,难以使人达到真正悠闲、自得的状态。必须专注于直观所见世界和意识给我们的教诲。
C.第3自然段对文学和哲学进行比较。二者的读者群体不同,二者的存在方式也有巨大差异。文学的对象是思想能力参差不齐且众多差异很大的作品可共存;哲学的对象是少数智者且排他性极强。
D.第4自然段阐释哲学家名留青史难度极大。争辩好斗的本性使之排斥其它,甚至要求学习者从头开始;现在哲学体系和政治干预也可能影响学说的传播和流行;认可者的数量和时间也是重要因素。
小题3:文章画线的句子中,“鲜花”与“精华”各指的是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
­­­“鲜花”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华”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照要求完成小题。
大 地
毕飞宇
① 在村庄的四周,是大地。某种程度上说,村庄只是海上的一座孤岛。我把大地比喻成海的平面是有依据的,在我的老家,唯一的地貌就是平原,那种广阔的、无垠的、平整的平原。这是横平竖直的平原,每一块土地都一样高,没有洼陷,没有隆起的地方,没有石头。你的视线永远也没有阻隔,如果你看不到更远的地方了,那只能说,你的肉眼到了极限。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你的每一次放眼都可以抵达极限。极限在哪里?在天上。天高,地迥;天圆,地方。
② 我想我很小就了解了什么是大。大是迷人的,却折磨人。这个大不是沙漠的大,也不是瀚海的大,沙漠和瀚海的大只不过是你需要跨过的距离。平原的大却不一样了,它是你劳作的对象。每一尺、每一寸都要经过你的手。“在苍茫的大地上”——每一棵麦苗都是手播的——每一棵麦苗都是手割的——每一棵水稻都是手插的——每一棵水稻都是手割的。这是何等的艰辛,何等的艰辛。有些事情你可以干一辈子,但不能想,一想就会胆怯,甚至于不寒而栗。
③ 有一年的大年初一,下午,家里就剩下了我和我的父亲。我们在喝茶、吸烟、闲聊,其乐融融。我的父亲突然问我,如果把“现在的你”送回到“那个时代”,让你在村子里做农民,你会怎么办?我想了很长时间,最后说:“我想我会死在我的壮年。”父亲不再说话,整整一个下午,他不再说话。我说的是我的真实感受,但是,我冒失了,我忘记了说话的对象是父亲。我经常犯这样的错。父亲是“那个时代”活下来的人,我的回答无疑戳到了他的疼处。我还是要说,父亲“活下来”了,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壮举。他老人家经常做噩梦,他在梦里大声地呼叫。我能做的事情就是把他老人家叫醒,赶紧的。我相信,每一次醒来他都如释重负。他老人家一定很享受大梦初醒的轻松和快慰。
④ 庄稼人在艰辛地劳作,他们的劳作不停地改变大地上的色彩。最为壮观的一种颜色是鹅黄——那是新秧苗的颜色。我为什么要说新秧苗的鹅黄是“最壮观”的呢?这是由秧苗的“性质”决定的。秧苗和任何一种庄稼都不一样,它要经过你的手,“一棵一棵”地、“一棵一棵”地、“一棵一棵”地插下去。在天空与大地之间,无边无垠的鹅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庄稼人的指纹。鹅黄其实是明媚的,甚至是娇嫩的。因为辽阔,因为来自“手工”,它壮观了。我想告诉所有的画家,在我的老家,鹅黄实在是悲壮的。
⑤ 我估计庄稼人是不会像画家那样注重色彩的,但是,也未必。“青黄不接”这个词一定是农民创造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世界上最注重色彩的依然是庄稼人。一青一黄,一枯一荣,大地在缓慢地、急遽地做色彩的演变。庄稼人的悲欢骨子里就是两种颜色的疯狂轮转:青和黄。青黄是庄稼的颜色、庄稼的逻辑,说到底也是大地的颜色、大地的逻辑。是逻辑就不能出错,是逻辑就难免出错。在我伫立在田埂上的时候,我哪里能懂这些?我的瞳孔里头永远都是汪洋:鹅黄的汪洋——淡绿的汪洋——翠绿的汪洋——乌青的汪洋——青紫的汪洋——斑驳的汪洋——淡黄的汪洋——金光灿灿的汪洋。它们浩瀚,壮烈,同时也死气沉沉。我性格当中的孤独倾向也许就是在一片汪洋的岸边留下的,对一个孩子来说,对一个永无休止的旁观者来说,外部的浓烈必将变成内心的寂寥。
⑥ 大地是色彩,也是声音。这声音很奇怪——你不能听,你一听它就没了,你不听它又来了。泥土在开裂,庄稼在抽穗,流水在浇灌,这些都是声音,像呢喃,像交头接耳,鬼鬼祟祟又坦坦荡荡,它们是枕边的耳语。麦浪和水稻的汹涌则是另一种音调,无数的、细碎的摩擦,叶对叶,芒对芒,秆对秆。无数的、细碎的摩擦汇聚起来了,波谷在流淌,从天的这一头一直滚到天的那一头,是啸聚。声音真的不算大,但是,架不住它的厚实与不绝,它成巨响的尾音,不绝如缕。尾音是尾音之后的尾音,恢宏是恢宏中间的恢宏。
⑦ 还有气味。作为乡下人,我喜欢乡下人莫言。他的鼻子是一个天才。我喜欢莫言所有的关于气味的描述,每一次看到莫言的气味描写,我就知道了,我的鼻子是空的,有两个洞,从我的书房一直闻到莫言的书房,从我的故乡一直闻到莫言的故乡。
