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每小题3分,共9分)古典音乐是属于过去的音乐,但它的精粹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闪烁着异彩。它作为一种健康、明朗的“感情符号”,不但可...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古典音乐是属于过去的音乐,但它的精粹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闪烁着异彩。它作为一种健康、明朗的“感情符号”,不但可以维系人的心态平衡,而且可以使人的感情沸腾、升华,达到感情的“高峰体验”(马斯洛语)。荀子早就提出音乐有“入人也深,化人也速”的强烈情感特征。表现真善美的古典音乐,能使心与心之间彼此关照、沟通,就像让·保尔说的:“因为有了你,幽闭的心儿相互呼应起来;因为有了你,在荒漠中遥遥相隔的声音连接了起来。”同时,因为声波的谐振片能调节生物内部的平衡机制和促进新陈代谢,巴洛克时期音乐中的慢乐章,它每分钟六十拍的节律,正好和人的正常心跳一致,因此,常作为“维生素M(music音乐)”来维系人的生理、心理的平衡与和谐。美国在1934年成立了一家专门设计和制作各种场合所用的背景音乐和特种音乐的公司,叫“穆扎克”,它通过人造卫星将音乐传送到十七个国家的几十万用户中去。听了这些音乐,秘书的打字错误可以降低百分之四十,而用于超级市场的音乐可以挽留顾客在店内多留三分钟……
流行音乐是属于现代的——特剐是青年人的音乐,它随着时尚风向不断变换,所以我们得用一只“招风耳朵”来听它。有时,它以高度刺激(撕裂的吼声、震耳欲聋的电声、重低音)与高度单调(单一强拍的重复)相结合的高度自由、高度宣泄的摇滚乐出现;有时则沉醉于轻声唏嘘、低语回荡的“情调音乐”。这是现代人的心理节律的两个极致,也是对人类“原始本体”的追寻和回归——在这里找到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本我。
现代音乐由于它的实验性与超前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属于未来的。一方面,它表现了被异化了的现代人的孤独、无助的精神境界,同时反映了音源无限扩大后的光怪陆离、斑斓多彩的一个崭新的音响世界。既然有如此“全信息”与“多功能”的音乐输出,就该有同样“立体声”“多声道”的耳朵来接收。多元文化的“交叉感染”,“轻”“重”音乐之间的鸿沟已非泾渭分明,势不两立,而是相互渗透、彼此补充的了。“超级天才指挥”普列文一面身兼三个交响乐团的指挥,一面却在洛杉矶的夜总会里组织了一个爵士乐队。他说:“我唯一的原则是不论演员们做什么,只要他们不亵渎音乐就行。”美国作曲家格什温将爵士乐融入交响乐之中,创作了轰动乐坛的《蓝色狂想曲》,使他成为“爵士阵营和正统音乐之间的一个纽带”。法国作曲家米约的创作深受流行音乐的影响,在他创作的芭蕾舞曲《世界的创造》中只用了一个十七件乐器的爵士乐队;至于美国“现代音乐之父”科普兰的早期作品,干脆被称作“法国的一爵士的”,在他的《剧场音乐》《钢琴协奏曲》《维特勃斯克》和《交响颂歌》中,爵士乐几乎成了他的“母语”……
世界真奇妙,音乐有多好。让我们竖起三只耳朵来听音乐吧!
