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答题。梅花苏轼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⑴诗中的梅花处在怎样的环境中?它有着怎样的品格?结合诗句作简...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答题。梅花
苏轼
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
⑴诗中的梅花处在怎样的环境中?它有着怎样的品格?结合诗句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是怎样抒发这些思想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梅花生长在远离世俗的幽谷之中,荒芜的草棘之间,并且遭到了狂风暴雪的猛烈摧残,处境十分恶劣。它品格坚贞,傲立荒谷,顽强生长;尽管遭到打击,枝损花飞,但仍然半守残枝,坚强不屈。
(2)这首诗既有对暴虐的狂风飞雪的揭露与控诉,有对不幸而坚强的梅花同情与尊敬,同时借此抒发了遭受迫害后的痛苦以及坚守自我不肯低头的情感。托物抒情,将个人遭际及复杂情怀都是寄寓梅花这个形象之中。(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答题。梅花苏轼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⑴诗中的梅花处在怎样的环境中?它有着怎样的品格?结合诗句作简】;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奉济释重送严公四韵
杜甫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注】①严武任剑南节度使,亲自至草堂探望杜甫,并在经济上给予接济,两人纵酒吟诗,结下了深厚友谊。代宗即位,召严武入朝,杜甫一路送别,因前已有《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东楼》,故此题称做“重送”。②列郡:指东西两川属邑。③三朝:指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三朝。.④江村:指成都院花溪边的草堂。
(1)尾联两句中的“独”“残”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颔联中的“几时杯重把”和“昨夜月同行”二句应该互换位置,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杜 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 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 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1)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初授官题高冠【注】草堂
岑 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高冠:山谷名。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送别
刘 致
和风闹燕莺,丽日明桃杏。
长江一线平,暮雨千山静。
载酒送君行,折柳系离情。
梦里思梁苑,花时别渭城。
长亭,咫尺人孤零,
愁听,阳关第四声。
  【注】①前四句是【雁儿落】,后八句是【得胜令】,因两调音律可以衔接,而作者填完前调意犹未尽,故兼而连带填后调,是谓“过”。②梁苑:亦称梁园、兔园,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园林,园内聚集着一班著名文士。
(1)这首元曲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曲词在抒发离人 去后送别者凄凉惆怅的情感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以景写情的手法,请结合曲句,就其中一种手法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