⑧ 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里说过:“大自然充满诗意的感染,往往靠作家给我们。”这句话说得好。不管是大自然还是大地,它的诗意和感染力是作家提供出来的。无论是作为一个读者还是作为一个作者,我都要感谢福楼拜的谦卑和骄傲。
大地在那儿,还在那儿,一直在那儿,永远在那儿。这是泪流满面的事实。
小题1:作者故乡的平原大地有哪些特点?请分点简要概括。(6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第③段描写父子对话在文中的作用。(4 分)
小题3: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1)是逻辑就不能出错,是逻辑就难免出错。
(2)大地在那儿,还在那儿,一直在那儿,永远在那儿,这是泪流满面的事实。
小题4:按照要求完成下面题目。(8分)
(1)文章第②说:“有些事情你可以干一辈子,但不能想,一想就会胆怯,甚至于不寒而栗。”请结合个人体验谈谈你的理解。(4分)
(2)有人说:“毕飞宇的作品大都扎根在民间和大地,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醒目的厚重感。此文的“厚重感”体现在何处?谈谈你的看法。(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所谓法律人,主要是指律师、法官、检察官等受过法律专业训练、专门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他们具有一定的法律职业技能和法律职业伦理素养。在法治社会中,法律人具有特殊作用。同时,法治对法律人也有一些特殊要求,特别是对法律人思维有与一般民众不同的要求。
对于社会上的一些案件,一般人往往习惯于从事实和结果上来进行判断、从实体上来考虑,而职业法律人考虑问题则强调程序优先。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会用“石头剪刀布”来解决争议。“石头剪刀布”就是程序,按照程序进行就会达到意见一致的结果。依照事实提出的主张虽然可能有合理成分,但是程序已经决出了,有道理也会无效,这就是程序的刚性。程序是纠纷各方唯一获得意见一致的地方。法律人需要从尊重程序的角度思考问题。
法律职业作为一项专业活动,有一些专门的“法言法语”。法官或者律师在谈论某个案件的时候,通常会说权利、义务、责任、违法、自首、犯罪终止等等术语,说明他们是用专业法律术语进行推理和思考的。权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法律人注重考虑权利关系的平衡。
法律人经常面临在“情”和“法”两个要素之间进行抉择。法治要求法律人在法律范围内对“情”做权衡。“情”字很复杂,大体来说,中国人讲的“情”有四种。一是情理,二是情感,三是情节,第四个“情”很有中国特色,叫做“情面”,其实是一种社会关系。中国古话有涉及法与情的两种相互矛盾的说法,即“法本原情”和“法不容情”。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这四个“情”在法律上地位不同,情理和情节是法定的,所以叫“法本原情”;而情感和情面是非法定的,所以叫“法不容情”。法律人要以职业化的方法来处理,才能符合法治的要求。这就要求遵循规则中的逻辑,尤其是证据规则。
法律职业伦理要求法律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必须清清楚楚地给出一个结论,不能模棱两可。对于案件的思考往往是“一刀切”的,即要求说出“黑”或是“白”、“曲”或是“直”、“是”或是“非”,给出最后的明确说法。法律人不能受大众思维的影响,对案件“和稀泥”。特别是法官必须把判决书写得说理清楚、逻辑通畅,在判决书中对所依据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给予充分的说明。
(节选自2014年2月28日《人民日报》,作者孙笑侠)
小题1:依据原文,下列对“法律人”概念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他们都受过法律专业训练,专门从事法律工作。
B.他们在法治社会中具有不同一般的作用。
C.他们法律职业技能强,职业伦理素养高。
D.他们的思维不能受一般民众思维的影响。
小题2:依据原文,下列对“法律人”思维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法律人要坚持尊重程序。
B.法律人要用法律术语来思考。
C.法律人要重视规则中的逻辑。
D.法律人要保证思考结果的正确性。
小题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社会上一般人总是习惯于从事实和结果上判断案件。