(摘自陈钢《三只耳朵听音乐》)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典音乐是属于过去的音乐,作为一种健康、明朗的感情符号,始终在历史的长河中恒久不衰,闪烁异彩。
B.流行音乐是属于现代的音乐,它随着时尚风向不断变换,时而震耳欲聋,时而低语回荡,受到青年人的青睐。
C.现代音乐是属于未来的音乐,这种说法如从其实验性与超前性而言,是可以的,它呈现出一个崭新的音响世界。
D.让我们竖起三只耳朵听音乐,就是要从古典、流行、现代音乐中感受世界的奇妙和音乐的美好。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表现真善美的古典音乐,能使心与心之间彼此关照沟通,这一点,得到了让·保尔很形象的解释。
B.“穆扎克”通过人造卫星将音乐传送到世界各地的用户中,用户听了这些音乐,都收到了预期效果。
C.摇滚乐与“情调音乐”风格迥异,是现代人的心理节律的两个极致,也是对人类“原始本体”的追寻和回归。
D.现代音乐“全信息”与“多功能”的音乐输出,要求我们应该有同样“立体声”“多声道”的耳朵来接收。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斯洛所谓古典音乐能使人达到感情的“高峰体验”,与荀子所谓音乐“入人也深”的特征相契合。
B.如果人的生理、心理失衡,最好是听听古典音乐,尤其是听听巴洛克时期的慢节奏音乐将大有益处。
C.爵士乐在美国“现代音乐之父”科普兰的早期作品中,几乎成了“母语”,说明爵士乐是其最擅长的表现手段。
D.普列文、格什温、米约与科普兰等音乐家的创作实践,表明了不同音乐之间可以走向相互渗透与补充。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解析

小题1:
试题解析:这是一道分析理解题,解答时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同。其中,A项“古典音乐……始终……闪烁异彩”不正确,原文第一段首句说古典音乐的“精粹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闪烁着异彩”。 
小题2:
试题解析:这是一道分析理解题,解答时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同。其中,据第一段末两句“传送到十七个国家的几十万用户中去”和“听了这些音乐,秘书……,而用于超级市场的音乐……”可知,B项“世界各地”“都”“预期效果”不符合文意。
小题3:
试题解析:这是一道分析理解题,解答时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同。其中,据第三段末句“在他的《剧场音乐》……中,爵士乐几乎成了他的‘母语’”可知,C项中“早期作品”应为“《剧场音乐》《钢琴协奏曲》《维特勃斯克》和《交响颂歌》”。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每小题3分,共9分)古典音乐是属于过去的音乐,但它的精粹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闪烁着异彩。它作为一种健康、明朗的“感情符号”,不但可】;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捡硬币的男孩
我正坐在街心公园的一把长椅上晒太阳。突然,身后传来一阵细碎的声音,我回过身,看见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正弯着腰,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
“叔叔,请抬一下脚,”男孩看着我说。我莫名其妙地应声抬起了双脚。男孩把我原来放脚的地方也仔细地检查了一遍。“也没有。”男孩失望地叹了一口气,在我旁边走了过去。
我叫住了他:“你到底在找什么?”
男孩停住脚步,想了想说:“你不会告诉别人吧?”
“嗯,我谁也不告诉。怎么,这是秘密吗?”我吃惊地扬起了眉毛。
“我在捡硬币。要是找对地方的话,有时候能找到很多,一般街心公园的长椅下面有。我去年夏天就在这儿捡到了很多。”
“捡硬币?”我以为我听错了,“这么说,你去年夏天就开始在这儿捡了?”
“对。”男孩的神情非常庄重。“那你今天有什么收获?”我出于好奇,又问。
“等我看看。”男孩从裤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包,有几枚亮闪闪的硬币。男孩皱着眉头,把纸片上的硬币一枚一枚地捡到自己脏兮兮的小手里,边捡着嘴边动着,显然,他是在仔细地数今天捡了多少钱。“一共48个戈比。”男孩终于数完了,又把那些硬币放回到纸上,包好,装进了裤袋。①
“噢,你已经很有钱了。”我笑着说。
“这还不算多,这个夏天我肯定能捡到很多。”
我想起了儿子和自己的童年,谁小时候没为买几块糖果或者一个心仪的玩具想方设法地攒过钱呢?
“你是攒钱买糖果吗?或者买一把小手枪?”
小男孩皱着眉没说话。看到他如此严肃的表情,我知道我不能再问下去了,这个孩子可能另有隐情。“好了,祝你找到更多的硬币。明天还来吗?”我说完,点燃了一支烟。
男孩低声说:“来。只要不下雨,我每天都来。”
就这样,我和这个叫伊柳沙的孩子认识了,后来还成了朋友。我每天都去那个小街心公园,坐在椅子上等他。他也每天都来,而且几乎是同一个时间。我每次问他有什么收获时,他就蹲在地上打开纸包,认真地把自己捡到的硬币数一遍,但每次都没有超过一个卢布。②
有一次我问他:“伊柳沙,我有几个硬币,你拿去好不好?”
伊柳沙低着头想了很长时间,然后抬起头来说:“不行。妈妈告诉过我,不能白要别人的钱,得拿东西换才行。你有多少硬币?”
我把手里的硬币数了一遍说:“45个戈比。”
“我马上就回来。”伊柳沙说完,跑进了附近的一片树丛里。几分钟后他又跑了回来,小手里握着一小截红铅笔、一张糖纸和一小块绿色玻璃。
这是我们第一次交易。
从那以后,我每天来的时候都给他带一些零钱,而走的时候衣兜里则塞满了他的宝贝,有啤酒瓶盖,有旧打火机,铅笔头,玩具汽车和塑料小人什么的。最后一次,伊柳沙给我带来的是一个断了一支胳膊的变形金刚。这可能是孩子最珍爱的玩具了,我实在不忍心带走,但伊柳沙的态度非常坚决,容不得我拒绝。
那天之后,伊柳沙就说什么也不肯再和我交换了,不管我怎么劝他,他都不答应。在我再三追问下,他才告诉了我实情。原来,他已倾其所有,再也拿不出什么来了。
于是,我耍了个小花招。我比以前早来一点,然后悄悄地往长椅下放几枚硬币。伊柳沙来了之后,捡起来,然后就蹲在我脚边一丝不苟地数他一天来的收获。
我已经习惯每天看见他,我喜欢上这个小男子汉。我欣赏他的懂事和执着。但有一个疑问一直折磨着我:他为什么要捡硬币呢?而且一捡就是一年多?我一直也没找到答案。
后来伊柳沙却突然不来了,整整一个星期没露面。我再次见到他时,他正坐在那把长椅上,低着头,看着地。
“你好啊,伊柳沙,”我高兴得合不拢嘴,“天也没下雨,你怎么一直没来啊?椅子底下的硬币都没人捡了。”
“我不需要硬币了。”伊柳沙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绝望。
“伊柳沙,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我搂住他的小小的肩膀,忐忑不安地问,“你为什么不捡硬币了?”
伊柳沙低垂着头,泪水从眼睛里流了出来,一滴一滴地落到了小小的膝盖上。“维拉阿姨说我爸爸酒喝得太多了,把身体喝坏了。可我妈妈说我爸爸能治好,但需要很多钱,所以我就每天出来捡硬币。我已经捡了很多硬币了,但还是没能治好爸爸……”
孩子说话时脸上的泪已经流成了两条小河。
我把孩子紧紧地搂在了怀里。“我爸爸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可我却没来得及救他!”伊柳沙放声大哭。这种情景我一生中还是第一次经历,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安慰这个可怜的孩子,只是流着泪紧紧地抱着他,抚摸着他的头。
伊柳沙突然挣脱了我的怀抱,用又红又肿的眼睛看了我一眼,说:“谢谢你给我硬币,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说究,他就站起身,抹了一把眼泪,沿着一条林间小路跑了。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中通过小男孩之口,两次提到他的妈妈,间接表现出男孩的妈妈是一个坚强的人,这正是作者不露痕迹地交代男孩拥有良好家庭环境的妙笔。
B.在小男孩再也拿不出东西和我交易时,我便耍小花招,俏悄地在长椅下放几枚硬币,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发现小男捡硬币的秘密。
C.小男孩不肯白要别人的钱多、因而拿出自己心爱的东西来交换,这是来自家庭教育所形成的为人原则和尊严观念使然。
D.小说前半部分一直不肯交代小男孩捡硬币的原因,这样写一方面是造成悬念以吸引读者,另一方面也是为后文写小男孩不再需要硬币,最终也没能治好爸爸这样的情节陡转蓄势。
E.小男孩之所以能够在街心公园椅子底下捡到硬币,是因为生活中有很多具有同情心的人,他们故意在那里放一些硬币,让穷苦的孩子捡去。
小题2:文中两处画线句子是对小男孩数硬币行为的描述,请分析这两处细节描写的不同作用。(6分)
小题3:简要概括小说中的伊柳沙的形象特征。 (6分)
小题4:对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主要是表现伊柳沙的孝心;有人认为是歌颂一个孩子困境中的坚强;也有人认为是突出“我”的善良和同情心。你同意哪一种?请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国画大家刘旦宅
刘旦宅八十初度,竞毫不留恋地飘然而逝,着实令人惘然。