B.人们依照事实提出的合理主张也会因程序已经决出而无效。
C.法律人谈案件通常说术语,所以他们推理和思考也用专业法律术语。
D.法律人要以职业化的方法来处理情和法的关系,拒绝“法本原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是她的姐姐朱赛芬告诉她的,话都没说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着。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边。正是他在报社收到了铁路事故的消息,那上面“死亡者”一项中,布兰特雷·马拉德的名字排在第一。他一直等到来了第二封电报,把情况弄确实了,然后才匆匆赶来报告噩耗。
②要是别的妇女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手足无措,无法接受现实,她可不是这样。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当暴风雨般的悲伤逐渐减弱时,她就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不要人跟着她。
③正对着打开的窗户,放着一把舒适、宽大的安乐椅。全身的精疲力竭,似乎已浸透到她的心灵深处,她一屁股坐了下来。
④她能看到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色。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的麻雀在嘁嘁喳喳地叫。对着她的窗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
⑤她坐在那里,头靠着软垫,一动也不动,嗓子眼里偶而啜泣一两声。她还年轻,美丽,沉着的面孔出现的线条,说明了一种相当的抑制能力。可是,这会儿她两眼只是呆滞地凝视着远方的一片蓝天,从她的眼光看来她不是在沉思,而像是在理智地思考什么问题,却又尚未做出决定。什么东西正向她走来,她等待着,又有点害怕。那是什么呢?她不知道,太微妙难解了,可是能感觉得出来。这会儿,她的胸口激动地起伏着。她开始认出来那正向她逼近、就要占有她的东西,她挣扎着决心把它打回去——可是她的意志就像她那白皙纤弱的双手一样软弱无力。当她放松自己时,从微弱的嘴唇间溜出了悄悄的声音。她一遍又一遍地低声悄语:“自由了,自由了,自由了!”她的目光明亮而锋利,她的脉搏加快了,循环中的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温暖、松快。
⑥她知道,等她见到死者那张一向含情脉脉地望着她、如今已是僵硬、灰暗、毫无生气的脸庞时,她还是会哭的。不过她透过那痛苦的时刻看到,来日方长的岁月可就完全属于她了。她张开双臂欢迎这岁月的到来。在那即将到来的岁月里,没有人会替她做主;她将独立生活。再不会有强烈的意志而迫使她屈从了,多古怪,居然有人相信,盲目而执拗地相信,自己有权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在她目前心智特别清明的一刻里,她看清楚:促成这种行为的动机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出于恶意,这种行为本身都是有罪的。
⑦当然,她是爱过他的——有时候是爱他的,但经常是不爱他的。那又有什么关系!有了独立的意志,爱情这未有答案的神秘事物,又算得了什么呢!“自由了!身心自由了!”她悄悄低语。
⑧朱赛芬跪在关着的门外,苦苦哀求让她进去。“露易丝,你干什么哪?看在上帝的份儿上,开开门吧!”“去吧,我没事。”她正透过那扇开着的窗子畅饮那真正的长生不老药呢,在纵情地幻想未来的自由美好岁月,春天,还有夏天以及所有各种时光都将为她自己所有。她终于站了起来,在她姐姐的强求下,打开了门。她眼睛里充满了胜利的激情,搂着姐姐的腰,一齐下楼去了。
⑨有人在用弹簧锁钥匙开大门。进来的是布兰特雷·马拉德,略显旅途劳顿,但泰然自若地提着他的大旅行包和伞。他不但没有在发生事故的地方呆过,而且连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他站在那儿,大为吃惊地听见了朱赛芬刺耳的尖叫声;看见了理查德急忙在露易丝面前遮挡着他的快速动作。不过,理查德已经太晚了。
⑩医生来后,他们说她是死于心脏病——说她是因为极度高兴致死的。
(节选自凯特·肖班《一小时的故事》)
小题1:试概括第④自然段景物描写的特征并简析其作用。(4分)
小题2:结合⑤~⑦段的内容,分析马拉德夫人的形象特点。(6分)
小题3:这篇小说在情节设计上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6分)
小题4:有人说:“马拉德夫人的死表面看来出入意料,实则在情理之中”,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