他少年就有神童之名,10岁那年小试锋芒,在家乡温州举办“十龄童刘小粟画展”。1951年,2O岁的刘旦宅来到上海,不久进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先后绘制了《屈原》《破釜沉舟》《杜甫》《李时珍》等多部影响深远的连环画精品。1956年,上海中国画院成立后,刘旦宅又幸运地成为首批画师中最年轻的一位。如今,随着这位曾经画出了《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历代诗人画传》《九歌》等诸多精品的人物画大师的远行,落寞的上海画坛又平添几分无力感。
王元化先生曾引《文心雕龙》“思表纤旨,文作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赞誉刘旦宅艺术高妙。事实上,刘旦宅的确对自己的作品很自信,也颇爱惜羽毛,极少参与应酬,更不肯随便赠画,以至常给人“傲气”之感。可刘旦宅也毫不讳言自己非常钦佩同为海派艺术大师的谢稚柳、陆俨少、程十发等画家。甚至还主动开口向程十发先生索画,扮演起“粉丝”的角色。他与这三位大师都曾举办过联合画展,还曾多次随陆俨少先生外出写生。
9O高龄的连环画界泰斗贺友直先生与刘旦宅是多年老友。一提到刘旦宅,贺友直泪湿眼眶:“老刘是真正的国画大家,国学底蕴深厚,饱览诗书,书法也很好。而他的风骨、大度和正直,更值得后人敬仰。”说起两人交往,贺友直深情回忆。1963年,贺友直与刘旦宅一起被邀请到北京。此间,贺友直发现刘旦宅时常呆坐,右手伸指比划,双目随指移动,他经过观察发现,原来刘旦宅是在空中作画。贺友直觉得,刘旦宅用这种方法,能在动笔前先捕捉造型、布景及构图的感觉,因此戏称之为“内心视觉”。“由此我得到一个认识:从事艺术务必入迷。刘旦宅就是最好的榜样。”令人唏嘘的是,“文革”后期,贺友直为求自身解脱,曾经伤害了刘旦宅。对此,贺友直始终耿耿于怀,每每说及此事总是眼含泪花。
贺友直说,“老刘量大,反倒是他请我吃饭以示宽恕。”而事实上,刘旦宅对这段不愉快的往事从来绝口不提,对贺友直依然尊敬如故。
熟悉刘旦宅的人都知道,画画、饮酒、下棋,都是他的强项。或许由于当年共同唱和的文友画友诸如郭沫若、吴晗、周汝昌等人相继老去或远行,或许由于近年来画价飞涨却知音稀少,刘旦宅在晚年,酒不喝了,棋不下了,连最心爱的画也不画了。正如他所说,“画的画没人欣赏,只是被买来卖去,没有意思”。
于是,爱好唯剩下读书。古今中外,刘旦宅涉猎很广,思索也很深,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中国的思想文化为什么成熟得那样早,从老庄哲理、屈子离骚、晋代书法,一直到唐诗、宋画,为什么一出现都达到世界的顶峰?刘旦宅虽为画家,却痴迷于书法艺术,他甚至认为“中国书法是世界上所有艺术门类中唯一以人类内心世界为参照而创作的艺术,而其他艺术门类都是有外物对应的”。
尽管今天关于中华文化的论述多如牛毛,可所有理论在刘旦宅看来都还没有抓住根本,尤其是“中华文明成就为什么会那么早”这一问题,更是难以找到令他满意的答案,为此,刘旦宅常感到苍凉落寞。而一旦想到今后中国会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文化顶峰,刘旦宅又感到迷茫困惑。虽感遗憾,但他仍然寄望于今天的学者,盼望看到一部能与中国书法相称的学术著作,也期待上海能有一个专业的、深入研究中国书画艺术的学术机构。
年轻时代,刘旦宅就是个性格耿直、心直口快的人,为此曾得罪过不少人,更曾锒铛入狱多年。尽管如此,那种有话必说的性情,并没有随着年华老去而改变。有一次,友人们说起文化界的现状,刘旦宅突然一脸严肃,瞪大了眼睛,高声说道:“现在的文风、世道,什么都作为一个工程来对待,比如‘大师工作室’太不成话了。”他感激、钦佩自己的启蒙老师,却也毫不讳言地感慨:“我刘旦宅的老师,都是倒霉的,鸿运高照的没有。”面对外界对自己的褒扬,刘旦宅坦言:“我们前一辈大师级的人多。我这人平淡无奇,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只是一个百姓,一个认认真真画画的人。”
(节选自《新民周刊》,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作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中最年轻的一位,刘旦宅先后绘制了《屈原》等多部影响深远的连环画精品和《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等诸多人物画精品。
B.刘旦宅晚年,由于共同唱和的文友画友相继老去或远行,以及画价飞涨却知音稀少,他酒不喝了,棋不下了,连最心爱的画也不画了。
C.刘旦宅是一位画家,却痴迷于书法艺术,他书法很好,对书法艺术有高度的评价,认为中国书法是唯一以人类内心世界为参照而创作的艺术。
D.刘旦宅艺术高妙,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自信,待人接物常有傲气;但在自己所钦佩的程十发等海派艺术大师面前却十分谦逊,甚至甘当“粉丝”。
E.本文介绍了刘旦宅认真画画、坦荡做人的事迹,从艺术成就、精神品质、性格为人等方面,塑造了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的形象。
小题2:刘旦宅能成为国画大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小题3:刘旦宅老友贺友直称赞“他的风骨、大度和正直,更值得后人敬仰”,请说说他的风骨、大度和正直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6分)
小题4:今后中国会不会再出现文化顶峰?刘旦宅对此感到迷茫困惑,你对此是什么看法?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由。(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一切生命都有尊严,一切生命都有梦想
秦宁
①在全球数十亿人欣赏了扣人心弦的奥运会开幕式几个星期后,北京再次占据了世界的中心舞台。残奥会开幕式获得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评价,正如总导演张继刚所称,导演组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演出,展示一种伟大的人道主义,展现一种人性的光辉,阐释出“一切生命都有尊严,一切生命都有价值,所有生命都是具有梦想的”这样一个最基本的理念。
②残奥会向我们传递出每个生命都有价值和尊严的信息。观赛这几天,每每为运动员所表现出的坚强、拼搏、团结、互助精神所打动。我们知道,残疾人往往有着过人之处,比如,盲人的听力极其敏锐,聋哑人的肢体语言往往丰富而灵动,也正因为如此,在一些欧美国家,人们将残疾人称为“有特别才能的人”;同时,残疾人因其不坠青云之志,而使得这个世界丰满与伟岸许多,诚如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在开幕式上致辞时所称:残奥会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也将给人们以激励和启迪。唤起人们对残疾人更多的理解、尊重与关爱,使人道主义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③一切生命都有尊严,一切生命都有梦想。“我们不是不幸,只是不便,我要不断追求人生的梦想”,这是一位残疾人说的。赛场上比拼的每个运动员,都让人肃然起敬。要知道他们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努力,他们是为梦想而战。正因为如此,当“芭蕾女孩”李月站在舞台中央;当被称作“刀锋战士”的南非田径运动员奥斯卡〃比斯托利斯,连续26次打破残疾人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无腿人”;当“无臂蛙王”何军权,在训练中因触壁过猛撞破头皮,鲜血染红了池水时;当20名伊拉克运动员走过战乱与创伤来到中国参赛……我们能体会到有梦想的人是多么幸福,每一个超越自我、超越梦想的人是多么伟大。
④那么,如何才能保障每一位残疾人都拥有梦想和尊严?独立!国际残奥委员会主席克雷文在接受采访时说,对于残疾人而言,独立最重要。克雷文在开幕式上致辞时再次强调,无论你们(残奥会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展现风采,还是在国际残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选举中坦陈意见,我们都从中领略你们的自信与独立。克雷文为何如此关注残疾人的独立问题?究其原因,残疾人没有独立,就难有尊严,即便拥有梦想,也难以将梦想化为现实。比如,他们谋生能力差,如果没有社会救济,他们将因之艰难;他们的学养多数不足,如果不赋予其受教育权,他们的境况只能更差;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不多,一些环节成了他们参与的瓶颈,在这方面我们有许多改进的空间。
⑤“一部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史,就是一部人类呵护生命关爱生命的文明史。”举办残奥会的目的,正是引导世人关注残疾人这一群体,正是为了圆残疾人的梦想,也是提供残疾人展示风采的舞台。正如残奥会主题歌《和梦一起飞》所说的那样:衔一缕清光/送进所有人的心房/Flying with the dream /和梦一起飞翔/捧一缕阳光/温暖所有人的胸膛……归根结底,残疾人需要放飞梦想,需要拥有尊严,所以这一切的终极指向,就应从人权角度出发,保障残疾人能独立而有保障地生活。
⑥正如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残奥会欢迎宴会上发表祝酒词时说,将以北京残奥会为契机,进一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致力于维护残疾人权益……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平等,反对歧视,关怀弱者,尊重人权。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A.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引证法和例证法。
B.从“残疾人”到“有特别才能的人”,这些称呼的改变,可以反映人们思想认识的变化。
C.本文列举了“芭蕾女孩”李月、“刀锋战士”“无臂蛙王”以及伊拉克运动员等新闻事实,是为了证明成功是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
D.残奥运动员无论在运动场上展现风采,还是在国际残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选举中坦陈意见,都体现了他们的自信与独立。
E.一部奥林匹克运动史,就是一部人类呵护生命关爱生命的文明史。奥林匹克运动,是以人为本,符合人道主义,倡导人权的人类活动。
小题2:下面哪一选项不是北京残奥会的意义
A.展示一种伟大的人道主义,展现一种人性的光辉,阐释出“一切生命都有尊严,一切生命都有价值,所有生命都是具有梦想的”这样一个最基本的理念。
B.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也将给人们以激励和启迪。唤起人们对残疾人更多的理解、尊重与关爱,使人道主义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C.引导世人关注残疾人这一群体,正是为了圆残疾人的梦想,也是提供残疾人展示风采的舞台。
D.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致力于维护残疾人权益,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平等,反对歧视,关怀弱者,尊重人权。
小题3:为什么说残疾人“不是不幸,只是不便”?
小题4:保障每一位残疾人都拥有梦想和尊严,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我是落花生的女儿(节选)
许燕吉
①爸爸猝然死在家里了,那是1941年8月4日下午2点15分。
②暑假期间,爸爸总要到新界青山上的寺院里去住一段时间,安心写他的《道教史》。这次,他回来已几天了。回来的那晚,他冲了个冷水澡,睡觉又受了风,感冒发烧,躺了一天,已经退烧了,还在家里休养着。这天,妈妈出去给他买东西,袁妈、刘妈正管着我和哥哥吃午饭,爸爸出来到饭厅拿走一沓报纸。袁妈说:“您别看报,还是睡午觉吧。”爸爸说:“我不看,我把报纸放在枕头下面才睡得着。”他总是爱说笑话。之后他就回卧室去了。我们饭还没吃完,妈妈就回来了,她拿着东西径直去了卧室,忽听到她大喊一声,叫着:“快来人!怎么啦!”我们一起奔到她那里,只见爸爸面色发紫,躺在床上没有反应。也不知谁说了句“快请大夫”,哥哥拔腿就跑下楼去,我在后面紧跟着。
③跑到院子,哥哥忽然停步,转身对我说:“你去吧,我没穿裤子。”——他只穿条内裤,没穿短外裤。我向来就怕去医院,说:“你不去我也不去!”哥哥“嗨”了一声,转身撒腿就跑,我还跟着。到了胡惠德医院,哥哥就大喊:“我爸爸快死了,你们快去呀!”护士长原来都很熟悉的,看哥哥急得直跳,慌慌张张拿了药械跟我们跑到家里。那天中午院里没有医生,护士没有权力给人治病。她一手托着爸爸的上臂,一手拿着注射器,头颈转过来,对身旁的我妈妈连声说:“你负责啊!你负责啊!”妈妈攥手在胸前点着头,也连说:“我负责,我负责。”针打下去,爸爸长哼了一声,就像睡熟一样了。
④我和哥哥被领到房门外,过了一会儿,妈妈走了出来,哥哥一下扑上去大哭大喊:“爸爸死了呀!爸爸死了呀!”妈妈张开胳膊搂着他说:“不要紧,还有我哪!”事后,妈妈回忆说,爸爸晴天霹雳似的一死,她脑中一片空白,听见哥哥哭喊,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顿时清醒镇定。这一幕,我记得特别清晰,终生不忘。
⑤这时爸爸的朋友开汽车来看望,一见这情况,稍定惊魂,马上就去找人办丧。他的车还没出院子,就又来了一辆,两车相对数秒,后来的车掉转方向,两车一块儿疾驰走了。我再到爸爸房里,爸爸已被摆放好,盖上了白床单,一只手露在单子外,指甲都是紫的,我伸手去摁也还是紫的。妈妈躺在床旁的沙发上,连声哭着说:“怎样让你爸爸活过来呀!”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按着爸爸的手,木木地站在那里。
⑥不一会儿家里就来了好多人,我被领回自己房间,和哥哥并排坐在他的床沿上。婆婆站在旁边一边哭,一边唱着数落,样子挺滑稽的。我一点儿都笑不出来,心像被重东西坠着。也不知过了多久,袁妈、刘妈来给我们两个梳头、洗脸,穿戴整齐带到客厅,原来是记者要照相。妈妈还嘱咐我们放自然一点儿,我们都学妈妈那样挺直了背照了。晚饭后,我悄悄溜到妈妈房间,推开房门,见有好几位妇女陪着她,都在数硬币、包硬币,妈妈的眼哭得很红肿。我没敢进去,退回来,从客厅门外看见爸爸已被移到客厅里了。客厅的沙发搬到了我们房间,人很多,袁妈、刘妈忙得也顾不上管我们,我一夜也没睡着。客厅里的人们通宵在打牌,吵吵嚷嚷的,只有爸爸顶器重的学生金应熙一个人低着头坐在我们房间的沙发上。我想,他的心情和我是一样的。
⑦第二天上午,灵堂已布臵好了。宋庆龄昨天就送来的大花圈放在中间,两旁都是花圈。爸爸还盖着单子,他脚头一侧的地上放了两个垫子,让我和哥哥两人跪上,谁来鞠躬,就给谁磕头回礼。来的人很多,川流不息,有些我们见过、认识,更多的不认识。开始我们还规规矩矩地磕,后来就马马虎虎地磕,再后来我俩就坐在垫子上了,最后,我俩就打起架来。有一个来吊丧的女士看见我们打架,竟泣不成声,吓得我们又老老实实地坐着。
⑧下午,殡仪馆的人来,给爸爸抹身穿衣。我在阳台上隔着门玻璃看的。他们把爸爸拉坐起来,爸爸的背很黄,上面还有一片片的斑,我觉得奇怪,可一点儿都不害怕。第三天中午盛殓,是西式棺木,板子很薄。妈妈站在靠爸爸头处,哥哥在她旁边,我在哥哥下边。灵堂里站满了人,我扶着棺材沿,看爸爸穿了一身长袍马褂,他平时参加隆重集会也穿的,可现在戴了顶瓜皮帽,看起来怪怪的。知道以后就再看不见爸爸了,专心致志,目不转睛地看着,直到他们盖上棺材板,拧上螺丝。随后,棺材就被抬出了家,我们也跟着去了香港大学的大礼堂。
⑨大礼堂里面、外面挂了许多挽联,一副挨着一副。我转着脖子四面一看,只看懂也只记住了两副,一副是“赤子之心”,一副是“若是有人喊救救孩子,就请去问问先生”
⑩追悼会上有好些人讲了话,我似懂非懂,最后哥哥讲了几句答词。人们又把棺材抬出了礼堂,放进一辆黑色的大汽车里,开始出殡。学生们走在灵车两边,我和哥哥、妈妈在后面坐一辆小汽车,也一步步地慢慢开。那天天很热,我穿了一件现做的黑布长袍,更热,在车里还加上闷,我也一声不吭。好不容易到了坟场,将爸爸放进了挖好的穴里。我们朝上撒了土,听见砸到棺材上的咚咚声,很沉重。
⑾爸爸死了,自始至终我没有号哭,也没有掉眼泪。妈妈说我是没有感情,属无情无义之类!
【注】本文中的“爸爸”指《落花生》的作者许地山。
小题1:阅读第3、4自然段,概括人物语言特点,并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
小题2:阅读文中划线句子,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说“只看懂也只记住了两副”?(5分)
小题3:亲人去世一般家人都会嚎啕大哭,但是作者说自己“自始至终我没有号哭,也没有掉眼泪”,因而“妈妈说我是没有感情,属无情无义之类”。结合全文,你认为作者真的是无情无义吗?(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饶宗颐教授访谈录
王辛(香港)
饶教授也是诗人,他的名句“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有学者认为体现了一种对“超越性大智慧”的追寻。我想,这种追寻应是饶宗颐先生一个重要的精神特质。每个与之近距离接触的人,都会感到他有一种超凡脱尘的“单纯”和“自在”。
而且,惟其具有大智慧,才深知人之渺小和脆弱。他对我说,“我这个地方(指《饶宗颐学术馆》)叫小学”,因为,“我不敢把自己放大,我说我还是一个小学生。”他也说自己“不敢写自传,没有可传之处,一切还在追求中”…… 总之,“饶宗颐”是一个太丰富的话题,以下访谈,只是不揣浅陋,探其万一而已。
中国人讲“德”“德”很重要
王辛(以下简称“王”):您的诗句“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意味深长,令人深思,您能解释一下这句诗的含义吗?
饶宗颐(以下简称“饶”):我是弹古琴的,(饶擅弹古琴,对中国古典音乐也深有研究--王注)有一次,我和学生在海上弹琴,做了(这)两句诗,就是这样来的。“万古不磨”,就是中国人讲的“不朽”,“不磨”,就是“不朽”的意思。中国人讲“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强调地:)中国人讲德,这是世界上没有的。“德”很重要,“德”是第一,然后立功、立言。比如你写几句诗,大家都传诵,这个也是“立言”啊。
“中流自在心”?我,做到万分之一都没有
王:那么“中流自在心”呢?
饶:这个很有意思。今天讲“很自在”,这是很浅的讲法,(“中流自在心”)不是这个意思,这个“自在”,是佛教的话。我写“心经简林”,第一句就是“观自在菩萨”,“自在”,就是像观世音一样。观世音是怎么来的呢?观世音是印度的舞神Siva变来的,她有千手千眼,就是千手观音。“自在”,就是佛的状态,像观世音的心态;“中流”,在水的一半,说明那种状态有定力,有智慧,有忍耐,有六个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佛教认为行者到达彼岸的无上法门--王注)就是“我”同别人不一样“我”保持一种自在的心,是一种境界啊!
王:这好像很难做到。
饶:我自我体会、自我想像地去做。
王:那您认为您做到了吗?
饶:(不假思索、很单纯地)我,做到万分之一都没有。
做学问要从“四面看”
王:您曾说,自己不论治学与创作,都可用顾恺之“迁想妙得”四个字概括。我想这是一种学问融会贯通的结果吧?您还说,“我一向喜欢用哲学的心态深入考察,而从上向下来看问题”。我对这句话很感兴趣,怎麽“从上向下”呢?
饶:我不单是从上面看,我是从四面看。为甚麽呢?我的方法论和别人有点不太一样。今天做学问的人--我不讲谁啊,有个毛病,往往抓到一点,就把它扩大,强调这个东西。可是他忘记还有很多别的(方面)。这是误导人家的。实际上,应该冷静,应该全面地看,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许多领域都是有联系的,要有耐心,不要抓一点就概全貌,把它当作主流,不应该这样。这也因为大家都希望“创新”,所以“创新”搞不好也是一个害人的观念,不能随便乱创的,要看清楚(问题)。
座右铭?多做一些对人有益的事情
王:您的“心经简林”(饶榜书“心经”全文,刻于三十八根巨形木柱上,立在香港大屿山宝莲禅寺附近,已成香江一大文化景观--王注)意味深长,据知《心经》最深沉的意蕴在于“无挂碍”,这与孔子说的君子“无忧无惧”有什么区别?
饶:“无挂碍”中的“挂碍”,是指自己造出来的挂碍,与孔子的“无忧无惧”有区别。孔子重视的是人生的部分。
王:您有座右铭吗?
饶:(很单纯地:)座右铭?不敢有座右铭。(想了一下:)就是做事不要太计较,多做一些对人有益处的事情吧。
(原载《今日名流》2008年7月号,有删改,题目为编者所加)
小题1:根据文意,概括“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的含义。(4分)
小题2:访谈作品有时候出于需要,会有一些现场描写以括号的形式表现出来。请简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5分)
小题3:饶宗颐教授在本文中谈到了对于做学问的看法,请你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说说从本文中获得了在做学问上的哪些启示?(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